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三条途径_世界经济论文

中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三大途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大论文,经济增长论文,中国论文,途径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促进世界贸易的增长

当前的世界贸易格局与20世纪90年代的显著不同是,贸易主角发生了变化。1990-2000年的10年中,发达国家主导世界的出口,70%的出口来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出口约占25%。相反,2002-2003年贸易恢复增长是发展中国家在起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在2003年的全球贸易中,出口量只占21%,发展中国家竟达到66%,转型国家占12%。

作为对外贸易主角的中国,对外贸易规模居世界前列。1999年中国进出口总额为3606.3亿美元,2000年为4742.9亿美元,2001年为5096亿美元,2002年增加到6207亿美元,2004年达到了11547.4亿美元。据统计,从1978年到2002年,中国货物进出口增长152%。25年来,中国商品进口的增长速度达到15%,高出世界货物平均进口增速10个百分点。在贸易额上中国已超过了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国。

联合国《2004年贸易与发展报告》中指出:“全球经济形势的改善只能归因于少数国家经济业绩异常优异,对其它经济体的作用甚大”。中国在其中的作用非常引人注目,2003年中国对全球进出口增长的贡献达到34%。尽管总体经济和人均产值仍远不如日本,但中国对亚洲经济发展的支配性影响,已经超过了经济泡沫破灭之前的日本。

1、中国对东亚和南亚贸易增长的作用

中国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角,通过大量进口首先刺激了亚洲国家的经济增长。亚洲是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2002年中国对这一地区的进口达到了8%。2003年中国进口增长40%,主要来自亚洲主要贸易伙伴尤其是日本和韩国。2004年,中国进口增长速度超过出口,进口的大部分仍然来自亚洲国家。亚洲各国对中国的出口1990年不到他们出口总额的7%,到2003年已超50%。其中,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甚至澳洲去年的出口增长几乎全部来自对中国的贸易,韩国去年对华贸易首次超过对美贸易,成为东亚的划时代事件。

日本对外贸易2003年首次出现增长,出口比上年增长了33.2%,进口比上年增长了13%,均更新历史最高记录。但对中国的出口就增长了44%,其中数码家电、超薄等离子和液晶显示电视机对中国的出口比上年增长了230%。轮胎、化工产品和机床的出口比上年增长了20%-80%,汽车出口比上年增长了20%,汽车零部件出口比上年增长了90%。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数字表明,2003年,日本对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了15.3658万亿日元(约合1330亿美元)。虽然对美国的出口比上年下降了9.8%,但全年的出口总额仍然达54.5589万亿日元,贸易盈余超过了10万亿日元。主要原因就在于日本对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等亚洲地区的出口额大幅增加。《华盛顿邮报》指出:“日本2003年出口增长的近80%归于中国”。尽管美国仍是日本的最大贸易伙伴,但两国间的贸易量有所下降。日本的制造业正逐步向低成本地区转移,尤其是中国,许多以前直接从日本输向美国的商品(1T、电子产品、汽车及机械等)现在则是在中国的日资企业生产装船运往美国的。这是日本资本和中间产品向其它亚洲国家尤其是中国输出的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2003年,日本对中国的进口增长,大部分是在中国的日资公司所需要的中间产品,而这些日资公司的最终产品是同时在中国和国际市场销售的。这种中间产品的大量出口中国,是2003-2004年日本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由于中国需求旺盛,日本的钢铁、建筑机械、海运、电子电器、机床、汽车及其零部件行业对中国出口剧增,极大地促进了这些行业的迅速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救活了在日本被称为“夕阳产业”的钢铁、海运和造船业。2003年,日本三大钢铁公司对中国的汽车所用钢板和建筑所用钢材出口大幅度增长,销售额和利润均创历史最高记录。其中,新日铁公司2003年度的税前利润是上年的5.4倍。由于中日之间的贸易往来增加,运费不断上涨,又促使日本海运业出现了近20年来从未有过的兴旺局面。

