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杰 山东省荣成市蜊江小学 264300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这里我们都可以看出来语文是离不开生活的。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有限性也对我们教师的语言有着一定的要求,不能太高深,要尽量简单化、趣味化、生活化。生活化的语言在课堂教学中更加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一、教师的引导要有儿童味
小学生处于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的认知能力有一定的阶段性特点,他们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儿童性比较强,所以我们教师要抓住这个特点,比如儿童当下所关心的、所聊的内容应该就是我们所关注的。我们也应该在课堂上适当地引入这些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我们的课堂充满儿童味。在教学古诗《别董大》时,有学生问了这样一个问题:“题目里的人名为什么叫董大?”当时我并没有急着告诉他们这是因为他在家排行老大所以叫董大,我想用他们熟悉的内容来理解。我是这样引导他们的:你们都喜欢看动画片,最近你们都在看什么呀?他们一听聊动画片可高兴了,说有《疯狂原始人》、《冰雪奇缘》、《里约大冒险》、《熊出没》等等。我说:既然大家都看过《熊出没》,那么谁来说说里面的两只熊叫什么名字?他们回答,叫熊大、熊二。我再问:现在谁知道刚刚那个问题的答案了?这个时候就有学生说:“因为他排行老大所以叫董大。”你瞧,这个问题不是就解决了吗?让学生们从他们所接触的生活中来寻找答案,问题的答案是他们自己动脑筋找到的,我只是进行了简单的、便于他们接受的引导,这样他们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通过这样的引导方式,学生会获得一个主动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今后也会学习着从电影电视里来解决学习上的问题。这样,他们既学到了知识,也学到了方法。这就是贴近儿童生活引导的妙处。
二、教师的引导要体现“灵性”
孩子们上课是为了学到知识,但更希望得到思维的启迪、获得智慧。如果教师能在课堂上让孩子们感受到智慧的可贵,他们将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太过枯燥的课堂引导会让师生双方都苦不堪言,所以教师的引导要体现“灵性”,要体现思维的智慧和知识的魅力!比如在讲《语言的魅力》一课时,在上课铃已经响了的时候,我依然站在教室的门口没有进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们都很诧异,今天老师怎么了?我看出了他们的心思,说:“今天上课之前,老师想考一考咱们班的学生,看一看谁是最聪明的人,好不好呀?”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好!”我说:“谁能讲一句话就让老师自动走进教室,谁就是最聪明的人!”话音刚落,教室里就一下子炸开了锅。过了一小会儿,有学生说:“老师,都已经上课了,赶紧进来吧!”我笑了笑没有进去。又有学生说:“老师,我给你说句悄悄话,你进来吧!”我依然没有动。这时候还有学生说:“老师,我这里有好吃的,你赶紧来。”我仍然没有进去。就在这时有人喊:“老师,校长来了,你看!”顿时教室里哄堂大笑,我也笑了。最后,我看他们都没有办法,就走进教室对他们说:“孩子们,你们都很聪明,但是你们刚才所用的方法不是最好的。我给大家讲一个周恩来总理的故事,听完后你就知道什么是智慧了!”接着我就给他们讲述了周恩来外交风云中的一个故事,他们听得很认真,当他们得知周恩来用“你进来我能把你说出去”这样一句话而赢得钦佩时都兴奋不已,他们说周总理真聪明、真会说话。我接着说:咱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能体现语言的智慧的文章《语言的魅力》,看看在这篇课文里作者是怎样展现语言的智慧和魅力的。一下子,孩子们都认真了起来,因为他们觉得智慧太有用了,这篇文章一定要好好学,将来有用。这样通过一个智慧的小故事就把孩子们的心给抓住了,他们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教师引导的“灵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三、教师的引导要贴近生活
我们知道语文来源于生活,那么在课堂上自然要回归生活了。小学语文的学习也不应局限于课堂知识,俗话说“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生活中看到的事物带给学生的印象要比课本上看到的东西更深刻,所以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生活入手,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知识。生字的识记对于小学生而言是比较枯燥无趣的,这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引入一些生活中常见词的方式来加深他们的印象。在教某课生字时,有个“蓄”字,学生们会组词“储蓄”、“蓄水”、“蓄发”等等。这个时候可以问他们在大街上什么地方见过与“蓄”有关的词,他们会想到储蓄银行。因为这个词来源于生活,他们对于这个词的理解也就更加深刻了。
四、教师的引导要有趣味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做到教学过程具有趣味性。所谓趣味性,就是教师在讲解知识的时候要让学生们感兴趣,摆脱以往枯燥的“填鸭式”教学,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这样学生们更容易记住知识,也拥有了学习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戒”字时,好多学生容易写错,忘记那一撇。这个该怎么引导学生记得牢呢?我是这样问学生:看到这个字,你会联系到神话故事《西游记》中的哪个人物呢?这个时候他们肯定会很兴奋地告诉你是“猪八戒”。这个时候再问他们:猪八戒用什么兵器啊?他们会说是耙子,那么我们可以引导说,既然是耙子,肯定是带刺的,这一撇就像是那刺,尖尖的,少了还能叫耙子吗,能少吗?学生们就会异口同声地说不能少。这样他们就会把这一撇记牢了,以后再写到时就会想到猪八戒和他的耙子,就会想到上面不能少的刺,这一撇自然而然就忘不掉了。
论文作者:孙淑杰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教师论文; 他们的论文; 学生们论文; 学生论文; 耙子论文; 智慧论文; 老师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7年10月第29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