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共交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125
摘要:近年以来,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运用逐渐得到推广,这一技术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效率,并且可以促进数据自动化及智能化的运算,本文通过阐述BIM技术的概念,对于BIM技术在深基坑进度管理中的用途进行分析,建立切实可行的BIM技术模型,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BIM技术;深基坑进度管理;施工质量控制
引言
近年来,在我国的现代建筑工程中BIM技术得以推广,并且依据实践的结果而言其成效都较为明显,在一定程度上BIM技术可以促进完善工程的协调施工、可视化分析和监督等。而这也正说明该技术正在转变为地下工程施工重要的应用技术,尤其在深基坑工程中成为了一项重要的研究对象。而通过分析深基坑施工的特性,在施工中会出现越来越多预料不到的因素,此时就可以运用BIM技术科学合理的对工程进度管理进行部署,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
1 BIM 技术概念综述
所谓BIM技术,其中文含义也就是“建筑工程信息模型”。而这种信息模型也就是基于数字和信息技术的模型,以实际获得的数据作为支撑,较为全面的分析数据的应用情况,统计并且进一步计算建筑施工中工程的相关数据,进一步完成建筑工程施工的智能监督。对于BIM模型而言,其工程数据源是很单一的,但是也能够较为有效的实现不同环节当中数据的分享与统一,并且将模型应用的更为深远,提升管理效率的同时,降低工程风险。
2 BIM 技术在深基坑进度管理中的实际应用
2.1深基坑施工进度管理方案与问题
依据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具体特点,对不同的深基坑环境选取不同的BIM软件,创建最适合深基坑施工的施工模型,在深基坑施工进度的管理中也可以使用BIM技术的视觉化功能对于整体施工进行动态模拟以及把握,运用BIM技术来有效处理施工中如土方的挖掘、锚杆的设计之类的问题,使其对于施工的进度进行较为有效的监督以及管理,实践证明,BIM技术可以在深基坑施工工程中提升深基坑的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
2.2 BIM 技术模型在深基坑施工中的用途
如果想要让BIM技术模型在深基坑施工工程中发挥完全的用途,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建设优质的BIM技术模型,从而可以在设计环节有一个较好的把控,这一环节需要运用到较为专业的BIM设计软件,并且经过分析和验算得出设计的图纸,再将其与所设计好的BIM技术模型进行传输到施工与业主方面,在具体施工的时候就可以依据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进度的把控,形成4D的具体施工环节,也能够较为直观的对土方挖掘路线等方案进行优化,并进一步控制深基坑工程的工程成本以及施工进度。当前我国深基坑工程中运用BIM技术应用的水平还是较为有限的,一般也都是要求施工单位依据设计好的土质进行再次建模施工,利用视觉化的效应进行模型的构建与完善,从而提升工程的施工管理。
作为较大型的深基坑工程而言,在其初始的设计环节引进BIM技术对其应用就有一个很好的开端,接下来就可以为具体施工夯实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从当前我国的深基坑设计形势而言,我国深基坑保护措施设计不能够有效的依据BIM技术实现具体的信息转变,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绘图形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使得BIM技术应用有一定的限制,可以将CAD 文件逐渐转变为Revit的二次建模文件,将其传输到施工模拟软件中进行视觉化的模拟。总的来说,这类软件在建筑地基和主题的构建方面有着多重的用途,并且可以有较大自由开发和利用的空间。对深基坑工程的模型构建而言,多种构件的数据以及信息写入是视觉化控制施工的重要途径。
2.3 编制BIM的实践应用体系
将BIM技术灵活运用到深基坑的施工中可以有效提升其施工的效率,对于管理而言则可以提升智能管理的水平,因此施工设计人员应当编制一个BIM技术的灵活实践应用体系,从而在工程施工中更为科学有效。
首先应当建立起专业的BIM技术组,依据不同的专业和应用方面来组建BIM专业技术组,对于BIM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专业化的技术支持,并且以BIM技术为核心,创建BIM技术应用的优质技术组,为之后的实践应用夯实基础;其次就是对这些专业技术组进行BIM技术的专业化技术培训,让施工单位中的管理层可以有效的掌握和运用BIM技术,提升自身技术管理水平的同时,也可以更加稳妥的进行实际的深基坑施工进度管理;最后就是要进行特色的BIM技术应用系统进行编制,依据不同地区、不同工程的不同特点,编制出符合其特点的BIM技术,才能够在实际应用中更为灵活和多变。当前我国也已经初步制订了BIM技术的标准应用系统,从而可以确保对施工管理中提供服务性的保障。
3 深基坑质量控制要点
3.1在深基坑的工程施工中应当选择远离基坑的位置放置材料以及土方,这样可以基本实现深基坑周围没有负载,这为土方的挖掘和转运都提供了较好的环境,基坑的周围也不应当滞留较大型的机械,对于交通运输而言有着一定的影响。
3.2在深基坑的施工中主要采用的都是分层作业的方式,这种分层的厚度也是一般都控制在两米之内,并且在挖掘下一层深基坑之前需要进行支护结构承受能力的检验,在不确定之前不要进行挖掘,对人为的安全事故也是不可忽视的。
3.3在土方的实际挖掘和转运中,应当依据施工的工程计划进行作业,如果随意乱挖很可能会破坏施工体系,产生垮塌等施工事故。
3.4在深基坑施工的过程中,应当注意留置一部分被动土进行辅助的支撑作用,从而避免时空效应的不良影响,而在下层土方挖掘的时候可以先将上层被动土清除,降低负荷。
4 结语
通过分析深基坑施工的特性,笔者发现其在施工中会出现越来越多预料不到的因素,运用BIM技术可以科学合理的对工程进度管理进行部署,有效的提升施工质量。而近年以来,BIM技术在我国建筑工程领域的运用逐渐得到推广,这一技术有效的提升建筑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效率,并且可以促进数据自动化及智能化的运算。建设优质的BIM技术模型,可以在设计环节有一个较好的把控;依据深基坑施工工程的具体特点,对不同的深基坑环境选取不同的BIM软件,可以创建最适合深基坑施工的施工模型;建立专业的BIM技术组,依据不同的专业和应用方面进行BIM专业技术组的组建,对于BIM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专业化的技术支持,也可以为之后的实践应用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斌.BIM技术在超大深基坑进度管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11):285+290.
[2]谭佩,陈立朝,周龙翔.BIM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1):64-68.
[3]慕冬冬,付晶晶,胡正欢,邵凌,黄立鹏.BIM技术在深基坑工程设计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5,(S1):773-776.
作者简介
王应炯(1987-04-03),男,汉族,籍贯:上海,学历:本科,当前职务:项目经理,当前职称:助工,研究方向:(代建)建设管理。
论文作者:王应炯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9
标签:技术论文; 深基坑论文; 模型论文; 工程论文; 土方论文; 数据论文; 进度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