东亚和西亚出口巨幅增长的一个主要动因也是中国进口需求的快速增长,使得该区域的工业品供应和中间产品贸易流增长加快。特别是本区域内的工业化国家,如韩国和新加坡,这些国家的不少产业都向低生产成本国家尤其是中国转移。

启动东亚国家经挤增长的,是出口导向的深层转变。区域内生产过程的深层合作与共享为本区域向其它地区的出口增长贡献最大。特别是,中国作为主要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组装基地的崛起对这个变化影响巨大,无论是对区域内还是对其它国家而言。如前所述,以前许多由其它亚洲国家生产的产品和出口现在是在中国生产并出口的,这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中国与其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不平衡:对北美和欧洲的顺差越来越小,与亚洲其它国家的逆差越来越大。与此同时,中国工业的快速增长也增加了对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能源和工业原材料的需求。

2、中国对亚洲以外国家贸易增长的作用

中国对亚洲以外国家贸易增长也有着一定的影响。拉美地区国家出口中初级产品供应的增加,正好赶上全球尤其是中国的需求。中国是南美非常重要的市场,巴西出口的6%是输向中国的,阿根廷、智利、哥斯达黎加和秘鲁出口中国的约为9%。

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和钢铁占总进口的40%,从巴西进口的主要是纸浆、菜子油和金属矿等,从澳大利亚进口的包括生毛皮、润滑油、纺织纤维等。即便是有些国家的产品不直接输入中国,也由于中国旺盛的需求刺激了产品价格,使这些国家的大部分出口收入仍得益于中国的间接作用。

转型经济体对外贸易活跃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服务价格的提高,其中运输业增长最快,这个领域的增长也是离不开中国的旺盛需求的。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双边贸易保持着强劲的态势。自1995年以来,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每年以19%的速度增长,与全球贸易的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2002年起,双边贸易在东南亚国家逐步走出金融危机阴影后出现了飞跃。2003年进出口总额达到556亿美元,其中东盟国家对中国出口337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4.5%。在东盟国家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口出现低增长或负增长的形势下,对中国的出口保持了一枝独秀。现在,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取得了全方位的发展,东盟已连续10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已成为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

总之,中国通过进出口贸易的途径对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很显著的。2003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是8509.9亿美元,其中与日本、美国、欧盟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就超过了1000亿美元,对日本、韩国、东盟的进出口额增长率都超过了30%。而且在与这些国家的贸易中,进口多,出口少,存在着巨大的贸易逆差。2003年,中国与日本的贸易逆差是147.25亿美元,同东盟的逆差是164亿美元,同韩国有230亿美元的逆差,中国进口大于出口至少在100亿美元,而且增长率都在30%以上。

因此,摩根士坦利财团首席经济学家斯蒂芬·罗奇在报告中充分肯定了中国贸易发展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他指出:“2003年,中国外贸进口吸收了美国出口增量的22%,德国出口增量的28%,日本出口增量的32%。对东亚国家而言,2003年中国对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的经济增长贡献达3至7个百分点。从进口结构看,除了初级产品,中国增加了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对出口国的产业和就业拉动更大。”

中国经济发展为世界投资创造了机遇

在中国投资潮的带动下,国际投资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前20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每年以近9.3%的速度增长,近10年平均以8%的速度增长。在世界经济增长处于低谷下,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世界各国投资创造了难得的机遇。2003年,中国对世界投资的贡献占到60%。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投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取消了对外商投资的地域限制,放宽了外商进入商业、金融、保险等服务领域的门槛,降低了进口商品的关税总水平,对特定农产品以及所有农产品补贴实行严格的上限约束,改变原有的绝对配额管理为关税配额管理。2004年7月又实施的《行政许可法》,颁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法律的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外商投资审批程序和有关事项。因此,中国连续两年被美国科尔尼公司评为全球最具投资信心的国家,联合国贸发会2004年报告显示,中国将是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地区之首。

