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邓小平理论论文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邓小平理论论文

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几个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个问题论文,理论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体会,20年来,在邓小平理论及其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就逐步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也与时代潮流、国际环境相适应,方向正确,步伐很快,富有效率,是很成功的,为贯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宗旨,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积累了宝贵而丰富的经验。我们应该认真总结成功的经验,克服缺点,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前进,走向21世纪,创造新业绩。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的决定》,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历次党代表大会、特别是党的十五次代表大会报告,都一致明确地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经过多年的宣传和学习,这也差不多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简单地说,教育的目的或全部工作,就在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近年来,教育界对此开展了热烈的讨论,还创造了“素质教育”这个术语,用以表达这个意思。这种讨论十分有益,不仅推动着工作,而且丰富了教育科学的内容。

在讨论中,提出了很多观点和方案,还出现了争论,怎样评价这众多的观点和方案及其争论呢?这显然是个人难以做到的,我想换一个视角,来讨论几个实际的具体的问题。

一、牢牢把握住科学知识教育这个中心环节

我们对“素质教育”可以赋予这样那样的涵义,或者可以这样那样地理解,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就是,在今天中国历史条件下,教育要提高学生素质,主要的和实实在在的事情,就是抓好科学知识教育。教育工作包括各个层面,当然不能说只是科学知识教育,它也不能孤立进行,必须跟各方面的工作结合起来,但科学知识教育乃是中心环节。我们的注意力和精力,应该主要投向这上面。

首先,“素质教育”必定是很好地适应我国社会要求的教育。从我国社会发展及其教育的要求来讲,现实的迫切需要的东西,是科学知识。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正走向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生产和生活越来越依靠科学知识。而我国这方面还是较落后的,掌握科学知识的专门人才数量还少,在全人口中的比例很小,广大的劳动者缺少科学知识,还有一定数量的劳动者是文盲或半文盲,从事物质生产或其他劳动,基本上仍然靠的是体力和手工式的技能,而不是科学知识。所以迫切需要科学知识。这些道理本来已不用多说了。但是,有讨论“素质教育”的文章、甚至可能被认为是“权威”性的文章,对于这一点,相对而言似乎是轻忽的,所以还要反复讲。邓小平同志说过:“列宁多次强调指出:工人一分钟也不会忘记自己需要知识的力量。这个真理在今天更加显出它的重要性。我们要掌握和发展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各行各业的新技术新工艺,要创造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并且在上层建筑领域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影响,就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3、64、64、61、59、60页。)这些话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对于教育的迫切要求,也指明了“高素质的劳动者”的重要特点就是“具有高度科学文化”,不仅不能是文盲、半文盲,而且也不能只是有一些生活经验、活动技能、一般常识,而必须掌握科学知识。科学知识是劳动者创造世界的强大武器。无论我们怎样解释“素质教育”,它总要满足这个迫切要求,把科学知识这个武器授予劳动者。这是很实很硬的东西,半点虚不得,也软不得。

