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聂幼犁教授做客中国历史课程网回答网友问题实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课程论文,中国历史论文,实录论文,历史教学论文,教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时间:2006年12月20日北京时间20时~23时40分
聂:大家好!预祝圣诞快乐!
首先,我非常感谢“历史课程网”的超级“斑竹”给了我这么好的一次机会,使我有可能利用这么广阔的网络天地和全国的中学历史教师交流。也非常感谢前几天就开始提出问题的网友和今天来参加讨论的同仁,你们的激情使我深深地感动!其次,我想请大家原谅,在这种场合讨论问题还是第一次。哈哈,零的突破!
我想先回答“小戴咪咪笑”的问题,这些问题很有代表性。她说,她的学生大都来自农村。就算我也参与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啦。
1.新课程还要不要学生知道历史原来的知识体系,历史的传承性在新课程中应该怎么体现?
聂:历史是过去的事情,历史知识体系是后人为了认识过去的事情而构建的,有很多方式和体例,各有长处和特点。过去的章节体是一种方式,有利于横向展开,现在的主题史也是一种方式,有利于纵向理解。史学上,还有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等等。你说的“历史的传承性”应当是指内容,而不是方式或体例。就内容而言,历史的内容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不可能都要求中学生掌握,总是有选择的,应当根据时代的要求、学生的特点、实际的经验来进行取舍。
2.历史的价值观和理性思考在新课程中如何传授?
聂:价值观和理性是比较高位的概念,是通过具体的史实及其解释和评价来体现的。按一般的学习规律来看,先要有教师的示范,再有学生的感悟,到一定程度后再作理性的反思,抽象出它的普遍和概念表达方式,然后才可能产生有效的模仿、迁移、练习。
3.一些还没进入新课程的老师关心的问题:将要进入新课程的老师应做哪些准备?
聂:啊?这个问题真让俺“晕菜”!说实在的,这个问题的具体回答应当是实践。一般地说,一是教育理念的更新;二是专业功底的进步;三是自己实践的反思;四是敬业精神的坚定。再具体一点我就说不上啦,只能说,要具体诊断,缺阴补阴,缺阳补阳,或阴阳兼补。实在诊断不出的,只好先向实验区的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拿来主义”,照抄啊,总比没有头绪好。好在现在网络发达,可在网络上哇哇叫一通,请别人帮忙。我记得在“博客”上看到过不少这种“呼吁”,接着,就有高手出来“行侠仗义”。
4.课堂教学还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记吗?不这样高一学生能明白那么多深沉的问题吗?
聂:传统中有好东西,是优秀的传统还要特别发扬光大。老师的“讲”是本分,本身无可厚非,尤其是现在课程内容这么多的情况下,讲述法不失是一种基本的方法。关键是你讲什么,怎么讲,讲到什么程度。有的放矢地讲,饶有兴趣地讲,富有智慧地讲,充满情感地讲。讲得学生愿意听、听得进、想得明、悟得透是很好的啊!这一点,青年教师要向我们的老教师好好学习。
2005年,针对这个问题,上海市教育学会历史教学研究会就搞了以讲述为主的专项技能大赛,请老教师一起来当评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习当然要记,从某种意义上看,记是学习的开始,没有记忆就没有学习。无论哪种学习,总是“有死有活”“死中有活”“活中有死”“死去活来”的。即使是研究性学习,也要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储备,任何人的研究总是以别人的研究为前提的,要先理解别人的研究,才可能有自己的研究。没有这些前提,我看就是搞形式主义,浪费学生的光阴,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活动,以学生的损失换教师的时髦。
5.我们这里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许多农村初中没有专业的历史老师,据说有个学校让守门的上了回地理课。他们初中没有经过系统的通史学习,进入高中一下就开始专题史的教学,学生怎么吃得消?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有效的开展专题史的教学?
聂:这个问题其实前面已经回答了。一切从实际效果出发,这里不再展开。要说的是,大家应当想一想,为什么人们会经常误认为只要识字就可以到地理、历史学科的课堂里来混?除了客观的原因需要大声疾呼以外,我们自己有没有问题?为什么就没有人敢贸然地到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课堂里混?当然,这里有客观因素,但是否也有主观的因素?
6.新课程提倡的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理念符合历史研究的方向,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许多困难。我认为最大的困难有以下几个:一是时间的不足,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课外时间好像也基本进行了再分配。如我们学校就有业余的补差班、奥赛班,还有各种特长班,要他们用业余时间去图书馆、上网查资料好像很不现实。我们一方面要保证教学的有序,完成教学任务,还得兼顾教学质量,所以好像未必敢真正的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二是资料的不足,比如说布置下去的探究课题,如何探究,最基本的方法是去图书馆,但是一个年级有1000多学生,资料如何分配?去网上搜索,但是学生又没有那么多时间上网查资料,即使能上网查资料,又有几个是真正在学习,值得怀疑。比如我校学生就基本住校,也有校园网,但现在只在每周日下午开放;三是教师自身的素养还需要不断地提高。所以,我比较困惑的是: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探究了,学习了,他们也许能学到一些东西,也能学会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这些对他们对付考试是否会有帮助?到底有多大的适用性?(呵呵,毕竟,俺们还是靠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啊!)