中国的投资环境和投资政策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企业,来投资的国家和地区近190个,全球最大的500强跨国企业已有400多家在华投资,世界排名前例的汽车巨头全部进入中国,世界IT产业100强中已有90多家进入中国。截止2004年7月底,外商在华投资的企业累计49万家,实际投入的金额近5400亿美元。外商投资已遍及中国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因此,中国每年实际利用的外资不断上升,2001年为496.72亿美元,2002年为550.11亿美元,2003年是561.40亿美元。全球是6000多亿美元,可以说将近1/10的FDI到了中国。2004年,中国实际利用外资为606亿美元,按照国际上通用的“固定资产余额”推算,至2003年外商直接投资存量为2600亿美元。

来华投资的外商约85%来自东亚。其中,日本在中国的投资名列前茅。世界顶尖的彩电大企业松下、东芝、三洋、三菱四大公司,都已将生产的主要基地迁往中国。日本的各大汽车公司除对中国出口大量的汽车产品和零部件以外,都纷纷到中国来投资。丰田、日产和本田等生产厂家从2004年开始,正式扩大在中国的生产和销售。除此之外,东芝的录像机,三洋的CD、DVD单放机,夏普的空调、复印机,松下的手机等,其主要生产基地也先后迁往中国。我国深圳科技园区进驻日本的各类企业就多达33家。

日本众多企业来中国投资的主要原因,是他们认为日本国内市场萎缩,定货量下降,不论如何经营也不赢利,不能不到中国来投资。在中国发展比在日本的条件好得多,中国劳动力十分便宜,是日本的1/20。美国每小时工资约16美元,在墨西哥约4美元,在中国只有0.50美元。而且,中国在交易量、市场成长率、物流的便利性及政府限制减少等方面的综合条件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目前,绝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经营良好,从快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中获取了丰厚的回报。特别是高科技、服务业和汽车业成为当前外商投资的重点,并赢得了新的发展。如汽车业,2002年中国轿车销售量112.6万辆,汽车行业15家重点企业利润突破了56%,经济效益尤其显著。

外商在华投资之所以推动了本国的经济增长,是因为他们获取到了巨额的利润,提高了国内的消费和投资。日本贸易振兴机构的调查结果表明,日本80%以上的在华投资企业已经获利,特别是松下、佳能、日立、三洋、夏普等厂家在中国的投资获得了很好的回报,中国已经成为这些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

中国在吸收大量外来投资的同时,也积极地到国外去投资。中国对外投资2003年累计达到330亿美元。截止2004年底,中国企业在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设立了7470家企业,中方直接投资金额已超过332亿美元。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五大对外直接投资来源地,这不仅为中国的自身发展赢得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有效地增加了当地的就业和税收的发展。

中国需求提升国际市场价格,使贸易伙伴国获利

中国是一些主要产品的最大生产国和主要出口国,对国际价格水平的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对农业初级产品、金属和矿产品。2003年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几乎都不同程度地上涨,幅度最高的是石油、初级农产品和矿产品。可以说,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引发的旺盛需求促使国际市场价格上升,各国通过中国的大量进口获取巨额利润,推动了本国经济的发展。下面就某些商品分析中国市场对价格的作用。大豆:在国际市场对大豆需求普遍下降的时候,中国的需求却增加了2倍,中国大豆进口占全球大豆进口总量的1/3强。2003年对拉美的进口增加了80%多,是大豆价格上升了17%的最主要原因之一。相反,中国在对巴西暂停进口大豆后,巴西大豆价格马上下跌,损失达11亿美元。中国对大豆的需求暴涨再加上美国由于气候的原因农产品库存下跌,刺激了不少南美国家的农业发展,尤其是阿根廷、玻利维亚、巴西和巴拉圭。