其次,“素质教育”必定是很好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这也决定了它必须把科学知识教育摆到最重要的地位。我们经常引用马克思的名言: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重要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马克思所讲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正就是:把教育、科学知识投入生产劳动、交与劳动者,劳动者享受教育,掌握科学知识。不讲科学知识,或只讲经验、技能,那就没有什么真正现代意义上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所谓提高社会主义生产的重要方法,就是说劳动者掌握了科学知识能够创造更高的劳动生产率。那段名言的再一层意思,则是讲把教育、科学知识交与劳动者,或劳动者掌握科学知识,又是劳动者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引伸到学校教育,这就是说,学生必须切实地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才可能提高素质,全面发展。为什么呢?因为德、智、体的发展都要以科学认识和深厚的文化为基础。它表现于两种情况:其一,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活动过程本身,同时也就是认识世界,接受文化熏陶,德、智、体等素质发展的过程。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的活动过程,乃是占有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的精华的活动过程。科学文化知识不仅凝结着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成果(事物的特性、规律等),而且凝结着人类主观精神,包括能力、情感、意志、思想、品德等。学生学习和掌握它们时,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简化的再现、重演等活动,也就获得这些方面的发展。当然,多方面的发展,并不是在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活动过程中自发地、无条件地实现的,为此,教育科学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其条件和机制。例如,知识本身需要不断更新,确实内涵丰富,结构合理,教师教得活,学生学得活,通过内部活动和外部活动相互联系和转化,不断构建学生主体活动,等等,但决不能撇开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而谋求什么这样那样的“发展”。科学知识发展到当今时代更富有自然、社会、历史、人文等丰富的文化内涵;相对来说,如果局限于学习一般生活经验、感情常识之类的教学内容,则会降低学生认识的起点和水平。例如,要想发展学生的能力,如果不要求学生实实在在地学习科学知识,就会落空,教育史上“形式教育说”就给了这个教训;而如果只让学生学习一些经验知识、生活技能,学生可能会获得一些初级能力,近期颇见成效,但从长远和根本上说,不能很好地发展其高级能力如理论思维能力、真正的创新能力等,这是实用主义教育的教训。其二,我们的青少年切实地学习和掌握了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科学知识以后,就为他们不断提高素质,成为“四有”新人,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怎样“有理想”,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从何而来?它是科学的产物!这是列宁早就精辟地阐明了的。“道德”、“纪律”等也莫不需要有科学知识作为基础,才能达到自律、自觉的程度。与上同理,在科学知识基础上形成理想、道德、纪律等等,也不是无条件的,例如,要真正消化理解,特别要和社会生产劳动、革命实践相结合,并且要经过长期的过程。但是,如果不学习和掌握科学知识,或只凭经验、常识、活动或口号,那是不够的。邓小平同志在20年前说道:“编好教材是关键”,“教书非教最先进的内容不可。”要“按照中小学生所能接受的程度,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注:《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2、60、60、25页。)邓小平同志这些论断揭示了现代教育的发展规律,并且是反复强调的一贯的思想,与马克思那段名言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他引证列宁并加以强调的“知识的力量”,既是改造客观世界(增加社会生产)的力量,又是改造主观世界(促进自身发展)的力量。这是一条极其深刻的科学原理,对于教育工作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无论怎样解释“素质教育”,只要追求全面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并实实在在地进行科学知识教育。

第三,“素质教育”必定是统摄整个教育全局的。科学知识教育乃是现代教育的中心环节。它不只是一个个别的问题,而是关系教育全局的问题。不少人,甚至教育专业人员,以为知识教育只是智育,这是极大的误解。其实,它是整个或全部教育的共同基础。首先,它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都提供一种新的高级的基础,都使之达到真正现代化阶段。因而,就都真正高出于、区别于古代封建教育、教会教育、现当代某些时期、国家、地区教育体系中的德育、智育、体育。所谓“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本质上都是作为“知识”的“基本成分”而相互联系的。(注:《学习——内在的财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51页。)其次, 它关涉到教育目的,反映着提高素质的性质和程度。它也关涉到课程设计,即要“用先进的科学知识来充实中小学的教育内容。”它还关涉到教学方法,坚持科学知识的教育,课堂教学就决不能轻易削弱,就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学习就要刻苦,等等。因此,科学知识教育抓住了,搞好了,就能使整个教育提高;反之,如果轻视科学知识,不抓或不当作主要的事情来抓,主次不分,抓得不紧,那么,整个教育就保证不了高水平,甚至会走偏。

最后,再来看一看不同时期国际国内教育发展中对科学知识教育怀疑、动摇的教训,是很有教益的。古代封建教育、教会宗教教育都反对或轻视科学知识教育,这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之内,且不去说它,单说积极主张学生身心发展、以教育改革姿态出现的教育思潮及其代表人物们。美国实用主义教育思潮,是最突出的例子。他们轻视科学知识的教育,认为在中小学,特别是小学,不必要也不可能进行科学知识教育,主张代之以儿童经验、生活常识、活动技能,使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其影响所及,教育质量下降,连美国人自己也起来纠偏。前苏联本世纪20年代也是一个相当典型的例子。他们也轻视、甚至否定科学知识的教育,废除教科书,取消课堂教学,代之以生产劳动,社会课堂。到了30年代,他们不得不改弦更张,乃至矫枉过正。我们自己1958年的一些做法,在十年动乱时期被推到极端——不是提倡学习科学知识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而是相反,鼓吹“宁要没有文化的劳动者”,其性质和后果,是众所周知的。由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创社会主义历史新时期,特别是邓小平同志亲自过问和直接领导,党和政府大力扭转“文革”的局面,积极号召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并采取果断有力措施,如恢复高考,整顿学校秩序,组织专家集体编辑充实科学知识的教材,鼓励教师和学生勤奋刻苦地踏踏实实地传授和学习科学知识。一句话:狠抓科学知识教育,这才使我国的教育,从“山重水复疑无路”的绝境,迎来“柳暗花明又一村”。可不可以这样说,2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忠实、准确地实践了邓小平教育思想,这一主旋律奏出的最强音,正是重视科学知识的教育。它取得了伟大成绩,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我国教育现代化道路上树立了丰碑。我们应该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前进。国际上的情况怎样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发生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世界各国也都对科学知识教育重视起来,并日益努力提高程度,追求质量。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在美国,不仅对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和实际进行了批评,而且对60年代忽视基础知识教学的课程革新,也作出批判性的评价,甚至诱发了一场带有保守倾向的“恢复基础”的运动。

