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教学改革_课程评价论文

论高校教学改革_课程评价论文

高校教学改革浅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改革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核心。能否始终把教学工作摆在学校经常性的中心工作的位置,是关系到学校办学方向是否端正的问题。要深化高校教学改革,必须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全面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加大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的力度,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发挥自身优势,突出办学特色,建立和完善与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体制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现代化的教学管理体制包括:人才市场信息系统——学科专业建设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考试验收系统——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体系——社会评估与反馈系统等。

一、建立人才市场信息系统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随着改革开放力度的加大和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高等学校所面对的社会环境将发生多方面的深刻变化,特别是经济体制的转轨,社会主义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必然导致对人力需求的数量、规格等各个方面相继发生变化。

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迅速发展,社会对高校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使我国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日益向复合型转化,过去高校培养的单一专业型人才已不适应这种变化;第二,经济体制和人事制度的深入改革,使人才流动速度加快,过去那种专业知识的单一性,极大地限制了择业的自主性,因而适应不了择业与择人引发的“双向选择”与“双向流动”的新局面;第三,形势与市场的变化使某些专业的服务方向相应进行调整,专业面狭窄又给工作、服务方向的调整带来了麻烦;第四,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是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众多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交叉学科的诞生与发展都体现了这种趋势。因此,时代的发展,呼唤具有全新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另外,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也使第三产业、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外经外贸事业迅速发展,因此,过去高校专门为国家机关和国营企业培养人才的方式也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当今的时代需要适应各类企事业工作的应用型、外向型人才。高等学校只有建立和畅通人才市场信息系统,才能审时度势,运筹帷幄,及时调整培养目标,进行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以适应正在和将要发生重大变化的社会需求。否则,就不可避免地要陷于被动、落后、进退失据的困境,既有损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又将会贻误现代化建设大业。

实际上,教育市场的需求是一个包括积极、合理因素和消极、变异因素的杂陈并存的集合体。我们在分析研究动态变化的商品经济所产生的对高等教育的各种需求,进而对这些需求作出合理的选择和正确的决策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市场经济环境的负面影响,对消极、变异的市场需求予以排斥和抑制。如一个时期以来,一些用人单位重智轻德、社会偏面追求学历文凭等现象,就是一种消极、变异的市场需求。这种需求现象,与我们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目标和教育方针相抵牾,不利于培养适应未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激烈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竞争中担负起社会主义现代化重任,实现我国经济建设战略目标的高级专门人才。在当前改革开放大潮中的新的历史时期,面对着如何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以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不能被忽视,被削弱,相反应自始至终地把它摆在重要位置。当前尤其要注意用十四大精神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加强和改革德育工作,充分发挥马列主义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突出马列主义理论课的科学性、鲜明性、实效性,生动活泼、强力有效地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理想教育和成才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而且要把个体心理素质,尤其是竞争意识和能力素质渗透在德育的全过程之中。

可见,建立和完善人才市场信息系统,不仅要及时掌握和了解人才市场信息,而且更要对这些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工作,鉴别其积极、合理因素,还是消极、变异因素,然后才会做出正确的抉择。

二、建立学科专业建设系统

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基本环节是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因为专业设置的确立,直接关系到培养目标的确立,抓住了学科建设和专业结构的调整,就是抓住了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龙头。由此才能深化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然而,高等学校专业设置基本上是几十年一贯制,有的专业老化严重,不利于培养具有高新知识结构的专门人才;有的专业设置过细,口径狭窄,有的专业学科单一,不利于培养基础厚实、专业面宽的复合型人才;特别是应用性专业相对薄弱,不利于培养应用型、开发型人才;涉外专业更为短缺,不利于培养外向型人才。而知识结构新颖的外向型、复合型、开发型、应用型人才正是当今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质量的第一需求。为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系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体系,把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引向深入,就必须大幅度地调整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

