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嘉隆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泗阳 223700
摘要:道路工程作为交通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高效率的生活和生产有着直接的联系,同时还关系着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其施工中路基路面的质量保证是确保道路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是保证交通通畅的首要条件。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道路路基和路面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本文将重点讲述道路施工中的路基路面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道路施工;路基质量;路面质量;控制方法
前 言:二十一世纪以来,交通行业在我国得以快速的发展,道路交通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与此同时,道路工程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质量问题也就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其中,公路路基与路面施工质量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受到施工、环境、管理、设计、技术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我国道路建设施工水平,必须加强公路工程的质量意识,对道路施工中的路基路面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
一、道路施工的流程
目前,我国道路路面施工可以根据其施工材料的不同分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这两种。也就是说施工的流程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前者的施工流程包含:施工放样、支模、砼搅拌、运输、钢筋制作安放、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角隅钢筋安放、检查井、雨水口防裂钢筋安放同自由板边缘钢筋安放方法等工序。后者的施工流程有施工前期准备工作、运输与摊铺等工序。但是,无论是采用前者施工方法还是后者施工方法,都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的进度、以及施工的特点进行相应的工程施工,以此有效的保证道路工程顺利的进行。
二、道路施工过程中路基的质量控制
路基的结构层的厚度问题是路基施工过程最关键的问题,是保证路基建设最重要的环节。土基的回弹模量能直接的影响路基结构层的厚度,与此同时,其还会受到承载重量、压实度、土质等各种因素的影响,由此而见,这一系数会直接的影响路基建设的质量。因此,为了有效的控制好路基施工质量,必须对其土质进行控制,选择抗压力强的土当做路基压实的材料,另外,还需对路基的承载度进行严格的控制。
1、路基土质的选择
当前,在我国道路工程路基施工中,一般情况下都是采用经过分解的自然土进行路基施工。对土质进行试验和分析,确定并了解其具有的特点和性质,进而科学有效的将其应用的施工建设工作当中。通过试验数据的结果对土进行分析可得:土层的回弹模量和土质颗粒的大小有着一定的关系。当土质颗粒越小时,土基的回弹模量就会越低,相反,土质颗粒越大,其回弹模量就会越高。因此,为了保证路基具有一定的坚实度,通常情况下都会采用砂性土进行路基的建设。另外,我们还需注意的是:其一,当遇到工期比较紧急的施工情况,可以通过石灰对土质进行有效的改良;其二,当施工路段几乎接近地下水的位置时,可以采用碎沙石和颗粒相对较大的石头掺合到土中,对土质进行改善。
2、提高路基的承载度
公路工程的基础设施是路基工程,路基承载了公路的全部重量,由此而见,只有确保公路路基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才能保证公路路基的质量,确保公路的质量。提高路基承载度的有效控制方法:第一,对路基的含水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保证路基的承载强度与相关标准相符合。因为,当路基的含水量较小时,会导致路基出现过硬的现象,造成雨水向路基下渗透,最终对路基的结构进行破坏,以及降低路基的承载强度。另外,含水量过大时,也会导致路基的承载度下降。第二,对路基碾压进行有效的控制,选择合理的压实机具,进行路基压实工作,同时还应注意将土层均匀的混合在一起进行压实。通过对路基材料质量的保障,以及压实达到标准要求,进而对路基的整体强度进行有效的增强,提高路基的稳定性,最终达到提高公路质量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道路施工过程中路面的质量控制
1、基层平整度的控制
根据不同的基层,在道路施工过程中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方法也是不一样的。例如:稳定的石灰土作为底基层,可以用平地机刮平到合格的平整度就行,对其平整度进行控制相对简单,因石灰土作为底基层时,对平整度的要求通常情况下不会很高。但是,水泥稳定碎石作为底基层时,对平整度的要求就到许多,且控制的难度更大。与此同时,以水泥稳定碎石做底基层,对面层的平整度具有很大的影响,行车的安全性以及舒适度都与面层的平整度有着直接的关系。水泥类稳定材料的施工受到压实时间的限制,时间控制不好,必定会对压实的强度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到面层的平整度。因此,通常情况下,相关的施工人员采用缓凝减水剂,进而延长初凝时间,并更具现场试验发现,初凝时间平均为27分钟,这样就可以设计摊铺长度和压实程序。
2、路面裂缝的控制
公路建设中,路面裂缝问题是公路工程质量中典型的问题之一。当路面出现出现裂缝现象,雨水就会渗入到底基层,进而对公路的地基结构造成一定的破坏,影响到公路整体的质量。路面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与材料有关,例如:沥青混泥土路面施工,其原材料对温度的敏感性等,都会造成沥青路面出现裂缝等现象。因此,在采用沥青、水泥等材料进行路面铺设工作时,必须对这些材料的特性进行全面的考虑,利用科学的方法将其与其它材料进行混合,尽可能的选用收缩性较小的材料,进而有效的控制路面受压时发生大规模的变形。材料发生收缩主要是因为其塑性指标和含水量的关系,所以购买时要认真辨认材料的规格,符合规格后再购买,防凝减水剂的使用也必须按照规定剂量来使用。
3、沥青面层材料级配控制
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工作时,如果混合材料偏细,虽然不会导致取不出芯样的现象发生,但是,因为混合材料中的骨料较少,会导致路面出现软化的现行,也就是说路面高温稳定性不能满足相关的规范要求。另外,通过试验结果表明:沥青含量偏少时,压实度就会偏小,弯沉试验的结果也就会偏大,最终还会导致路面表层结构的深度偏小以及摩擦系数偏小,使其不能满足相应的规范标准。如果混合材料太粗,虽具有良好的高温稳定性,但是又会造成另外一种现象出现,路面的空隙变大,使得路面的抗渗水性降低,导致路面极容易出现水损害的现象,尤其是冬季极容易发生冻融循环的现象,这样将大大的损坏公路路面,且损坏的程度与沥青混合料偏细造成的损坏程度差不多。因此,施工人员只有在控制施工质量时要严格控制混合料的级配的条件下,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的质量。
4、水破坏的控制
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路堤设计时,其高度设计相对较高,同时还有很多是硬路肩,路基内的水害并不严重,因此,其主要的防止是对路面水下渗导致路面结构的破坏。目前,我国很多的已修建的高速公路,因水破坏导致沥青路面经常会在雨后出现一定量的坑槽,尤其是在夏天高温天气,雨水渗入路面,形成高温水,在行车荷载作用下,沥青从碎石上剥落下来,两者分离,在行车作用下形成坑洞,所以施工时最好采用粘结力强的沥青和碱性石料。考虑到耐磨,磨耗层宜用玄武岩,另外,在沥青混合料中加入适量的矿粉能够增加其粘结力。路面表层施工应该按防水层进行处理,使水无法进入到结构层内部,进而对水破坏进行有效的控制。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关系着整个道路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道路使用后的交通运输效率,与此同时,还会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道路建设人员应不断的开发和研究新材料,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不断总结和累积经验,从而提高道路工程的整体水平,提高公路工程的质量,促进道路工程快速的发展,提升我国的经济水平。
参考文献:
[1]李峰;公路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J];交通世界;2008(06)
[2]张忠伟;浅谈公路工程质量问题及管理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06)
[3]刘淑芳;路基面层施工的质量控制[J];山西建筑;2002(08)
论文作者:倪一超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6
标签:路基论文; 路面论文; 道路论文; 土质论文; 材料论文; 沥青论文; 质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