也有必要指出,上述对科学知识教育的怀疑、动摇、轻视乃至否定,也并非全无道理。例如,杜威派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批判资产阶级传统教育体系中的“科学知识教育”,唯知主义,崇尚书本,脱离实际,压抑学生个性、特别是主动性的发展,忽视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的培养,这是不适应当时工业化进一步发展的形势需要的,也是不符合教育和教育科学进步的要求的。他们进行批判和要求改革,是有积极意义的。他们主张尊重儿童,重视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训练等等,也有合理的因素。又例如,前苏联20年代的做法,也意在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原则,就连我们1958年的做法,也因为当时教育教学中的确存在教条主义和忽视学生积极性等缺点。问题在于,它们不是对科学知识教育中发生的缺点、偏差采取积极的态度进行克服、补救,以便更好地进行科学知识教育,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素质,而是无视教育改革的历史继承性,否定已有的成果,另起炉灶,削弱科学知识教育,以牺牲和降低科学知识质量水平来谋求“发展”。我们必须认真吸取历史教训,要坚持科学知识教育,充分发挥它的巨大优势和力量,又及时有效地研究和解决进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这些年,在我国教育发展中,发生了追求升学率的现象,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在发展中互相促进的积极作用和相互矛盾的消极作用交织在一起,出现严重的片面性。把中小学的教学与高考的要求简单对号,加剧了学生负担。学校工作和学生的发展都发生了失衡现象,偏重书本、记忆、分数,削弱了实际方面,学生了解社会不够,动手能力、生活能力差,也影响了身体方面和精神的其他方面诸如思想、道德,特别是情感、意志、兴趣、个性等方面的发展。这个问题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关注,因为对于这种严重的简单片面性、妨碍全面发展教育方针贯彻的危害,谁也不能无动于衷、麻木不仁。教育工作者展开多方面的探索,采取积极的行动,不同程度地解决了问题,取得了经验,丰富了认识。在理论上,对于追求升学率的客观现实,不是简单地把它撇到一旁,笼统地贬斥或抵制,而是力图全面理解,因势利导,驾驭它,规范它。它是社会历史现象,反映了经济、教育和文化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一旦经济高度发展,每个人都能获得一份好职业,高等教育群众化,适龄青年的大部分能够上大学,“读书做官”之类的封建文化观念逐步转变,它就会缓解或消失。比较正确的现实的思路是,随着劳动就业改善、高等教育发展、文化观念转变的进程,并在这个基础上,充分弘扬教育的主观能动性,包括教育思想、行政乃至法律的力量,发挥它的积极作用,限制它的消极影响,使之减少到最低程度。正确认识基础教育的性质和任务是使全体儿童都上学并得到全面发展,区别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只使部分青年在某些专门方向发展。正确认识高考和普教的关系,首先是相互促进,中小学可以并应该为大学提供优秀生源,这既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也是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之一。高考为中小学树立奋进目标,引进竞争机制,是有力的激励。其次,两者也是有矛盾的,高考主要着眼大学自身培养对象的选拔,加上考试的本性,决定它不可能也不应该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和毕业标准完全符合;中小学主要追求全面打基础,也不能简单地按照高考的要求办学。努力争取做的是:各级各类教育,保持各自相对独立性,坚持自身的性质和任务,各以自身的优势促进对方的发展,谋求高等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整体提高。同时,想方设法,努力寻找升学和全面打基础的结合点,克服其简单片面性,尽量减轻其负面影响。实践中采取的一些措施,尽管还只是探索,却是积极的,如逐步调整中小学课程,更新某些内容,改善结构,适当降低确实过高的要求,开设多类型、多层次活动的课程,重视艺术教育,加强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探讨新的教育评价方法,着手分别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和中小学毕业、升学考试,改进教学方法,特别是切实有效地克服“满堂灌”的顽症,进行愉快教育、主体性教育、协同教学、合作学习等教育实验。经过努力,一些学校开始出现了喜人的气象,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了,也主动、生动活泼了,思想活跃了,情感丰富了,学习能力、动手能力提高了。这是有重大意义的,因为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就是谋求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结合。教育科学的进步,正表现在由智力开发向情意等非理性或潜意识领域进军。

