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沟通在建立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中的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制论文,作用论文,大学生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学时代是人生最活跃、最丰富多采的时期,也是心理断奶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转型与变革的时代背景,种种矛盾冲突的交织,使大学生产生许多心理问题。北京16所高校的调查表明,因精神病而休学、退学的人数占休学、退学总人数的39.7%和64.4%[1]。另据国内外有关报道,大学生的抑郁、焦虑、强迫、人际关系和适应不良、人格障碍占16%-30%之间。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和事实警示我们,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十分突出,这不仅与我们的教育宗旨不相适应,长此以往也将导致大学生整体素质的下降。如何更好地解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构建有效的心理救援机制,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恶性事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已成为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哲学语境中的“沟通”——沟通,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
生活在社会中的个体,每时每刻都要同社会进行广泛的接触,和各式各样的人建立各种联系,以传递信息、传达情感,这就是人们的沟通行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是维持和发展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纽带,同时也是个体生理、心理正常发展的基础和必要条件,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沟通满足个体发展的生理需要
人从出生以后,就与周围的人和环境进行着沟通,这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进行的最初沟通。首先是和母亲之间的沟通,母亲通过婴儿的哭声来对其进行生理上的照料、情感上的满足;其次是通过哭或笑和亲人进行情感的简单沟通。许多研究表明,婴儿在得到生理需求和情感需求的同时,便与周围环境建立了最初的沟通关系,跨出了社会化进程的第一步。所以,沟通符合人的生理需求,是人生存的基本方式。
2.沟通满足个体发展的心理需要
人从出生之日起便成为社会中的一员,就有想与他人亲近、来往,得到别人关心爱护、支持合作的需要,这一需要是人本能性的高层次精神需要的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表明,社会越前进,传播工具越发达,人们之间对沟通的需求也越强烈。实验证明,如果一个人与他人绝对隔离,长时间不发生任何形式的沟通,会使人产生突然的恐惧感和类似忧虑症发作的情感,隔离的时间越长,产生的恐惧和忧虑就越重。由此可见,沟通需要的满足可以使个体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3.沟通对人的身心产生积极的作用,进而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的产生
第一,沟通能使人消除孤独感,增强安全感。沟通是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是人们赖以同外界保持联系的重要途径。通过沟通,能使人消除孤独寂寞感,获得归属、安全感,从而增强人与人之间相处的亲密感。沙赫特曾设计了一个简单的实验:他选择了两组人,告诉其中一组,他们要遭到一次强烈的电击;告诉另一组,他们要受到一次轻微的电击,不会造成伤害。同时又告诉两组人,他们还要等几分钟才会受到电击,他们可以自己单独等候,也可以和别人一起等候。这时,第一组有63%的人表示要和别人一起等候,第二组要求这样做的人却只有33%。这个实验表明,人人都有归属的需要,和他人进行沟通的需要,当心理上发生恐惧时,更需要与他人在一起。通过彼此间的相互交往,交流思想和情感,诉说各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减轻自己内心的恐惧,在与成员进行沟通的过程中,获得归属感。[2]
第二,沟通能减轻人的焦虑、紧张,有利于心理平衡。焦虑紧张过度是人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疾病。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由于面临着各种压力,时刻处在过度焦虑状态之中,极易导致认知水平失常,反应能力下降,严重的还会造成耳鸣、头晕、失眠等精神衰弱症。有的人常常把心理冲突压抑在潜意识之中,久而久之,这些“心理内容”便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但当个体心理平衡时,就能积极地防止焦虑过度及其心理障碍的产生。这是因为平衡的心理状态易产生恬静的心境,能有效地调节和控制个人情绪。[3]沟通有利于心理平衡,因为人们能在和他人的沟通中及时宣泄、排解自我压抑的情绪,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得缓解精神紧张的途径。
二、“失语症”下的困惑:沟通不畅导致心理问题种种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一方面人们之间的联系更密切更频繁了;另一方面精神、思想的沟通却比以往更困难更复杂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出现了种种障碍,甚至患上了“失语症”。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失语症”等心理问题的产生,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家长没有及时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疏导、沟通,沟通不畅或者缺乏沟通是造成大学生心理障碍的直接原因。那么,又是何种原因导致大学生缺乏沟通?笔者认为,其身心发展特征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1.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和不稳定性
