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优化对策简析论文_杨菁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优化对策简析论文_杨菁

浙江金诚工程造价咨询事务所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工程造价管理旨在对建设工程的建造价格进行有效管理与控制,这对企业、建筑行业或社会大市场的良性发展影响巨大。目前,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经多次修订后操作性更强,造价管理专业人员的培养体系更加完善,但我国造价管理的现实困境也比较突出。优化的对策应加快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进一步依法规范行业市场,以及加强对工程造价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造价控制等。

关键词:工程造价;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1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1.1通过工程造价管理,有利于节约工程建设成本。

如今,施工材料和人工价格不断升高,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施工成本,必须加强造价管理,提升施工材料利用率,避免浪费施工材料。开展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优化,控制不合理用工,减少不合理的人工费支出。

1.2通过工程造价管理

有利于提升建设工程市场竞争力,现如今建筑行业竞争形势越来越激烈,在此背景下,有些建设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往往会使用价格低廉、质量不合规范的施工材料,而这就无法保证工程建设质量。为了提升建设企业综合竞争力,应该严格依据建设工程成本控制规范,并且采用科学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办法,这样才能够形成建筑行业良性竞争环境。

2目前我国造价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招投标管理机制不健全

在这些年,我国的工程造价管理体制经过不断地发展已经趋于优化,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的出现,主要的原因就是建设工程是长期的,并且复杂。招投标的市场法律机制和工程造价的管理体制仍需在市场机制的带领下继续进行完善。很多的企业走后门只为了能够,顺利的中标。在招投标时还会出现很多贿赂的方法。这种方法危害很大,会扰乱市场,最后中标的不是由工程的造价合理性决定的,而是企业和发包方的行政权利。与此同时,滞后的监督管理体系也起到了推进的作用,为这些非法的行为提供了进行操作的空间。使建设单位不能很好的控制标底,这样投标单位额的报价就不会合理,中介机构的评标定标结果也不会公平。

2.2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还需改进

在政府主管部门、行业管理协会和建设主体的三方共同推进下,目前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但仍存在不容小觑的问题。首先,仅有政府主管部门规划信息化发展,实施制定数据标准化方案等措施,但几乎没有市场主体积极参与,没有统一信息采集处理标准,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其次,专业软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功能单一,只针对某一阶段某一参与方,软件重复开发恶性循环,导致根本不能满足市场各阶段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再次,信息服务网站缺乏规范化,导致信息准确性不足,信息深加工程度低,信息全面性不足,信息可用性低,标准信息门户网站相互之间没有规范,再加之材料更新发布不及时等问题,往往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最后,工程造价信息化建设在市场主体之间未形成合力,基本没有实现工程造价信息互通互联,数据共享和阶段数据交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工程造价的专业建设仍需加强

2012年以前,我国每年招收造价类相关专业的学生主要集中于专科、高职类院校,本科院校主要集中在工程管理专业投资与造价管理方向。

目前,工程管理或工程造价专业的教学软硬件、教学师资等方面存在的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现有的专业师资力量不能完全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工程造价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专业实践的教学过程需要专业教师的现场指导以及亲身示范,而许多本科院校的工程管理系的现任专业教师都承担着工程管理、工程造价两个专业的授课任务,师资力量十分匮乏。再之,软硬件投入状况堪忧,尤其是许多用人单位不愿承担毕业生的培养责任,所想的就是直接招到能够熟练使用造价软件进行计量和计价的毕业生,忽视这种技能是必须在良好的软硬件环境下经过反复训练才能得到培养的事实。同时,工程造价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标准不一。目前工程造价专业分设于建设类高校、财经类高校、经管类高校、综合类高校中,设置专业培养方案时没有统一的指导意见,各学校依据自身的特点开设不同的课程。

3加强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对策

3.1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合理确定工程造价

目前,大多数经济发达国家都是通过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行业准则来对工程造管理进行指导和约束,我国发展的方向应该是在制定合理的建材价格,并对非政府投资的工程造价管理采取宏观调控措施,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企业和市场的良性竞争,并以指导行业的标准化为方向。另外对造价进行动态控制和管理要做到以市场为中心。建设项目的复杂性使得计价具有多次性,在项目工程建设过程中与其相对应的各阶段造价动态反映了项目的总造价。尤其是在工程实施阶段,设计阶段没有考虑到的因素会随着外界环境因素的变化逐渐暴露出来,随之产生设计变更,那么造价也将会发生变化.

建设监理制作为科学的建设项目管理方法,主要是以国家政策、技术规范、定额、合同等为依据,跟踪控制设计过程和施工过程的投资、工期和质量,确保三大目标的实现。工程监理可以在项目建设的各阶段,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有效的控制来实现业主控制工程造价的目标。根据目前国外的经验,在建设项目实施阶段实行了监理制度和造价控制制度的工程,大部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令人满意的社会效益。但目前国内的项目工程在建设前期阶段,还没有推行监理制度和造价控制制度。

3.2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3.2.1项目建设的前期阶段应该工是程造价控制的重点阶段,也就是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制贯穿于项目建设整个过程,但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是在施工前的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后,关键在于设计阶段。因此,应该把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3.2.2工程造价控制还应注重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手段。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将组织、技术与经济有机地结合起来。

3.2.3严格实行监理制度。实践证明,保障项目工程质量是实现开发目标的根本保证,项目工程监理是项目工程质量重要的保障措施。想要有效、合理的地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在项目工程建设前期阶段实行监理制度,包括造价监理制度。通过对建设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实行监理,使的设计更加合理,把工程造价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做到低投入,高收益。

3.3实施施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

“工程量清单”是在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时,由招标人在招标文件中提供招标项目工程量清单,由投标人自主报价的一种计价行为,工程量清单基价是与定额计价法相并列的一种计价模式,关键是为了配合工程价格的管理制度改革。随着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的推广,工程造价管理部门也需要更新观念和改变造价管理模式。

4结语

总之,我国建设工程领域的工程造价管理情况总体较好,但还需加快工程造价管理信息化建设,依法进一步规范行业市场,加强对工程造价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造价控制。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在建设工程全寿命周期中,也将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畅.基于BIM的建设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14.

[2]蔡佳汝.EPC模式下工程造价集成管理研究[D].西华大学,2014.

[3]汪艳.市政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4.

[4]冯镜初.我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发展状况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6):250.[2017-08-08].

论文作者:杨菁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6

标签:;  ;  ;  ;  ;  ;  ;  ;  

我国工程造价管理发展优化对策简析论文_杨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