综上所述,提高素质或“素质教育”这个观念,在我国今天历史条件下,可以做各样解释或理解,我想主要的和实实在在的事情是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牢牢抓住、抓好科学知识教育,就可以促动全局,提高我们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从而更好地提高学生素质。对其中难免出现的问题或偏差,要重视研究,以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下比较现实合理的解决,也是可以解决的。

二、常抓不懈: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提高薄弱校

教育工作千头万绪,节奏快慢起伏,有哪些工作是基本的经常的呢?就是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提高薄弱校。这也反映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重要规律,并且是国际国内的重要经验,对我国当前面临的形势更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一)关于提高教育质量

提高教育质量问题,极其重要,十分迫切。在我们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中,似乎应该有更明确的意识,引起足够的重视。

首先,现代教育在发展中已经把提高质量放到第一位,并当作提高教育的民主化程度来看待。因为国际间国力竞争日益激烈。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而教育的竞争,已日益变数量的竞争为质量的竞争。谁的教育质量高,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占据优势,取得竞争的胜利。随着教育的普及,人们对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提高了,不再满足于同等机会接受教育,而要求同等机会获得成功,也就是说,不再停留于数量上或形式上受到教育,而要求得到高质量的实质上的教育。正由于人们对教育已经从追求数量变为追求质量,并且越来越高,没有止境,因而提高教育质量便成为现代教育发展的新的动力;也因此,能否不断提高质量已是现代教育存在和发展的生死攸关的事情。邓小平同志曾经有针对性地指出,“有的国家中小学质量差,吃了亏。”(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3、64、64、61、59、60页。)他提出,“我们要在科学技术上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但要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且首先是提高中小学的教育质量。”(注:《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第52、60、60、25页。)学生、家长、社会都要对教育进行选择,这是完全正当的。择校现象的热烈兴起更明显地反映出学生、家长、社会对教育的选择。只有学校的教育质量是高的,人们才选择你的学校而不选择其他学校,为什么家长都努力把第二代、第三代送到重点中学、重点小学,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提高什么,往哪里提高?应该明确主要是提高科学知识教育的质量或教学质量。邓小平同志说“现在已经建立起来的各类学校,都不能降低教学质量”。“学校要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否则就不能说是成功的”。 (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3、64、64、61、59、60页。)其道理,在本文上一节,已经做了说明。许多学校校长、教师,积极热情地进行这样那样的教学改革实验,这无疑是非常有意义的,如果能够集中力量,主要研究和解决科学知识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学生学得更多的科学知识,为提高质量提供更多扎扎实实的东西,那就更好了。在中小学,要严格进行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要学好书本知识。这是我国教育的成功经验和好的传统,也受到国际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它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应该加以发展。

第三,怎样认识提高质量过程中的不平衡性,也是一个问题。一是对于学生,要防止误解共同提高的原则,要以先进带后进,不可能设想齐步走式的提高,对学习困难生、拔尖学生分别给以特殊指导都是重要的。二是对科学知识或教育教学内容,各门学科区分主辅是很自然的,不能把全面发展误解为平均发展和整齐发展。

减轻负担也不能与提高质量脱离开来。如果教育质量的提高以学生负担过重为代价,那是无意义的,最终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反过来,减轻负担以降低质量为代价,那也是不可取的。这一点在下面还要讨论。

