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郭江论文_郭江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郭江论文_郭江

郭江

天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天津市 300000

摘要:通过对道路进行建模,可以获取道路的三维模型。在此基础上,将传统的道路设计流程作用于三维模型中,可以使市政道路的设计更加高效、便捷。本文介绍了 BIM 技术相对于传统二维设计方法的优势,并对应用 BIM 技术进行市政道路设计的过程和方式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BIM技术;道路设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TU495 文献标识码:A

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市政道路的重要意义,对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对于市政道路来说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它的结构设计图,如何对市政道路进行合理的设计可以保证市政道路的质量。在市政道路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1、BIM 理念概述BIM 最初的含义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筑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基础,通过数字建模,来仿真模拟施工对象所具有的真实信息,并且通过三维模型,实现工程监理、物业管理、设备管理、数字化加工、工程化管理等功能。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该技术,设计人员可以根据已建立的模型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

2、BIM应用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优势

(1)明确表达设计意图。传统的二维设计方式由于复杂的三维平面化成二维空间,因此不可避免地造成一些数据的丢失,使得设计成果不能明确设计意图,甚至出现多意性理解。BIM的设计结果是一个三维数字化信息模型,是项目完成后的外观,可以真实地表达设计意图,并且子模型和属性划分得越细,设计意图就表达的越充分。此外,BIM 工具的一个特点是很容易设计自定义参数组件,因此可以描述非常复杂的问题。这个优势在复杂项目中更为突出,正是由于这个原因,先进的高端机械制造业和建筑业早就研究了这个问题,并采用了类似的解决方案。以前道路工程对于三维空间的复杂性比较低,而且各个项目之间的相似度很大,所以业主、设计、施工、监理方都可以依靠经验来理解。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范围内的市政道路工程越来越复杂,传统的二维设计方法就达不到效果了。

(2)BIM 成果一致性。BIM技术模型是所有工程程序数据的载体,对于数据中已经存在的信息无需重复输入,在传递和变更中都不会遗失,基于 BIM 技术的一致性,市政道路工程全部工程信息都可以得到共享以及整合,从而降低劳动成本,保证施工效率,并对以后道路的维护和利用提供有力的实时数据,避免后期建设中的挖断、标高衔接不上等现象出现。

(3)精确计算工程量。在传统的设计模式中,道路工程量的计算采用横断面法计算,如道路土方量、路面工程量等,地形起伏较大或平面较为复杂时误差较大。但在 BIM 设计模式中,因为每个子模型的精确的几何和属性数据,并能得到精确的体积、面积、长度、数量,可实现道路土方量、路面工程量等工程量的精确计算。

3、BIM 在市政道路软件中的应用

3.1、BIM 道路模型的建立

在市政道路设计中,BIM技术的建模系统主要由地表模型、地形纹理、道路和从属基建设施、大桥、隧道、房屋、绿化、水面等要素组成。我们采用分割-归并的思想,根据相应要素的相应特点,建立模型,呈现出上述要素;然后以整合、增加分析共享模块等方式,组成完整的系统。具体的模型建立有以下部分:

地形地质模型。所谓地形模型主要由初始地表模型、道路模型等组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地质模型的生成,目前主要采用二维的钻孔资料,要生成三维模型,则要对二维钻孔资料进行拉伸。

地面纹理处理。利用该技术,可以将地形图像作为地面模型的表面纹理,叠加在矢量地形图上,显示模型中相应区域的地形地貌环境。

道路模型处理。道路设计的模型可以按专业细分为路线、桥梁、隧道、立交、市政管线、交通设施和相应的从属配套专业。在施工对象模型的建立过程中,通过取得施工对象的各种三维设计数据,形成设计对象所要经过的路线模型。

立交模型处理。在市政道路模型中所包含立交桥模型的主线和匝道的连接段,可以采取加减速车道与主线重叠的方式,完成变速车道的三维设计。

其余附属设施,可以根据定义起点位置、轨迹偏间距、高低偏距等参数,以路线中心线或边线为参照确定其空间位置。

道路周边环境。道路周边建筑物特点所构成的空间环境影响了道路选线。对于一般的建筑,能够使用包括建筑的地理地点、外貌形状、所用材料等通用的设计模块,来建立数字信息模型。对于特殊外貌的建筑,可以设置对系统的外部接口,将相应建筑的模型导入到总的模型系统中。

3.2、市政道路的设计

道路中心线的绘制。绘制道路中心线是市政道路设计的关键要素。 市政道路设计人员应参照市政道路设计规范的有关基本要求,在满足规划的前提下,优化和完善道路中心线的曲线长度和半径等曲线参数。BIM 技术关于道路中心线的使用可以总结如下:首先,对市政道路中心线处的行车轨迹进行绘制;然后,根据绘制的轨迹,对交通流进行安排和编辑;最后,调整合适的行车轨迹,确定最终道路中心线。

道路平纵横设计。按照道路横断面,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绿化带、人行道、交通设施等分别建模。在这个阶段,为了达到其设计的通行能力,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圆曲线、缓和曲线、道路超高、道路纵断面、公交站点间距及车道宽度等一系列因素,而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要在这些繁杂的数据之间切换。 如果设计人员不小心忽略了某些问题,设计将不符合规范,而且难以轻易地从众多繁杂的设计结果中发现这些不足之处。而当设计人员使用了采用BIM技术的软件,这些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地下管线综合设计。所谓管线综合,是指道路区域内各个专业管线的垂直标高和平面位置的工作。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管线的设计数据和物探资料,科学规划各种管线的设计参数,包括半径、方向等。通过对BIM 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提前使用三维仿真技术对施工后的管道实际情况进行虚拟仿真。在完成建模后,还可以进行碰撞检测,并使用相应的碰撞报告来决定实际管线布局是否合理调整。对于工程预留和预埋管线等的质量缺陷,如预留孔、偏差和遗漏,采用BIM技术将有助于精确定位预留孔,力争减少后期施工困难。

结束语

中国的城市建设仍处于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它仍然是一个短平快的道路。精工慢活的创造性项目占比重还比较小,所以在表面上看 BIM的需求并不迫切。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从数量到质量,工程基数量越来越大,项目质量越来越高,对 BIM 的需求也越来越大。BIM 是一个飞跃,设计理念正在引发工程设计领域的另一场革命,同时也会有一些阻力,但设计到BIM是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 李展杰.BIM技术应用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优势及阻力[J].建材与装饰,2018(14):248-249.

[2] 雷琳.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8(09):107-108.

[3] 梁庆学,李新星,熊诚.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及难点分析[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8(03):43-45+8.

[4] 闫鹏飞.基于BIM技术的市政道路设计[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08):66.

[5] 涂勇峰,许骁.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08):250-251.

论文作者:郭江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  ;  ;  ;  ;  ;  ;  ;  

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郭江论文_郭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