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浩

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浩

山西朋通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030001

摘要:加强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明确应用要点,可提高这类技术在智能配电网发展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相应生产作业顺利开展提供技术保障。因此,需要对智能配电网技术的深入研究给予更多的关注,提高对这类技术的功能特性、应用优势等方面的正确认识,确保智能配电网在生产实践中的运行效果更加显著,满足与时俱进的发展要求。在此基础上,可完善智能配电网应用中的服务功能,增加配电网方面的生产效益。鉴于此,本文对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与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发展水平;研究

中图分类号:TM72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通过对这些不同技术的研究及应用分析,可为智能配电网的高效运行提供支持,并扩大服务范围,保持智能配电网应用过程中良好的技术优势。因此,未来在提升智能配电网运行水平、增强性能可靠性的过程中,应对相应技术选择与科学应用进行深入思考,落实好这方面的应用研究工作,从而发挥出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优势。与此同时,应将智能配电网技术应用中的控制工作落实到位,避免应用效果受到不利影响。

1电网接入分布式能源的影响

分布式电源是指:可以同配电网直接相连的电源装置。现有的分布式电源主要是常见的供电模式,包括风力式发电、太阳能光板以及利用潮汐能进行发电等等。按照其中的性质划分可以分三种主要的性质包括:电磁储能、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等。和传统电网相比,智能电网具有明显区别,它可以接入分布式电源,还能发挥出作用,降低使用成本,能够进行再生。通过优化分布式电源,能够做到合理调度和即插即用的效果。作为目前而言,分布式电源主要以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为主,但是受到自然原因的影响,在输出电能方面存在着明显的间歇性,要充分利用储存电能设备才能保证平稳供电模式的运行。这种双向的发电模式,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与不足,无法在未来的发展顺应电能平稳运行的趋势。智能配电网能够根据局部配网测量信息,优化分布式能源,做好协调控制,提高并联电网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智能配电网通信

2.1通信规约

社会处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之中,我国的智能电网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智能配电网通信主要是借助以太网或者是无线公网等接入模式为基础网络,实现其运行的。虽然,通信技术的发展非常有效,但是其覆盖范围还非常的有限,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无论是在通信安全还是技术制约层面都存在一些问题。也正是因为这样,智能电网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2.2通信需求

加大对智能配电的研究,对于我国提高我国配电网系统水平有很大的作用。智能配电网业务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保护类配电方式。该项业务对通信的安全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对通信时延、路由的要求也很严格。保护类业务通常都不能对路由进行随意更改,若是在通信失效的条件下,则极易造成电网崩溃;二是控制类业务。该类业务与保护类业务比较相似,对通信安全、通信时延、路由等的要求都很高。但是,在该种业务下的路由可以使较为固定的路由,在有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切换备选路由。当然,若是通信失效,也会使电网在运行时产生故障;三是信息监测。该类业务对通信的安全性要求很高,对路由的要求没有上述两种业务的要求那么严格。如果通信失效,会影响电网的运行管理,但是当时并不会生电网故障甚至是出现电网崩溃的问题;四是视频类业务。该类业务和信息监测极为相似,该类业务对宽带的要求更高,通常情况下各路星系宽带每秒需要高于3Mbit。从上述这些业务可见,各属性的业务对通信的要求也是不同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参数测量技术

这种技术主要是通过数据表现形式,将智能技术应用于配电网规划中,测量某一固定时间用户用电量变化,通过分析数据,了解该地区用电量的需求状况,从而提高配电网运行中的供电效率及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4]。同时,通过对智能配电网参数测量技术的高效利用,可提高用户用电量及电费计算的工作效率,减少对配电网运行中生产效益的影响。

2.4通信技术及大数据技术

实践中若能充分考虑智能配电网通信技术的使用,可使数据信息传递效率更高,从而提高配电网运行中的通信效率及质量,为稳定运行提供所需的技术保障。同时,在对智能配电网中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及处理时,若能提高大数据技术利用效率,则能优化配电网运行中数据方面的分析及处理方式,为智能配电网高效运行提供支持。

3无线通信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策略

3.1无线通信技术分析

和有线通信比较,无线通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都比较低,但无线通信的优点是:建设成本低,施工简单,可以进行灵活拓展。由于社会的发展,无线传输技术得到了普遍欢迎,由于本身所具备的的数据保障技术和加密技术,使得无线通信技术成为通讯传播领域中的主要部分。但是就目前而言,配电网中所具有的网络技术会存在网络时间延时、对于信息保密性低、费用高、可靠性差等问题,主要类型包括GPRS和CDMA。但无线宽带引入BWA技术后,可以满足配电自动化延时、速度和带宽的要求,广泛用于电力配网,促进了自动化系统发展。针对宽带网络接入,无线宽带接入。BMA是非常便捷的部署形式,主要有四种类型:分别是无线广域网、城域网、局域网和个人域网等。

3.2无线网络通信的实现方案

目前,无线通信技术在配电网中的使用也存在不足的地方,主要是所具备的数据容量以及通信速率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为随着配电网技术的逐渐提高,以及配电网对信息化数量的需求不断加大,作为无线通信技术只有不断优化自身的技术水平,才能与配电网进行有效的互补。配电自动化技术中,对通信网的层次实施了划分,主要形式为无线结合有线网络实施通信,做到优势互补,具有建设时间短、方便扩建、减少维护的优点。比如,在用电端和配电端运用无线通信的方法。但是在具体运用的过程中,为了消除无线通信技术在数据传送方面的不足,根据该方面的要求,要在主站和子站之间运用光纤通道技术进行传送,以实现技术上的优化。

3.3创新功能探索

大数据结合供配电领域必然还可以碰撞出更多的火花,随着未来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确定大数据技术在智能配电网中的应用将不仅仅限制于数据存储和做人性化定制配电的分析。比如,大数据的应用使得大量工商业、居民用户的空间位置、用电需求、电力消费特征进行有效集结,不仅能够直接支撑电网企业的创新管理,而且还能够附加带动关联行业的健康发展,进而提高配电网的智能化发展。因此很有可能会根据未来用电的需求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情况创新出更多的应用空间,这些都有待探索。

结束语

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成熟,智能电网通信组网的发展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内容,加强对配电网的智能化处理,让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要求,能够保证电力供应的正常进行,提升配电供电效率。但从实际情况看,电力系统中还有很多需要我们去解决、突破的问题,只有不断地研究分析,才能有效解决改善这种现状,推动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冰勇.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具体应用[J].居舍,2018(36):169.

[2]高丹阳.智能配电网技术在配电网规划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6):98-99.

[3]李伟毅.智能配电网全面数据规划技术研究及应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35):30.

[4]秦华,王新功,杨剑,贺子龙.采用EPON技术搭建呼和浩特供电局智能配电网应用平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2):89+91.

[5]梁俊南.智能配电网通信组网技术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30-31.

论文作者:刘浩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9

标签:;  ;  ;  ;  ;  ;  ;  ;  

智能配电网技术研究与应用论文_刘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