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效应论文,养老保险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7年,中国确立了部分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一制度遵循了世界银行的三支柱模式。世界银行确立这一模式的理论依据在于,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会挤出居民储蓄,从而减少一国的资本积累,而基金积累制会增加一国的国民储蓄,有利于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1] 但在经验研究方面,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的储蓄效应依然是不确定的,其结论存在很大差异。总的来看,现收现付制储蓄效应的结论较为一致,即它会对一国储蓄产生挤出效应,尽管挤出效应的大小并不一致;但对基金积累制的储蓄效应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
费尔德斯坦在研究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指出,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会导致居民家庭减少私人储蓄,但在中国的经济环境下,养老金收入究竟会对私人储蓄产生多大的替代率仍是不确定的。[2] 理论本身并不能说明养老保险体制对私人储蓄的替代效应为多大,在某个国家具体的经济环境下,对这一效应的检验仍依赖于经验分析。[3] 在中国,由于数据和研究方法的限制,学术界尚未涉足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储蓄效应的经验研究。本文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对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储蓄效应进行经验分析,以期得出一些有意义的结论和启示。
一、文献回顾
根据所用数据不同,现有文献所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有三类:横截面数据分析、时间序列数据分析和跨国分析。对时间序列分析而言,由于现有文献结论存在巨大差异,而且其理论本身也存在诸多问题,所以,它似乎并不能提供有效的信息。另外,由于跨国分析的方法存在内生性的问题,这类分析对养老保障制度储蓄效应估计的符号和大小具有更大的分歧。与此相比较,利用微观住户调查数据进行的横截面分析得出的结论较为统一。
对于不同国家而言,除了所用数据和方法等因素,养老金制度储蓄效应的定量结果还依赖于一国的经济条件、制度环境以及人们的储蓄行为和偏好等。因此,在不同的研究中,对各国养老金制度储蓄效应的估计结果也有所不同。从发达国家有关微观调查数据的研究文献来看,大部分验证替代效应的经验分析利用的是美国的相关数据。由于所用数据、估计方法和估计时期等方面的不同,各类研究所得出的结果也有所差异,故我们无法准确判定这一替代效应为多大,但大多数研究支持了替代效应的存在。
Feldstein and Pellechio最早利用美国的数据进行经验分析,他们设立了简单的线性估计方程进行回归,其估计结果证实了现收现付的养老保险制度对居民私人储蓄存在很大的替代效应,其替代率为70%左右。[4] 之后,大量文献沿用或改善其方法,进一步研究了美国养老金财产的替代效应。King and Dicks-Mireaux[5]、Dicks-Mireaux and King[6] 利用加拿大的住户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研究。他们的分析认为,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金对家庭财产的替代率在17%~21%之间,而完全积累的职业养老金的替代效应相对较高,在28%~51%之间。在欧盟国家中,Takayama利用日本的数据[7],Jappelli[8] 和Attanasio and Brugiavini[9] 利用意大利的数据,Alessie,Kapteyn and Klijn[10] 和Euwals[11] 利用荷兰的数据,以及Attanasio and Rohwedder[12] 利用英国的调查数据相继进行了养老金财产储蓄效应的经验分析。从这些研究来看,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金财产对家庭财产的替代率在20%~100%之间变动,而且大多数研究都在60%左右,但对基金积累的职业养老金而言,不同研究的估计结果具有相当大的差别。
二、数据、变量设定和估计模型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居民调查数据。这次调查的取样来自国家统计局常规住户调查的样本框,从而使得调查数据具有代表性。① 这一数据的住户数为6835户,样本数为20632个。根据研究的需要,我们对这一样本进行处理,仅选取在企业单位就业的职工,并根据问卷中“所交纳的养老基金”来确定职工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制度。此外,我们还根据法定退休年龄,截取20~59岁男性和20~54岁女性,且在2002年底的状况与身份是工作或就业。最后,本文计算所用数据的住户数为2266户,样本数为4213个。
本文利用线性模型来估计养老金财产对家庭储蓄的经济效应,估计方程如下:
