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朗读中怡情论文_梁金萍

在朗读中怡情论文_梁金萍

梁金萍 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实验中学 733399

摘 要:阅读是实现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奠基石,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阅读中的朗读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规定了“朗读教学”的根本方向和价值追求——使学生在朗读中怡情。

关键词:朗读 感悟 品味 审美 怡情

素质的形成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内化过程,内化的不可替代性,决定了教育活动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学习是主体意识不断觉醒、提升的过程,是内在潜能不断被开掘、激发的过程,是视野不断拓展、开阔的过程,当然也是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语文知识的学习主要途径之一是阅读,阅读是实现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奠基石,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更是学生在探究文本时的一种个性化为。阅读中的有声阅读——朗读,更是学生获得语感,进而形成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但随着语文课改的慢慢深入,有些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过度体现学生自主性的探究,课堂形式丰富多样,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时步步设疑,处处练写,忽视了朗读训练的指导。笔者在此谈谈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

一、朗读中感知文本内容

要“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最基本的要求现正逐渐被我们的语文教师忽视,甚至是所谓的优质课,都很难听到学生有情有味的读,学生读的权利被教师的架空分析替代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学习一篇文章,如果将文章读熟了,读透了,自然就能把握文章内容,并能学会转化,学会引申,学会借用,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如郑愁予的《雨说》中有这样一节:“君不见,柳条儿见了我笑弯了腰啊/石狮子见了我笑出了泪啊/小燕子见了我笑斜了翅膀啊”这一节诗无论是修辞手法还是表达方式都值得学生去体会,但逐词逐句地讲解不仅对培养学生的语感毫无帮助,而且会破坏精彩语段的整体美。所以,我给学生提供了单独与文本对话的机会,让他们尽情地大声朗读。在学生的朗读中他们感知了春雨来临时万物生机勃勃的情形,之后我再绘声绘色地进行范读,让他们闭眼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象。这样在形式多样的朗读中学生把握了诗歌的朗读节奏,感受了诗歌的语言魅力,并且也训练了语感。因为语感不是老师讲出来的,而是在反复的吟诵中熏陶渐染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朗读中品味作者感情

在语文的学习中,读是根本,品是核心,以读促品,品读交融。我们的课文阅读教学要在读中品,在品后读,品读结合。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篇文章要多读,熟读才能领会其真正的意思,阅读教学同样如此。囫囵吞枣只会让学生只知其表,不知其意。反复的朗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只有通过反复朗读,学生才能走进文本,深入理解句段,从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把握文章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如笔者在教学《记承天寺夜游》时,整节课我以读为主,让学生做“阅读的主人”。从读准字音,到感知内容,再到品味景物描写的文字,最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我都坚持让学生在读中来解决,把默读、诵读、齐读、有感情的朗读有机整合到一起。这样给学生充分的朗读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文,又带着问题走出课文,使学生领略了独特的月色描写,也体会了作者幽微难言的思想感情。

三、朗读中获得审美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阅读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享受审美的乐趣。”意境优美的句段描写,感人至深的人情故事都会给学生带来强烈的审美体验。而朗读指导正是带领学生在语言文字的反复朗读中用声音再现文章所描写的画面,使文学形象深入学生心灵,从而使朗读成为学生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如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时,我播放充满感情的朗读录音,将学生带进一个美妙的情感世界中,一声“满院狼籍”的朗读让人揪心,让学生深深体会到父亲在如此惨淡的家境下对“我”真挚的爱的伟大,这比教师重复千万次“父爱如山”更令人动容。

又如在教学培根的《谈读书》一文时,我指导学生朗读充满思辨性的语言“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博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在朗读中学生体味了带有古典风格的富有感染力的文章气势,也领略了大师的语言风格。在古诗文的教学中,更能体现朗读带来的独特况味:在“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诵读中,学生感受到了官兵同甘共苦的热烈乐观的气氛;在“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艨舟,载不动许多愁。”的吟咏中,学生体味了词人暮春寡居的凄婉情思以及刹那间微妙的心境变化;在“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朗读中,学生领略了诗人视死如归的浩然正气。

朗读作为学习者特有的学习方式之一,规定了朗读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状态、学习质量。朗读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消费和再生产过程,规定了朗读教学应使学生“阅读”这种学习方式更有效率、更有收益。朗读是为了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规定了“朗读教学”的根本方向和价值追求——使学生在朗读中怡情。

论文作者:梁金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6年3月总第2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2

标签:;  ;  ;  ;  ;  ;  ;  ;  

在朗读中怡情论文_梁金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