聂:做什么事情总是有条件的,没有条件应当创造条件,待具备一定条件再做。条件暂时创造不起来,就暂时不做,有条件了再做,否则就会因噎废食。但尽可能地利用已有的条件和尽可能创造条件则是我们的责任,这是其一。其二,即使像你说的那样,也不是完全不能进行研究性学习。依我看,以下三种方式是可以进行的:
(1)在常规的基础性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研究能力的培养。
(2)即使只有最常规的条件,也可以搞适合研究的课题。
(3)社会性的调查有时候非常有利于培养研究能力,关键是教师是否有这个眼力。
7.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出发点来讲,我觉得应该落脚在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上,因而对这个比较注意,但是效果好像不怎么好,也许这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聂:你说得很对啊!这需要长期的过程。心急喝不了热粥。
我看了许多教师提的问题,其实都集中在课程开发时教师的地位方面,还有与“三维目标”有关的。我想就这两个问题集中谈谈看法。
教学就是教学,同样的教学过程,可以依据不同的理论从不同的视角去考查或用不同的标准来看。过去,我们用过布鲁姆的分类法,还用过“记忆、理解、运用”的体系。每一种体系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不同的情况。这次课程改革提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其特定的用意,是针对我们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特征的。
“知识与技能”是教学最基础的、直接的认知生成目标。这一点其实在上一次的教改中已经提出来了,这次是继承了上一次改革的成果。但在如何建构和生成上又有新的思想,就是建构主义的知识与技能的生成,特别强调了学生已有的经验。
“过程与方法”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新提法,强调了能力的核心是“方法”。就历史学科来说,是思想方法,是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目标。另外,强调了必须有一种经历与经验,才能够使学生真正习得这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大进步,如果说前两个目标还是“工具主义”的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强调“育人”,是认知的人格目标。
可惜的是,我们历史教学界长期以来重视的是知识传授,在方法论上,虽然一直强调要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来观察、分析与解决问题,但一直停留在口号般的“宣言”上,没有具体去研究作为中学生应当具体掌握哪些?要知道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一个非常深奥、庞大的科学体系啊!
就课程开发中教师的地位而言,这次改革说得很明确,课程标准是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和指南,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主动者,学生的有效发展是根本的宗旨。教师的地位大大的提高了。但问题是过去“趴”着教书教惯了,现在突然要站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有一个学习的过程。2006年上半年,“博雅”在“博客”上写了一篇《做一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我看了非常激动!好啊,这就是我们要提倡的方向!
《时代》周刊已经有数十年在每年的岁末评选当年的风云人物。据报道,2006年选的最有意思,是“you”!哈哈!历史课程改革靠的就是我们广大的“you”!你们说对吗?我相信,大家一定会同意我这个观点的。我的“猪猪”“猴猴”我负责,我的课堂我做主!
[“苏州竹子”回复:我也同意这样,我也同意这样,我也同意这样,我也同意这样。
“晚凉中的杜苇”回复:呵呵,谢谢教授对俺的“猪猪”的惦记,他们一直激动着呢!]
聂:“历史课程网”给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互动的平台,我看周瑜、杜苇、魏恤民、无路可逃、宽容、蓬蓬等等都后生可畏,很有希望!是我国历史教育的希望!比我们那时候强多啦!
这里,我想具体地谈谈三维目标,一是与大家提的问题有直接的关系,二是抛砖引玉,想听听大家的意见。
中学历史课程不仅要使学生知道并理解对他们的成长最具认识、智慧、品德等人格养成意义的基本史实及其解释与评价,而且务必使他们在此过程中初步感悟和习得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察、解释、评价历史的能力和史学意识。为他们学会学习、独立思考提供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在以下目标中,标“○”者为初、高中阶段共同的目标。两个阶段的区别在于所学内容或掌握程度的不同;标“◎”者为高中阶段的目标。
一、基本的史学能力
基本的史学能力是观察、解释和评价历史或与历史有关问题时的心理特征,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逐步深化的层次。在学习过程中,它们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累积跃升的关系,既遵从一般的学习心理规律,又受制于不同的学力特点。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史学界基本确认的以人类求生存、求发展为主干的,并对中学生的成长最具认识、智慧、品德等人格养成意义的历史事实及其过程。
○知道最重要的历史人物(初中约X位,高中约Y位)及其关键的或主要的作为;
○知道最重大的历史事实(初中约X个,高中约Y个)及其突出的或主要的情节;
○知道最优秀的文明成果(初中约X项,高中约Y项)及其杰出的或主要的贡献;
○知道这些史实当时最直接的社会关系或主要的社会联系;
○知道与这些史实密切相关的最基本的或主要的历史线索。
2.理解史学如何运用背景、条件、原因、动机(或目的)、特点、性质、结果(或作用)、影响、意义等概念形式解释和评价这些史实及其过程。
○能按适合已学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要求,区分哪些是作者对客观史实的描述,哪些是(或含有)作者主观认识的表述、解释或评价;
○能按适合已学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要求,把这些史实的整体表述、解释或评价分析为有内在联系的部分或方面;
○能按适合已学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要求,把这些史实的分散表述、解释或评价综合为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或总体;
○能按适合已学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要求,归纳和比较这些史实的表述、解释和评价,指出其主要的相同或不同;
◎能按适合已学知识、技能和经验的要求,透过作者对这些史实的表述、解释或评价,知晓其情感与价值等倾向。
[超级斑竹“羽扇纶巾周瑜”回复:在线研讨“渐入佳境”!
网友yulin0304回复:令人兴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了解历史和与历史有关的问题,从少到多、由点及面地收集历史信息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形成在新(以前没有学习和操练过)的材料中,按一定目的收集、鉴别、整理和归纳史料中有用信息的能力。
[“无路可逃”回复:精彩终于开始了,聂老师的三维表述比课标具体多了,实践中的指导性要强很多,便于我们一线老师理解、触摸、尝试!]