调整和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主要应着眼于创办高新技术专业、交叉学科专业和边缘学科专业,扩大应用型专业,推动传统专业的改造和超出实际需要的长线专业的转向,淘汰陈旧落后的老专业,减少重复的专业,合并相关的专业等。如上海市高等学校的专业点已从732个压缩为650个左右,并着手发展一批高新技术专业(功能材料、现代化通讯技术与工程、工业工程、电子材料与元件、智能化生产技术、电子信息工程等)和应用型专业(房地产、管理与金融、广告与服装等)。清华大学为了扩大专业面向,把全校原有的50多个专业合并为41个,并调整、充实了新的学科方向。中国人民大学原有51个专业(相当于二级学科),停办或停止招生了17个专业,同时又新建了14个新专业。他们都在学科专业调整和建设上率先进行了大动作,为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带了个好头。他们的行动说明了调整专业方向和学科结构已是大势所趋,当务之急。各类高等院校都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抓住大学改革的这个“龙头”做足做好文章。

伴随着学科专业的调整改造,在课程结构上也必须发生相应的变化。其变化的方向应是加强基础,注重应用,淡化专业,拓展知识面,实行文理结合,理工渗透。要加强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和中文写作课教学,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师范院校尤其要开设好普通话和写字课,加强中学教材研究和中学教法课的教学,突出师范性。有识之士早就看准了这一点,著名家学者谈家祯教授在一个座谈会上说:“现代学科的发展越来越带综合性质”,“大家必须注重基础训练,不能使学生专得过早”。戴树和教授也强调:“专业面宜宽,适应性宜强,培养人才应注重基础。”建立学科专业建设系统,切实改变那种课程结构的单一性和偏狭性,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重理论轻应用,重专业轻基础,重知识灌输轻素质教育的倾向,通过优化课程结构,革新教学计划,逐渐形成“加强基础,促进综合,拓广知识,注重应用”的特色,为我国经济建设培养出大量的有用之才。

三、建立教学管理系统

很多教育界的有识之士都曾指出:对一个学校的评价,最终的检验标准是要看培养的学生在社会政治生活和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的作用,要看他们对社会的贡献。学校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应该是人才素质的竞争。因此,学校的教学工作虽然是千头万绪,缤纷复杂,但它应该从战略的眼光出发,把工作的总目标牢牢的定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上。为此,教学管理必须具体落实到抓建设、抓改革、抓制度三个环节上,并由此形成一个系统。

教学的基本建设是教学的经常性工作。不抓好这项工作,就不可能有真正稳定的教学秩序,改革也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抓建设,主要是坚持以育人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带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生产和实习基地建设以及学风建设。教学工作主要体现为教与学两个方面,教与学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又首先通过课程建设与学风建设表现出来。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建设,是实现教学计划,达到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是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课程建设搞好了,教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生产实习基地建设也就上去了。所以,课程建设在“教”的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文件的制定、教材编写或择用、教学设施的配置、师资人员的安排、教学研究的组织和教学过程的实施(包括课堂教学、作业和习题课、辅导、实验、专业实习、社会调查、第二课堂活动、考试方法和试题库建设)。进行课程建设必须首先从实际出发,制定二级课程达标要求,即《合格课程标准》与《优质课程标准》。每学期各系(专业)选择几门课程,依据《合格课程标准》,集中力量加强建设,并通过学校统一组织的合格课程达标验收。这样坚持不懈地抓下去,五、六年的时间即可将全部主干课程达标。在这个基础上,选择少数实力强、成果突出的课程,给予必要的资金投入和倾斜,创造条件,建设成优质课程。经过这样的努力,教学工作就可以抓出成效,教学质量就可以上一个档次。

要保证课程建设(即合格课程与优质课程的建设)的质量,就必须做到制定标准规范,验收达标合格;要保证课程建设工作开展得顺利、持久,就必须要有资金投入,政策倾斜。对课程建设中做出贡献的教师提供可以兑现的优惠政策,把课程建设的成绩与教师职称评定、晋级提资真正挂起钩来,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

