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战略的哲学特征论文

媒体融合战略的哲学特征论文

媒体融合战略的哲学特征

田骄 天津师范大学

摘要: 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是互联网技术飞速革新下催生的全球媒体发展新业态,是世界潮流大势,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进我国“四个伟大”工程的战略刚需。媒体融合战略应时而生、应势而谋,用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之“矢”射新时代中国媒体变革之“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具有合规律性、合系统整体性、合人民性三大基本特征。

关键词: 媒体融合战略;哲学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国家发展全局,高屋建瓴地提出媒体融合战略,并在领导全国人民推进“四个伟大”的实践过程中不断将其完善。从相“加”到相“融”、从中央和地方重要媒体试点到2018年8月21日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提出,标志着我国媒体融合战略从中央到地方、从省级向县级、从主干到枝系的纵向深化,也标志着习近平总书记媒体融合战略思想的不断成熟。其既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又彰显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科学的系统整体观与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社会主义价值坚守。

一、合规律性:紧扣新闻传播规律之变、深刻把握我国新闻舆论现状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顺势而为。正确认识规律、因时而变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是我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的不二法门与经验所在。媒体融合战略正是应新闻传播规律在信息时代发生深刻变革、新闻舆论成为国家软实力要件的重大现实,于我国新闻舆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提出并不断发展起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之一。

总而言之,黄宗羲“心即气”的天人关系论,不但将天人之间的一气流通转化为心气之间的道德感通[5](P116),而且使言人的心性论转换为了具有生态意义的生态德性论。“盈天地间皆气”的一气流通,又可说是“盈天地皆心也,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1](10册,P79)的道德感通。“盈天地皆间皆气”,是从根源上说万物同体一气;“盈天地皆心”,则是从天人之间的感应上说“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因此,“人与天地万物一体”的心气感通,是实然的,也是本然的,更是应然的。黄宗羲提出的“心即气”命题,是一种与程朱理学“性即理”、陆王心学“心即理”完全不同的天人关系论。

媒体融合战略的提出是对现代新闻传播规律的准确判断。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前提。能否正确认识当今新闻传播规律,是制定新时期党和国家新闻舆论工作方针、政策的先决条件。习近平总书记回眸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以其恢宏的历史眼光和宽广的世界视野,对当今世界潮流及其影响作出了准确判断和预测。他指出,人类正在经历信息革命,且信息技术已与人类生产生活、国家治理等方方面面融合为了一体。而这场信息革命投射到新闻传播领域引发的变革主要表现为:在新闻传播模式方面,基于WEB1.0 到WEB2.0 技术的换代升级及其衍生出的应用服务,传统媒体的单向型传播模式落伍,人们直接进行点对点双人传播和多点对多点的互动传播模式成为了潮流;由此在新闻内容生产、传播方面,以往以媒体为中心和权威的格局被去中心化和高度自由化打破,人人发声时代已到来。

媒体融合战略的提出是对我国新闻舆论现状的深刻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之翻天巨变,一方面使传统媒体在舆论场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大打折扣,逐渐被互联网新兴媒体侵蚀,由此导致了网络舆论失控频发,国家新闻舆论工作领导权遭遇严峻挑战;另一方面使互联网成为了国家间意识形态战的“主战场”。国外各种势力纷纷登场、施展拳脚,凭借其强大的跨国媒体集团控制国际舆论主导权,在传播本国价值理念的同时,扭曲、诋毁与其不同的发展模式与理念,对他国思想和舆论进行渗透,严重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与国际传媒巨头相比,我国媒体,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在制播能力、传播能力、新媒体发展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国际舆论影响力、国际事务话语权还相对较弱。正是基于上述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推动我国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战略,强调“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要研究把握现代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和一体化发展理念。”意在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形成立体多样、融合发展的现代传播体系。

二、合系统整体性:服务“五位一体”发展全局、促媒体多方面深度相融

媒体融合战略是基于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而生。基本物质资料满足的基础下,人们的需求逐渐变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人们的政治参与诉求在多元化发展趋势下增强而传统表达渠道已难以满足人们的表达需求。新兴媒体以其便捷化、高频互动化、共享化、跨时空化的优势顺势成为了人们政治表达诉求的主要渠道,也成为人们获取精神文化需求的主要平台。据第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了8.54 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 亿人,网民手机上网比例达99.1%。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关注点更多地延伸至生产丰富的文化产品,满足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媒体融合战略的提出正是体现了党发展为了人民、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价值追求。