○初步或基本懂得神话、寓言、小说、诗歌、楹联、绘画、戏剧等艺术作品与历史材料的根本区别和信息性质的差异,汲取它们内涵的历史信息;
○初步或基本懂得“一手资料”与“转手资料”、“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的主要区别和不同的信息特征,汲取它们内涵的历史信息;
○初步或基本懂得考古、文献、调查、访问等常用的获取历史材料的主要途径和方法以及它们所蕴含信息的基本特征和证明力;
○初步或基本懂得根据常用的时间(公元、王朝纪年和按必要的文明标志如生产工具、文化类型、经济特征、社会形态等划分的时期)、空间(基础的自然地理区域与方位;古代的“国”和非此不可的都市或区域;现代的行政区域;中国史的省区和有十分突出意义的都市或其他行政区域;外国史的国家和有十分突出意义的都市或其他行政区域),以及其他学过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等特征,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整理历史信息;
○初步或基本懂得依靠地理、化学、物理、生物、信息等科学与技术获得的历史信息资料属于一手资料和直接证据;
◎它们的有效性与可靠性取决于这些科学与技术本身的先进性和正确运用;
◎初步或基本懂得历史材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是相对于特定的对象或问题而言的;在特定的情况下,原始的、可靠的材料未必是有效的;“孤证不立”,间接证据的可靠性取决于用其构成的“证据链”的有效、完整性。
[“沉思中的芦苇”回复:这是二重证据法和多重证据法的实质啊!呵呵!]
2.通过解决历史和与历史有关的问题,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地运用历史信息的学习经历和体验,形成在新(以前没有学习和操练过)的情境中,运用史料观察、思考和解决历史或与历史有关问题的能力。
○初步掌握或运用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地位、思想倾向和具体处境及其变化等多种视角,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考察与把握历史人物及其作为、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初步掌握或运用从自然环境、经济状况、政治形态、文化传统、社会生活、时代特征及其变化等多种视角,有重点或较全面地考察与把握历史事件的特征、作用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初步掌握或运用从源流际会、基本特征、主要贡献、创新精神等多种视角,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考察与把握优秀文明成果的特点、贡献与影响的基本方法;
○初步掌握或运用按照一定的要求(如相同与不同、联系与区别、性质与数量、背景与条件、原因与结果、动机与后果、时间与空间等),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相对明晰的历史或与历史有关问题的论证方法;
○初步掌握或运用根据一定的史料或视角,对有比较明显缺陷或问题的前人确认的史实、解释或评价提出质疑或反驳的方法;
◎在史料不足的情况下,提出有一定意义的假设和有可能解决问题的方案;
◎初步掌握或运用审视与反思自己观察和解决问题过程的方法,查证所据史实的客观性,检验推理逻辑的合理性,辨别立场、观点、方法的正确性。
[yulin0304回复:以前在英美等国课标和台湾课标中见到一些类似的表述,可是都没有聂教授这样系统规范和符合国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当以指向性的位置与基本史实及其观察、解释和评价等内容自然、具体地结合,并融合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培养中,需要较长时期的观察、矫正和养育。课本编写及其他课程资源开发、教学过程、考试评价等所有与课程有关的环节都应当尽力把握和积极创造。以下列出的内容是贯彻全课程的关于人生、社会、世界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准则。
1.能够在新的比较开放的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情境(如“读史一得”“历史游记”“历史考察、调查、采访报告”“历史小论文”“历史探究小结”或“小组、班级甚至更大一些场合的交流”)中,显示、折射或流露健康健全、积极进取的人生倾向和价值取向。
○以人为本、珍爱生命是人类文明潮流的大势和归宿;
○解放思想、民主法制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和保障;
○科学技术的发明创新是人类文明跨时代飞跃的基石;
○伦理道德、习俗风尚的变迁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步伐;
○真、善、美是人类文明不懈追求和历史进程的结晶;
○文学、史学、哲学、艺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张力;
○千百万人的实践是检验理论观念真理性的惟一标准;
○个人的价值取决于他对社会价值的顺应和贡献程度。
2.能够在新的比较开放的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情境(如“读史一得”“历史游记”“历史考察、调查、采访报告”“历史小论文”“历史探究小结”或“小组、班级甚至更大一些场合的交流”)中,显示、折射或流露人文关怀、科学理性的社会倾向和价值取向。
○以人为核心的生产力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根本动力;
○民众衣食住行等经济社会生活是一切文明的决定因素;
○人与自然和谐、保持科学发展是人类文明的基本经验;
○物质、精神和政治文明的进步是人类始终不渝的宗旨;
○部族、阶级、阶层、宗教、政党等是文明历程的产物;
○弘扬民族精神,实现种族民族平等是人类文明的觉醒;
○国家的繁荣强盛是人民安全、幸福、富庶的重要前提;
○和平与发展、合作与竞争是全球互进共荣的必由之路。
[“博雅”回复:这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以往最忽视也是大家很模糊的地方,让我豁然开朗。]
二、基本的史学意识
“史学意识”是在遇到相对较难的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时,虽然还不具备现实的解决能力,但能自然地出现如果需要解决,应当从哪个方向去思考或努力的反应。这是通过更长时期的历史课程学习与熏陶养成的深层次的思维品质和悟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潜在能力,也是一个现代公民应当具备的最具价值的思想素质。
○爱护文物、传承文明的责任意识。
在认识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时,能自觉地意识到:文物是物化的历史,是最原始、有力的历史见证,也是人类文明传承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爱护文物是每一个文明人义不容辞的权利和义务。
○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求实意识。
在认识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时,能自觉地意识到:是否具备足以确认这些史实的有效而可靠的史料,懂得有多少和怎样的史料才能确认多少和怎样的史实。在史料尚不充分的情况下,应当努力发现或存疑待证。
○设身处地、移情入境的历史意识。
在认识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时,能自觉地意识到:必须“绝对”地把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作品、成果等放到当时或特定的时间、空间、物质、精神等具体的社会环境与条件下进行观察、思考和比较,理解其发展的轨迹和现实意义。
○社会进步、各族共创的发展意识。
在认识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时,能自觉地意识到:人类文明是全世界各族人民求生存、求发展的不断解放的过程,是矛盾变化、交流融合、创新进步的过程,多样性、阶段性和普遍联系是其基本的特征。
○热爱祖国、放眼世界的全球意识。
在认识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时,能自觉地意识到:中华民族有着悠久、辉煌而曲折的历史,弘扬民族精神,振兴繁荣祖国,跻身世界潮流,贡献人类文明是与每一个公民的发展休戚相关的千秋大业和务实选择。
◎求同存异、海纳百川的多元意识。
在认识历史或与历史有关的问题时,能自觉地意识到:人们已知的历史属于对客观历史的认识,是随着新的发现和探究不断变化并逐渐接近客观历史的过程,必须理解和尊重不同的视角和见解,鼓励更多的探索和思考。
见笑啦。俺再强调一下,仅供参考,抛砖引玉!至于具体的实施,比如如何在课堂中贯彻,如何考试测量……,要看大家的创造啦!我接下来举个例子,由此来认识三维目标在教学中的关系,权且作为大家来讨论的素材,共同鉴赏武林高手的招数。
[超级斑竹“羽扇纶巾周瑜”回复:哈哈,大家应该把注意力再集中一下,聂老师的案例要登场了!请围绕案例讨论!头脑风暴法!]
