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的天花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天花板论文,跨国公司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你想不想知道,如果我坐在你的位置上我会做什么?”
1952年的一天,在《纽约时报》公司工作了44年后,戴维·约瑟夫走进总编辑特纳·卡特利奇的办公室,高声问道。
卡特利奇离座后,约瑟夫坐在他的位置上说,“现在,如果我是你,我会要求你辞职。”卡特利奇默默站了一会儿,然后温和地说:“好吧,戴维,你这话正是我想说的。”于是约瑟夫正式退休了。
作为总编辑助理,约瑟夫的年纪太大了,他也不可能再往上升了,但是割断这么多年和《纽约时报》的联系如此困难,以致于他不得不选择了一种戏剧性的场面。
对于投身于跨国公司的华人经理人来说,上面的戏剧性场面是无法企盼的。也许,约瑟夫的“职场杀手”不是年龄,而是跨国公司的中国经理人难以逾越的鸿沟。
看上去,他们是这样一群人:出入高档写字楼,出行坐飞机;衣装笔挺,说话中英文夹杂,高薪,享受假期;经常一群人聚在一起,频繁在各大公司跳槽。他们的“职业生活质量”要从薪酬水平、工作内容、工作氛围、个人发展、工作稳定系数等五个角度来衡量。
他们是中国对外开放与世界接轨以后诞生的一个新群体,一个体面的特殊阶层——跨国公司职员,他们有着不为外界所知的“江湖”;随着跨国公司进入数量增加,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这一群体的经历和命运,开始逐渐为外界所知。
但是,使外界对这个群体感兴趣的,远不是他们的体面与优裕,而是他们所效力的都是赫赫有名的跨国公司,是一个个经济王国甚至帝国。华人经理层掌管着这些经济帝国在中国的命运,而这些经济帝国又影响着这群华人经理的命运;这种互扼命运咽喉的博弈过程,对局外人而言,热闹与门道兼而有之。
然而,行走在跨国公司高速列车上,华人经理们在干什么、想什么?他们的处境怎么样?
远处有座粗线条的高山,那是大部分跨国公司的中国经理人的职场生存图:有的人站在山脚下,有的人到了半山腰,有的人已经接近于山峰。越往高处走,人越来越少,空气稀薄、空间逼仄、莫名的冲突。他们的表情也越看不清楚(有时他们注定了出局),内心更未为可知(有时不无民族情结);他们开始投身国企(真的多了起来),要不就干脆自己去创业(年岁却已不饶人)。
经济学上的“囚徒困境”,表现在跨国公司的中国经理人身上,就是“玻璃天花板现象”(glass ceiling)。“玻璃天花板现象”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指欧美大型公司中,外来移民尤其亚洲人只能担任技术等低层职务,或者做到相对高位后很难再升,无法进入核心决策层这一现象。
这绝不是偶然和小圈子的谈资,一向都是热门和敏感的话题。本刊2001年1月做过一篇《跨国经理人的全球化难题》的报道,如今我们把视角更多地转到了中国经理人在跨国公司的生存状态,以及“跨国公司的本土化难题”。
著名华人经理人名单
名字年龄 经历 现职
备注
吴士宏 45岁 微软中国总裁 TCL集团副总裁人称”打工女皇”
叶莺50岁左右 当过记者、外交官 柯达全球副总裁
李亦非 38岁 博雅公关中国区总 MTV音乐电视频道 入选《财富》2001年
经理 中国区总裁
度50位国际商界女强人
韩 颖 48岁 惠普中国首席财务 亚信首席财务官
官
李汉生 43岁 惠普中国副总裁方正数码总裁 2002年8月离职
高群耀 40岁左右 微软中国总裁 华登国际投资集
团中国区总裁
李金水 46岁 康柏中国总裁 安雅咨询顾问公
6年间经历了4次被
司总裁
收购
刘持金 40岁 爱立信中国区副总 泛太平洋管理研
诺基亚中国区副总
裁、 究中心董事长
裁
张醒生 47岁 1990年加入爱立信 爱立信中国执行
2001年3月,被授予
副总裁
首席市场执行官这
个特殊的职位
刘江南 40岁左右 阿尔卡特中国副总
裁
舒奇40岁左右 10多年海外经历中国惠普副总裁
刘小明 40岁 百事可乐中国总经 伊莱克斯中国总
理裁
朱德淼 40岁左右 瑞士信贷中国业务 摩根大通中国投
主管 资银行总裁
杜家滨 43岁 微软中国首任总裁 思科中国总裁
黎修树 54岁 戴尔中国总裁 SGI中国总裁
唐骏40岁 上海微软技术中心 微软中国总裁
总经理
孙振耀 40岁左右 中国惠普总裁 新惠普中国总裁
制表:本刊资料中心
到底有没有天花板
跨国公司的人事变动,尤其是总裁级人物的下课或离职,总那么轰动和引人注目,这里面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性因素:惊心动魄的权力斗争,精英们幸福或不幸的生活,以及社会人生的高度浓缩。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参见附表)。但是,“天花板现象”到底有没有?达到了什么程度?