(二)关于提高教师

第一,教师的重要性在当前一系列问题上表现得非常突出。例如;中小学学生负担过重,有的地区采取削减课程分量、降低难度的办法,这如果是由于原有要求确实过高,现在又做得适当,是必要的。造成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远不限于教育内部,即使就教育内部而言,也并非主要来自课程教材,而是在很大程度上来自一些学校、教师的教学水平没有上去。如果不在削减教材的同时确实有效地提高教师素质,那么,削减教材就是一种消极的办法,而且只有一个结果:降低质量。保证不降低水平是一切教育改革的前提。又例如,在一部分中小学中,教师(包括家长)压学生学,对成绩一时上不来、未考上大学的学生,斥责、讽刺、挖苦、体罚、甚至少数的酿成悲剧。有的同志把它归之于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其实,这不过是外部诱因而不是主要原因或内因,两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这主要是受几千年封建传统的影响,教师(家长)缺乏起码的民主、平等的思想,以及教育、教学中缺乏更多积极的办法等原因造成的。如果教师人格健全、教学能力强,即使受到升学率的压力,情况也会好些。要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与其谴责追求升学率,毋宁积极地提高教师的人格和教学能力。甚至,专门立法,对教师侮辱学生的行为,动用法律制裁。

第二,对我国教师真实的水平,要有清醒的实事求是的估计。对一些关于教师学历资格的统计数字,要考虑其中有无分水分和水分多大。我们的教育行政领导人员和教育专家们,到边远地区、广大农村、城市郊区去走走、看看,就可以了解相当多教师的实际水平。他们运用班级授课制完成教学大纲、教材规定的基本任务,还是比较费力的,他们渴望继续学习和提高。国际上有识之士都已达到共识:“如果没有把主要的重点放到教师培训和不断地培训上,那么也没有任何教育改革会取得成功。”(注:《学习的革命》,上海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441页。 )

第三,要总结教师的教育和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我们的教师教育培训,重视学科专业方面,这当然是对的,但如果对其他方面如教育教学能力、人格品质等忽视,或完全委诸所谓“在实践中学习”,这就值得考虑了。还应提出的是,提高教师(教育者),应该包括各级教育行政人员,在现实国情下,他们对学校的影响巨大。例如,追求升学率的压力,不少是受到某些教育行政机关人员往学校强派升学指标、按照升学率给学校排名次等做法的影响。他们的水平提高了,将起关键作用。再有重要的一点,教育科学,特别是教育基本理论的学习,迄今未能提到应有的位置。从根本上讲,从长远战略上讲,这是不利于我国教育发展、进步与提高的。因为不认真结合工作实际学习和研究教育科学、特别是教育基本理论,就不能在繁复的教育现象中把握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联系,达到理性认识和深刻的理解,就不能真正建立起正确的教育思想,就不能正确识别辨别形形色色的教育思潮。

(三)关于提高薄弱校

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发展极大地不平衡,学校之间也水平不一,有的还差别很大,随着初中普及,提高薄弱校水平的工作就更突出了。

第一,有的地区,取消了初中重点校,小学毕业生一律按居住所在地就近入学,只有数量很少的民办学校允许择校。这样就迫切要求迅速地有效地提高薄弱校,否则,我们就要面临两难选择;要么,不取消重点校,并扩大民办校,允许择校,那就是,在一定时期内保存差别,学生继续接受名义上和事实上都不平等的教育;要么,立即取消重点校,薄弱校尚未提高,也不扩大民办校,不允许择校,那就是,学生受到名义上平等而事实上不平等的教育。许多讨论“素质教育”的文章都十分正确地指出,中小学教育应该不同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应该使全体学生都全面发展,体现公平原则。这是全世界的历史的发展趋势,不过,这需要创造实际的条件,而上述两种情况都使我们暂时还不能完全、实际地做到这一点。仔细推敲两者哪一种比较可取或不可取,这里暂置不论,绝对的一点,即只有迅速有效地把薄弱校提高到与优秀校差不多的水平,才能保证普及教育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一段时期里学校间的水平大致平衡了,又会出现新的优秀校和新的薄弱校,提高薄弱校的工作又要继续进行,是必须常抓的工作。这一点,对于优秀校也是重要的,如果不常抓提高的工作,优秀校也可能落后、变为薄弱校。

第二,在提高薄弱校的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问题是,薄弱校与优秀校的差别在哪些地方?有的同志说生源很重要,就近入学,使优秀学生与一般学生均匀地分配,有利于缩小学校间的差别。这虽不无道理,但会不会分散注意力,忽略主要的东西?据教育学的研究,在学校教育中,质量的高低,一般的规律是教师起主要的作用;只是在教师教得好的既定的条件下,学习好不好,才由学生来决定。如果教师教得不好,不仅一般学生学不好,即使优秀学生,也不会学得好。如果承认学生很有差别,我们可以鼓励优秀校招纳一般学生,但我们,作为教育者,大概都不愿意看着:优秀学生去上明明还薄弱的学校。

