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雷,刘玉贞

刘雷 刘玉贞

(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淄河卫生院;山东淄博255171)

[摘要] 目的 探讨将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应用于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提高中风偏瘫患者治疗效果,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 中医针灸;康复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

偏瘫是中风后的常见后遗症,在临床上常表现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舌强等,对患者健康造成重大伤害,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中风偏瘫患者肌力严重受损,影响四肢正常活动,故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及肌力即刻效应,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目前治疗中风偏瘫常用的手段有中医针灸和康复治疗两种,但单一使用难以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160例中风偏瘫患者,探讨该病使用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中风偏瘫患者1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观察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1.44±12.60)岁,病程25-180d,平均病程(89.89±52.51)d;左侧偏瘫43例,右侧偏瘫37例。对照组男45例,女35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1.67±13.20)岁,病程28-173d,平均病程(88.11±52.99)d;左侧偏瘫45例,右侧偏瘫3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患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开展康复治疗:以避免患者肌肉萎缩增强肌力为目的,对患者患侧肢体施行被动关节活动,健侧肢体使用主动活动为原则,进行肢体、平衡、手眼协调训练;重点针对躯干和下肢展开训练,使用桥式运动和收腹方式训练躯干,使用桥式运动加强下肢肌力,配套练习膝关节屈伸控制,踝关节背屈,坐下和站起;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开展指、肘、肩关节活动控制练习。患者开展康复训练时须有医生指导并有专人陪同,同时结合患者情况使用轮椅、矫形器等辅助器械配合练习。以上训练50-60min/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取手足阳明经穴为主穴,以太阳、少阳经穴为辅。对患者皮肤和针灸用针消毒后施针,以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辩证施针。如肝阳上亢患者增加太溪、太冲等穴位,痰热腑实患者增加丰隆、曲池、内庭等穴位,气虚患者增加足三里、血海和气海等穴位,同时施以相应的施针手法。施针10min/次,得气后留针30min,1次/d,对中风偏瘫患者患侧、健侧交替施针。两组患者连续治疗10d后休息1d为一个疗程,持续4个疗程,并随访1年。

1.3 评价指标 ①疗效标准[2]:治疗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和好转率总和。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治疗效果分为三个评级:与治疗前发作间歇时间比较,延长1年以上不发作为治愈;发作时症状比前减轻,间歇期明显延长为好转;发作频繁或症状加重为未愈。②ADL评分:以中风偏瘫患者进食、如厕、洗漱、穿衣、控制大小便、上下楼梯、步行等方面表现,评价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越强[3]。两组均在治疗前及治疗4个疗程结束时统计两组患者ADL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ADL评分对比 治疗前,观察组平均ADL评分(35.56±14.34)分,对照组平均ADL评分(35.89±14.73)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49,P=0.962);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64.11±11.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46.33±10.1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08,P=0.003)。

3 讨论

中风偏瘫的成因是脑组织局部供血异常致其出现缺血和缺氧,进而导致脑组织逐渐坏死、软化,引发患者相应部位的症状和体征,神经功能缺失。临床实践中,中风偏瘫的治疗主要是恢复性治疗,旨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活动及生活自理能力,故存在治疗周期长、易复发、占用大量医疗资源等问题。近年来,中风偏瘫发病率的持续走高,无疑对中风偏瘫的治疗手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康复治疗和中医针灸作为目前较为成熟的治疗手段,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疗效性。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治疗后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可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治疗效果。究其原因,康复治疗能帮助患者促进血液循环,恢复肢体肌力,提高平衡能力,诱发机体分离运动,保护重要关节。中医学认为脏腑气血不顺,阴阳失调,血脉失去滋养是中风偏瘫的成因。针刺手足阳明经穴能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改善患者功能障碍;针刺太阳经穴能有效促进恢复脑功能,针刺少阳经穴能够平衡阴阳疏通经络[4]。因此,采用中医针灸治疗增强患者脑部血液流动,增加脑部血流量,减轻脑部损伤,促进脑血液循环恢复和重建,通经活络。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能由内而外反复锻炼患者全身,刺激患者神经中枢,显著提高神经系统活跃度,加速脑细胞恢复;同时中医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可加快运动功能恢复,从而改善预后[5]。

综上所述,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能有效提升中风偏瘫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强,文毅,王明菖.针药结合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6,5(10):1187.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37-39.

[3]陈芊妤,廖若夷,张月娟.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在中风后偏瘫病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进展护理研究[J].2018,3(5):677-681.

[4]于学平,严姣,邹伟.肌张力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8,10(10):1035-1038.

[5] 王一清,杨会生,冯欢欢,等.针灸治疗中风偏瘫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12(12):1670-1672.

论文作者:刘雷,刘玉贞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  ;  ;  ;  ;  ;  ;  ;  

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对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刘雷,刘玉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