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监管策略
1导言
地铁客运的安全管理是地铁运营中的关键,借助安全管理工作,可及时发现地铁运营中的安全隐患,并针对隐患提出合理的控制措施,避免隐患的不良影响。但是,实际的地铁客运安全管理中的一些问题存在,影响安全管理效果,亟需改进。基于此,本文对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展开分析,并对具体监管策略进行研究,详细内容如下。
2地铁安全管理原则
安全是地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社会对地铁安全管理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必须严格遵守地铁安全管理原则,才能有效避免员工和乘客的人身财产安全受到损害。应该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地铁安全管理力度。
2.1目标性管理原则
应该树立正确的安全管理意识,制定清晰明确的管理目标,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提升地铁安全管理水平,使员工和乘客的人身安全得到保障,避免由于疏于管理而发生意外事故,提升地铁安全管理的水平。
2.2动态性管理原则
地铁安全管理是单位运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系统科学,综合性较强。地铁动态安全管理要求将安全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明确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并采取相应措施对地铁危险源进行有效预测和控制,降低意外事故的发生率。
2.3制度性管理原则
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原则下,公司、部门以及下属各组之间应该签订安全责任协议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落实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合理划分安全区域,明确区域安全相关责任人,对每个区域进行监督和整治工作。
3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分析
具体的地铁客运安全管理中,一些问题的存在对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影响较大,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监管策略,则可造成安全管理问题进一步扩大,导致隐患发生。故此,需要对具体地铁客运安全管理问题进行研究,详细如下。
3.1地铁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地铁车站是地铁的主要组成部分,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同时也是地铁安全事故的多发区域,具有极高的安全隐患。例如:具体地铁客运中,由拥挤所导致的恐慌甚至踩踏事件,再加上地铁车站属于地下空间,封闭性、隐蔽性强等特点,一旦发生安全事故,会对人员疏散造成不良影响。故此,为保障地铁客运安全,地铁客运工作人员,需要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如果工作人员安全意识不足,则会导致暴露的安全隐患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3.2地铁应急管理
地铁客运中,突发事件具有明显的偶然性和突发性。而且近年来地铁突发公共事件逐渐被社会及媒体广泛关注。地铁突发事件对地铁客运安全的影响巨大,如果不能有效处理与控制,则可会对人员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并造成公众对地铁交通安全的不信任。如果管理控制地铁突发事件,逐渐成为地铁客运安全的主要管理内容,直接关系到城市地铁发展。
3.3公共安全恐怖事件
结合地铁工程的建设情况,可以发现地铁具体明显的隐蔽性和不易逃生、不易搜救的特点,这些特点可使得地铁公共安全恐怖事件的发生地点,多年来,几起地的恐怖袭事件发生,使得地铁客运安全管理成为影响。
3.4地铁交通设备维保问题
地铁客运过程中,设备维保问题关系客运质量与安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控制设备的维保,则可能会导致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发生故障,一旦故障发生或扩大,则可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部分地铁设备维保不够彻底,存在安全隐患,严重影响地铁客运的效果,需要进一步完善与改进。如:某一城市地铁,机车设备出现故障,尽管并未造成人员损伤,但造成城市地铁停运3h,给予旅客的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4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管理的监管策略
4.1完善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相关制度
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监管首先要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一切工作的开展都以制度作为基础和前提。对地铁客运运营中可能出现的所有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为避免运营过程中发生安全风险导致安全事故的可能,可以合理使用安全规章制度。地铁运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安全隐患,对于这些已知隐患,科学合理的安全制度设计和规范建设尤为重要。降低城市交通安全问题给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的影响,必须建立符合所在城市交通运营实际情况的规则和制度。从事地铁客运的相关从业人员自身就是安全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肩负着从设计之初、施工建设、后期运营管理等重要职责。因此,从设计之初的设计人员的专业性、到具体操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以及管理人员的全面综合素质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作保障。
4.2增强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职业技能
以上所述中有相关从业工作人员因素对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影响,因此构建完整的监管体系,人员培训体系的建设必不可少。对人员的培训要建立定期的培训机制,包括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及安全意义教育。
日常工作中:召开周安全工作总结会议,提出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客运安全问题同时,强化了工作人员安全意识;安全守则的发放,工作人员要主动学习,完善自我强化安全意识,时刻保持最佳状态,一旦有安全问题出现,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做出反应,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考核机制的制定和完善,定期进行安全知识考核,制定奖罚机制,达到强化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提升安全技能的目的。例如,地铁客运运营中,可以以月为周期定期进行安全培训,并进行考核,以提升工作人员的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
4.3加强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论证、制定和演练。
各城市应当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应急预案中涉及的部门包括公安、卫生、民政及交通运输等常规部门,而且要考虑到防化部队,当地驻军;内容包括职责划分,组织协调,情报获取等需要各部门、警种、工种的配合。措施包括部门协作、多警联动、后勤保障等。
方案制定和准备工作完成后要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演练,一方面可以检验方案的可行性,并针对出现问题进行论证,进一步完善预案。另一方面强化各部门的实操技能和协调能力,确保地铁客运的安全。
4.4规范地铁客运安全管理法则
安全管理法则的制定要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借鉴国内外优秀的安全管理经验。安全管理法则的制定要贯穿前期规划、中期建设和后期运营各个环节。具体内容包括地铁客运安全设施建设、运营管理方案,工作人员行为规范,相关部门安全职责等等。只有各环节,各部门及所有相关工作人员都有完善规范的管理法则可依,并作为日常工作指导,才能大大提升地铁客运安全管理的规范化,从而确保运营的安全性。
5结束语
总之,安全是地铁系统管理的主要内容,社会对地铁安全管理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在地铁安全管理中,有些重要问题的存在对地铁客运安全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应该采取有效的控制和治理措施,对地铁意外事件进行管理和控制,形成一个安全稳定的地铁客运环境,有效排除各种安全隐患,使地铁客运的整体服务素质得到大幅度提升,为乘客提供更加满意的服务,使国家地铁事业能够得到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睫,赵燕.地铁安全管理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2):61-62.
[2]鲁欣.地铁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文摘版,2016(7):00197-00197.
[3]郑明杨.地铁安全管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科技资讯,2017(28):247-247.
[4]李业成.地铁行车安全管理控制措施探析[J].环球市场,2016(16):145-145.
论文作者:于雪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地铁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客运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安全意识论文; 发生论文; 安全隐患论文; 《工程管理前沿》2019年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