聂: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
新航路的开辟(高中新课程)
课程标准中规定: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实际上课情况:
1.情景演示、教师讲述和与学生的问答: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2.要求学生分成四个小组编演课本剧:航海的困难和船队内部的矛盾斗争。
3.学生表演:四个小组都成功地就“航海的困难和船队内部的矛盾斗争”编演了课本剧。当然,四个小组设计的困难不完全相同,有的侧重瘟疫,有的是碰到海盗,有的是缺乏食品和淡水等,但最后都是“前进派”获胜。因为常识与课本告诉他们应当是这样的结局。
4.教师小结:表扬学生的理解力和积极性,然后提出学习开拓者的精神。
5.教师提出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原因,请学生讨论后回答。
以上共用了25分钟时间,剩余20分钟进入本课的重点:
6.请学生分组讨论: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7.教师归纳:世界日益连成一体。
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美洲的联系;
孤立的文明发生碰撞、开始了汇合与交融;
全球性的贸易范围、品种、速度急剧扩大;
欧洲商业迅速发展,贸易中心移向大西洋沿岸;
推动了殖民主义,建立了世界各地的殖民据点;
加速西欧封建制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聂:大家觉得这堂课上得如何?用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来看,有什么地方是需要可以改进的?
[Liqing回复:讨论、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这是否有后来人回看的味道,而且需要以后的史实进行支撑,仅仅靠开辟的过程并不能得出结论呀!这个问题我曾经在讲鸦片战争的影响时提到过。不知对否?
yiran630回复:要想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必须先给学生地理大发现以前的世界,没有对比,学生怎么能够理解教师所得出的结论。]
聂:liqing和yiran630说得有点意思啦!恭喜,恭喜!
[“羽扇纶巾周瑜”回复: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课标这句话的表述也欠周全。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应该主要用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以后的历史”来说明。那“后来的历史”呢?学生还没有学啊!比如,某历史名人的母亲生了该历史名人,我们不能说:知道该历史名人出生的有关史实,认识该历史名人的母亲生该历史名人的意义。突然的想法,不见得对!请大家指正。]
聂:“羽扇纶巾周瑜”说得也蛮到位,还有什么问题吗?
用一期教改的眼光看,这堂课上得很成功。通过调整结构、师生问答、课本剧、课堂讨论等方式,既有兴趣又重点突出,还贯彻了思想教育。教师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但用本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来审视就有明显的问题:
1.结构和重点问题。实际上,在学生还不知道后面两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工业革命”的具体内容时,是很难真正生成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这些意义的。无论如何“重点”和“讨论”都是浪费时间,学生只能用“语文”的方式把课本横过来的内容用阿拉伯数字竖起来。如果等后两课学习完了,再回过来看“新航路开辟的意义”,就有内容基础了。学力高一点的学生只需要给一道思考题,学力低一点的学生可以由教师来引导完成。依我看,本课的重点应当是背景和原因,如此不仅有利于对本课“开辟”的理解,也为今后理解资本主义的其他问题作了很好的铺垫和准备了润滑剂。
2.思想教育的问题。哥伦布等人是海盗,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本身就是殖民的过程,查一查历史就知道,这一过程充满了血腥和屠杀。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走极端,过去只简单地谴责,现在却抽象地歌颂。这段历史的思想教育应当坚持马、恩的“殖民主义双刃剑”和“恶的动力”的观点,让学生了解历史真相,懂得人类文明的进步在过去的时代就是这样,曾经付出过惨痛的、灭绝人性的代价。现在要牢记这个教训,从而在当今的时代运用我们现在的条件、科学、智慧,寻求更好的发展道路。
3.方法渗透的问题。一般地说,所谓的“差生”常常需要教师进行显性的鼓励。当学生水平比较高,编演“课本剧”比较顺利的时候,教师的鼓励不是简单、显性的表扬。最好的办法是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再推进一步。比如,进一步提出问题,为什么同一个船队,碰到同样的困难,不同的人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态度和看法?由此,让学生再移情“神入”到历史中去思考……,最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的道理:不同的人由于“出身”的不同、经历和经验的不同、参加同一件事的目的和利益及其强烈程度也不一样。所以,即使碰到同样的问题,各人的认识、态度与看法就会不同,有时会截然不同,甚至非常激烈。哈哈,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历史教育!“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都在其中,还渗透了研究方法、能力、意识培养的要素。就这堂课而言,只要多花两分钟!