α和β是估计参数,β代表养老金财产对家庭财产储蓄的经济效应。若-1<β<0,则意味着基础养老金或个人账户养老金对家庭财产存在替代效应。若β=-1,则表示两者之间存在完全替代关系,即养老金增加1元会导致家庭减少1元的财产储蓄。
在本文所用数据中,因变量家庭财产是金融资产、房产、耐用消费品价值、生产性固定资产估价和其他资产估计现值的总和,并减去各种负债。持久性收入仅包括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它是净年收入,不仅扣除了个人所得税,而且还扣除了社会保障的各项支出,即个人交纳的养老基金、住房公积金、医疗基金、失业保险金等项目。本文采用King与Dicks-Mireaux[13] 的方法分别估计户主及其配偶的持久性收入,并将其加总。
在实践中,精确测度养老金财产是非常困难的。横截面数据分析通常假定,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是可持续的,人们了解现有养老保险制度,按照规定缴纳费用,并理性预期未来的养老金收入。本文也采用这一假定,养老金财产是职工未来养老金收入的精算现值减去养老保险缴费现值后的净收益。④ 本文所用数据中,个人年收入是已经扣除收入税和养老保险缴费后的净收入,故计算养老金财产时不重复剔除养老保险缴费,仅计算企业职工的未来养老金收入。我们所选样本年龄在20岁至59岁之间,大多属于“中人”,“中人”养老金财产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对少量“新人”而言,过渡性养老金计为零。
(1)基础养老金
(2)过渡性养老金
根据国务院于1997年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职工过渡性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我们从1998年开始计算个人账户,之前的工作年限计为视同缴费年限,将职工的工资收入总额作为缴费工资基数来计算个人账户积累额。由于当期工资收入受多种随机因素的影响,我们利用Heckman[14] 的方法,将职工的当期工资收入与其年龄及平方项、受教育程度等个人特征变量进行回归,并将工资收入函数的拟合值作为工资收入的代理变量。本文根据《市镇男女从业人口生命表》来测度职工每一时期的生存概率,并将相关参数设定为:实际工资增长率为4%,实际贴现率为3%,个人账户的收益率为2%⑤。
三、估计结果
我们利用最小二乘法(OLS)、最小绝对离差法(Least Absolute Deviation)和稳健回归(Robust Regress)估计养老金财产的储蓄效应。对OLS来说,由于其估计过程是将残差平方和最小化,故其估计值非常容易受到离群点(outliers)的影响。一般而言,解决异常观测值问题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因变量或自变量采用对数形式。二是利用对异常数据不敏感的估计方法进行回归。本文采用的是后一种方法。最小绝对离差(LAD)法是近年来被人们普遍用于处理离群点的一种估计方法。这一方法旨在估计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条件中值的影响,而不是对条件均值的影响,因此,它又被称为中值回归。由于中值不会受极限观测的巨大变化影响,所以异常数据对LAD得到的参数估计量影响是非常小的。此外,我们还运用稳健回归估计方法进行回归。由于财产数据的分布是高度偏斜的,所以,利用LAD和稳健回归来分析财产数据是非常有用的。[15]
表1显示了三种方法的估计结果。从年龄分段函数看,当丈夫年龄为20~34岁时,年龄每增长1岁,会使得家庭财产积累减少4500~6000元,且这一效应在统计上非常显著。当丈夫年龄达到35~44岁时,年龄增长对家庭财产的作用变得不确定。之后,年龄增加会对家庭财产储蓄产生正效应。尤其是在55~59岁时,年龄对家庭财产的促进效应变得最大。丈夫年龄每增长1岁,会使得家庭财产增加3000~5000元。从教育变量来看,丈夫受教育程度会对家庭财产储蓄产生促进效应,丈夫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财产储蓄越多。相对于小学及以下,大学及以上受教育程度的家庭财产积累要高出将近2000元。
从养老金变量来看,估计结果显示,基础养老金对家庭储蓄具有负效应,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家庭储蓄存在正效应,且在统计意义上非常显著。从LAD估计结果来看,基础养老金增加1元会减少0.83元的家庭财产储蓄,个人账户养老金增加1元,会使家庭财产储蓄增加0.53元。在稳健回归结果中,养老金财产每增加1元,会挤出0.75元的家庭财产,而个人账户养老金每增加1元,会使家庭储蓄增加0.41元。也就是说,基础养老金对家庭财产储蓄存在替代效应,其替代率在75%~83%之间,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家庭储蓄产生促进作用。
在收入变量中,家庭持久性收入与家庭财产储蓄呈正相关关系,持久性收入水平越高,家庭财产储蓄就越多。从持久性收入的平方项来看,三种方法系数估计值的符号和大小都存在很大不同,我们难以得到一致的结论。从家庭人口特征变量来看,退休成员比例、失业成员比例和机关事业单位比例变量的系数估计值都为正值,且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也就是说,这些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家庭的财产储蓄。这些成员的比例增大,家庭财产储蓄会随之增多。在地区虚拟变量上,相对于北京市而言,其他地区的家庭财产积累都较低。