大学生所处的青年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喜欢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对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或独到的见解,不愿人云亦云;普遍有一种成人感,渴望成才,自尊心特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增多,经验的积累和阅历的丰富,其感性和理性逐渐趋于成熟,能自觉地通过自我观察、自我总结等手段审视自身的优缺点,以寻求合适的角色定位。但由于自身心理的不完全成熟和不稳定性,使其仍然缺乏对自我和社会的正确评价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各种竞争的压力、客观环境的冲击、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常常使他们在心理上陷入困境而不可自拔。如果此时不及时进行沟通疏导,那么,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冲击,易使他们过于冲动、甚至走向极端。
2.思想、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导致的心理困惑
当今社会,中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人们的价值观呈现出矛盾、多样的现象。这种现象同样突出地表现在当代大学生身上。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货币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被夸大了,导致一些大学生信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价值观。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西方各种文化、社会思潮接踵而来,对中国的传统文化造成强烈的震荡。这对于思想、情感处于极其敏感阶段的大学生而言,其影响无疑是巨大的,其中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从而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矛盾、多样的多元价值观。这种矛盾、多样的价值观的激烈冲撞,使得不少大学生始终处于心理困惑之中,而不愿轻易向他人敞开心灵之窗。
如今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先天”就缺少在集体中生活、与周围人交往的技能,加之父母的溺爱,使得他们很难在一个正常的沟通环境中成长,缺乏用沟通来解决心理困惑的意识和能力。当他们进入大学忽然面对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时,往往因不懂得如何进行沟通而造成同学间的各种矛盾与纠纷。此外,网络的普及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便捷,另一方面也带来了消极影响。特别是现在不少学生过度沉迷于网络,减少了与现实中同学、朋友、亲人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久而久之导致在现实世界中人际关系情感冷漠,孤独感、抑郁感增加,与周围的人渐渐隔阂与疏远,进一步造成了人际交往的障碍。
一方面是自身成长过程中的身心特征,另一方面是成长中面临的理想与现实的种种矛盾,这些内因和外因的共同作用,是造成大学生缺乏沟通甚至不愿沟通的根本原因,而缺乏沟通,就会直接造成大学生各种各样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三、走出困惑的思考:建立有效的心理救援机制
1.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命题的提出
目前,高校学生心理教育普遍手段落后单一,心理咨询作用发挥十分微薄,不足以应对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也很难及时发现和解决大学生存在的或明或暗的心理问题。面对这样的现状,高校亟需打造一套全方位立体化适应当代大学生需要的心理救援机制。我们注意到,2004年3月23日《人民日报》的专访中,六位国内权威的心理学专家学者提出了“建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的建议。[4]这个命题的提出,对高校思政工作者无疑是很好的启迪。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是指根据大学生所凸显的种种心理问题,旨在将教学、建档、团队训练、咨询、科研和宣传合为一体,充分调动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全方位展开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获取有效帮助,以此来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心理困惑,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进而提高他们应对挑战的能力。它不是只解决已发生的问题,而应是防患于未然。
2.建立有效的心理救援机制的重要意义
(1)建立有效的心理救援机制,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方式。