历史教育的本质与特点首先在于历史本身的观察力、洞察力、感染力、震撼力,是耳濡目染,润物无声、大象无形。
我举这个例子还想说明,课程标准是指南和基本要求,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动者,应当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再创造。
推而广之,高中新课程标准按主题来表现历史,其前提是初中的学习比较扎实。实际上这个前提不存在。虽然这是不合理的现象,是违反国家要求的,但却是不争的事实。那么,如果确实要落实课程标准,确实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应当反对“本本主义”和“教条主义”,要从实际出发,进行再创造。这些内容可以竖起来,也可以横过来,还可以横竖结合,只要对你的学生有效。这也叫“实事求是地把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与你的教学实际相结合”。
哈哈!这是符合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啊!咱们再说近一点,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高考目标不是做了榜样了吗?把主题式的内容又横了过来,你能说它违背了课程标准吗?这是把课程标准的目标和要求与考试的实践相结合。检验是否符合《课程标准》的惟一标准是广大教师的实践。
Gscfy问:
1.怎样认识新课程背景下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问题? (有效的标准是什么?)
2.当前,最有可能成为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突破点在哪里呢?
聂:“有效性”包括效率和效果。这是一个价值判断,显然没有统一的标准,要视具体的课堂中师生情形和碰到什么情况而定。在这一点上,教师的作用尤为关键,也牵涉到我们经常讲到的“性价比的问题”,核心是如何在一定的教学时间内,较好地、高效率地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学到核心的、可迁移的、有后劲的知识,获得更大的能力发展。
所谓“突破点”,最关键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史学功底、思想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智慧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发展,本中之本,课程之魂,关键从教师自身的“改革”做起。当然,我们要看到,现在的教师太忙啦,有人谓之“从鸡叫做到鬼叫”。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来切实关心。但这只是一方面,想拔其萃,就得先出其类。改革给每一位教师带来了机会!困难与挑战并存,大困难与大挑战同在,就看个人的选择啦!
jby1968jby问:
1.怎样将研究性学习变为历史课堂教学的常态?研究性学习好像是一阵风,现在过去了。
2.关于新课程的教材普遍反映较难,谁之“罪”?怎样解决?
3.世界史观屡起争端,如俞金尧在《光明日报》发表的《资本主义与16世纪以来的世界历史》(2006.12.9)一文中表达了他的论点。资本主义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是16世纪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主线实际上一直没有置疑过,为什么这位先生作此立论?这对教学有何启示?
4.您对马执斌先生的《如此平台为哪般?》有何看法?
聂: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教学方式,也是学习方式之一,不应当也不可能当作“常态”方式。我理解你的意思,可能是在其他的教学方式中,在平时的常态教学中应当渗透研究的思想方法,要有智慧,这是正确的。
新教材的“难”,不存在“罪”与不“罪”的问题。一方面,刚开始百花齐放,作者有一个试验过程;另一方面,教材只是主要的课程资源之一,教师可以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创造,甚至调整、改编,这是本次改革给教师的权利。
史学界的讨论很多,关键看教师本人的理解和正确吸收,努力提高自己。哈哈,俺看过你的文章,觉得你看书很多,而且有自己的思考。向你学习啦!
很抱歉,你说的马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没有看过。马执斌先生和我是二十多年的老朋友,他对中学历史教学是非常热爱和执著的,作了这么多年全国学会的秘书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们应该学习他的这种精神。至于学术观点应当可以讨论,但丝毫不影响我们之间的友谊。2005年,我和他就“鸦片战争的性质”问题辩论了一场。现在想想,我的有些言论过于尖锐犀利,容易使人产生误会。借此机会,向马先生道歉啦!后来,我的一位现在美国当教授的同学告诉我,美国学术界在辩论的时候,只点出文章的题目、观点,而不点作者姓名。看来,我们也应当这样。
yiran630问:
1.您觉得上海新课程改革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最值得全国老师学习的地方是什么?
2.我觉得上海的高考与新课改相得益彰,有专家认为这种模式无法在全国推广,但能否在发达地区推广?
3.感谢聂教授在百忙之中来答疑解惑!历史教学和许多课程一样,面临着多则浅、少则深的矛盾。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是应该追求信息的量,还是追求对信息的深入挖掘?又应该如何把握这两者之间的度?在没有时间保证的情况下,我们更应侧重哪一方面?
聂:教育的效果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才看得出来的,大家都刚刚开始,我真不知道上海新课程改革最成功的地方在哪里。就历史课程而言,知道的是上海的新课改在史学上根据国家的要求向文明史的方向作了努力;在教育学上,根据上海的实践情况,在具体落实“三维目标”上作了探索。据我所知,问题也不少,有许多困惑或争议,需要在实践中改进、完善。
任何具体做法及其经验或教训都是有条件的,所以,任何所谓推广问题都要视条件而定,不能抽象地谈推广。这方面,有很多教训,有人因为不顾条件地引进某种教学方法,最后大呼“上当”。其实,他不是上了别人的当,而是上了自己形而上学的思想方式的当。
如果仅就“知道”层面或一个特定的单位时间内看“多则浅”,但也不一定“少则深”。从教学的立体的心理掌握层次和长时段来看,就不一定是这样。一开始就不仅注重“知识与技能”,而且注重“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可能会先慢一些,但会取得逐步“加速度”的效果,因为学生已经成为人的学习了,而不是一个简单的容器,等着你的“灌输”。当然,我这么说,不是意味着可以无限地多学,总是有限度的。总的来看,我们的历史教学,认知的“史实”要多于认知的“策略”。所以,还需要在实践中改革。
Waterlover问:
1.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我们知道,探究需要时间,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难题,尤其在如此众多的科目中,学生哪来这么多时间进行探究呢?更何况有些问题,老师都没有办法弄明白,就算让老师们进行探究,也不能探出什么味道来,何况学生呢?面对这种情况,您是如何看呢?
聂:这个问题与对研究性学习的看法和运用有关,俺点评过十来个关于研究性学习的案例,“历史课程网”都转载了,可以供你参考,里面就有对你这个问题的回答。
2.历史新课改面前,很多地方都是注重在重点学校开展,由重点学校实践出成功的案例,然后向其他普通学校推广,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重点学校的师资、资源、学生素质,跟普通学校完全不一样,普通学校就这样借鉴重点学校的做法,会产生什么后果呢?面对这种情况,如何做才能更科学呢?