在本文分析中,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家庭储蓄呈现截然相反的经济效应。解释这一结果必须非常谨慎,其原因可能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确立部分积累制以后,现收现付的公共养老金水平下降为社会平均工资的20%,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弥补了公共养老金下降的一部分,其替代率大约为38%。[16] 个人账户积累额由企业和职工缴费组成,个人账户的建立可能强化了人们的认知效应,促使人们增强为退休生活进行储蓄的意识。另一方面,新制度下,基础养老金具有指数调节机制,即在考虑通货膨胀、社会工资增长等情况下利用各种指数进行调节。与此相比,个人账户养老金没有指数调节机制,且其收入具有较大风险。影响个人账户资金积累额的是未来资金收益率。但自1997年开始,全国个人账户基本处于空账运行的状态。个人账户资金被用来发放给当期的退休职工而不是用来投资,这样个人账户就仅成为记账的工具。在这一背景下,个人账户的资金回报率由政府规定,仅仅是银行3个月定期存款的利率。近年来资金回报率低于通货膨胀率,个人账户的回报率成为负值,这就使得人们降低了对未来个人账户养老金收入的预期值,并进行更多的储蓄。
四、敏感性分析
在养老保险制度储蓄效应的估计中,养老金财产的计算结果会产生很大影响,而养老金财产的估算依赖于一些参数假定。因此,为了检验储蓄效应对这些参数假定的稳健性,我们需要进行敏感性分析。如果某一精算假设的微小变动会引起预测结果的较大变动,就称为预测结果对这一精算假设是比较敏感的。反之,如果某一精算假设的变动对预测结果的影响比较小,这时称为预测结果对精算假设的变动不太敏感。这些参数主要包括实际贴现率、实际工资增长率等。
我们估计了不同参数下养老金财产的储蓄效应,见表2。表中的第一行是在标准参数假定下进行的估计。在第二行,工资增长率和贴现率都为3%,这意味着,实际工资增长率等于实际贴现率,两者相互抵消,养老金收入与退休年龄无关。与标准参数相比,这一假定下的基础养老金财产对家庭私人财产的替代率较大,约为100%,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家庭储蓄的积极作用也较大。在第三行,实际工资增长率为5%,实际贴现率为3%,基础养老金财产的替代率大约在0.55~0.63之间。第四行参数的估计结果与第1行结果最为接近。从表2来看,不同的参数假定会导致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的储蓄效应产生较小变化。这就表明,在不同参数假定下,养老金财产对中国家庭财产储蓄的经济效应是稳健的。这一结论与Dicks-Mireaux和King[17]、Jappelli[18] 的发现一致。
五、结论
中国实行的部分积累的养老保险制度的理论依据在于,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会挤出居民的私人储蓄,减少资本积累,而基金积累制会增加一国的国民储蓄,有利于资本积累,促进经济增长。本文利用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这一假说进行经验分析,证实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理论基础,即基金积累制比现收现付制更有利于增加国民储蓄。
本文分析认为,现收现付的基础养老金收入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居民私人储蓄,这一替代率在70%~80%之间,而个人账户养老金对家庭私人储蓄并不存在替代效应,反而会增加居民私人储蓄。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中国的个人账户制仍不完善,个人账户养老金具有很大的收入风险,人们对新制度的信心不足,等等。同时,在养老保险制度转轨的过程中,个人账户处于空账运行的状态,没有形成真实的公共储蓄,使得个人账户制的储蓄功能无法实现。但个人账户养老金仍然促进居民的私人储蓄,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储蓄功能。因此,即使在个人账户空账的条件下,基金积累制也比现收现付制更有利于增加国民储蓄。
注释:
① 这次抽样调查覆盖了北京、辽宁、江苏、广东、安徽、河南、湖北、山西和甘肃等12个省市。
② 这是由于过渡性养老金旨在弥补“中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③ 由于居民收入水平还不太高,以及转轨时期较高的收入风险,人们更容易将一生分为几个短期分别进行消费规划。本文将年龄函数设定为分段函数,具体形式为:
④ 2005年国务院颁发《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养老金计发办法进行重新规定。但由于本文采用的是2002年调查数据,根据上述假定,人们按照现有制度预期未来养老金,因此,本文根据1997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计算养老金财产。
⑤ 个人账户的收益回报率规定为3个月定期存款的利率,即2%。
标签:养老保险论文; 养老金论文; 替代效应论文; 养老保险体系论文; 北京养老金论文; 增加养老金论文; 广东养老金论文; 社会保险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