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兰州市口腔医院 修复科 730000; 2 兰州市口腔医院 供应室 730000
【摘要】目的:观察应对性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口腔修复科收治的患者180例,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应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法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交叉感染发生率1.11%,对照组交叉感染发生率6.67%,观察组较差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质服务、制度实施、履行职责、专业水平、服务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91.11%,对照组总满意度75.5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性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应用效果显著,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
【关键词】应对性护理;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2-030-01
口腔修复科是院内重要科室之一,患者较多,使用器械也多而复杂,因此容易引发交叉感染,给患者带来困扰[1,2]。预防感染也是临床护理的主要目的之一,但常规护理缺乏针对性,因此感染预防效果并不理想。本研究采用应对性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预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口腔修复科自2013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患者180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数字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在18-80岁,平均年龄(47.3±9.8)岁;对照组90例,其中男55例,女35例,年龄在18-77岁,平均年龄(46.8±9.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本组采取常规护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规范中的要求,密切监测患者的情况,同时督促护理人员做好消毒工作,对于患者使用的工具,需在使用前、使用后进行消毒处理,一次性的则注意整理丢弃。
1.2.2观察组
本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应对性护理,采取责任制,负责科室内的感染预防工作,由护士长负责主要任务分配,定期对诊室的细菌浓度、清洁度等相关指标进行检查,了解不到位的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消毒措施。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知识培训,了解感染预防的方法,定期考核。同时为患者讲解交叉感染的发生情况,指导患者不要在院内随便使用不是自己的物品,注意洗手,诊断后,根据医嘱漱口清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交叉感染率。对护理人员的优质服务、制度实施、履行职责、专业水平、服务态度等护理质量进行评分,非常满意:10分;比较满意:8分;满意:6分;一般满意:4分;不满意:2分。采取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根据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定,分数10-50分;非常满意35-50分;满意20-34分;不满意:0-1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90×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专业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交叉感染情况
观察组交叉感染患者1例,交叉感染发生率1.11%,对照组交叉感染患者6例,交叉感染发生率6.67%,观察组较差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质量
观察组优质服务、制度实施、履行职责、专业水平、服务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总满意度91.11%,对照组总满意度75.56%,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当代人健康意识在不断提升,也越来越重视口腔健康,口腔修复科护理可起到重要的医疗辅助作用,而常规护理无法满足日益提升的临床需求,在口腔修复科中仅采用基础护理仍然有较高的交叉感染发生率。本研究结果中显示,对照组交叉感染患者6例,交叉感染发生率6.67%,仍然属于较高水平,因此需要针对性改善护理质量。
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发生与诊室消毒情况密不可分,因此本研究采取的应对性护理,对诊室消毒工作进行了改良,通过提高消毒工作质量,保证诊室干净清洁。另外交叉感染的发生也与医护人员的从业经验和护理质量相关,因此定期培训提高护理人员自身技能,加强科室护理管理也是有针对性的方法之一[3,4]。而患者自身的行为也和交叉感染的发生率有关,因此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做好个人防护,提高安全意识,预防感染发生。本研究结果中显示,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了应对性护理收到了确切的效果,较常规护理更加具有针对性,以具体问题采用具体对策的方式,起到了有效的交叉感染预防作用。并且观察组优质服务、制度实施、履行职责、专业水平、服务态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说明了更有针对性的应对性护理较常规护理更加优秀,而患者主观感受也得到了提升,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了应对性护理还可提升患者的就诊体验,是一种优秀的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 吴娟.应对性护理在口腔修复科交叉感染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10):2214-2216.
[2] 刘彩云.口腔修复患者牙科畏惧症的心理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1,20(z1):122-122.
[3] 蔡娟,孙雪慧,汪文等.口腔颌面外科手术后口腔冲洗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155-156.
[4] 黄洁英.细节护理对控制口腔诊疗感染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2):71-72.
论文作者:杨越1,由小蓉2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口腔论文; 发生率论文; 统计学论文; 满意度论文; 方法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