“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教学管理工作要一手抓“教”,一手抓“学”,形成一种“教”、“学”相长的和谐局面。那种只管“教”不管“学”的管理方法,最终还是不能抓好教学工作。教学管理部门要经常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研究解决学风中存在的问题,要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要交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切实搞好学风建设。抓学风建设必须和理想教育、立志成才教育结合起来,和学习方法教育结合起来。理想教育和成才教育是学风建设的一对翅膀,凭借它的力量,学风才能展翅高扬;学习方法教育是学风教育的深化和升级,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学习者才可以事半而功倍。因此,从教与学的两个层面上抓好课程建设与学风建设,是教学管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工作。

改革和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改革推动建设,建设又促进改革。教学管理系统中最大、最难的工程,莫过于积极稳妥地推进教学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内容体系的改革,正如前文所述,是寓于专业和课程结构的调整之中;教学方法的改革,又与学习方法的改造相关联,好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悟到好的学习方法。21世纪的教学观要求:“教”是为了“不教”,“教”是为了“会学”和“学会”,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关注学生“学到了什么”,“学了多少”,而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学会怎样学习了”。学会了怎样学习,就能对付“知识爆炸”的挑战,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这正符合21世纪的人才观。因此,长期统治大学讲坛的单一的讲授法不能够再独领风骚,独霸讲坛了,启发式、发现法、讨论法、研究法步入课堂,和讲授法相结合,就会一扫课堂的沉闷气氛,造成学生积极参入教学之中,主动地生动、活泼学习的局面。即使讲授课,也应取缔“知识大拍卖”,而是讲具有启发意义的思路、方法、观点,讲进入科学殿堂或解决问题的途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意识。这样的改革要经历长期的实践和探索,而不会轻松地一蹴而就的。由此可见,教学内容体系和教法方法的改革,是一个工程浩大的综合项目。

严格规范地实施教学管理,是提高人才质量和素质的至关重要的事情。人们常说,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是很有道理的。要严格规范地实施教学管理,关键是要做到制度健全,层层落实。所以,抓制度是教学管理系统中继抓建设、抓改革之后的第三个环节。第三个环节抓不好,改革就进行不下去,建设也将付之东流。可见,抓制度非常重要,它是改革和建设的保证。

抓制度首先是抓制度的健全,要制定《教学管理规程》、《教师工作规程》、《教材管理规定》、《劳动课管理规定》、《学藉管理规定》、《学生成绩考核规定》、《实习条例》等等,制定文件要全,要细,要管用。第二是要抓制度的贯彻实施,层层落实。学校的教学管理落实到系,系里的教学管理落实到教研室和教学班,而教研室和教学班的管理应分别落实到教师和学生本人。落实制度管理,对良化教风和学风有着重要作用。如制定《教师工作规程》,细化教师教书育人的具体要求,减小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促进课堂教学的规范化;制定并实施“教师挂牌上课,师生双向选择,择优聘请课程主讲教师”的制度,对促使教师业务学习,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十分有力。再如改革学藉管理的规定,对两门主干课程经补考,成绩仍不及格者,实行留级交费试读制,对三门以上主干课程不及格者,实行退学或退学交费试读制,强制性的手段促成激活内在的动力,对良化学风也是十分有益的。一方面制度完善配套,另一方面执法严明无私,才能真正实现制度管理。

四、引入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

高校教学管理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是组织广大师生为实现办学目标而从事的教学工作,它在整个工作过程中的主要对象都是人。发挥和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在教学管理改革中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因此,高校教学管理改革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根据教学规律和特点,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师生教学积极性的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形成积极追求,积极参与,积极奉献的局面。

对于教师,应当运用评价和奖励的方法形成激励和竞争机制。通过正确的评价,奖励其中的优秀者,使他们获得校级、省级、国家级的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称号,这种奖励自然是一种激励人的积极性的方法。但对高级知识分子的教师来说,最最重要的是评价,在评价中得到承认,得到肯定,评价就是激励。因此,建立“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健全校系领导、专家、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估制度”,能够最大限度地产生激励效应。在质量评估实施中,应当既定性,又定量,尽量量化评估标准。在客观、公正的评估过程中引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估结果,其对人的激励和鞭策作用是每个教师都能体会到的。它使人发现成绩和长处,并在比较中发现不足,为自己进一步发扬成绩、克服缺点找到方向。激励产生于获得认可、获得尊重的正当心理需求的满足,也产生于由评估引发争优、争胜的竞争环境的形成。评估愈客观、公正、严肃,激励愈能得到强化。