原材料:中国的需求对价格的影响表现最明显的是棉花和橡胶。棉花市场和价格问题一直都是WTO谈判中南美双方的焦点之一。在2003年9月的坎昆回合中,非洲贝宁、乍得和马里等4个非洲国家又提出了棉花问题,因为发达国家的农业补助大大削弱了这些国家的棉花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但2003年的棉花价格涨幅很大,原因是前几年的低价和中国纺织业的发展。中国在2002-2003年的棉花消费增长了12%,占全球消费总量的30%,其它国家的需求增长基本出于停滞状态。2003-2004年中国的棉花进口占全球进口总量的20%,比2001-2002年的1.6%增加了18.4个百分点。因此,是中国的棉花进口使国际上棉花价格上升了近5%。

橡胶:中国由于汽车业的发展成为最大的橡胶消费国。2003年中国的橡胶消费增长了11%,全球增长不到5%,中国占全球消费总量的18.5%,目前中国国内的供应只能满足1/3。

矿产品:中国制造业和基础建设的发展刺激了对矿产品的需求,使得一些产品价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如铜、铁矿石、镍等金属产品。中国进口的提炼过的铜在过去3年增加了3倍,2002年占全球进口总量的17%。

煤:中国经济增长是高耗能型的,强大的需求对国际生产起很关键的作用,尤其是煤和石油。与其它商品不同,煤对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出口而不是进口方面。中国既是煤的最大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生产国和出口国,目前中国基本可以自给。但国内市场对煤的消化大幅度减少了可供出口的部分,使得国际煤价上涨。

石油:原来中国的道路不足和汽车不普及,对国际石油需求方面的份额较低,1993-2003年大约只占全球需求的7%。但是需求增长很快,十年内增加了1倍,这也构成石油价格上升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随着汽车的普及和产业升级,中国将取代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比上年增加了33.4%,国际上不少机构因此认为中国因素在原油价格上涨中超过1/3。实际上,原油价格从2003年5月开始稳步上升,2004年10月达到并超过1990年底初期的高峰水平,除了经济复苏产生的需求增长因素外,价格波动这么大,还有供给因素导致的石油市场的脆弱、主要消费国美国的储备下降、OPEC为防止油价下跌而采取的限产措施、美元贬值以及国际石油炒家对石油价格的操控等几个原因的共同作用。持续上涨的油价引起了许多担忧,尤其是对需要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但另一方面,高油价产生的石油输出国的高收入也会增加。至少到目前为止,高油价在发达国家还没有转化为通货膨胀,引发主要国家央行的紧缩政策。

制造品:在不断上升的价格指数中,以美元计价的发达国家的制造品出口的单位价值2003年超过了9%,这意味着总体的商品贸易进出口价格比率实际上并没有改善,某些商品甚至是恶化的。在通常情况下,影响国际商品价格本身和进出口价比的最关键因素是美元汇率的走势,就是价格与美元汇率的走势是相反的。但美元贬值并不意味着以其它主要货币计价的商品价格的同比上升,上升的幅度总是比贬值的幅度小,甚至小很多,不与美元挂钩的进口国的需求在美元升值时并没有下降甚至上升。对许多大的进口国来说,商品价格的提高是与近几年的美元大幅度贬值一致的。例如:2003年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以美元当期价值计价的综合商品价格指数提高了8%,特别提款权计价的下降了1.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的以美元当期价值计价的非能源商品价格指数提高7.1%,以特别提款权计价的下降了0.9%,以欧元计价的下降了10.6%。在这种汇率状况下,一些与欧元挂钩的非洲国家的出口速度就非常受影响。但是,美元的疲软,加上全球的低息,投资者预期商品比其它资产的回报会更高,因而刺激了国际投资者的商品需求。尽管这种投资主要集中在贵金属上,但却使其它金属产品甚至一些非金属产品价格也一起上涨。这些投资基金的作用加剧了目前商品价格的波动。

世行报告:世界经济正在减速

周咏缗 编制 新华社发

标签:;  ;  ;  ;  ;  ;  ;  

中国促进世界经济增长的三条途径_世界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