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00)
摘要:本文总结近年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特色治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按照中医内治法及外治法分类汇总,方便临床查用。通过研究发现中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方法多样,优势明显,疗效显著。
关键词: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治法;综述
Progress on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Sequelae of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
Zheng Huifang,Zhang Xiaodong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henyang110000,Liaoning,China.)
Abstract:The paper mainly summarizes the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methods of sequelae of PID in recent years. by studying the pertinent literatures,the article classified the treatments based on internal and external treatment of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to offer convenienc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The study finding shows the diversity of treatments to cure the sequelae of PID,advantages are obvious and effective.
Key words:sequelae of PID;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review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盆腔炎性疾病未及时治疗或未彻底治愈导致的慢性盆腔痛、不孕、异位妊娠以及炎症反复发作[1]等一系列症状的后遗症,既往称慢性盆腔炎。本病多发于生育年龄女性,对女性身体健康及生殖健康产生严重影响。中医古籍中对于本病没有明确病名,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将本病归于“妇人腹痛”、“带下病”、“癥瘕”、“不孕”等范畴。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经验丰富,效果显著。本文就近年来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中医疗法总结如下。
1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为妇人经行产后,胞门未闭,或金刃所伤,正气衰微,风寒湿热毒等邪气乘虚侵袭人体,与冲任气血交争,蓄于胞宫,虚实夹杂交错,反反复复,终致本病。张玉串[2]总结其导师王小云经验认为胞脉空虚之时,外邪侵入,与败血博结于胞中伤及诸奇经,致使带脉失约,任脉失固;或外邪阻于冲任二脉及下焦,闭则不通,不通则痛;另女子“以肝为先天”,肝郁则气滞,气滞则血瘀,阻于胞脉。曾倩[3]认为本病的病机为脾肾两虚、湿热瘀结及气滞血瘀生湿。
2 治疗
2.1内治法
2.1.1辨证论治
国佳[4]将64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将本病辨证分型为湿热蕴结型、寒湿凝滞型、气滞血瘀型、肾阳虚衰型,并分别予以4个不同基础方药加减治疗,湿热蕴结型予红藤、败酱草、炒薏苡仁、丹参、赤芍、延胡索、川楝子、白花蛇舌草、蚤休、丹皮、木香、连翘为基础方加减;寒湿凝滞型基础方为丹参、赤芍、苍术、桂枝、茯苓、乌药、小茴香、炒薏苡仁、吴茱萸、延胡索、川楝子;气滞血瘀型:丹参、赤芍、枳壳、五灵脂、三棱、莪术、延胡索、川楝子、柴胡、香附、木香为基本方加减;肾阳虚衰型予桂枝、丹皮、小茴香、吴茱萸、丹参、白芍、艾叶、巴戟天、乌药、杜仲、狗脊、肉苁蓉加减。对照组为口服西药抗生素甲硝唑及阿奇霉素治疗。3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愈显率分别为97.06%、76.47%,对照组为86.67%、53.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赵淑赛[5]予对照组102例患者静点头孢他啶及替硝唑治疗,将观察组118例患者辨证分型为湿热郁结型、气滞血瘀型、寒湿凝滞型、气虚血瘀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将各证型分别辨证给方,在中药汤剂口服同时将同样的汤剂灌肠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1.2周期疗法
周期疗法是在女性月经的不同时期进行辨证治疗的方法。常淑华[6]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应用固本调周法,分四期用药,经期用益母八珍汤加减口服,经后期口服二至四物六味汤加减;经间期上方加川椒、皂角刺;经前期用二仙汤合逍遥散加减。对照组均口服红藤败酱散加味。2个月经周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80.0%。施金凤[7]将60例患者按照经期、经后期、经间排卵期、黄体期分别辨证给予中药汤剂口服,半年后统计疗效,痊愈42例,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O例,总有效率为100%。
2.1.3经方验方
经方验方是历代医家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的经验成果。韦丽君[8]应用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将80例气虚血瘀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 例,治疗组口服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对照组口服桂枝茯苓胶囊治疗。治疗结果 治疗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62.5%。李守勋[9]应用红藤败酱散加减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将80 例湿热瘀结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 例,予红藤败酱散加减口服治疗,对照组40例,予妇科千金胶囊口服治疗,观察组局部体征疗效有效率90.0%,对照组局部体征疗效有效率67.5%。王谋云[10]自拟盆炎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72例患者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96.8%。
2.1.4中成药复方制剂
