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农村文化大户 在乡风民风建设中的作用探讨
——以麒麟区越州镇和平村舟上村民小组调研为例
沈 媛1,谭高顺2
(1.曲靖师范学院 曲靖市旅游发展研究院,云南 曲靖 655011;2.曲靖师范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摘 要: 从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的新农村建设的整体要求“二十字方针”到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对推进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作用被重新得到认识。在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今天,农村文化大户因最贴近农民群众的优势,成为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主力军。近年来,曲靖市对逐渐兴起不断壮大的农村文化户因势利导,以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户(文化联合体)为突破口,以文化体制改革为动力,采取党政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农民自办的方式,积极扶持农民从事文艺演出、影视放映、网络服务、民族传统特色文化产品制作等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农村文化户迅速发展壮大。农村文化大户的发展不仅创新了乡风文明的形式、丰富了乡风文明的内容、营造了浓厚的乡风文明的氛围,还实实在在地推动了乡风文明的建设。本文以麒麟区越州镇和平村舟上村民小组为个案,探讨农村文化大户在推动乡风民风建设中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文化大户;乡风民风建设;作用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所谓乡风文明,指的是乡村地区积极向上、欣欣向荣的一种社会状态。通过在乡村地区推行移风易俗,弘扬农耕文明,传承传统美德等举措,使农村地区整体发展呈现逐步文明的状态。农村地区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乡风文明建设的核心本质,包含村民思想道德水平、邻里关系、社会道德风气、移风易俗等建设问题,也包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农民文化生活品质的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以及文化产业的发展等内容。[1]在大力倡导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今天,农村文化大户因其最贴近农民群众的优势,成为以点带面推进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开展相应的文化活动,在新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曲靖的农村文化大户经过近20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曲靖市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不可或缺的农村文化产业业态,立足乡土、满足需求,在推动乡风民风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选取麒麟区越州镇“奇舞飞扬”艺术团为个案进行研究,因地理位置靠近城区,再者未受曲靖农村文化大户整体萎缩的影响,发展态势良好,在麒麟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一、农村文化户的界定
农村文化户指的是农民充分利用充裕的房舍、宽敞的庭院、有利的区位条件和各种文化资源优势,开展图书音像制品的租借、文化娱乐、影视放映、网络服务等各种形式文化活动的农户。随着业务的扩展,一家农户联合多家农户经营,被称为农村文化户或者农村文化联合体,属于民间文化组织。[2]本文探讨的农村文化大户主要是指农村自发组织形成的有一定规模的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民间文艺团体。主要在农村地区从事以娱乐大众为主,以满足农村农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以营利为目的的演出活动。
二、农村文化户发展现状
曲靖市麒麟区越州镇和平村舟上村民小组 “奇舞飞扬”艺术团,创建于2006年,团长谭水娥,今年43岁,从事表演行业已经有三十余年。她创建的“奇舞飞扬”艺术团,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民间文艺团体。主要是在农村地区婚丧嫁娶、建房起楼、生日寿诞、葬礼白事、山庄开业、公司促销等各种仪式上从事以娱乐大众为主,以满足农村农民精神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以营利为目的的演出活动。艺术团有固定人员14人,每年演出场次160余场,平均每个月有10场演出,年收入过百万。这支艺术团排演的节目内容有传统舞狮、花灯相声、方言小品、花灯歌舞、民间杂耍等,主要取材于当地的民族风情、文化传统、生活方式。“奇舞飞扬艺术团”除了在本地农村演出,宣威宝山;富源回隆、多乐;罗平老厂、小鸡场等地都会邀请前去演出。目前艺术团发展对路,前景广阔。
三、农村文化大户在推动乡风民风建设中的主要成效
(一)个人层面:丰富百姓生活,营造和谐氛围,倡导文明新风尚
“奇舞飞扬”艺术团的成立很受当地老百姓的喜欢,艺术团平时除了带领大家跳广场舞,还会自发组织前去敬老院开展活动,艺术团丰富了当地的文化生活,浓厚的文化氛围也吸引着老百姓积极参与,带去欢声笑语的同时宣传了党的政策、弘扬了当地传统美德,倡导了健康文明的生活风尚,在潜移默化中改变了老百姓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和生活方式,打架赌博的少了,谦和好礼的多了,偷盗抢劫的少了,尊老爱幼的多了,增强了广大村民自觉维护公序良俗、公共道德和农村社会秩序的文明意识,有效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营造了良好的生活氛围,有效地促进了农村的和谐发展。
(二)社会层面:弘扬传统文化,培育优良家风,增强文化自信
农村文化大户传承了传统文化,在编排节目时,大都吸取了传统民间文艺形式,利用各种表演形式把当地农村的生活方式、民间文化、民风民俗搬上了舞台,通过挖掘传统文化和乡村原生态元素,围绕孝亲友邻、敬老爱幼等主题进行创作,即贴近农村、贴近生活,又弘扬正能量。通过调研了解到,“奇舞飞扬”艺术团中最受欢迎的小品《三个媳妇争婆婆》《我想有个家》《讨碗吃碗饭不馊》,揭露农村现实,教导大家要弘扬中华孝道,强化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爱护小辈的社会风尚;小品《新田新村闹新房》《好人好事》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借助榜样的力量进行教育,把抽象的价值观念形象化,空泛的概念实在化,老百姓在对典型的可亲、可敬、可学、可比中收获感动,触动思想,从而达到凝聚人心,鞭策激励,以先进典型带动引领村风民风向上向善的目的。
(三)国家层面:宣扬政策文化,巩固思想阵地,提升人民幸福感
游泳池……人人都知道黄金稀有,而且特别贵。但是我们被满大街的黄金首饰闪花了眼,总觉得它也不是那么稀少。