心理素质是主体在心理方面比较稳定的内在特点,是其它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学生求知和成长,实质上是一种持续不断的心理活动和心理发展过程。教育提供给学生的文化知识,只有通过个体的选择、内化,才能渗透于个体的人格特质中,使其从幼稚走向成熟。这个过程,也是个体的心理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学生各种素质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都要受到心理素质的影响并以其为中介和先导。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保持良好的心理适应状况,是抗拒诱惑、承受挫折、实现自我调节的关键。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在高校建立有效的心理救援机制,既可以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又可以使学生暴露出的某些心理问题被及时解决在萌芽状态,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疑会起到积极作用。
(2)建立有效的心理救援机制,是驱动大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手段。
大学阶段是种种人生压力相对集中的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表现为人格的自我中心,也即人格的不完善。而心理救援机制与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密切相关,并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的发展水平。但并不等于说高校心理救援只是对人格有缺陷学生的一种心理补救,而应是促进全体学生人格的不断完善。一方面,学生以在心理救援如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接受的道德规范、行为方式、环境信息、社会期望等来逐渐完善自身的人格结构;另一方面,客观存在的价值观念作为心理生活中对自身一种衡量、评价和调控的要素,也影响着主体人格的发展,并且在一定条件下还可转化为人格特质,从而使人格发展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5]。同时,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消极地附属于这种转化,而是在转化过程中能动地引导受教育者调整方向,使个体把握自我,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认识评价,从而达到心理优化、健全人格的目的。
(3)建立有效的心理救援机制,是开发大学生潜能的可靠途径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潜能开发是相互促进,互为前提的。心理救援机制为二者的协调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等方式,激发受教育者的自信心,帮助个体在更高层次上认识自我,从而实现角色转换,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终使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由此可见,大学生心理救援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势在必行。然而要真正发挥心理救援机制在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等方面的作用,必须重视沟通。因为沟通对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决定了沟通是心理救援机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四、走出困惑的对策:建立有效的沟通途径
1.沟通和心理救援机制的关系
(1)沟通品质决定了心理救援的品质。对有心理健康援助需要的大学生展开救援,沟通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众所周知,不管何种救援方式,最终都要通过沟通来解决问题,这是由沟通对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意义决定的。好的沟通技巧,可以让救援者掌握更多的被救援者信息,更深入地进入被救援者的内心世界,更有效地安抚和调节被救援者的不安、焦虑状态,从而更好地引导被救援者认同救援者的观点,走出心理阴影。相反,也有很多的例子告诉我们,如果救援者已拥有明确的目标与计划,有好的观念与点子,有特殊的才华和能力,但就是缺乏良好的沟通技能,而受到救援对象的排斥或误解,最终还是无法实施有效的心理援助。因此我们可以说:沟通品质决定了心理救援的品质。
(2)良好的沟通是建立有效心理救援机制的关键。我们建立心理救援机制的目的短期来说是要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长期而言是为了减少和避免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防患于未然。而沟通是人们相互之间交流信息、传递情感的过程,它能促进人的心理、生理健康,可以对人的身心产生积极的影响。良好愉快的沟通会帮助人消除很多心理困惑,减轻不少心理疾病。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曾经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的。”[6]因此不管就哪个层面而言,我们都必须重视沟通对人身心的影响,从而在心理救援机制中充分发挥沟通的积极作用。
2.有效沟通的实现途径
依笔者拙见,一个完整有效的心理救援机制,应该包含三方面内容:
首先,作为学生,置身在重重压力包围下,要学会调适自己,适应规则。不能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要敢于承担责任。北师大蒋奖老师建议学生“要善于发现自己多方面的价值,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不失为扭转抑郁状态的途径。如想到自己还可以帮助更无助、更贫困的人,慢慢地就可能拥有一个较为成熟的心态。”[7]
