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论文_刘进

攸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 湖南 412300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小脑血管畸形患者时使用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小脑血管畸形患者共8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对照组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小脑血管畸形患者的护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脑血管畸形;手术治疗;治疗效果

Clinical treatment of cerebellar vascular malformations and its effect analysis

Liu Jin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Youxian People 's Hospital,Hunan 4123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surgic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ebellar vascular malformations. Methods:A total of 82 patients with cerebellar vascular malformations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41 cases)and observation group(41 cases)according to the random distribution pla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travascular embolization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by surgery. Clinical efficacy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observed and contrast.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 <0.05). Conclusion:Surgical treatment can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in patients with cerebellar vascular malformations,and the patients with less adverse reactions and good prognosis are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Cerebellar vascular malformation Surgical treatment Therapeutic effect

脑血管畸形指的是脑血管出现了非肿瘤性的、先天性的发育异常,由于脑血管发育障碍,因此导致脑局部的血管结构及数量出现异常,并使正常的脑血流受到影响[1]。而小脑血管畸形会导致畸形血管破裂或出血,致使患者出现搏动性头痛、出血、癫痫等症状,幕上病变者还可能伴随偏瘫、精神异常、失语、失算等症状[2]。在本次研究中,对小脑血管畸形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的干预方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小脑血管畸形患者共82例,根据随机分配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在26岁-5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2±8.2)岁。观察组男24例,女17例;年龄在26岁-5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4±8.0)岁。患者均接受脑血管造影诊断,结果显示其小脑存在曲张迂回的、不规则的畸形血管团,且存在静脉早期充盈现象。患者的临床表现包括了头痛、呕吐、肢体运动障碍等,部分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癫痫,以精神运动性发作,并出现昏迷和意识障碍。两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所遵循的程序均符合相关伦理学标准,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血管内栓塞治疗:患者行局部麻醉,在其股动脉进行穿刺,并行脑血管造影,掌握小脑血管畸形的位置及程度。将6F动脉鞘插入,并放入导引管和微导管,通过注胶、反流、停止、再注胶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缓慢注射。

观察组接受手术治疗,术前给予患者肾上腺皮质激素和20%甘露醇脱水,对其血压进行控制,保持血压的稳定和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在术前对患者的相应血管进行栓塞治疗,在全麻后将病变位置充分显露,保证病变部位的彻底切除,在常规止血后将切口关闭。

1.3 评价指标

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对两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显效标准:患者躯体生理功能及心理状态均良好,能够进行正常活动;有效标准:患者生理功能逐步恢复,心理状态良好,但无法顺利进行生活活动;无效标准:患者生理功能仍然存在障碍,心理状态不佳,症状反复[3]。

1.4 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的最后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t值用以检验计量资料,卡方用以检验计数资料,组间差异经P值进行判定,其标准为:若p值低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若p值高于0.05,则提示最后数据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就不良反应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表2。

3 讨论

相关的研究报道称,小脑血管畸形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与动静脉畸形、静脉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先天性颅内囊性动脉瘤都有着密切的关系[4]。就目前而言,血管内栓塞在小脑血管畸形的治疗当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治疗方式的疗效较为理想,且创伤小,因此优势明显。但是不断有研究发现在血管内栓塞术后如果护理不当,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多,对其术后康复造成阻碍,并降低其生活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对观察组41例小脑血管畸形患者采用了手术治疗,经对比分析可知,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49%,X2=6.116,P=0.01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39%,X2=4.479,P=0.034。针对生命体征明显改变、病情出现了进行性加重或意识障碍、幕上积水症状严重的患者,大部分研究者认为应及时进行手术治疗[5]。而本次研究中所用到的显微外科手术疗法能够保证手术操作的精细度,因此不但显著降低了术中的出血量,而且减小了对周围血管的损伤,基本不会对患者的血管和脑组织造成破坏,因此降低了对病变部位的误伤风险,保障了脑部的正常功能[6]。另一方面,显微外科手术还能够显著降低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保证治疗的效果,在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的同时还能够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使患者预后更佳。

综上所述,在小脑血管畸形患者的护治疗过程中,手术治疗能够使患者获得更佳疗效,且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少,预后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王振宇,唐健,黄光富,等.CTA在脑动静脉畸形出血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指导意义[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4,08(02):161-163.

[2] 朱迪,梁旭光,杜任飞,等.分析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3(02):45-46,47.

[3] 李龙,蔡邵帅,杨金庆,等.小脑血管畸形显微手术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20(10):104-105.

[4] 宫崧峰,蒋太鹏,何嘉滨,等.小脑血管畸形显微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4,17(06):252-254.

[5] 黄碧燕,吴春梅,陈碧珠,等.复合手术室在脑血管畸形切除中的优势及配合[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06):122-123.

[6] 何志刚,苏玉涛,郭立刚,等.分析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分析[J].临床研究,2016,24(05):11-11,15.

论文作者:刘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3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8

标签:;  ;  ;  ;  ;  ;  ;  ;  

小脑血管畸形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分析论文_刘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