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海仙
(扬州市急救中心 江苏扬州 22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应用于院前急救患者护理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这70例院前急救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的35例院前急救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5例院前急救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情况与心理焦虑情绪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与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院前急救护理;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1-0289-02
院前急救主要是指根据危急重症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相应有效现场抢救措施,挽救患者生命[1]。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着抢救效果。由于院前急救患者大多为突发性疾病或者遭受突发性创伤,患者在等待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焦虑情绪,这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2]。因此,在院前急救护理中要重视心理护理干预,本次研究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分析了心理护理应用于院前急救患者护理的价值,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4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院前急救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将这70例院前急救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35例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为18~72岁;观察组35例院前急救患者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为19~7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没有显著的区别(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的35例院前急救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具体内容为:积极与意识清醒患者沟通,询问患者家属或者患者周围群众,了解受伤基本情况;如果患者休克,护理人员应该协助患者摆好正确体位;给呼吸不畅患者吸氧,保证患者呼吸;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护理人员应立即进行心脏复苏。此外,护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及时与医生沟通[3]。观察组的35例院前急救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心理护理,具体为:(1)对患者心理情绪进行分析,院前急救患者大部分是由于突发意外受伤,患者在受伤时受到惊吓,心情难以平复。另外,患者不了解自己受伤实际情况,所以会担心病情的严重程度因此会产生焦虑等不良情绪。(2)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分析患者心理情绪之后,首先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沟通,将初步的病情评估情况告知患者,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其次,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时一定要沉着冷静,体现出专业性,并向患者说相应治疗措施的目的与具体实施过程,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信赖感。最后,护理人员要以亲切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对患者进行安抚和鼓励,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让患者积极配合救援。
1.3 评价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护理干预前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分。采用QLQ-C30生存质量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4]。
1.4 统计学分析
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处理研究所得最后数据。在处理数据时,t值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计数资料,P值判定组间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SAS评分与SDS评分
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与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在院前急救工作中,患者的护理工作非常重要,科学有效的护理能够有效的提升救援效果[5]。在传统的院前急救患者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更加注重患者病情从而忽略了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所以护理效果不是很理想。
临床研究表明,患者等待救援和接受急救的过程中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会出现不配合治疗与护理的情况,严重影响救援效果[6]。因此,要重视院前急救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本次研究在传统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心理护理,首先通过分析患者的心理情绪,掌握院前急救患者的心理特征,然后在此基础上以亲切的态度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通过专业性的介绍让患者了解自身情况及救援举措,从而让患者放松心情。最后,通过安抚、鼓励等举措给予患者心理安慰与心理支持,让患者积极配合救援和护理。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前SAS评分与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与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心理护理具有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院前急救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同时还能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穆秋红.心理护理对院前急救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0):243-244.
[2]夏明姝,梁衍,林冬梅.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06):194-196.
[3]王华.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1):159-160.
[4]刘晓凤,杨桂溶.心理护理干预在院前急救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01):107-108.
[5]林凯冬.心理护理对院前急救患者的护理效果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6,8(03):147-148.
[6]马春香,张桂玲.院前急救中的心理护理分析与对策[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135-136.
论文作者:周海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5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评分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价值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1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