其次,教师和同学的关心和帮助也很重要。马加爵收集了“忍”的字画,表明他已意识到自己性格方面的一些问题,但最终仍没找到解决的办法。这个例子说明当学生心理抑郁到一定程度时,自己往往是无助的,这时就要靠外界的力量。班主任、辅导员应更关注这些学生,主动和他们进行沟通,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以平等的身份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思考,从学生的处境去体察其思想行为,充分理解学生,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双方由此产生共鸣,扫除沟通的障碍。同学之间也应互相尊重差异,要认识到关心人、尊重人是大学生最基本的素养,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与人和谐相处。
再次,学校应切实担负起教育的责任。要开设心理健康课程,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主动进入学生中间,把心理咨询真正启动起来,而不是只等学生上门咨询。如清华大学等,新生入学后都要为其做一次心理健康筛选,发现有抑郁、自卑倾向者都会对其进行重点跟踪和疏导。总之,学校要教会学生乐观地面对困境,有效地解决矛盾,以自身的能力来应对挑战。就社会而言,对人才的评价指标也应有所改变,不能光看学历、知识,还要考察其人格,要把心理健康教育变成教育体系的一部分。
总之,要想追求长效的心理救援机制,必须围绕沟通来开展工作。这是因为不管采用哪种途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其前提必须是相互间的充分沟通。
但是,所谓“沟通”不是做刻板教条的思想教育。由于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有思想有情感的大学生,所以,更要讲究沟通的方法和技巧。笔者认为,师生实现有效沟通的途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增强教育者语言的感染力。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很大程度上是语言的沟通。语言沟通是打开双方心灵的窗户,搭起心灵间桥梁的重要途径。语言又是一门艺术,善于运用语言艺术的人总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把别人的心说“活”。所以我们首先要利用“语言”敲开那些自我封闭、情感抑郁的学生的内心。许多教师总是抱怨自己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和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谈心,但是怎么谈都无法触及问题的关键,有效地帮助学生跨出心理障碍。这就牵涉到语言沟通中“说什么”和“怎么说”的问题。就沟通效果而言,后者与前者相比更具实际意义。因此教师的口头表达是否流利,是否有充分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否在适当的时候把适当的信息传递给学生,都影响着与学生的有效沟通。要使语言沟通成为师生间交流思想的有效手段,必须做到准确、生动、简练、清晰,并且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同时还可运用一些语言表达的技巧,如幽默、反语等。
2.注重心理换位的思考。“同理心也称共情。心理学家罗杰斯把同理心定义为能体会当事人的秘密世界,仿佛身临其境。”[8]同理心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也是师生间建立良好沟通的首要前提。我们每个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如果交往双方的理想信念、兴趣爱好或对一些问题的看法有某种一致性,那么就容易有共同语言,感情就容易交流,进而相互吸引产生亲密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所以,要提高沟通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善于心理换位,暂时放弃自身的主观参照标准,以平等的身份设身处地地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朋友式平等的姿态和学生进行交流、沟通,消除学生的距离感。理解学生的需要,体谅学生的困难,关心他们学习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主动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像感受自己一样去感受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双方由此产生共鸣,扫除沟通的障碍。
此外,要善于“倾听”。作为教师要耐心诚恳地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倾听,然后适时地引导,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并不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和自己进行对话,而是发自内心地参与到自己的喜怒哀乐中。这样就在无形之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学生的教育。
3.创设情理交融的意境。沟通是心灵的沟通,所以,情感因素在沟通中十分重要。大学生有时会有很强的逆反心理,往往以冷漠的姿态拒人于千里之外,这就容易给师生沟通设置障碍。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在人际交流中一旦调动起情感,沟通就较易进行。因此我们在沟通中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因素,有意识地把握好学生的情绪状态,适时进行调节,使其朝积极的方向发展,拉近沟通双方的距离,努力寻找情感上的共鸣,把双方置于愉快的交流氛围里。人在愉快的时候最容易与别人进行交流,情通则理通,这时的沟通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除了和学生用语言进行情感沟通外,还可以运用一些非语言的方式如眼神、手势、体态等。有时一个善意的、肯定的眼神所能达到的沟通效果是千言万语都无法媲美的。
总而言之,沟通是一门艺术。它在建立心理救援机制中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