对于学生,应当大胆试验和完善各种有益于优秀人才培养、因材施教和搞活教学的措施,奖优罚劣,激励学生尽早成才。如实施优秀学生选拔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学分制、淘汰试读制,形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励和竞争机制,为优秀学生脱颖而出,为具有不同才能的学生的发展创造条件。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办学层次的多样化,在校学生的身份也日趋复杂化。在一所学校里往往既有研究生、本科生,还有专科生;既有公费生,还有委培生、自费生。这就为学校进行学籍管理改革,实施优秀学生选拔制提供了条件。学校可以选拔品学兼优的少数学生,由专科生成为本科生,由本科生直接升为研究生;相反,对少数品学不合格的学生也可以由公费生转为自费生。华中农业大学推荐经过一年学习,平均成绩在85分以上的专科生参加考试,优秀者进入本科二年级学习。从1990年至1992年,该校有17名专科生升入了本科,另外,还有72名优秀本科生被免试推荐为研究生。这种选拔制,能够激励多数学生勤奋学习,力争上游。

实行主辅修制、双学位制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好主修专业的同时,又攻下另外一个专业,从而拓宽专业,改变知识结构,成为复合型人才。北京大学实行主辅修制,让学外语的兼修经济政治,学理科的兼修经济法律,学文科的了解现代科技,使学生大大拓宽了知识面。烟台师范学院让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六级统考的非英语专业的尖子学生,参加英语系举办的英语强化训练班学习,成绩合格,达到英语专科水平的,取得英语专科辅修证书,从而在全院掀起了学习英语的热潮。

试行学分制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又一个重要方面。它在强化教学管理的同时,又强调给学生学习的主动权。学分制打通了人才培养层次(本科、专科)、规格(研究型、应用型)之间的通道,可以提前毕业,也可以暂时缀学去工作,使学生有再次选择专业和深造的余地。目前我国高校试行的先后有计划学分制、学年学分制、复合型学分制以及完全学分制等形式,学习成绩考核鉴定多采用百分制和积点制(目下专家多认为积点制优于百分制)。学分制的基本原则是奖优汰劣、鼓励冒尖、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学分制有利于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拓宽知识面,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但是,推行完全学分制,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因而也存在不少困难(如提前毕业分配就是不易解决的)。目下应大胆探索,积极试点,积累经验。

淘汰试读制(包括淘汰制和收费试读制)是近年来高等学校在教学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又一种新的学籍管理制度。由于多年来我们国家的大学门难进易出,青年学生一旦考上大学,也就进了“保险箱”,于是形成了“中学拼,大学养”的不正常的现象。尽管我国高校学籍管理规定中有留级、退学的条款,但在今天的新形势下,单靠这种自然淘汰的老办法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需要。为了优化大学校园里的学习氛围,激励学生成才,很多高校相继建立了淘汰制度。天津商学院是试行淘汰制较早的学校之一,对德智体总分的全班最后一名,或者两门主干课程不及格,或者英语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或者违纪受到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学生,给予淘汰警告;连续两次受到淘汰警告的学生,即被取消学籍,淘汰退学。淘汰制是对少数不合格学生的惩罚,更是对绝大多数学生的激励。

收费试读制,是实行淘汰制的配套制度,它与其它学籍管理办法的最大不同是运用了经济手段。被淘汰的学生经过个人申请和学校批准,交纳一年培养费,给予在校试读一年的机会。试读期间,既要补修不及格课程,又要学习新课程。如果完成了规定的学习任务,可重新恢复学籍,否则即被退回生源所在地。浙江大学1990年至1992年,有104名学生淘汰试读,经过一年的努力,有76%的试读生恢复了学籍。因此可以说,淘汰试读制对落伍和不合格的学生既给以警示,又给予机会,鞭策他们奋发努力,迎头赶上。

由此可见,持续有效地将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就会有利于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五、强化考试验收系统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但是对学生所学知识与能力的一种检测,而且是评价教学质量的基本手段。通过考试检查教学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它还具有强烈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按教学大纲的要求全面发展和造就自己,促进学生勤奋学习,奋发向上。考试工作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风、教风和校风。