媒体融合战略彰显了为“五位一体”服务的全局意识。2017年党的十九大站在历史和全局的战略高度,总结经验、分析形势,制定了新时代统筹推进“五位一体”(即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总体布局的战略目标,以为新时代的建设事业提供路线遵循。媒介以监测社会环境、协调社会关系、传承文化、提供娱乐、教育市民大众、传递信息、引导群众价值观的功能在一国建设中居于重要且独特的地位,被称为第四种权力。而当前,媒体格局、舆论生态都在网络信息技术的革命性变革下发生了根本改变,对新时代下的传媒工作提出了挑战。媒体融合战略正是党和国家在此变革下对如何做好当今传媒工作的解答。它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且以融合思想为指导推进传媒工作的改革有助于我国“五位一体”战略目标的实现。

2.各类信息化的投资除了为企业带来直接经济效益外,更多的是带来隐形效益,包括企业能力的扩展、效率的提升等。因此,在对电力企业信息化投资所产生的效益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将从效率提升和效益改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媒体融合战略显现着发挥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合力的整体意识。党报、党刊、通讯社、电视电台等是我国的传统主流媒体,是传媒系统的重要组成。在我国革命和建设时期,传统主流媒体以其信息优势、政策优势、传播力优势等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助力革命和建设。新时期以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升级,大量以网络为依托的新兴媒体涌现。新兴媒体在普及率、互动性、传播力方面有着巨大优势的同时,又因市场的驱动出现了大量“媒介的暗面”,非正确价值观信息在新兴媒体的快速传播,导致了无政府主义、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的泛滥,造成了网络舆论场的失控,加剧了各种社会思潮对人们的冲击与误导。而传统主流媒体又因落后于传播模式的巨变,渐渐在舆论场失去领导地位。因此媒体合力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必然要求。要发挥媒体合力,必须将传统主流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将新兴媒体纳入管理,同时借鉴新兴媒体的优点来改造、升级主流媒体以应对非单向的传播模式和新的传播形势。媒体融合战略的提出和如何融合正是出于此,贯穿着鲜明的整体意识。

三、合人民性: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价值坚守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重整体、谋大局的系统整体思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一向注重从中华传统文化的养料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智慧,在讲话中多次强调要胸怀大局、服务大局。

媒体融合战略体现着发展依靠人民的价值坚守。传媒人才是沟通社会、推动传媒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战略资源。传媒人才队伍的建设关联着传媒系统的健康完善,关乎新闻工作能否有序、高效地推进,对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都有不可估量的影响。正因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媒体融合战略要培养多元人才队伍,打造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全能型的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以优秀的传媒人才、稳定的传媒人才队伍贴近人民群众,吸收人民群众的故事与智慧赋予传媒作品持续的活力,反过来又能创造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保障的传媒作品反映群众的冷暖与关切,反馈群众的监督意见,满足群众的文化与政治参与需求。身体的健康是人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根本保障。青年传媒人作为传媒队伍的生力军,在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下睡眠不足、饮食节奏不合理,多数人导致身体呈现亚健康状态,有者更甚。习近平指出,身体是人生一切奋斗的本钱。在考察传媒工作中,他十分关心青年传媒人的身体健康,常关切询问他们的身体和生活情况,深知传媒人才队伍的建设不仅培养人才的素质,还要先关注其身体健康。

以媒体融合思想为指导,推动传统媒体向现代媒体的转型升级,以主流价值观引导和规范新兴媒体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顺应世界大潮和中国伟大事业建设全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对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价值坚守,必将产生协同共振之力推动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其他风味物质是多为美拉德反应产生的糖类。主要有:苯并噻唑、L-(-)岩藻糖等,里脊中苯并噻唑为1.39(106/g)。后腿中苯基-β-D-葡萄糖吡喃糖苷水合物峰面积数值为1.79(106/g),显著较高(p<0.05)。前腿中L-(-)岩藻糖峰面积数值大于里脊的峰面积,麦芽糖存在里脊中,峰面积数值为8.5(106/g)。

参考文献:

[1]柳斌杰.加快融合发展,壮大主流阵地[J].中国记者,2015,5.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作者简介: 田骄(1988-),女,汉族,山西晋中人,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

标签:;  ;  ;  

媒体融合战略的哲学特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