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客”对乡村旅游社区的经济影响研究
——以大理双廊白族村为例
杨家娣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云南 昆明 652501)
摘 要: 以布迪厄的文化资本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以大理双廊白族村为田野点,以乡村旅游社区新兴群体“驻客”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田野调查,展现旅游情境中“驻客”与地方政府、社区居民和游客交往互动过程中对社区经济产生的影响,趋利避害,发挥其作为连接东道主与游客、社区与外界的桥梁作用,引导“驻客”参与旅游社区建设和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与乡村社区和谐发展。
关键词: 驻客;乡村旅游社区;经济影响
“驻客”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从城市游客转变而来,携带着一定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入驻乡村旅游社区,或租或购入居住设施,长期或不定期生活的一个特殊群体。杨慧教授根据该群体“亦主亦客、非主非客”的类中介特性,将其命名为“驻客”并界定为“以休闲为目的,自愿离开家到某一个地方去参观、访问并长期居留,以体验和享受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作为旅游社区的“异质性”存在,旅游人类学研究通常将其归类为旅游移民中的生活方式移民。
一、案例点简介
双廊古名拴廊,又名良甸村,南诏国时期亦称鲁川,清代以后更名为双廊。双廊古村落历史悠久,史料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白族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捕食鱼螺,是洱海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双廊村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北岸,距州政府60余公里,是双廊镇的七个行政村之一,为镇政府所在地,也是沿湖四个村中最北端的一个村,包括玉几岛、岛依旁和大建旁三个自然村。截止到2017年年底,双廊村有人口1099户,3772人,90%以上为白族。
渥巴锡之仲兄作为人质死于阿斯特拉罕,史载明确。具体拘禁之地、死亡之地,未留下史载,但人质不是普通的囚犯,将萨赖安置在作为当年阿斯特拉罕衙署所在地的小克里姆林宫、居住在这座白色大楼里,似也不失是一种合理的推测。若如此,小克里姆林宫也是土尔扈特人又一处伤心之地。
双廊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海,东靠“佛教胜地”鸡足山,南接“蓬莱仙岛”小普陀,西临洱海万顷碧波、远眺苍山十九峰,北与鹤庆县黄平镇接壤,自然景观得天独厚,自古便有“大理风光在苍洱,苍洱风光在双廊”的美誉。千百年来,双廊白族祖祖辈辈“靠海吃海”,以摇橹打鱼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造就了绚烂多彩的历史文化和民风习俗。近年来为保护洱海而实行的“双取消”(取消机动船捕鱼、取消网箱养鱼)政策使渔业逐渐衰退,传统渔业劳动方式慢慢消失,但仍保留浓厚的渔文化。
近年来,随着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双廊因舒适的气候环境、优美的山水风光、淳朴真实的白族风俗以及杨丽萍、赵青等名人效应,成为众多都市游客竞相前往的旅游地,许多游客在旅游结束后驻留,或租或购土地房产长期或不定期生活,对村寨的传统风貌、建筑格局及社会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是乡村旅游情境中“驻客”现象的典型代表。以双廊为田野案例,通过深入观察“驻客”与居民、地方政府和游客交流互动,总结分析该群体对社区经济带来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引导“驻客”参与社区建设和发展,实现旅游产业与乡村社区和谐发展。
钾肥市场库存量逐渐走低,短期市场价格维持坚挺,后期下游冬储市场开启后,价格或有上行可能,需关注大合同进展状况。
二、“驻客”对大理双廊白族村的经济影响研究
(一)伴随“驻客”而来的经济资本注入引发地产泡沫经济
越来越多的村民弃渔弃农从旅或外出务工,从根本上改变了长期以来的营生方式,村民们的生计转而主要依赖旅游业,经济结构单一。当地方旅游业退潮之后,双廊的经济发展将失去依托,缺乏资源掌控力和运作力的村民,其生存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二)导致物价大幅上涨,村民生活成本增加
对于双廊这样一个以渔业和山地农耕为主的传统村落,伴随“驻客”而来的资金注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村寨经济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在短时间内带动了双廊经济繁荣,却使地方物价骤升,村民生活成本增加,主客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在旅游业带来的经济繁荣表象背后,大部分村民成为点缀或陪衬,并没有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中获得可观的经济收益。
双廊白族长期依赖洱海渔业和山地农耕,近年来大量“驻客”兴建客栈和茶餐吧接待游客,村民纷纷效仿,试图从中分得一杯羹。作为洱海畔的一个小渔村,双廊耕地有限,亩产较高的海边耕地几乎被“驻客”租用,村子周边的山地因亩产低,几乎没人耕种。大部分人外出打工,村寨日常生活所需的蔬菜水果几乎靠商贩从临近村镇或下关批发,价格与日俱增,村民的生活成本逐年增加。
(三)改变社区居民固有的生产生活方式
21世纪是一个以创新为主导的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角业已吹响,越来越多有一技之长和创业理想的创客们正融入到这场创新大潮中来。科研众包平台的出现,就像一块磁石一样,释放出强大的人才吸力磁场。而这块磁石的磁核,就是平台为创客们提供的施展个人才智、释放创新动能、实现个人价值的舞台和机会。一方面,科研众包平台为这些有能力、有梦想的创客们提供了实现个人价值的创新创业舞台;另一方面,创客们在平台上实实在在地为企业发展解决了技术难题,他们同高校、科研院所里的科研人员一样,用智慧为这个社会创造出巨大的财富和价值。
“驻客”们携带着一定的经济资本入驻乡村旅游社区,凭借一定的经济优势和敏锐的商业眼光,从村民手中或租或购临海区域的土地房产大肆兴建客栈和茶餐吧从事经营活动,少则三五年,多则十几年。一批批“驻客”频繁到来和离去,土地房产被反复转让,导致房产价格在短短几年间连翻数倍。旅游旺季时尽管价格飙升,但仍出现一房难得现象,这其中的大部分利润均流入“驻客”口袋中,与村民关系甚微。
