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河南 安阳 455000)
【摘要】 目的:探讨热射病患者于不同时间段内体温得到控制的预后有无明显差异。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1月期间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ICU收治的34例热射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了物理和药物综合降温、在中心静脉压监测下快速补液,对症处理并发症、合并症,部分患者给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结果34病人,治愈29例(治愈率85%),死亡5例(病死率15%)。结论:短期内将直肠内温度降至40度以下、快速的液体复苏,可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和病死率。
【关键词】 热射病;治疗策略
【中图分类号】R5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082-01
热射病即重度中暑,病死率高达20-70%,50岁以上患者可高达80%。可分为劳力(exertional heatstroke)和非劳力(nonexertional heatstroke)两种类型。前者是内源性产热过多,后者是因体温调节功能障碍散热减少。劳力性热射病多发生在青壮年人群,从事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数小时发病,约50%患者大量出汗,心率160~180次/分,脉压增大,可发生横纹肌溶解、急性肾衰竭、肝衰竭、DIC或MODS,病死率高。非劳力性热射病多见于居住拥挤和通风不良的城市老年体衰居民,84%-100%患者无汗,皮肤干热和发红,直肠温度可高达46.5℃。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组34例均为急诊入院患者,其中8例患者为在劳动期间发病,既往体健,年龄在40岁以下;其余26例年龄在55岁以上,均为非劳动下发病,其中14例发病前有脑梗塞病史,5例发病前有脑梗塞合并冠心病病史,3例有长期卧床史。34例患者体温均>40℃,深昏迷2例,浅昏迷32例,所有患者发病前均有高温环境接触史,符合热射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心电监测护,出入量登记,冰毯降温和冷水全身擦浴并给予风扇通风,冰盐水进行洗胃和灌肠,氯化钠注射液500ml+氯丙嗪50mg静脉滴注。所有患者均给予深静脉置管,在中心静脉监测下,进行静脉内液体复苏,对于快速性心律失常给予静脉使用胺碘酮控制,对症处理各相关并发症和合并症。其中2例深昏迷病例给予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观察指标:观察患者于不同时间段内体温得到控制的预后有无明显差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学软件。所有数据以x-±s表示,进行配对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4例患者中,23例于30分钟内直肠温度降至40℃以下,23例患者均于6小时内意识好转,2天内意识完全恢复,经药物对症治疗和处理1周内心、肝、肾 功能逐步恢复正常;11例患者于60分钟内直肠温度降至40℃以下,其中6例患者于12小时内意识好转,3~4天意识渐完全恢复,因同时合并存在,严重心、肾功能不全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对症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床旁连续性血液净化后,于2周内心、肾功能逐渐恢复,2例患者于24小时内因抢救无效死亡,3例患者于48小时内因抢救无效死亡。热射病患者于不同时间段内体温得到控制的预后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讨论
热射病的预后及死亡率,主要集中体现在对患者体温控制的速度快慢与否,既往的“黄金1小时”认为患者在1小时内控制体温预后良好,但随着临床的观察和治疗经验的积累,目前认为患者在“30分钟”内迅速控制到理想体温[1]会获得更多益处。有关学者对于高热应激对机体持续损伤做了实验研究[2],实验结果示,电镜观察热应激动物的心、肺、肾、小肠细胞膜均可见到膜内微粒分布异常,出现成簇分布及稀疏分布区,多数器官膜内微粒数量显著减少,动物心肌细胞,肺泡上皮细胞及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结构明显被破坏,硝酸镧通透性增加,细胞膜上Na-K-ATPas活性降低,受热停止4~24h电镜观察无明显改善。提示高热应激损伤有明显的持续性。快速的控制体温可以有效的减少高热应激对组织细胞的持续损伤。
目前,临床治疗中使用的降温方法主要包括:(1)、过传导、蒸发、对流等方式进行的物理降温,方法简单且易操作,基层医疗单位可操作性强;(2) 冰盐水灌胃或灌肠等侵入性体内降温,可把体内的热量通传导和对流的方法给予降温,结合体外物理降温更快的控制体温;(3)冰毯、冰帽降温,不能立即显效,可配合冷水擦浴和冰盐水灌胃或灌肠使用降温效果理想[3];(4)血液滤过,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可选择持续血液净化治疗能有效降低体温,清除代谢产物,改善脏器功能,降低死亡率。[4](5)血管内降温,主要是给予低温液体静脉内输入,以便使低温血液带走身体内的热量,起到快速有效的降温; (6)药物降温,热射病应用解热镇痛药物治疗无效,而且可能有害,迅速降温出现寒战者,可给予生理盐水500ml+氯丙嗪25~50mg静脉滴注,但在使用期间应密切监测血压情况。根据患者病情与身体状况,治疗机构降温设备条件,以及操作者对降温措施和设备的熟练程度,科学合理地选择有效的降温方式对患者的成功救治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徐永健.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918.
[2] 李继红, 朱国标 ,陈莉 ,王天然, 李素华. 高热应激对机体持续损伤的实验研究[J],四川医学,2010年,12: 1747-1750.
[3] 浦晓珍,吴海峰. 冰毯联合降温法在抢救热射病患者时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05):42-43.
[4] 于占彪,黄煜湘,白杰.热射病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效果观察[J].重庆医学,2012,(35):3759-3762.
论文作者:连献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15
标签:患者论文; 体温论文; 静脉论文; 直肠论文; 小时论文; 高热论文; 血液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