农村文化大户的出现是国有宣传文化事业单位的有力的补充,农村文化大户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直接面对的也是农村的广大群众,表演内容和形式都是广大农民群众乐于接受和喜欢的,多年来奠定了广泛的群众基础,通过他们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等转化为贴近农民实际和情感的文艺作品,充分发挥了文化乐民、文化育民、文化惠民、文化富民的作用,即通俗易懂又形象生动,宣传效果立竿见影。比如:《十不浇开幸福花》就是结合目前曲靖市创文工作的开展编排的舞蹈;小品《殡葬改革》直观地解读了殡葬改革文件,让百姓更容易理解中央的文件精神。歌舞《家园》《走进新农村》《走进新时代》《好日子》《红红的中国结》《中华全家福》《张灯结彩》等节目,多以歌唱祖国、歌颂新农村、歌唱新生活为主,体现农村红红火火、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老百姓在生活点滴中感受着祖国的成就,切实地感受到国家政策的美好,从而增强了对祖国的热爱,幸福感油然而生。
四、农村文化大户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文化阵地意识不强
通过调研了解到,“奇舞飞扬”艺术团固定人员14人,演职人员大都只是初中文化水平,文化素质偏低,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习培训,演艺素质和技能也是参差不齐,同时表演剧目内容陈旧,演出的质量不高,对地方文化资源的的挖掘不广不深,对传统文化主题类节目的编排缺少深度,专业素质亟待提高。
1.4 观察指标 ①统计两组MMP-9水平。②统计研究组不同情况(性别、年龄、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情况、临床分期、病变位置)者MMP-9水平。
(二)节目主题不够鲜明
为满足市场需求,农村文化大户节目的编排大都受百姓喜好左右,老百姓喜欢什么就演什么,流行什么就演什么,所以在编排上难免存在低俗化,还有些封建沉渣。基于此,乡镇文化站应加强指导,帮忙把关,节目编排应紧跟时代步伐,主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将党的政策、传统美德的内容融入其中,认真挖掘和提炼地方文化特色资源,打造传统文化主题类节目精品,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特”的发展理念,打造农村文化大户自身的独特性,使其更好地开展渗透教育。
(三)演职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财力不足,资金扶持机制和奖补激励机制不完善,导致文化户阵地建设不到位,已有的阵地也存在设施不齐、设备老化、功能不齐全,大部分文化演出队训练和演出主要在村落简易的晒谷场、村庄道路和农户场院上进行,严重制约了农村文化户发展。同时我们前去调研的点由于外出务工的青壮年较多,村间邻舍都是空槽老人和留守儿童,没有意识面向老人和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文化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大户在弱势群体中的文化引领作用。
曲靖市农村文化大户在2008-2015年间是蓬勃发展时期,早在2008年初就受到中宣部、文化部的关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网、《文化报》、《人民日报》、《云南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对曲靖农村文化户发展情况相继做过报道。然而,发展至今,由于在政府管理层面存在认识与重视程度不均衡;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善、不持续、不配套;政府缺少专项资金进行扶持;融资困难等问题,曲靖市农村文化户大幅度萎缩,发展艰难,规模较小的农村文化户呈现解体或半解体状态,或转型,或改行,农村文化户的数量也在逐年减少。农村文化大户在推动乡风民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不用分说,然而面对整体低迷的形式,要以农村文化大户为抓手,深入推进乡风民风建设,除了在工作机制上,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发展机制上,各级政府重视,加大政策支持;专业培训上,积极组织,不断提升质量外,还有以下几条建议:
五、农村文化大户深度推进乡风民风建设的对策建议
(5)加强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监管方式要与时俱进,对工程项目采取信息化手段开展监控式管理,实行远程监督。逐步推动流域内水利工程建设实时监控系统、卫星遥感遥测监控系统[5]、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系统等信息化工程建设,实现与水利部、各省水利工程质量信息平台的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按政务公开相关规定发布质量信息。同时与已建成的“全国水利建设市场信用信息平台”联网,将检查出的质量问题纳入各生产经营单位信用信息系统,由质量监督机构参与信用体系评价和管理,为长江流域质量监督提供信息化科技保障。
6. 论文标题:电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准东煤中15种元素;文献来源:冶金分析,2017,37(6):26-32;作者:张更宇,施云芬,董湘军,魏群,曲涤非;机构:吉林市环境监测站,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分公司污水处理厂。
(一)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为抓手,增强农村文化大户的时代性
大力加强农村文化大户思想道德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文化先行的必然首要选择。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指出:“农村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坚持教育引导、实践养成、制度保障三管齐下,采取符合农村特点的有效方式,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农村文化大户的发展壮大,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确保农村文化发展不发生偏差,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大户文化引领作用,增强农民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支持和认同,体现农村农民新时代特征。
(二)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增强农村文化大户的独特性
农村文化大户要以弘扬农村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充分挖掘农村文化中的优秀思想、道德规范、人文精神等,充分发挥农村文化大户在教化群众、淳化民风以及凝聚人心方面的作用。农村文化大户的活动不能仅限于农村婚丧嫁娶等重要活动,还应通过组建剧团、曲艺社等积极参与歌舞竞赛、节日游演等活动,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要针对农村具体家庭组织所独有的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村规民约等为载体,充分利用农村农民优秀传统道德教育的有效做法,以及充分挖掘乡规民约的深厚资源,把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认真打造农村文化大户自身的文化特色,体现农村文化的独特性。