第三,提高薄弱校的工作复杂得很,是有待很好研究的,目前所知,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决不可能在短期内一蹴而就。即使一批最好的教师(更不必说物质设备)集合到一起,也未必就成为一所好学校,要有一个磨合的过程,才能形成一个配合默契的整体;要积累经验,形成传统,而这是需要时间的。因此,不可小看它的难度,要有花长时间、大力气的足够思想准备。再者,本文在前面已提到事物发展进步的不平衡的规律和先进带后进的规律,结合提高薄弱校的实际情况来说,学校按水平大都分为三个等级或层次:优秀校,即通常称为重点校,一般校和薄弱校。薄弱校与优秀校的差别,实质上是三大差别的反映,不能用拉平和掺合的办法以消灭三大差别,这已经有了沉重的历史教训。要防止薄弱校还未提高,而优秀校却相对停滞的现象发生。办重点校是我国发展教育的一条重要的经验,它能快出人才、早出人才;不仅如此,它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能以其先进带动后进,促进共同提高,办好重点校恰恰是提高薄弱校的重要方法之一。提高薄弱校与继续办好重点校同时进行,运用差别来缩小差别,这正是辩证法不同于形式主义方法的地方。

综上所述,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提高薄弱校,这是教育发展过程中需要常抓不懈的基本工作,是当前的紧迫要求。这三者密切相联,总的是提高质量。这是现代教育发展的生死攸关的问题。

三、培养好的学风

培养好的学风,是教育和教育科学获得长足发展的基本保证之一,当前更有现实的意义。学风的涵义丰富,根本的和主要的是如何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指导教育研究。

(一)务实,讲求实际,实事求是

务实,讲求实际,实事求是,这是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最鲜明、最突出的特点,也最中肯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不切实际地主观空想、夸夸其谈、哗众取宠的学风,是与它格格不入的。在教育上也是这样,我们研究教育问题时,必须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的这种学风。

例如,根据邓小平教育思想,从高等学校到中小学,都要求认真抓好科学知识教育,同时采取有力措施,防止和纠正负担过重;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中小学基础教育更应该这样。这是何等明白、何等实际!它是从我国实际和国际形势出发的。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又遭“文化大革命”的劫难,必须加速赶超世界科学技术水平,对此决不可稍稍轻视而旁骛。世界是不断进步的,新事物层出不穷,我们要本着务实、讲求实际、实事求是的精神,随时研究、利用一切新鲜经验来丰富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成果。值得指出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特别是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教育思想和实际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向,就是受到两种强大思潮——“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对峙的影响。由于资本主义方式对于科学技术的滥用,教育界曾出现“科学主义”的偏差,片面强调和发展自然科学的教育,而忽视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的教育,对学生的发展,片面着眼于科学、理性方面,而忽视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心理因素以及实际生活方面。作为它的对立面,兴起了“人本主义”和新实用主义教育思潮(当然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在世界许多地方都颇有影响,也传入我国。它重视人的自我发展,特别是个人意志、情感、兴趣、需要、个性以及生活能力等等的发展,反对从社会的发展或科学的发展出发来观察和处理教育问题,而强调从人本身的发展出发来设计教育。这些思想和主张,对于多年确实存在忽视“学生自己的发展”的弊病,以有备受“追求升学率”困扰的我国教育界,很自然地引起某些共鸣。我们也确实可以适当吸收它的合理成分,发挥救偏、补弊的作用。主要在中小学,确实要逐步地摆脱社会分工的制约和实用功利的影响(追求升学率实质上就是它们的反映),对孩子们好好培养,使他们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真正比较全面的发展。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基于“人本主义”,而是基于马克思主义。无论“科学主义”或“人本主义”,它们在整体上毕竟都是错误的,它们都不讲客观社会条件和发展规律,是历史唯心主义;它们视彼此为水火不容,是形而上学。我们借鉴“人本主义”和新实用主义某些合理成分,一定要进行批判性的分析,经过改造,要讲实际条件,并且不能跟加强科学知识对立起来。

