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及以下手术观察探讨论文_江莫星

江莫星

湖南省桂阳县人民医院 湖南桂阳 424400

【摘 要】目的:观察探析临床采取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及以下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68例实施下腹及以下手术的患儿,随机平均将入选患儿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单纯静脉全身麻醉,B组实施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就组间麻醉效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两组患儿麻醉后,其各项临床观察指标比对,B组患儿均显著优于A组患儿(P<0.05);在麻醉效果方面,B组患儿相比A组患儿也具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对下腹及以下手术患儿实施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是安全可行的,且麻醉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小儿患者;下腹及以下手术;麻醉效果

小儿患者因其自身生理特点及药理、解剖特点的特殊性,在行下腹及以下手术时,其麻醉操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以往临床对于此类患儿的麻醉,多采取气管插管麻醉或静脉全身麻醉等方式,如氯胺酮麻醉,此种麻醉给药方式简单便捷,起效快,同时兼具镇静、镇痛的作用。但实际使用过程中,氯胺酮的过量应用会导致患儿发生舌后坠。此外,实施氯胺酮麻醉,不同患儿个体差异会造成注射剂量把握不准确及麻醉作用时间缩短等问题[1]。因此,寻求一种合理的麻醉方式对行下腹及以下手术的患儿具有重要意义。此次我院对近期内接诊的34例行下腹及以下手术的患儿实施了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取得了理想的麻醉效果,现将麻醉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接诊的68例行下腹及以下手术的患儿。入选患儿中男性41例、女性27例;患儿年龄2-7岁,平均年龄(3.7±1.5)岁;患者体重11.7kg到24.8kg不等,平均体重(15.3±6.5)kg;患者手术类型,其中32例腹股沟斜疝、11例阑尾炎、5例脐疝、11例包皮环切术、5例睾丸固定术、4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全部患儿术前行常规检查,排除了血常规、凝血功能异常者、存在手术禁忌症者、合并严重肝肾疾病史者及存在药敏过敏史者。随机将入选患儿分为A、B两组,每组各34例,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麻醉方法:全部患儿于手术前8小时起开始禁食、4小时起开始禁水。入室前对患儿称重,按照0.02mg/kg剂量对患儿实施阿托品肌肉注射,并在入室后对患儿的生命体征进行严密监测同时做好吸氧治疗及静脉通道的建立。A组实施静脉全身麻醉,选取氯胺酮、异丙酚麻醉,氯胺酮剂量按照1-1.5mg/kg进行、异丙酚按照2-3mg/kg进行,并应用5%葡萄糖溶液进行稀释,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麻醉情况,并根据患儿麻醉深度追加给药。B组实施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基础麻醉为异丙酚、氯胺酮,氯胺酮剂量为5-7mg/kg,肌肉注射;异丙酚剂量为1-1.5mg/kg,静脉注射。骶管麻醉,患儿取左侧卧位,7号针行骶管穿刺,回抽无血流或脑脊液表示穿刺成功。选取5ml2%利多卡因、5ml0.75%布比卡因、5ml生理盐水为麻醉药物,麻醉药物给予应先小剂量注射,待患儿无不良反应后再注入足量麻醉药。注射剂量根据要求阻滞平面决定,其中要求达到T3平面者注射剂量应为0.8mg/kg;要求达到T5平面者注射剂量应为0.7mg/kg;要求达到T10平面者注射剂量应为0.6mg/kg。

1.3临床观察: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各项生命体征,其中包括心率、血氧饱和度、平均动脉压等。同时就两组患儿的麻醉效果进行观察,观察内容包括麻醉维持时间、苏醒时间、氯胺酮用量。另就两组患儿麻醉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观察记录。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表示组间麻醉前后生命体征波动值的比对情况(X±S)

注:与A组比对,*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氯胺酮是一种具有镇痛、镇静、麻醉作用的麻醉药物,且该种麻醉药物的毒副作用小,对呼吸影响轻微,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小儿麻醉[2]。尽管氯胺酮具有诸多的优势,但也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之处。小儿患儿的脂溶性较强,对麻醉药物的耐受性也会相对增强,因此在实施氯胺酮全身麻醉时,往往会导致氯胺酮的过量使用[3],而过量使用氯胺酮会对患儿的呼吸产生一定的抑制效果,导致患儿出现呼吸不均,继而发生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同时在术后,患儿由于疼痛刺激、麻醉过浅等,可发生躁动、呼吸抑制及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氯胺酮尽管具有镇痛效果,但其对内脏的镇痛效果较差,无肌松作用,因此不能抑制内脏的牵拉反应且易出现代谢蓄积现象,这会延长患儿术后的苏醒时间。因此,寻求一种合适的麻醉方式作用于小儿腹部及以下手术是非常必要的。

此次我院对近期内34例行腹部以下手术的患儿实施了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结果显示,相比单纯实施静脉全身麻醉的患儿,其麻醉效果更加确切、生命体征波动更低、麻醉后不良反应更少。针对这一研究结果,笔者也就此进行如下分析,小儿骶管具有特殊的生理解剖结构,其骶管裂空相对较大,软骨成分较多,且实施骶管麻醉的体表表示明显,定位清晰,穿刺成功率高。此外,小儿骶管的管腔狭窄,麻醉过程中可有效的减少药量但不会影响麻醉要求[4]。骶管麻醉在复合基础麻醉的情况下,也可有效的降低氯胺酮的用量,因此不仅可以发挥药物的镇痛作用,还可有效的遏制大剂量氯胺酮实施对患儿呼吸、循环等造成的影响[5]。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尽管优势明显,但应注意骶管麻醉是一次性给药的麻醉形式,因此对于时间超过3小时的手术应谨慎使用,同时在穿刺过程中,应注意进行小剂量试验性给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对行腹部及以下手术的患儿,临床实施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的麻醉效果是安全、可行、有效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平,聂连之,王莉,等.羟丁酸钠对学龄期儿童静脉滴注氯胺酮药代动力学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04,24(7):526-527.

[2]庄心良,曾国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475-481.

[3]郑浪高,黎浊莺.骶管麻醉联合氯胺酮应用于小儿腹股沟斜疝手术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4):161-162.

[4]杨玉欣,庄秀琴,颜景佳,等.肌注氯胺酮复合基础麻醉及连续骶管阻滞用于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3,19(3):242-243.

[5]刘唐林.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及以下手术的观察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8):431-432.

论文作者:江莫星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23

标签:;  ;  ;  ;  ;  ;  ;  ;  

骶管麻醉复合基础麻醉应用于小儿下腹及以下手术观察探讨论文_江莫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