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定位_教育论文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定位_教育论文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定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培养目标论文,科学论文,高职教育论文,人才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高职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包括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基本方向定位,以及由此决定的学生在接受完高职教育之后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达到的规格要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其人才培养模式选择、课程体系建设、教学内容组织以及人才培养评价标准等的基本依据。

一、政策文本视角下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回顾

(一)效仿发展期: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导向(1980-1993年)

1980年,我国高职教育在江苏省的部分城市起步。1982年,为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对专门人才的需要,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勾画了试办短期职业大学的蓝图,以“收费、走读、不包分配”为主要特点的短期职业大学,是我国新时期高职教育的肇始。作为对普通高等专业教育的补充,职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上主要参考了普通高等专业学校,即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重点,同时强调“地方性”和为生产一线服务的特征。如,1982年,教育部在关于《中国短期职业大学和电视大学发展项目报告》中指出,职业大学这种新型学校“根据地方的需要,按照灵活的教学计划招收自费走读的学生,使学生将来可担任技术员的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职业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满足“地方需要”的“技术员”,也就是说职业大学在诞生之初的目标定位是培养技术型人才。1987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指出,职业大学要利用同企业、行业的紧密关系,根据需要,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企业事业单位培养“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1991年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的表述是:“积极推进现有职业大学的改革,努力办好一批培养技艺性强的高级操作人员的高等职业学校。”

从相关文件文本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此一时期,对职业大学这一新的高等教育办学机构还处在研究、探索之中,“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还没有明确提出,人才类型多样化的观念也还没有形成,对包括普通高等专业教育在内的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尚不十分清楚。虽然职业大学在专业设置上强调职业性、地方性、针对性,建立职业大学的初衷是为了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但“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强调学生学习和发展的基础成了普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共同趋势,这一趋势一定程度上模糊了知识分类、知识的效用以及人才分类,也相对忽视了知识、技能的实用性特征[1]。职业大学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人才评价模式上仍然沿用学科课程模式,很难突破“本科压缩饼干”的藩篱。可以说,此一时期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在主观上是要突破普通高等教育的窠臼,但在精英教育的大背景,脱胎于高等教育的高职教育在没有任何可以参照、借鉴的历史条件下,在没有建立起与职业界的密切联系的前提下,还是走上了与普通专业教育趋同的道路。但毋庸置疑,职业大学在人才培养方向上的定位代表了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

(二)探索发展期:以“实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1994-1998年)

20世纪90年代,教育结构调整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1994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通过“三改一补”积极发展高职教育。此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确立了高职教育的法律地位,这标志着高职教育作为一种崭新的高等教育类型在在改革中开始稳步发展[2]。高职教育开始了作为一种完整“类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的探索。

1995年8月,全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讨会明确提出,高职教育是一种专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高层次,培养目标是“在生产服务第一线工作的高层次实用人才”,而这种“高层次实用人才”是将“已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变成现实的生产和服务”。1996年6月,第三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国家教委主任朱开轩提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高中后接受两年左右学校教育的实用型、技能型人才,优先满足基层第一线和农村地区对高等实用人才的需要”。培养“实用型”人才成为此一时期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的的主要定位。

(三)规模发展期: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1999-2002年)

1999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教育部决定对高等职业教育、高等专科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实行“三教统筹”,称“高职(高专)教育”,随着原来“高等专科教育”这一高等教育类型的模糊,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得到了不断拓展。1999年颁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村急需的专门人才”。此后,相关政策对高职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基本在“技术型”和“技能型”这两类人才之间徘徊,但重点均在强调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0]3号)指出:高等职业院校的主要任务是面向地方和社区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培养“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同年,关于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教高[2000]2号)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表述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此一时期,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发展的重大进步是从上世纪80年代“数量上的补充”,逐步成为一种独立的、与高等教育形成结构互补的新类型。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实用”思潮的影响,人才学研究的兴起为我国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上进行探索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与条件。作为一种类型高职教育逐步把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满足地方、一线需要的技术型或者技能型人才,但随着“专科”教育类型的模糊,技术型人才培养目标也逐步湮没在高职教育大发展之中。