中成药复方制剂在临床中应用范围广,相对于中药汤剂更加方便快捷,患者接受程度高。王洁[11]应用妇科千金胶囊治疗实验组53例患者,对照组53例予抗生素静点治疗。三个疗程后,实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5%。葛静[12]等应用盆炎净颗粒配合康妇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将14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对照组73例,治疗组予盆炎净颗粒口服配合康妇炎栓剂阴道上药治疗,对照组予左氧氟沙星及甲硝唑片口服,疗程14天。经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5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8%。
2.2外治法
2.2.1中药灌肠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高浓度的中药汤剂灌入直肠通过肠粘膜吸收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吸收好、扩散快的特点,在临床使用广泛。徐昆[13]将13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6例,予中药汤剂保留灌肠配合抗生素静点,对照组65例,予单纯抗生素静点治疗;治疗结果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4.5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8.46%。付梅[14]将12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予抗生素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抗生素的基础上应用盆腔炎二号方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结果为观察组有效率95%,对照组有效率71.67%。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2中药外敷
中药外敷法是将中药外敷于腹部,从皮肤渗透直达病灶,通过加热或其他理疗仪器加速其作用,药力集中,无痛苦及毒副作用。罗小飞[15]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治疗组45例,对照组予盆炎清颗粒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外敷。观察期限为60天。结论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56%,治疗组总有效率95.56%。冯伟华[16]等将湿热下注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6例,对照组118例,治疗组予中药外敷,对照组应用抗生素奥硝唑静点,一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1%。
2.2.3针灸疗法
就本病而言,针灸疗法疏通经脉,可促进盆腔血液运行,分解粘连,消除包块,临床上单用或联合其他方法均有不错的疗效。周扬[17]将60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观察组应用温针灸(关元、中极、归来、气海、水道、三阴交、气冲)治疗,并根据患者症状辨证加穴;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青霉素、甲硝唑)静点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阮莉妮[18]应用院内自拟方(当归10g,干姜5g,小茴香10g,五灵脂5g,吴茱萸10g)加减治疗对照组45例患者,观察组在对照组口服汤药基础上予针刺治疗(中极、关元、气海、三阴交、足三里、子宫等),治疗25天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2.2%。
2.2.4推拿疗法
推拿疗法是以“不通则痛”为指导思想,采用多种推拿手法直接作用于病灶器官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郑萍萍[19]将46例患者采取揉、压、搓、颤等方法作用于腰骶部、小腹、下肢的各个穴位,经治疗,痊愈40例,好转5例,总有效率为97.8%。周光跃[20]以腰部、下腹、下肢内侧为主要部位应用推拿疗法治疗76例患者,结合辨证论治,虚证则长时间柔和手法刺激,实证则短时间重度手法刺激,痊愈52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中断治疗者4例,总有效率94.7%。
2.2.5穴位注射
穴位注射是通过穴位注射药物,药物、穴位、经络三者有机结合,利于疏通经络,促进药物吸收。陈姗姗[21]等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中药银甲汤日一剂早晚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穴位(双侧足三里、关元,)注射,隔日注射。15日后,对比两组,观察组经治疗后,治愈患者15例,显效2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吴春玲[22]等将10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3例、研究组53例,对照组予下瘀血汤加味早晚口服,结合中药灌肠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中药汤剂口服及灌肠基础上加用穴位注射(主穴为关元、中极、子宫穴、双侧水道,配穴为三阴交),注射药物为丹参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L。3个疗程后,对比两组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8.11%,对照组为86.79%。
2.3综合疗法
叶金力[23]应用中药汤剂口服+中药穴位(神阙,关元)贴敷+红外光照射+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本病,多途径给药,有效率为90%,相较于单用中药汤剂口服有效率为76.7%,效果显著。郝佳玉[24] 治疗本病给予综合组中药内服(下淤血汤加减)、灌肠及腹针取穴法(三阴交、足三里、关元、中脘、三阴交、七海、下脘、归来、水道等穴),对照组予抗生素(甲硝唑注射液静点)治疗,综合组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有效率为83.8%,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结语
西医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多采用抗生素治疗,方法单一,反复应用,易产生耐药,不宜长期使用,而中医对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治疗方法较多,副作用小,疗效确切。且临床多采用多途径给药,或结合物理疗法,相较于单一的治疗方法,对于药物吸收、炎症消除及症状改善有明显的作用。中医在治疗本病上体现出巨大的优势,但仍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添加新的中医思维,综合利弊,带领中医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谢幸,苟文丽.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8.
