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逊克农场学校 崔永杰 刘东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阅读具有巨大的社会功能,倍受人们的重视。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成了社会发展的命脉,而阅读则是人类获取信息最基本的手段之一。如:报纸、电视、广告、招贴等。阅读是与我们相伴一生的精神乐园。人类正在充分地利用和发挥着阅读的社会功能。因此,从教育的角度看,我们应该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目标”中规定,第一、二、三学段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分别不少于5万、40万、100万字。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说:“阅读用形象的话来说,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也是鼓帆,也是帆前进的风,没有阅读就没有帆,也就是没有风。”可见,阅读对于语文课堂教学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教学也是语文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在阅读教学中,要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与作者产生共鸣,要让情感流淌,让课堂充溢着浓浓的人文情怀,让学生从阅读中体验快乐与充实,提升精神境界,增强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语文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语文能力,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不是靠分析出来的,而是主要靠读出来的,这已成为语文教师的共识。阅读课自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习语言运用, “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阅读教学的中心。”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学生单凭自身的理解能力难以完成与文本的有效对话,这就需要有教师的引导。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中,主要也是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的过程。
首先,课文是学生习得知识、积累语言、形成技能、获得方法的重要凭借。学生学习语文主要靠读的实践,词汇的积累,语言的品味,思维与技巧的提高,驾驭语言的能力日臻完善都与“读”有着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载体,在课堂中,它承载着学习语言、培养语感、促进理解、诱发思辩、引导感悟、熏陶情感、完善知识建构的使命。因此,这个“读”,应该是集中心智去细细品读。从中去感受文章的韵味和情致,揣摩文章的思路和表达方法,领略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独到和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进而品出字里行间所表现的社会之美、自然之美、生活之美、人性之美。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次,作为教师,必须翻来覆去地读,先学生之前与文本对话,取得亲身体验,然后才能再借助文本与学生“对话”,指导“对话”。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要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通过阅读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但又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地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观点,和文本作者对话。在这样的进去和出来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作为学生,在与文本进行对话时,除了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外,还要求学生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学生只有通过熟读课文,有了自己的感情和见解。同时,朗读对语言的积累也为长效对话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在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利用多媒体朗读,教师富有感情的朗读,然后学生自己去尝试着读出那种四季的美的感情。《小马过河》的对话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对话表演,体会不同角色的性格特征和说话时的语气。讲解只能让人知道,朗读却能让人感受,朗读也富于了作品生命。学生通过朗读,内化语言文字,消化、吸收最后可以增加到自己的阅读储备中去。
由于生活经历、认知水平、体验角度、欣赏能力等方面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由于读得真切,心有所思,这时他们便会萌生倾吐、与人交流的冲动,他们渴望自己的感悟体验得到同伴的认可,他们也想听到别人的真知灼见。这时,教师适时地为学生提供交流的平台(学习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及时间。“他们入景入境地朗读,他们入情入理地解说,他们学会了聆听,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接纳、赞赏、争辩、互助,他们不断地对自己和别人的看法进行反思和评判。通过这种合作与沟通,他们看到了文本的多侧面,思考的多途径,从而对知识与方法产生新的洞察与领悟。”同时,通过品读和交流,能使学生更好地领悟文学作品蕴藏着的灵性与思想,感受那充满魅力、充满人性的语言美,在心灵上受到震撼,在人格上得到熏陶,从而产生巨大的人文价值,并内化为一个人的情感。
当然,阅读也不能仅限于现成的教材,那样学生的阅读量会太少,阅读面太狭窄,学生的视野放不开。但教师可以利用现成的教材教会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利用课堂中学到的阅读方法延伸到课外。例如在学习了《丑小鸭》这篇童话故事之后同学们主动找来许多童话故事进行阅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许多童话故事和故事集纷纷在同学们中传阅。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还大大拓宽了学生们的视野,更可喜的是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一个大幅度的提高。
课外阅读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目前的信息社会里尤其是这样。首先,正确的课外阅读是丰富语言积累、发展思维智能、提高表达水平的一种有效途径,不仅不会影响课内语文学习,反而能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巩固课本教材上的知识,语文学习效果会更明显。学语文的根只有扎在丰富的课外阅读中,扎在中外名著中,从中汲取精华,加以生发,才能有所收获。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能使人目视万里、通晓古今的,唯有书籍;能使人接过前人的棒传至后人,以至使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还是书籍;能使人晓事明理,化解因面临各种矛盾而焦虑的,主要的也是书籍。从某个特殊角度讲,书籍与人生可以说是同一概念,要想有丰富的人生,就得爱好阅读,善于阅读,不断的阅读。因为阅读是一种智能活动,阅读面广的人对世界的间接体验丰富、情感也更细腻敏感,其思维水平会日益提高。我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些学习成绩优秀或写作水平较高的学生大多十分重视课外阅读。著名作家王蒙也曾说:“学习是一个人真正的看家本领,是人的第一特点、第一长处、第一智慧、第一本源,其他一切都是学习的结果,学习的恩泽。”读书是一种心灵的感受,能提高人的修养;读书是一种德行,能满足心灵的需要;读书是一种修行,能使人从繁琐的世俗生活中挣脱出来,成为一个心灵自由的人。
我们需要从课外读物中获得阅读知识,汲取丰富的阅读营养。我们多年组织学生成立“图书角”,让学生把自己的阅读范围由课内扩展到课外,由教材拓展到图书角、学校阅览室以及图书馆、书店乃至网上阅读等等。我特别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多读、多看、多想。
总之,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石,如果没有阅读作为基础的话,孩子们的其他能力是很难得到提升的。我相信,阅读的力量是无穷的!
论文作者:崔永杰,刘东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5
标签:学生论文; 自己的论文; 语文论文; 文本论文; 能力论文; 语言论文; 教师论文; 《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