柯达全球副总裁叶莺说:“我觉得,glass ceiling在人的心里。我在美国政府工作时,作为一个归化的美国人,可能有些高度达不到。不错,按照美国宪法,我只有一样位置达不到,那就是美国总统。这是一个玻璃天花板,除了这个,我为自己定一个目标,走到哪一个路程,我都可以做得到。”
接受本刊记者采访的大多数人,都不约而同地用爬山做比喻。前戴尔中国总裁、现SGI中国总裁黎修树比划着说:“从这里爬到这里,精力这么多,但这里再爬一点点,精力就耗很多。值不值得呢?对个人的价值是不是提高?每个人都会想的。”
前康柏中国总裁李金水则反思道:“在跨国公司有什么问题呢?这是一个玻璃房,大风大雨我不怕,也晒不着,多舒服呀,为什么要去外面碰机会?我想问一问经理人,经济好你不走,经济不好,你更害怕。你永远一辈子在跨国企业打工了吗?”他把跨国公司比作一条船,“你站在船边的话,风平浪静没事的。如果大风大浪,谁最容易被抛出去?站在船边的人!于是你踩人家,推开人家,尽量走到船的中央。这就造成在一般的跨国公司为什么有那么多政治斗争。”
专门为跨国公司搜罗高级经理人的王李亚洲资源公司CEO王承伦是好多跨国公司的“救星”。与大多人认为“天花板”的问题出在跨国公司身上不同,王承伦说:“国际老板希望给本地人机会,问题是他们还没准备好。”他提醒道:“你不要被一层玻璃挡住了。很多人想到上面的地方,但是从这个角度,他们不知道哪条路可以走。他们有一点迷路了。”
“Know the game(游戏规则)很重要。”王承伦曾对外企经理人演讲过“如何在跨国公司发展事业”,不管在高科技、服务、消费品以及金融行业,“并不是没有位置,而是合适这些位置的人不够多。跨国公司在中国理想的candidate(候选人),都是有两种语言背景的,专业化,品质要高,有可以承受的薪水,很容易在国内取得成绩等等。”
王承伦很推崇北电中国的一个30岁的销售部主任,他没有海外经历,直觉、思维却十足地国际化,“他代表了‘新中国’。”不过,对于大陆的经理人来说,不利的仍然是“软技能”稍逊,越高越难,“跟外国人在跨国公司抢一个职位,至少得付出好几倍的努力。”而跨国公司要在中国发展,必须本地化,因此,“天花板是个时间问题。再过3、5年,在较高位置上本地人的比例会多起来。”
微软“滑铁卢”与IBM培训
2002年3月26日,唐骏从上海微软全球技术中心赴京,接替高群耀出任微软中国总裁。从精明细致的杜家滨到敢闯敢干的吴士宏,再到沉稳持重的高群耀,微软在中国10年间,走马灯般地换了4位总裁,几乎成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滑铁卢”。
尽管微软频繁换帅成了在华跨国公司的一个纪录,被称为“微软人事现象”,但也说明,跨国公司的人事变动是正常现象。这其中,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几位外企人士都谈到了IBM对人的培养和尊重,“那真是没得说,几乎没有一家可以做到。”黎修树在IBM工作了十几年,对IBM的培训极其推祟。“在IBM,叫fast track,即很快地升上去。只要IBM认可你,它所希望的人,几十个、几百个很早就定下来了,给你机会,你做成功了就能上去。而如果按步就班的话,很难很快升到这个地步的。”
连身在康柏的李金水都对IBM“很感激”。1998年康柏收购DEC,作为原天腾(1997年被康柏收购)中国总裁,李金水被降了两级。带着某种“负气心理”,李金水做成了康柏在中国的电子商务项目。一年后,他“重新冒了出来”,做到了康柏中国总裁。李金水对本刊记者坦言,他就是从IBM学到了电子商务的概念。