聂:你说得很对,这种做法不是科学的做法,因为它缺乏典型性,可能会使人们过高地估计改革的必要性或可行性。换一个角度来看,虽然我们的改革是有实践依据的,但在操作上是自上而下地进行的。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希望改革成功,所以往往倾向那些更有条件的学校来试点。在这种情况下,非重点中学也不是没事情做。自己输不起,就在人家“摸石头过河”的时候多看看、多想想。在推广的时候,学习人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地汲取经验和教训,而不是照搬照抄,不是很划得来吗?这在学习心理学上也有一说,叫“观察学习”。
3.有些班级的学生不喜欢回答问题,课堂是很沉闷的,你讲故事吧,他们不喜欢;你提问,他们一上来就说不知道;你引导他吧,他看着你,好像看一个外星人一样,面对这样的班级,老师如何做才能更好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呢?
聂:哈哈,你不要吓着俺啊!果真如此的话,那是因为你还没有找到学生喜欢的问题和故事。建议向博客中“杜苇”“小戴咪咪笑”“快乐简单”“吴萌”“无路可逃”等高手学习,把你的学生也搞成“猪猪”、“猴猴”什么的。
4.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是不是一定要有讨论、有探究?在公开课中,没有讨论,没有探究,那往往会被评为不合格的课,这种现象,您是如何看呢?
聂:“学生主体”的核心是你的教学设计,如教学目标、认知逻辑、实施方式、处理方法是否充分考虑了学生的情况,而不是某种形式。该讨论的时候就讨论,该探究的时候就探究。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无论别人怎么说,你走你的路,看谁笑到最后!
Wenchs:请问聂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有效地实现师生互动呢?
聂:“互动”要双方愿意,单相思地强迫总是不行的。从教学的意义上看,教师应当是主动的追求者,……要设法让学生愿意啊!哈哈,这道理和你谈朋友是一样的。
“大漠孤鹰”:中国是一个地大人多、发展不平衡的国度,在西部贫穷的农村中学怎样实现新课程,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新课程的目标,体现教育的公平性?
聂:瞄准方向,坚持按照适合你们环境和条件的办法去做,走有西部特色的教育教学改革之路,而不是照抄大城市的做法。就像当年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而不是照搬俄国革命的模式。哈哈,我们历史老师应该是最懂得这个道理的。
“沉思中的芦苇”:历史课堂教学中是老师提问题多好、还是学生自己找出问题好?如果学生自己找问题,面对学生纷繁复杂的问题教师如何处理最有效率?也就是历史课堂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聂:问题的来源,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学生。为了培养问题意识,一开始教师可以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示范,再通过问题教学的方式,留出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并不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至于抓住学生提问当中的思维火花和即时引导,就要看教师的史学素养、教学理念和反应智慧了。关键是要不压制、不束缚、善于理解和引导。
Zhanglinyan问:
1.我是初中的历史老师,初中现在采用的是《历史与社会》教材,这种教科书采用的是综合编法,而高中又采用分科编法,有历史一门课程,但新编的历史教科书采用的是专题式,这种初中与高中的不连贯会不会使一个学生读完中学6年,头脑依然没有历史的体系呢?
聂:到“博客”中去找吴萌、老嵇,他们那里的情况好像和你们那里差不多,他们会告诉你一些有价值的意见与建议的。2003年,俺还到他们那里听过课,有很多具体的经验值得学习与借鉴,这比俺空口白话地说要强多啦!
2.历史新课改,到底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聂:其实,具体地说,这个问题需要我们大家用实际行动来回答。抽象地说,是为了我们孩子具有现代公民素质,成为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建设者,国际合作与竞争中的成功者。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不是在短期内能见效,三年或者十年,甚至更长,才能有所体现,期望的结果,漫长的等待,这是改革所要的结果吗?
聂:有一位小伙子追求一位姑娘快一年了,但姑娘的态度一直不明朗。有一天,小伙子问姑娘:“你说的要较长时间的了解和考验到底是几年?”姑娘回答说:“到此为止吧,因为凭你的这个问题就可以分手啦!”
有一位小伙子追求一位姑娘快一年了,但姑娘的态度一直不明朗。有一天,小伙子对姑娘说:“你的态度说明你对我和我的爱心还不够了解,那是我的过错,笨嘴拙舌。放心吧,随便你考验多少年,哪怕一辈子,只要你考验我!”姑娘笑啦……
你觉得这位姑娘接下去可能说什么呢?
4.现在实行新课改,课堂的教学形式是多样化了,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使课堂气氛有所改善,气氛的改善是不是新课改所追求的目标之一?
聂:改善课堂气氛当然重要,这是一堂成功的课最起码的条件。
“热爱历史”:聂老师您好!我是一个农村完中的高中历史教师(安徽),今年才开始使用人教版新教材。我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材可以说有很多问题。第一,这样的新教材到底应该如何安排周课时,我们学校安排2课时,根本上不完,我们学校的学生素质很差的,因为转变,还搞什么开卷考试,学生根本就不重视历史的,学校也不是很重视的。第二,这样的教材到底用什么样的方法去教学呢?
聂:《历史教学》《中史参》《历史教学问题》《中学历史教学》等杂志上有不少介绍教法的文章,应当可以供你参考。另外;“历史课程网”上也有许多精彩的材料可以供你在课程开发和创造的时候参考。其实,还有一些中学教师自己建立的网站,“无路可逃”的那个“历史风云”网,还有“历史园地”“历史画”等等也是很有浏览价值的呀!