(四)稳定发展期:以“高技能”人才培养为导向(2003-2011年)

进入新世纪,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跨越发展,高职教育规模迅速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发布后,“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推动我国高职教育走向内涵发展的转型之路,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选择方面逐步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2003年,全国人才工作会议提出“高技能”人才概念,与此相呼应,教育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高职教育要“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2004年《教育部关于以就业为导向深化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要发挥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作用。2011年《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表述为“高端技能型人才”。

此一时期,随着我国高职教育从规模扩张向内涵发展的转型,以及人们对高职教育属性和本质认识的深入,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得到不断强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传统“本科压缩饼干”的学科课程体系被“工作过程”、“任务驱动”所肢解,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逐步淡出高职发展的视野,培养高技能人才成为高职发展的历史使命。从这一时期的重要文件看,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始终围绕“高技能人才”进行。从“高技能人才”到“高素质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再到“高端技能型人才”,核心都是“技能型人才”,所以说,这一时期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定位是基本稳定的,只是相关限定性的表述有所不同,如“高素质”、“高端”以及“高级”,但其确切内涵在现实操作中很难界定。

(五)新探索时期:“技术技能型”的新主张(2012-)

2012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进行了新定位:要不断完善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布局结构,明确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在各自层面上办出特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等职业教育重点培养“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和民族传统工艺振兴需要的一线技术技能人才”,而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需要的发展型、复合型和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可以看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表述,增加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期待,即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需要。但对人才培养方向定位的核心又重新回到了“技术技能型人才”,对技术型人才培养的回归是“十二五”规划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定位的最大亮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定位在徘徊中开启了新的篇章。

二、问题讨论:基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若干问题的思考

30多年来,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不断壮大,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始终在不断地进行调适。虽然今天把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基本定位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但无论是现实操作,还是理论研究都尚有需要深入探究的问题。

1.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重要前提。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分歧是贯穿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探索的一条主线。理清技术型与技能型人才之间的差异是科学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前提。一般认为,“职业教育”主要强调从生产实践中学习,逐步提高技能,丰富经验,增长知识,掌握传统的经验技术,培养“技能型人才”;而“技术教育”则突出学习掌握科学系统理论知识,并应用于具体的技术领域,培养具有解决技术问题的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技术型人才”[3]。可以看出,严格意义上讲,“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是两个外延不同的概念,而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不同定位是理解和区分这两类教育的重要依据:技能型人才知识、技能的习得是一个自下而上、反复训练的、归纳的、经验的过程;而技术型人才知识与技术的获得则主要是把所掌握的较为系统的科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过程,是不断解决技术难题、演绎的、迁移的过程。2003年以来,我国高职教育以“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向的定位被调整为“高技能人才”,这一调整对我国技术型人才培养产生了不利影响。由于中、高职人才培养区分度差异的减小,中、高职毕业生就业发生了冲突,影响了我国高职教育体系的发展与完善[4]。事实上,高技能人才(通常认为,其包括高级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成长往往需要十年以上生产工作实践,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的高职院校其实无法直接培养高技能人才,严格上只能称为“准高技能人才”。

2.技术与人文: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核心理念。技术与人文的冲突是现代大学教育面临的基本矛盾之一。技术与人文融合,应成为科学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理念。现代技术对人的“异化”以及对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有目共睹。高职教育作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教育类型,在30年的发展实践中,对技术负面效应的关注少之又少。纵观30多年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的各种表述,基本都是“社会本位”,培养专门化人才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是其核心价值,本体价值的旁落是其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及个性化需要将是未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另一极”。从技术与环境的关系看,未来产业发展面临着低碳经济的考验,“一线”工作人员的环境意识与“绿色技能”的习得应成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内涵,现代高职教育课程能否及时融入相关内容决定未来我国经济在世界绿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我国高职教育已经有30多年的发展历史,这30年正是我国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技术大进步的时期,作为与之最为贴近的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如果一成不变,显然是不合乎逻辑的,高职教育要与技术进步保持协调一致,不断反映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才能不断实现其存在的价值。然而,作为职业教育的一个层次、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高职教育发展也必须强调对学生自身发展价值的关注,对其培养目标的表述应该也必须相对稳定、基本定型,也必须严格遵守与实施,这就涉及人才培养目标表述的科学性、规范性及其相对性问题,也就是我们应该找到一个立足科学、兼顾过去、展望未来、着眼发展的更加恰当的定位。