IBM给职业经理人的这种“天堂”感觉,堪与已经创刊100年的《纽约时报》相媲美,“在创始人奥克斯时代,《纽约时报》只有一个人事经理——上帝。”不过,即使“上帝”活到今天,也可能会为“一根针尖上能站几个天使?”的问题而头痛不已吧。
也有人对记者大吐怨言:“所谓CEO,名字非常好听,但是实际上你的实权有多少?我们做了这么多年,每一天的工作就是执行、运营,完成任务。在跨国公司你越做的高级,你的培训越少,脑筋也越来越死,从这个角度我们很吃亏。我们这些所谓的精英,根本不能抓住新的机会,也根本没有机会给我们抓住。这是我们最惨的地方。”
难道说中国的经理人注定了只能是跨国公司的过客吗?李金水反问道:“你看过哪个不是过客?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做不同的过客,不知道哪儿是自己的落点。”叶莺则感慨:“在企业中的起落,跟人生路上的起落,以及经济指数的起落,都是一样的。这是规律,没办法抗拒的。”
上司、下属和派系
自言“在惠普工作20年,老板换了18个”的孙振耀,对如何与上司相处有独家心得。
1982年孙振耀加入惠普,1991年由台湾派至北京,2000年4月,升任中国惠普总裁。2002年5月,惠普康柏合并后,孙振耀接任中国新惠普总裁。在新惠普总裁卡莉·菲奥莉纳面前,孙振耀把自己比喻成“七八成的狮子、两成的骆驼”,即既有进取的精神,还有吃苦耐劳的能力。
把握好心态同样重要。身为思科全球高级副总裁、思科中国总裁的杜家滨极力淡化自己的角色,他坦诚地说:“作为职业经理人,每个人上面都会有一个老板。”
“一定要让员工支持你,服你。有一两个不服就很麻烦,因为直销需要百分之百地投入。”曾使戴尔中国高速增长的黎修树,看问题的角度与孙振耀、杜家滨不尽相同。有一本《王子》的书说,做一个好的领导,你必须让员工既怕你又爱你(fear and love)。“当你跟总部有什么不同的意见时,一定要很坚决,让员工觉得你这个领导是强的。”
不仅如此,在外企还流传着“香港派”(或称“港系”)、“台湾派”(或称“台系”)、“美国派”的不成文说法。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台湾的经理人更扎实、稳正,香港的经理人更活泼但有点轻浮;按行业分,台系多在制造业,金融领域则是港系最明显;相比而言,港系的经理人不太歧视大陆人。当然,也有人修正说,“他们可能不是故意这样子的,而在一起饮茶、讲话方便,不一定就会怎么样。”
有人则说得很尖锐:“团结就是力量!你觉得自己太单薄了,靠大家,我就不容易被干掉。如果没有利益的结合,怎么会有香港帮、台湾帮呢?”职位越高,权力斗争越厉害。有一位中国总裁(不愿透露名字)就遭遇过“攻击”,美国同事去他那儿看一眼,即使情况好也回总部说不好。“不用想得太多,知道就行了,但要把结果做出来,对自己负责。”
见了很多外企“斗争的过程、下场”,让人觉得“很过瘾”。美国是分权式管理,怕“天高皇帝远”,所以会找个人监控。而要把你挤走,老板不用出面,发动“所谓的群众力量”就行了。“群众们”自己也心知肚明,据资深业内人士透露,在某一国际著名手机品牌的北京总部,有所谓的“上海派”,10个市场总监里6、7个都是上海人,他们过从紧密,在一起开会时都讲上海话,外人很难进入他们的圈子。这种小利益团体使跨国公司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国企”,这也许是“本土化”的一种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