Liqing问:
1.现在什么都仿佛是一阵风一样的流行,就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来说吧,有的教师为了迎合潮流而作秀,合作走过场;有的教师则不能扬长避短或取长补短,而且什么问题都搞合作;也有的教师放弃主导权和监控权,同时忽视了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直接要求学生合作;过程中分组太随意,没有注意小组中成员差异,而且让学生讨论也不注意场合;忽视学生合作中的角色分工;把合作纯粹当成一种手段,过于注重结果;忽视了合作的过程及合作背后的精神;忽视评价,往往在学生讨论结束后不做评价而直接要求各组展示成果……希望聂教授能就此谈谈课堂上如何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聂:该合作时就合作,该独立时就独立。合作还有不同的层次、方式与途径。另外,还必须有学生愿意合作这个前提条件,否则,就是用“不合作”的方式教学生“合作”,就会导致为合作而合作,强扭的瓜不甜。对那些作秀、放弃教师责任的做法,有时虽然可以理解,但有机会时应当说“不”!
2.聂老师,在实际的卷面考查中,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体现出来吗?难保学生不会说假话或者面子上的违心的话,就如同现在语文考试中的作文一样。
聂:课程标准用了较多的文字规定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
(1)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以及由此升华的自豪感、责任感和人生理想;
(2)以人为本的人文主义精神和真善美的人生境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健全人格,求真、求实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3)国际视野、全球文明和开放意识。
这些本应是中学历史学科应当具有的极为重要的目标,在“知、行、意”中,是它们之间能否转换和怎样转换的制约因素。但在测量中,笔试有更自觉、强烈的功利意识和意志控制,即使“知”之,但“行之”与否,怎么“行”,抑或反“行”,则取决主体对“行之”后果的利益判断。从心理学上看,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测量属于态度领域的测量。“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等因素构成的个体内在结构,是调节外界刺激与个体反应之间的中介因素,是“不可能直接观察到的先有的倾向与准备”。有效、可靠的态度测量的基本前提是被测者意识不到需要作假;或者意识到了,但不需要作假,如测量结果的真实性对被测者没有利害关系,甚至有利。因此,其适用性比认知领域要小得多。测谎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只是“净化”部分不真实的测量结果,校正测量结果的解释,而且还有许多适用条件。高考是大规模的团体测量,其结果对考生来说,有着非常现实的利益关系,越是聪明的学生越趋向于按照评价者的要求应答。更何况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所规定的那些目标都与政治思想、民族情感、世界观念、人生态度等“主流意识”有关,此时此刻,有谁宁愿冒被“一票否决”或失分的风险,而坚持说真话呢?这些,都使高考丧失了有效、可靠地测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基本前提。更何况,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量还需要有一整套与认知领域不同的测量技术上的保障。即使被测者主观上想说真话,还有正确认识和标准表达与解释的问题。这正如医生必须对病人的陈述作科学分析,因为病人的感觉往往是一种假象,甚至与病因错位或颠倒,而且不同生理状态和文化背景的病人对相同的病症会有不同的感受和表述。因此,迄今为止,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即使是“民主、自由”和高考升学率很高的国家,可以宣布他们的大学入学考试是学业水平考试、学习能力考试或学习潜能考试等等,都属认知领域的考试,但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肯定地说他们的大学入学考试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测量。从实践上看,对以专门的教育、教学、训练为背景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测量与评价,最好的方式是与考生有关人员,如教师、家长、朋友的长期观察和交流,以及对被观察到的属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信息进行可比较的、标准化的量表处理。这一点,思想政治学科有其丰富而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实践证明,考试所考查到的是可能蕴含着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认知水平及其倾向,而非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身。
那么,考试有没有可能使这种“可能”性和“蕴含”量最大限度地提高呢?经验表明,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试题大概是有希望的,但效度到底有多高,可靠性有多大,技术寿命有多长,尚待实验研究。大体如下:
(1)显然不触及“敏感”问题或“主流意识”,明显允许考生发表看法的“中性”的开放式话题;
(2)符合当代学生心理特征的,使考生有话可说,确实蕴含立场正负或倾斜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投入程度的讨论式或论辩式话题;
(3)以已学知识为背景,以新材料、新情境为载体,在教科书或大量流行的“练习册”中没有任何答案的话题;
(4)对独立思考、创新思维或答案有明确的鼓励办法,甚至有奖励措施的,出了差错至少不倒扣分的话题。
“苏州竹子”问:
1.为什么考试大纲是通史体例,那么怎么样复习呢?
聂:这个事实本身就告诉俺们,课程标准不是刚性的,而是有弹性的。教学中,究竟应当横过来,还是竖过去,或者横竖兼有,要看你的创造,怎样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利就怎么做。
2.我比较困惑的是: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与合作学习?很难做到,我现在还是照老办法上课,怎么办啊?教授?
聂:既然知道什么是老办法,就应当知道什么是新办法。比较一下,试验一下,哪一种办法有效就用哪一种。老的不一定都错,新的未必都好。“有效”“合作”问题俺已经在上面谈过啦,这里不再赘述。
9696ls:聂教授好!中学历史新教材之外,能否编一套像语文那样的课外读物?
聂:这好像没有什么疑问,关键是编辑的宗旨和指导思想,以及写作的经验和水平。
dsz0123:历史的教材改革为什么不能学语文呢?语文为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了阅读教材。历史为什么不能增加阅读教材(特指历史史料教材)?
聂:这是个好主意,确实应当有历史学科的特点,不能照搬。不知有哪一家出版社愿意做这件事。
“常青树”:聂教授你好!谢谢你为我们所做的解答。请问在同实践结合过程中,我们西部薄弱学校在课堂的评课方面,最主要的是应该抓什么?怎样衡量一节课的有效性?谢谢!