3.类型与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基本依据。我国高职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身份,“类型”与“层次”是科学定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依据。作为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向定位上,要突出“高等性”的特征,才能有效区分二者。高职教育能够培养出具有真实水平的高技能人才,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作为学校本位(school-based)的教育形式,其“高等性”不能仅仅体现为工作环境要求下的技能标准,高素质、更为完整的知识体系、更具潜力的发展后劲应该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应有之意。从高等教育角度看,作为高等教育新类型的高职教育一直是近年来的发展重点,突出“职业性”,内涵发展,我国高职教育走出了特色之路,但“矫枉”不能“过正”,对于一些“技术含量高”的专业,应呼唤“学术”的回归,这是技术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更是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的需要。问题的实质在于,高职教育既然是一个类型,就应有其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显示其类型特色,既然属于高等教育,那必须有其适应高等教育一般性的特质。与此同时,高职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的较高层次,其层次还要适应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而调整,这又对高职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于是有了技术人才、技能人才、技术技能型人才,乃至复合型、创新性、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之说,这样的定位需要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展开思考与探究。

三、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新探索

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无论是技术性、技能型、应用型或者技术技能型人才,都难以涵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地域广博的大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极大,全国每年有300多万高职毕业生,很难用一个简单表述加以定位。如果是技术型,很难界定大量人文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定向,如果是技能型也难界定许多社会事业类专业毕业生的定向,更何况,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高职教育现阶段的重点和方向,培养面向农村、面向中小企业、面向民族地区的高职毕业生,将是发展趋势。这些人才不仅要有技术、有技能,更要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服务理念,具有一定综合性。正因为如此,从长期的稳定的发展考虑,需要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定位进行新的凝练和归纳。基于此,笔者尝试提出“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这一概念作为未来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的新探索。

1.“专业人才”。“专业人才”应是“高适应性职业化专业人才”这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定位的落脚点。这里“专业”一词具有“职业的”(professional)和“专门的”(specialized)双重涵义。“专业人才”体现出高职教育的一般特征,即为各行各业,也就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培养“术业有专攻”的“专才”。当然,许多普通高校也培养“专业人才”,这里主要由“高适应”和“职业化”两个定语进行区分。

2.“高适应”。首先,高适应具有较强适应能力之意。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不仅要针对某一特定工作岗位或岗位群,还要在学生未来再就业、多次就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上下工夫,不断提升学生对不同工作环境的适应能力。其次,高适应具有较高层次之意。工作岗位的变迁、信息化时代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使终身教育理念已经变成一种现实。高职教育还要为学生接受各种专业培训、在职学习和学历层次提升为目的的脱产学习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再次,高适应具有较高素质之意。高素质是对素质本位职业教育理念的贯彻,也是对高职教育“高等性”的坚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向坚持不断提升学生包括学术水平、动手能力、环保意识与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和操守在内的学生的全面素质,才能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吸引力。最后,高适应性还包含了一定的前瞻性,也就是说,考虑高职教育发展变化的因素,因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目标已写入《教育规划纲要》,适应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提升职业教育的层次,真正打造世界水平、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必须找到高职教育发展的发展空间和应有地位。

3.“职业化”。高职教育应该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之间找到平衡。如果“高适应”主要是满足学生未来发展需要,那么“职业化”则是满足学生的现实需求。但作为高职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性要求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方向定位核心仍然应坚持职业化的特点。此外,用“职业化”代替“技术型”以及“技能型”的核心定位,避免了二者的竞争与冲突,避免了“一刀切”对我国高职教育发展造成的负面影响:有的专业,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是技能型人才;对于技术性较强的专业应该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其专业划分、课程实施必须按照知识分类、职业分类或产品分类进行,否则无法系统掌握知识结构体系。坚持“职业化”也就坚持了“就业导向”,同时“职业化”也为未来我国高职教育在更高层次上的发展预留了空间。

标签:;  ;  ;  ;  ;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与科学定位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