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湖北荆门 448000
【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行全面的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36例患者,并采用糖皮质激素、中药、支气管扩张剂等进行相应的治疗,通过临床分析进一步探究其治疗方式和有效性。结果:本次实验中,痊愈患者占比55.5%,显效患者占比36.2%,有效患者占比则有8.3%,治疗总有效率为91.7%(33/36),且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差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早期则以吸氧和激素治疗为主,对重症患者则需融入综合性治疗,并结合β2受体激动剂完成对疾病的控制,防止感染问题和不良反应。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糖皮质激素;支气管扩张剂;中药;感染问题
支气管哮喘属于呼吸系统疾病之一,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机体由于内在或者外在过敏/非过敏原在神经液体的作用下引起了患者气道的可逆性痉挛[1],并能够导致患者出现咳嗽、胸闷、喘气等临床症状。在分类上,也可分为内源性哮喘、外源性哮喘和混合性哮喘。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36例患者,通过对比不同的治疗方式,了解该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和改善措施,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支气管哮喘治疗的36例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患者年龄在15-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2±1.9)岁。患者患病原因多数由于日常生活导致,具体包括花粉、尘埃、冷空气和药物吸入等,也有部分患者为工作原因导致,具体包括甲醛、氨气、光气、沥青等。与此同时,患有肺感染患者5例、呼吸困难12例,伴有严重咳嗽的情况有8例,以及7例口唇发绀者和3例三凹征患者。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式
本次实验的治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糖皮质激素、中药、支气管扩张剂。具体而言,将对所有患者进行吸氧,β2受体激动剂及补液纠正酸碱失调,其中,有16例患者采用5-20mg/d地塞米松进行治疗;14例患者则使用40-100mg/d甲基泼尼松龙;另外6例患者则使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
1.3评价标准
该实验在疗效评价方面主要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方面。即,痊愈指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在一年以上时间未见复发的情况;显效指患者哮喘症状明显减弱,且超过2度以上,在发作次数上也明显减少,并超过60%以上;有效指患者哮喘症状有所缓解,且在1度以上,发作次数减少超过30%;无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无明显变化,但无加重趋势。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人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将对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百分比(%)进行表示;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就本次实验结果来看,痊愈患者占比55.5%,显效患者占比36.2%,有效患者占比则有8.3%,治疗总有效率为91.7%,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与此同时,治疗过程中尚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
3讨论
现阶段,我国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上尚未得到充足的结论,且主要归纳于变态反应、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慢性炎症等方面。而发病因素多为环境和遗传两个方面。其中,遗传多集中在三代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中。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哮喘的发病率为1%[2],且儿童哮喘的发病率较高,为3%左右,严重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影响生活治疗。因此,加强对哮喘疾病的预防,特别是对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具有重要意义。哮喘在正确的治疗方式下可以得到较好的缓解,并减少反复发作的次数。而反复的治疗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打击治疗信心,加大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我们要重视哮喘,特别是在预防上的关注,控制气道炎症,防止病情加重。
在临床上,糖皮质激素是最常见的、安全的治疗方式,且效果显著。具体而言,在用药途径上可分为三个方面,即口服、静脉和吸入[3],而首选方式则为吸入给药。在口服用药的过程中多适用于慢性持续型哮喘患者,当大剂量吸入激素治疗难以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时,可转变为静脉应用激素指标,并通过序贯治疗提高有效性。与此同时,激素药物通常具有较短的半衰期,例如:泼尼松服用一周时则可对病情的轻重缓急进行辨别,当患者肺部功能达到良好状态时可考虑停药。而吸入给药主要是将激素通过吸入的方式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内。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此时局部抗药能力显著,因此用药剂量需进一步控制,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据相关资料显示,成年人吸入低剂量的激素不会造成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在支气管扩张剂的应用上,β2受体激动剂是对急性哮喘治疗的首选药剂,即该药剂能够有效的促使腺苷酸环化酶激活,合理增加患者细胞内的环磷腺苷[4],并有助于减少钙离子,从而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在长期联合使用β2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的过程中,能够完成对哮喘的进一步控制。据相关实验证明,在联合应用上述两种药剂的过程中并不能够完全的掩盖气道炎症,即对于中度、重度的哮喘患者而言采用FP-沙美特罗复方制剂,在治疗结果的改善上更具优势。
在中药治疗上,主要是针对抗气道炎症的治疗,即使用银杏、黄芪、党参等中药材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促进作用,并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降低气道反应性。而厚朴麻黄汤等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通气,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性。除此之外,我们还对茶碱类药物进行了资料的搜索和研究,即该药剂与β2受体激动剂较为类似,其能够促进支气管黏膜的纤毛运动,有利于气管内部的分泌物顺利排出。
通过本次实验探究,哮喘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治疗依从性差,且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不高。哮喘作为慢性呼吸道疾病,需要进行长期的观察。特别是在治疗期间,间断性用药、过早停药则会导致病情反复问题。而忽视病情的发展,未及时的调整治疗方式和用药剂量则会导致病情持续,难有显著性改观。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帮助患者及其家属正视疾病,了解支气管哮喘的患病原因,治疗方式和不良反应,加强有效沟通,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继而提升治疗有效率。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治疗需要根据病情差异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在早期则以吸氧和激素治疗为主,对重症患者则需融入综合性治疗,并结合β2受体激动剂完成对疾病的控制,防止感染问题和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杨少英,吕建军.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09,5(13):162-164.
[2]曹晖红,冯唐松,薛敏等.哮喘控制测试在支气管哮喘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药实践.2016,7(08):332-335.
[3]董正惠,王丽萍,王惠妩等.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治疗现状相关调查[A].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暨专题讲座会议论文汇编[C].2009(5):645-647.
[4]袁媛,孔灵菲.支气管哮喘患者控制现状和疾病认识程度调查[A].中华医学会第七届全国哮喘学术会议暨中国哮喘联盟第三次大会论文汇编[C].2010(7):411-416.
论文作者:朱海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18
标签:患者论文; 支气管哮喘论文; 哮喘论文; 激素论文; 激动剂论文; 受体论文; 方式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7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