聂:啊?这个问题俺刚才就“西部”和“教学的有效性”回答过啦。从评价的角度看,可能还有一个地区性教学导向的问题,缺阴补阴、缺阳补阳,这可以在制定评价的标准及其权重时充分考虑。
“宽容”:聂老师,经常看到您在案例点评中引用经典作家的文献,而这常常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您能给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活学活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提些指导和建议吗?另外,新课程杂糅了文明史、现代化、新史学等学术新范式,而又有学者明确指出,唯物史观的地位在当代已经显著下沉。同时,一段时期以来,对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有不少老师的看法是:不好懂、不好用、过时。看来,曾经长期主导我们历史课堂的唯物史观正在遭遇挑战,甚至是尴尬的局面。那么,您认为中学历史教师应当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聂:认真学习和思考经典作家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他们的话当“人话”,而不是“神咒”是惟一的办法。俺不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俺在长沙会议上反复强调,要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必须下决心、下工夫学习马克思主义。在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不要搞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更不要把斯大林主义当成马克思主义。在这个问题上要学习毛泽东、邓小平的学习态度,要和具体的实践结合起来思考,要汲取马克思主义以外的所有的科学认识和方法。另外,马克思主义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对以前优秀成果的继承、批判和发展,学习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著作,才能对马克思主义有真正的理解。
Lygmsx:江苏省的课程改革已进入第二年,但现在各地也是莫衷一是,大多是“穿新鞋走老路”。关键是高考改革如果滞后,那么新课程改革就没有出路。上海的课程改革之所以有成就,就是因为高考改革跟上了课程改革的步伐,是吗?
聂:“穿新鞋走老路”的情况是可以理解的,人们的认识总是有一个过程。高考与教学是互动的,是互相制约、推进的。站在一线教师的立场可以说:“你不考,我就没法教。”站在高考命题者的立场可以说:“你们不教,我怎么考?”在改革过程中应当互相理解、互相探讨、互相促进。
yulin0304:聂教授,“能力的核心是‘方法’,就历史学科来说,是思想方法。另外,强调了必须有一种经历与经验,才能够使学生真正习得这种方法”,这两句话把过程、方法、能力的关系讲清楚了。我还有个疑问:过程是否指内在的思维过程?
聂:你思考得很对!在心理学中,往往把内在的行为和外在的行为都称为行为。外在行为、思维、有效思维是不同的概念。课堂上,有外在的热闹,而没有思维是胡闹,有思维而不是有效思维那是瞎闹!
huan3921问:
1.历史教师如何在新课改中脱颖而出?
2.课标的理想化与教学实际反差太大,如何化解?
3.新课程评价标准对新课程推动如何体现?
聂:当别人还在怨天尤人的时候,当你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解决你提出的第二、三个问题的时候,你的第一个问题就会有答案啦!哈哈,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sdzztf问:
1.在初中没有完全掌握通史知识的基础上,在高中进行专题史学习,学生能适应吗?
2.我个人认为,编写必修和选修教材的两套人马应该多多沟通,以保证有些历史知识点表述一致而不发生歧义。
3.新课标选修课程到底怎么考试?谢谢!
聂:第一个问题俺已经在前面回答了,请留意;第二个问题据我知道好像不是“两套人马”,但你的意见很好,课本的主编都应当汲取;第三个问题却要问你们省教委。其实,一线教师应当有权利、有义务提出自己的看法,供有关决策部门参考。
“中华龙人”:前面您讲到“理解史学如何运用背景、条件、原因、动机(或目的)、特点、性质、结果(或作用)、影响、意义等概念形式解释和评价这些史实”,能否就历史事件作用、影响、意义的区别作一指点?
聂:怎样才算理解重大史实和重要人物?要看来龙去脉,内涵外延。以下常用范畴可供选择:
(1)背景:国内、国际。
(2)条件:客观、主观;主要、次要;基本、根本。
(3)原因:历史、现实;根本、主要;客观、主观。
(4)矛盾:主要、次要;根本、基本;本质、表面。
(5)特点:本质、形式;显著、基本;方面、类型。
(6)目的:直接、间接;主要、根本;近期、长远。
(7)作用:主要、次要;直接、间接;近期、长远。
(8)性质:一般、特殊;表面、根本;方面、类型。
(9)影响:直接、间接;方面、类型;正面、反面。
(10)意义:当时、以后;现实、历史;实际、理论。
“作用”是最上位的概念,“影响”“意义”等是它的下位概念。运用的时候,要视具体的作用人、被作用对象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远近而定。
“秋风不再”:最近,我在指导学生做选择题时,发现学生在选项与题干关系的判断上,逻辑思维能力较差,请问怎样提高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聂:据我所知,有些问题出在试题本身,用词不严谨,甚至逻辑混乱!有些问题确实是学生的问题,原因很多。你既然已经诊断出你的学生是“逻辑思维能力较差”,那就帮助他们发展逻辑思维啊!最佳的办法是先诊断他们哪一类、哪一种逻辑较差、没有掌握或虽然有所掌握但不稳定、不巩固、不会运用。诊断清楚了,办法也就有啦。
耽误大家的时间太长啦!对不起!就这样吧,就这样吧!完全是一家之言,是我的学习体会。如果有什么批评,可以给“羽扇纶巾周瑜”“杜苇”或其他“斑竹”,由他们转给俺。
再次向大家表示感谢!
[sdzztf回复:感谢聂教授精彩的讲课!感谢“历史课程网”给我们提供这个学习的机会!!
超级斑竹“羽扇纶巾周瑜”回复:今天的在线研讨就暂时到这里,可以用“顺利”“圆满”“成功”来总结今天的研讨。感谢聂老师,感谢郑流爱博士和朱继军博士的协助,感谢各位热心参与的历史老师们,感谢“历史课程网”管理团队!]
标签:过程与方法论文; 教学技能论文; 课程评价论文; 教师技能论文; 人类文明论文; 教学过程论文; 教学评价论文; 文明发展论文; 历史知识论文; 教师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