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影响;环境;监测质量;因素;对策
引言
过去,经济的高速发展,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环境污染问题十分突出,环境保护工作任务艰巨。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是环境保护的眼睛,环境监测质量是环境监测工作的关键,是影响评价环境质量状况、反映污染质量成效、实施环境管理与决策以及强化环境监管执法的重要因素,是监测过程中具有准确性、代表处及紧密性的重要保证。
1 环境监测的特点
环境监测就是采用抽样调查、优化布局、数据分析等方法和技术手段,对环境中的一些要素(如大气、水、土壤等)要素的含量进行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确定自然环境的状态。环境监测具有以下3个特点:(1)综合性:①通常利用三种监测手段进行综合监测,如物理手段、生物手段和化学手段;②监测对象既包括被污染的环境,也包括没有被污染的环境,通常有大气、土壤、水等;③不可以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监测,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对应的方法进行监测。(2)连续性:环境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在环境监测时应该对数据进行长期连续监测,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3)追踪性:环境监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必须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测才可以获得准确的结果。
2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21世纪初期,我国的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一个相当严峻的状态,生态系统退化较为明显,需要加强环境的保护以及绿色发展的理念已经植根于人们的内心。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还包括建立起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作用和地位在最近几年也有明显的提升。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有益于帮助人们获取精准的环境信息,对环境的具体情况能够做出较为真实、客观并且科学的分析,进而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指导,这也表明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3 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
3.1 环境监测体制不够完善
现在我国的环境监测体制不够完善,还有一些地方规定不够完善,在规范监测人员工作行为上,在环境监测体制中没有明确规定出现监测数据失真或错误的处理条例。环境监测体制的不完善不利于我国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社会的发展,环境监测必须要有一套完整的监测体制,有了一套完整的监测体制有利于我国工业产业的快速发展,在我国的环境监测中体系完整的意义非常重大。
3.2 人员因素
因为前期对环境问题没有加以足够的重视,所以在建设人才队伍这块存在有明显的滞后性,环境监测缺少专门性的人才,现有的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了明显的退化,日常的培训工作也没有跟上需要。此外,人员频繁的流动,工作岗位不停的调动,人员技能得不到提升之余,也缺少足够的经验,所以很难适应发展的需要,跟不上实际的需求。
3.3 环境监测的方法不得当,设备落后
现在我国环境监测的方法还大部分运用手工采样,这种方法费时,费力而且得出的结论误差比较大,不利于工作人员对数据进行精准分析,对环境质量准确评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实际调查的数据至关重要,分析细节时都要靠这些数据,只有监测方法得当,我们的环境监测工作才会顺利进行。现在我国的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设备也不够先进,只能对数据进行表层因素分析,无法深入到深层,实验结果的误差也很大,因此实验设备也要跟住时代发展的要求,设备的更新是时代潮流的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4 对策
4.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代表性、精准性和完整性的监督和保障。第一,各环境监测部门要根据实际工作,建立起符合自身要求且可行性强的质量管理体系,包含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样品采集及分析作业等指导书、质量控制记录等,严格要求采样人员与分析人员按照质量体系要求进行监测工作,将质量管理体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第二,制定质量管理年度计划,包括监测资质认证、人员持证上岗考核、管理内部评审等。质量管理体系中具体的实施措施应根据当年环境监测任务的改变而改进,如作业指导书的更新原始记录的调整等。第三,有效实施内审制度。内审人员要本着对监测数据认真负责的态度进行内审,审核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审核监测数据的溯源性,及时发现质量体系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被审核人员要摆正心态,认真对待内审中发现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改正。
4.2 加强监测人才队伍建设,提升其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测人员的政治素养及业务素质是实施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相关工作:一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培养监测人员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使其有勇于担当的工作态度,实事求是,兢兢业业的工作作风。二是要加强技术培训和学术交流,对于培训来说,监测人员除了参加监测技术的培训外,还应积极参与计量部门或同行业组织的有关质量管理的培训,以便熟悉掌握质量管理的新要求,并及时落实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对于学术交流来说,监测人员应适时去兄弟单位进行学习交流,学习实验室的管理,学习如何实现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与外部质量控制相结合。三是要运用各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一线监测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积极性,扎扎实实将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4.3 改进环境监测的方法,更新实验监测设备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科技也在不断发展,设备更新速度也非常快,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思想理念也要更新,符合时代潮流,跟着时代的节奏走,在环境监测中我们的监测方法也要得到更新,不能固守本旧,应推陈出新,把更多的新科技、新方法、新思路运用到实际监测工作中来。监测方法更新的同时,监测的设备也要进行更新换代。设备的运行完全可以取代人工,只要设备能跟住时代的潮流,环境监测的结果会更精确,才能提高环境监测分析的效率,提高监测分析能力。
结束语
环境监测是一项非常有历史价值的事业,我国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的质量堪忧,有的环境污染甚至还威胁到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现在地球的环境保护已经升级到国际性的问题,已经没有国际的区分,可见环保工作在目前的重要性,我们要不断加强自己对环保监测的重视度,俗话说的好“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肩负其保护我们生活乐园的环境责任,做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想境界,树立正确的三观,不断为我国的环保监测工作做贡献,奋斗努力。我国的环境监测还有一段艰苦的奋斗,在奋斗中我们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履行好职责。
参考文献:
[1] 石峰.浅谈如何强化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化工管理,2016(07):144.
[2] 李海波,薄文真.浅谈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J].自然科学(全文版),2016(10):00294.
[3] 袁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22):5-7.
[4] 陈敏.浅谈环境监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J].石河子科技,2013(1):21-23.
[5] 张美丽.环境监测工作质量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能源与节能,2013(3):80-81.
论文作者:杨志蓬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中国》2018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质量管理体系论文; 工作论文; 人员论文; 环境论文; 质量论文; 我国论文; 《科技中国》2018年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