又例如,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专门人才、特别是杰出人才的培养,因而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此,他指出,“要经过严格考试,把最优秀的人集中在重点中学和大学。”又说:“高等院校学生来源于中学,中学学生来源于小学,因此,要重视中小学教育”,“要办重点小学、重点中学。”(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3、64、64、61、59、60页。)这也是务实,讲求实际,实事求是的。因为我们是科技落后的发展中国家,而世界上,特别是发达国家科技发展又极其迅速,竞争极其激烈,形势极其严峻,必须抢时间,加速度,早出人才,快出人才。抓了先进和提高,也将带动后进,促进提高。这在理论上,既认定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又看重杰出的个人的作用,是完整的唯物史观,对确立全面的人才观、教育观,具有方法论意义,而且有现实意义。

诸如此类的事例很多,如果我们真把这种方法学到手,就可以大大提高教育研究的力量和成效,避免失误,少走弯路。

(二)运用辩证法,全面地分析和处理问题

运用辩证法,全面地分析和处理问题,这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又一显著特点。这也仍然是“实事求是”。因为事物的发展客观上本来是辩证的;真理总是全面的。在教育理论和实际问题上也是这样。绝对化,片面性,非此即彼,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等思维方式,是与它格格不入的。我们的教育研究一定要学会这个方法。

例如,邓小平同志既重视普及,又重视提高,对于提高广大劳动者科学文化水平和培养知识分子队伍或杰出人才这两项任务总是并提,要求中小学和高等院校都要办好;并且,力图使它们互相促进。又例如,政治和业务、减轻负担与刻苦学习不是绝对对立的,不能只要一个而不要另一个。他说道:“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应该越加自觉,越加刻苦”。“学生负担太重是不好的,今后仍然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和纠正。但是,同样明显的是,要极大地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没有‘三老四严’的作风,没有从难从严的要求,没有严格训练,也不能达到目的。”(注:《邓小平教育理论学习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42、43、64、64、61、59、60页。)

教育理论和实践中诸如此类的问题,比比皆是,充满了矛盾。必须既看到这一面,又看到另一面,尤其是如何通过“斗争”(重要的是改造或创造条件)把它们统一起来,努力在“结合”上做文章,这乃是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也是推动教育发展进步的重要方法。

(三)发扬优良文风

好的学风必须以好的文风作为它的表现形式。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把研究的成果用语言文字(或音像)表现出来,也就是要广泛宣传普及教育科学。这项工作在我国迄今还是很薄弱的。因此,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优良文风,对于教育研究来说,也不是一件小事情。研读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的言论、文章,令人深深体会到,它也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中形成的优良的文风,体现了科学精神,具有巨大的魅力。自延安整风运动以来,我国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广大教师,跟整个文化战线一样,也形成了优良的文风,并且形成了传统(虽然受到了冲击,特别像“四人帮”那样把“党八股”发展到极致),但好的文风、好的传统一直继承和保留下去。其主要特点是:具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实话实说,少唱空洞调头,不装腔作势……毫无疑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我们教育研究也跟其他领域一样,要研究新事物,创造新名词、新概念、新理论、新的文字表达方式,因而要把好的文风加以发展,一定要使我们经过研究所获得的成果,能够清楚明白,很好地宣传普及,为我们广大实际工作者容易接受,顺利接受,尽可能给他们的工作带来切实的好处。

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问题很多,以上三个问题,即科学知识教育问题,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提高薄弱校问题和培养良好学风问题,只是我个人有限的观察和思考所及,并认为是当前比较实际的具体的几个问题,它们反映了国内外现代教育发展中一些成功的经验,也反映了若干历史教训,以及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发生的新矛盾,都是需要好好研究的。这篇文字,主要是参与,认识肤浅,还可能有错误,欢迎批评。教育现象极其复杂,哪怕是一个很小的问题,要想研究和说清楚,也是不容易的,需要各方面的同志,友好平等地没有拘束地互相交流、商量,从各种角度发表各种见解,共同探讨。如果出现不同以至相反的意见,只要抱了同一积极的目标,就应该彼此尊重,而且这也更有利于弄清问题,因为真理愈辩愈明。我想,我国教育科学还年轻,任何个人,总是有局限的,必须大家群策群力,才能使我们的教育研究越搞越好。

标签:;  ;  ;  ;  ;  ;  

教育理论与实践中的几个问题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