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王垲

王垲

(河南省镇平县人民医院 河南 南阳 474250)

【摘要】 目的:探究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索对患者更适合的临床治疗方案。方法: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方案治疗,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40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4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2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进行对比。结果:完成手术治疗后,对2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对比: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2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相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相对于开腹组患者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时选择腹腔镜手术能更好保障患者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普及推广。

【关键词】 外科手术;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8-0094-02

医学技术在不断进步,B超、MRI和CT等辅助诊断手段在临床上的应用逐渐广泛,因此对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诊断结果也越来越精准,为治疗患者提供重要前提,对于症状相对较重或者接受药物治疗后无明显改善患者,采取外科手术方案治疗[1]。为深入了解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探索对患者更适合的临床治疗方案,对本院近年来收治此类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归纳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院2013年1月~2015年2月收治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方案治疗,随机抽取80例并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将其分为开腹组与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40例,接受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腹腔镜组患者40例,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范围在34~65岁之间,其平均年龄为(45.3±3.6)岁。所有患者均存在一定程度间歇性上腹疼痛、纳差和厌油食等症状。患者经B超检查,存在不同程度胆囊壁毛糙、胆囊壁增厚现象,囊内确认无结石。对所有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无存在胃十二指肠病变,口服胆囊造影剂后确诊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对2组患者各项一般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软件分析,显示其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对比无统计学价值(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腹腔镜组患者进行胆囊腹腔镜逆行次全胆囊切除术治疗,操作方法如下:在患者对应腹腔部位置上打上4个孔且设置以此为前提的人工气腹,适当暴露患者胆囊、壶腹、胆囊管交接位置;适当分开患者胆囊周围存在粘连的位置,通过抓持钳轻轻提起肝脏边缘,胆囊分离工作从胆囊底部开始。一旦分离超过壶腹,对胆总管部位进行结扎。手术过程中要注重对患者胆囊、胆总管器官的保护措施;沿着胆囊管,开始分离工作,分离到胆囊管之后在胆总管5毫米位置处理胆囊管。在分离壶腹过程中要小心将胆囊颈、胆囊管角度设置低于90°。手术过程中患者胆囊管和胆总管连接如果较为紧密,要先将胆囊颈部切开,确认胆囊管方向和所在正确位置后进行胆囊管重新夹闭。术后对患者使用适当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开腹组患者接受常规开腹手术治疗,操作过程与文献内容相一致[2]。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5.0对纳入研究对象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x-±s)均数加减标差形式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使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两组之间是否存在统计学价值使用χ2检验,如P数值在0.05以下表示存在统计学价值。

2.结果

完成手术治疗后,对2组患者以下临床指标进行记录对比: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进行对比,2组患者手术所需时间相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于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相对于开腹组患者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情况对比

3.讨论

当前确认外科手术方案切除胆囊,可以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其中术前诊断和手术评估对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在B超胃镜等辅助检查手段下,对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诊断精准度不断提升,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成熟度也逐渐完善,对患者损伤程度低,而手术治疗方案不但能够有效控制、缓解胆道病变,在短时间内达到改善心急缺血的症状,手术方案对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疗效突出。

本次研究中,对本院近年来接受外科治疗的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腹腔镜组患者,其各项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相对于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的开腹组患者均有显著优越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该结果提示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接受腹腔镜外科手术治疗相对于传统开腹外科手术治疗,不但临床治疗效果接近,且发生并发症概率偏低,可见对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患者在采取外科手术治疗时选择腹腔镜手术能更好保障患者临床预后和生活质量,值得普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阿卜来提?艾则孜. 手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4, 13(17):49-50.

[2] 唐海涛,李春恒,赵红燕.体外冲击波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研究[J].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5, 16(22):143-142.

论文作者:王垲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4

标签:;  ;  ;  ;  ;  ;  ;  ;  

外科手术治疗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观察论文_王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