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论文_石广巍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论文_石广巍

五常市土地整理中心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五常市 150200

摘要:本文以治理理论、项目理论和土地整理项目治理作为基础,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的治理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索。

关键词:农村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绩效;绩效评价

回顾中国10多年的农村土地整理发展实践,农村土地整理因为以项目为载体、以追求耕地数量为目标、以“自上而下”规划管理为模式而普遍存在严重的过程失控和绩效不足问题。因此,从过程视角和项目比较思维去探究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绩效影响因素问题显得尤为迫切。本文对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水平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增强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研究的过程思维和比较思维,提高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完善中国土地整理绩效评价的方法和理论。

一、农村的土地整理项目治理的核心理论

治理的核心理论思想可以概括为:所谓项目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当中包含了众多的要素来源者。这些来源者其实就是利益的相关方,他们当中不少为项目提供了专用的资产。这些项目要素的来源者是受益于项目治理工作的,因为这项工作的目的之一就是实现他们的利益的最大化。给这些要素来源者发放管理项目的实施权和参与权,能够使得管理工作的效果更上一层楼,比如让员工持有股份,让员工参与董事会或者监事会,参与前面两个会的结构重塑和改造,负责管理相关资产工作,负责处理相关债权项目事务。

这种先进的思想,无疑会使一直以来占传统地位的政府主导性的管理理念受到史无前例的冲击。因此项目治理当中有许多内容对主体多样化作出了强调,强调所有的项目要素来源者积极投身到管理的工作当中展,和行政命令、教条的服从是相违背的,是要求、命令与控制的方面,对谈判、对话、协商合作有所推崇,强调项目管理的利益各方,例如政府部门、承包商、项目业主、农户和农村集体在项目治理的过程中互相协作和互动,实现共同治理。

二、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方法分析

由于土地整治影响因素多,项目大小各异,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标准不一,指标体系也不相同,只能尽力追求主体功能、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管理效益、综合效益的有机统一。土地整治项目的绩效不仅是效益、效率和有效性的综合,也是行为决策、行为过程和行为结果的集合体。围绕土地整治,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指标体系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绩效(效益)评价方法。

1.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立原则

指标是评价的依据,为了更加科学合理的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遵从系统性原则、带包性原则、可行性和操作性原则、重要性原则。

2.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是衡量土地整治项目开展成功与否的重要方法,对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需要从功能、经济、社会、管理以及生态等多方面进行。其中功能方面是指土地集中程度、灌溉用水变化、基础设施建设使用程度以及设施能否满足土地整治要求等。《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中提出了包含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评价指标体系。操作中应根据不同的评价目的、需要和区域特征选择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

3.不同视角的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1)过程评价分析法。将土地整治项目按照过程分为决策、实施和运营3个阶段,对每个阶段选择不同的评价指标,对评价指标进行量化赋分,根据分值高低确定综合绩效。

(2)投入-产出模型法。从资金投入使用、项目实施管理、主要工程完成、项目取得成效等方面,采用AHP法构建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指标权重,建立评价分值模型,根据分值高低判断土地整治项目所属区域(优秀、良好、中等、合格、不合格)。

(3)“三效益”综合分析法。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个方面为主分别选取各自的指标体系,并进行量化赋分,采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方式确定综合绩效。

(4)多视角比较分析法。基于项目参与主体不同,从政府、业主单位和农户角度出发探讨不同利益群体对整治效益的量化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鲍金星的“多视角农村土地整理效益评价”,选择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景观效益3个一级指标,结果表明,农户视角经济效益权重值最大为0.637;政府视角社会效益权重值最大,农户视角次之;政府视角生态景观效益权重值最大,业主单位视角次之。说明不同视角下对土地整治绩效的评价结果是不一样的。

(5)农户满意度评价法(CSI评价法)。如罗文斌的“基于农户满意度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及区域差异研究”,选择工程质量、项目管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资源生态等5个评价变量,通过满意度调查计算绩效值,根据绩效值大小确定评价等级。

(6)土地整治目标法。如将土地整治目标设为增强资源保障、促进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和谐、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环境友好等6个方面,并分设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依据土地整治项目完成的各指标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绩效水平。

(7)土地整治内涵法。如李冰清在新农村背景下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从“目标-准则-指标-因素”4个维度,围绕“项目决策-项目管理-项目效益”3个准则构建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指标权重,调查测算指标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隶属度,根据隶属度综合大小确定绩效评价等级。

三、影响农村土地整治项目的因素

1.政府参与力度大小

政府参与力度主要从整治决心、投资力度方面体现。政府起投资主体、监督和服务作用,不直接参与工程实施,但它是联系国家与百姓的桥梁,是资金来源的决定者。政府重视,投资力度大,则容易实施,相反,缺乏资金将难以使土地整治顺利开展。一旦政府下决心实施某项土地整治工程,它就应广泛地宣传,让实施项目后的益处深入民心,以便得到广泛支持。

2.经济发展水平高低

经济发展水平对土地整治工作的开展和整治绩效产生实质影响。发展水平高,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就大,增耕任务重,整治压力大,要求资金投入高,影响整体绩效。

3.整理增耕潜力大小

现行的农用地布局不是很混乱,增耕潜力不明显,增耕响应程度低,政府难下决心实施整理,即便整理也不愿投入巨资,很大程度上影响积极性。耕地增加面积小,不能较好地履行建设占补平衡,土地整理绩效无法提高。

4.基层干部满意程度

基层干部直接与农户打交道,他们满意与否、支持与否直接关系土地整治项目能否有序进行。他们更能关注农户切身利益,并根据规划设计成果替农户考虑,包括项目实施后耕地面积不减少和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增加、生产条件改善、环境状况提升、利益分配公平等方面情况,他们的积极参与有利于促进项目协调开展,有利于促进实施的和谐。

5.农户土地整治意愿

农户的年龄、性别、受教育水平、家庭收入来源、宅基地面积、承包田面积、已流转田面积等情况差异,以及兼业型农户、纯农业型农户和非农业型农户思想差异都可能导致对农田整治、生态环境整治、村容村貌整治、建设用地整理和基础设施改善的不同认识,只有达到了较高的认同度以后,土地整治工作实施才可能较为顺利,从而影响到土地整治项目实施的效果。

结束语

文章把农村土地整理项目与治理结合起来,从不同视角提出了不同绩效分析方法,归纳了影响农村土地整治实施的因素,可以为相关地区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参考。对这些方法具体如何运用,适用于什么情况,选择哪些指标,能解决什么问题等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罗文斌.中国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策略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07).

[2]吴泽兵,刘卫东,罗文斌,等.我国耕地保护的绩效评价及其省际差异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9.24(10):1785-1793.

[3]周晓平.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治理制度与治理模式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7.

论文作者:石广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7

标签:;  ;  ;  ;  ;  ;  ;  ;  

农村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及影响因素定量分析论文_石广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