[2]张玉串,刘建,王小云. 王小云教授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J]. 吉林中医药,2014,(08):786-788.
[3]郝会莲,贾维宁,朱志琼,王楠,郭华丽,石晓霞,曾倩. 曾倩从“虚实论治”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经验[J]. 吉林中医药,2011,(12):1166-1167.
[4]国佳,金季玲. 辨证分型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34例临床观察[J]. 湖南中医杂志,2015,(10):52-54.
[5]赵淑赛,朱春磊. 中医辨证论治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措施[J]. 辽宁中医杂志,2014,41(11):2365-2367.
[6]常淑华,蒋婴,赵珊琼. 固本调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11,18(05):431-432.
[7]施金凤. 月经周期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J]. 湖南中医杂志,2013,29(11):56-57.
[8]韦丽君,秦琴琴. 加味黄芪建中汤治疗气虚血瘀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13,40(05):925-926.
[9]李守勋. 红藤败酱散加减治疗湿热瘀结型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J]. 河南中医,2014,34(03):491-492.
[10]王谋云. 自拟盆炎舒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62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09):30.
[11]王洁. 妇科千金胶囊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53例[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51):98.
[12]葛静,谢磊,刘晶,李义飞,都治香,滑芳. 盆炎净颗粒结合康妇消炎栓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3,19(03):303-305.
[13]徐昆. 中药灌肠法对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4(03):109+112.
[14]付梅. 中药保留灌肠法辅助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疗效观察[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101+115.
[15]罗小飞. 中药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9(S2):73-74.
[16]冯伟华,周萍. 中药外敷治疗盆腔炎396例临床观察[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17):1333+1335.
[17]周杨,苏凤华,杜春迎,戚智. 温针灸与西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16,31(22):4730-4731.
[18]阮莉妮,董玉楠,冷秀兰. 中药联合针灸法治疗慢性盆腔炎90例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7):92-94.
[19]郑萍萍. 推拿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J]. 中国民间疗法,2015,23(02):37-38.
[20]周光跃. 推拿治疗妇女慢性盆腔炎[J]. 中国民间疗法,2014,22(11):30-31.
[21]郝佳玉,马孝江. 中医药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80例临床观察[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28):5806+5808.
[22]陈珊珊,陈晓勇. 中药联合穴位注射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疗效观察[J]. 江西中医药,2017,48(01):45-46.
[23]吴春玲,陈如贤,高晓晗. 中医药综合疗法配合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J]. 哈尔滨医药,2016,36(03):292-293.
[24]叶金力,邢天伶.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盆腔炎后遗症的临床研究[J].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04):71-73.
作者简介:郑惠方(1991—),女,辽宁中医药大学,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医妇科学。
通讯作者:张晓东(1958—)。
论文作者:郑惠方1,张晓东2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对照组论文; 盆腔炎论文; 后遗症论文; 性疾病论文; 率为论文; 中药论文; 患者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