(三)以提升自身能力素质为根本,增强农村文化大户的持久性
以提升思想道德水平、自身能力素质为根本目的,以身边群众喜闻乐见、聚人心接地气提士气的题材为主要设计内容,积极打造农村文化大户自身文化品牌,让品牌真正成为锻造农民文化自觉以及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充分利用“互联网+”,主动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以数字化形式不断固化文化成果,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充分发挥农村精神文化引领者、宣传者和践行者作用,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各种封建迷信活动,努力提升农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素养,积极引导农村群众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统一,不断形成良好文化基础,让农村群众与文化大户之间形成良性循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农村文化大户才能植根于农村丰富文化土壤持续生存发展下去,发挥持久影响力。
参考文献:
[1]韩永莲.河北省乡风文明建设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8:6-7.
[2]吴静.民间文化组织与农村文化建设—以云南省曲靖市农村“文化户”调查研究为例[D].中山大学,2011:2-3.
Discussion on the Role of Rural Cultural Leading Famili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stoms and Folk Customs ——Investigation of Zhoushang Villagers’Group in Heping Village, Yuezhou Town, Qilin District
Shenyuan1,Tan Gaoshun2
(1.Qujing Tourism Develo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Yunnan 655011, China; 2.Propaganda Department of the Party Committee of Qujing Normal University, Qujing Yunnan 655011,China)
Absrtact : From the overall requirement of new rural construction put forward at the Fifth Plenary Session of the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to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put forward at the Nine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The important role of rural culture in promoting rural construction has been re-recognized. In today’s vigorously advoc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al undertakings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large cultural households in rural areas have become the main force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al positions point-by-point and face-to-face because they are closest to the advantages of the peasant masses.Recently, Qujing has been actively supporting farmers to engage in literary and artistic performances. By taking sustaining rural cultural households as a breakthrough point, cultural restucturing as the driving force, government leading, marketing operation, social participation and farmers’ self-management as the working mode, and actively supporting cultural industries, such as farmers’ literary performance, film projesting, internet service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producing, to help promoting the rural cultural family.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cultural households not only innovates the form of rural culture, enriches the content of rural culture, creates a strong atmosphere of rural culture, but also promotes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culture. 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Zhoushang Villagers’ group in Heping village, Yuezhou town, Qilin district,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ole of large rural cultural households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rural customs and folkway.
Key words : large rural cultural households; rural customs and folkways construction; role
中图分类号: G1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879(2019)05-0022-04
收稿日期: 2019-05-21
基金项目: 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新时代新乡村新风俗”研究专项项目“曲靖农村文化大户参与乡风民风建设的个案研究”(ZX201818)。
作者简介: 沈 媛,曲靖师范学院曲靖市旅游发展研究院,讲师,主要从事地方文化研究。
[责任编辑:朱谷生]
标签:农村文化大户论文; 乡风民风建设论文; 作用论文; 曲靖师范学院曲靖市旅游发展研究院论文; 曲靖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