但是,近些年来高等学校的考试工作存在不少弊端:一是经验命题,随意性大,科学性差,题量少,覆盖面狭;二是考场秩序混乱,作弊成风;三是个人阅卷,主观评分,评分误差大。特别是高校流行的都是自教自考,一包到底,执教者本人命题出卷,本人阅卷评分,其弊病更大。执教者命题增加了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多讲,不感兴趣的内容可以自行删减不讲,甚而课堂教学远离了教学大纲。考试只考课堂讲的,学生也只学课堂讲的,这样自然就不能完成教学计划。执教者本人阅卷评分,又无可避免地产生印象分和人情分,使评分工作难以客观、合理。因此,加强对考试的研究和管理,实现考试的科学化和现代化,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

改革考试方法,健全考试制度,最重要的是把好三关,做到三严。三关即命题关、监场关、阅卷关;三严是严秘命题,严肃考纪,严格评分。严秘命题就是要逐步搞好试题库建设,实现主干课程的微机命题,或者由系主任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命题。试题要难易适度,题型变化多,题量足,覆盖面大,既考知识又测能力。要实行A、B卷制,同时制定两套份量、难度相同的试卷,由系主任在考前指定一套试卷为考试用题,另一套试卷为补考试题,并密封保存。严肃考纪,考前要组织学生学习《考试规则》,宣布考试纪律和对作弊者的处理决定。对作弊者应坚持从严处理,决不姑息。有的学校对第一次作弊者,该科成绩判0分,并不准参加正常补考,还要按照有关规定给予纪律处分,对第二次作弊者即行取消学籍,勒令退学。教务处统一负责考试日程和考场安排,考生单人单桌。考试时,考生持准考证、学生证、身份证进入考场,对号入座。监场人员在考前应组织学习《监考员守则》,监场时要高度负责,发现作弊行为立即取消答卷资格,并填写好考场纪录。严格评分,评阅试卷要统一标准,按标准严格评阅。要采用密封试卷,流水作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阅卷工作。对整个考试、阅卷工作中的违纪人员要从严处理,以加强考核验收系统的功能的正常发挥。

另外,在学科成绩的评定中,应相应加大平时作业成绩、实验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的比重,避免期末“一次考试定终身”的作法。

六、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体系

高等学校是教学与科研的中心,教学与科研的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方向,它不仅能从根本上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也使高等学校成为加速科技发展的一个积极因素;加强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不仅能有利于克服教学经费和仪器设备不足的困难,不仅能为教学提供实践与实习基地,而且有利于教师了解和掌握生产新技术、新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发现问题,得到启发,获得新的研究课题,促进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使教育、科技、经济三位一体,能够更好地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使教学和科研更有力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建立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体系,目下尚是一个有待于深入研究和探索的重大课题,高等学校应从各自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考虑企业的参入程度及厂校、产学的合作关系,积极探索,大胆实验,谨慎选择自己适用的模式,形成一种横向联系,发挥群体优势的协力机制。

七、建立社会评估与反馈系统

各级政府和社会对高等学校办学水平、教学质量的检查与评价,是高校管理的一个重大的新举措。政府主管部门对高校教育教学检查评价是国家对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社会评估则是社会对高校人才质量的直接反馈。政府的检查评价,社会的评估反馈,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的主要形式。高等学校一方面要自觉接受主管部门的教学工作检查评价;另一方面要重视发挥社会评估的作用,积极引导社会在毕业生相对集中的用人单位设立人才质量评估检测点,长期对毕业生的质量进行检测,并以此作为评价学校教学工作,改进学校教学方法的重要依据。在实践中总结,在探索中研究社会评估的种种形式和方法,使这项工作逐步科学化和制度化。

深化教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加强研究,广开思路,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积极稳妥、扎扎实实地建设好这项系统工程,使高校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标签:;  ;  ;  ;  ;  ;  ;  ;  ;  ;  ;  ;  ;  

论高校教学改革_课程评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