三、结论与建议
对于双廊这样一个地少人多的海边渔村,自然灾害和人为决策——洱海“禁捕”、山地退耕还林等几乎扼杀了其发展经济的可能性。传统白族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这一民族社区提供了另一个较为理想的生存发展空间——发展乡村旅游业。即便没有杨丽萍、赵青等名人效应的宣传拉动,在旅游全球化和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双廊也无法保持“深在闺中人未知”的状态,这是村民拓展经济发展途径和提升自身生活水平的需要。
捕鱼曾是双廊人民的主要营生方式,并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捕捞方式和独特的渔文化,近年来因受政府“双取消”政策限制,加之“驻客”经营活动带来的示范效应,村民们转而从事食宿接待和旅游商品销售。曾经盛极一时的洱海开海节、洱海祭拜等习俗随之消失,曾经被家家户户视为珍宝的各式渔船和捕鱼工具被随意丢弃在村子的水沟边或洱海畔,越来越多的村民“弃农从旅、弃渔从旅”,长期以来形成的劳作方式随之退出历史舞台。在双廊年青一代的印象中,捕鱼成为过去式,属于老一辈人的故事。
“驻客”因喜欢双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才决定移居至此工作和生活,将其当作“第二故乡”,通过从事旅游客栈和餐饮服务保障基本生活所需。大部分“驻客”来自一、二线城市,具有高学历、高素质、高收入等特质,与社区居民相比,“驻客”普遍受过良好教育且在现代社会中摸爬滚打多年,拥有一定的经济和文化资本积累,以及更强的资本再生产能力。在驻留地生活期间通过从事经营活动实现了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间的相互转换,从而获取旅游业发展的大部分收益。
《夹竹桃》一课描写院子里花的一小节,看似与夹竹桃没有关联,让学生删除以后对比,学生就会发现这一小节的存在是为了衬托夹竹桃的韧性的。
“驻客”和村民一起构成了双廊的真正主人和村寨命运的掌舵者。地方政府应将各自为政的“驻客”整合起来,成立“双廊民间扶贫助困协会”,由“驻客”中权威较高的人担任会长,对现有“驻客”登记造册,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结对帮扶活动。根据“驻客”的经济实力和经营管理能力,号召和组织一个“驻客”负责一个或多个社区贫困家庭,从客栈经营管理技能和文化知识学习等方面给予村民必要的扶持和帮助,培育村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驻客”中有一部分年龄较大者见多识广,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管理和决策能力;村寨中部分年长的文化人士和社区管理者具有较高权威,能与村民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将他们聚合起来,成立双廊旅游发展协会,定期召开会议,对村寨的旅游发展进行统筹规划;同时,利用“驻客”的人脉关系,聘请旅游和经济专家,为双廊的社会经济和旅游业发展出谋划策,以激发“驻客”对双廊的主人翁意识的责任感,促进双廊的社会经济和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凌文峰,段平.“驻客”:“游客”“东道主”之间的类中介人群——丽江大研、束河、大理沙溪旅游人类学考察[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44-50.
[2]瓦伦L.史密斯,著.张晓萍,何昌邑,等译.东道主与游客——旅游人类学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240.
[3]赵丽佳.旅游、现代性与自我认同——对丽江束河古镇“驻客”的人类学考察[D].云南大学,2009:39.
[4]段平.“游客”、“东道主”之间的“驻客”——基于大理剑川沙溪寺登四方街的旅游人类学考察[D].昆明:云南大学,2012.
[5]陈修岭.民族旅游中的文化中心主义与族群认同研究:基于大理双廊白族村的田野调查与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14,(5):147-152.
Economic Influences on Rural Tourism Community from Residential Guests—A Case Study of Shuanglang Bai Village,Dali Prefecture
YANG Jia-di
(Yunnan Land and Resources Vocational College,Kunming,Yunnan 65250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a case study of Shuanglang Bai Village,Dali Prefecture,the author tried to summarize impacts on local's economy from residential guests,a newly-appeared group in many rural tourism communities who initially visited and then decided to work and live in the communities by renting or buying the local's land and houses.According to which the author tried to find a proper way to lead residential guests to joi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village.
Key words: residential guests;rural tourism community;economic influences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19)46-0057-02
收稿日期: 2018-11-28
基金项目: 本文为2017—2019国土资源职教科研课题(项目编号:GTZJ-2017-07)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杨家娣(1978-),女(汉族),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旅游休闲管理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旅游人类学。
标签:驻客论文; 乡村旅游社区论文; 经济影响论文; 云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