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际遇:电脑时代的中国古典文论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论论文,际遇论文,中国古典论文,危机论文,时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危机与际遇并存,是中国古典文论研究在世纪之交面临的现实。所谓危机,是以20世纪电子传播兴盛造成的诗歌艺术边缘化、书面艺术边缘化和语言艺术边缘化为背景的;至于际遇,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多媒体、数据库和机器翻译等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推广应用存储检索、实时通信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可望使中国古典文论传播研究更上一层楼。
一、危机:古典文论的边缘化
如果正视我们所处的现实,便不能不承认古典文论研究面临着危机。这种危机不是来自研究队伍的素质降低或者研究成果在数量、质量上的下降,而是来自相关社会需求的缺乏。事实上,从本世纪上半叶老一辈专家创立中国文学批评史这门学科以来,我国学者经过辛勤的努力,业已在古典文论研究领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是,正如中南民族学院的李建中博士在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的一次年会上发言时所指出的,数量日增、篇幅大过于前的古典文论研究著作正在失去自己的读者群。除了同人以及准备应考的学生之外,几乎没有什么人对这些论著感兴趣。不仅如此,来自政府方面的消息也非常令人不安:在科研课题指南中,我们已经难得发现关于中国古典文论的内容。在今年国家教委所进行的研究生招生专业调整中,中国文学批评史失去了作为独立学科的地位,被归并到其他专业。就此而言,可以说以往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进行古典文论研究更令人感到“供过于求”的矛盾了。缺乏相关的社会需求,在物质生产领域将导致工厂停产、工人下岗甚至企业倒闭;在精神生产领域虽然不至于一下子就出现类似的现象(因为文化必须传承的缘故,再冷门的学科也得有人从事研究),但是,前景总不是令人乐观的。
古典文论研究的危机究竟是如何造成的呢?笔者认为:它是印刷文明向电脑文明过渡的历史时代不可避免的现象。如果我们将古典文论置于文学的总体格局来加以考察的话,那么,不难发现:在电脑问世以前的时代,文艺领域有三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即诗歌艺术相对于散文艺术所占有的优势,书面艺术相对于口头艺术所占有的优势,语言艺术相对于其他艺术所占有的优势。可以说:自电子传播(特别是以电脑为手段的传播)兴盛以后,上述三种优势已经向劣势转化。
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华,古代中国曾经是诗的国度,“诗言志”被作为古典文论的开山纲领。口头传播时代的诗歌是朗朗上口的歌谣,其最初形式是合乐的,便于传唱。书面传播时代开始以后,诗歌逐渐分化为民间之作与文人之作,后者有显著的书卷化趋势,相当部分作品只便于阅读而不便于诵读。人们通常认为写散文比写诗容易,这是由于散文比诗更近于日常口语的缘故。与此相适应,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看重诗的价值甚于散文的价值。人类进入电脑时代以后,运用计算机进行自动创作的实践动摇了这一传统观念。至迟从1962年开始,国外就有人尝试通过计算机程序生成诗歌。1962年5月,读者面颇广的美国艺术杂志《地平线》发表了题为《一位美国新诗人登上诗坛:埃比的作品》的文章,其中引了埃比(Auto-beatnik的简称)的“朦胧诗”《姑娘》。埃比其实是一部计算机,写诗的程序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格伦代尔市精密仪器公司天秤观察仪部的沃西等人设计。写上面这首诗时,它“掌握”了3500个词。这类“作品”的出现,表明诗歌可以通过电脑随机产生。1984年,在我国首次青少年计算机程序设计竞赛中,上海育才中学年仅14岁的学生梁建章以“计算机诗词创作”获得初中组四等奖。梁建章仅用半年时间设计出来的程序,使用APPLEⅡ微机,收入词汇500多个,以山水云松为主题,平均不到30秒钟即可创作五言绝句诗一首,曾连续运行出诗400多首,无一重复。而且,由该程序生成的作品,有些读起来还不乏诗味,像《云松》就是如此。诗中写道:“銮仙玉骨寒,松虬雪友繁。大千收眼底,斯调不同凡。”正如他的指导教师张寿萱所说,梁建章同学的实践证明了这样一个构想:在某种意义上说,研究计算机创作诗词比研究机器作文章更容易见效,计算机诗词创作过程所需要的知识库相对较小,而且更容易建立。这一点恰与人们想像的情况相反。(注:张寿萱等《中文信息的计算机处理》,264页,宇航出版社,1984。)常言道:“物以稀为贵。”如果西方朦胧诗和中国古典诗都能够通过机器大批量生产,那么,诗歌的整体价值就不可避免地要下跌了。
在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人们所重视的是口语能力,因此,古希腊和先秦时期的中国都重视论辩术。在书面传播为主的时代,人们所重视的是书面言语能力。由于“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历史条件的限制,学习和掌握书面言语的权利,对于每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平等的。有机会接受教育并学会写作的人,将书面言语的应用作为自己的进身之阶,而统治者也以此作为选拔官员的重要标准。其时,文人在社会生活当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文学相对于其他艺术门类而言是尊贵的。中国古典文论的“文”,本来是人文之文,其后蜕变为文章之文、文学之文,正是上述社会历史条件使然。文学(特别是书面文学)的中心性,从“文艺”一词的使用也可以看出来——文学本是艺术的一种而已,而“文艺”则将部分与整体并列,突出了文学的地位。上述观念在电子传播兴起之后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如今,书面文学相对于口头文学的非中心化业已是不辩自明的事实。当人们拿起电话来就能互通消息、倾诉衷肠时,写信的重要性明显降低了;当人们通过口语就能对装有语音识别系统的计算机下命令时,书写以至于录入的必要性早晚将不复存在。不仅如此,根据“用进废退”的原则,当越来越多的信息通过声音和画面来传递时,人们对于书面文学的阅读能力不可避免要下降,书面文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也会缩小。
语言的发明,是人类进化史上继工具的发明之后的第二座里程碑。语言艺术的出现,是人类由蒙昧时代进入野蛮时代的事情,其最初形式主要是通过口头方式传播的神话。神话称得上是人类一切意识形态的远祖,文明时代的传说、故事是其嫡系后裔,宗教、史学、哲学等精神生产的分支也可以溯源至神话。现今的社会生活中,以语言为手段的传播仍占有重要位置,语言艺术也仍然享有一定的地位。但是,这种地位正受到来自新兴的影视文化的挑战。这种挑战,自从电子传播问世以来就开始了,而电脑的普及又为之推波助澜。人们似乎重新发现了语言以外的手段对于传播的重要意义,语言本身的作用在20世纪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质疑。事实上,不仅在理论上语言艺术有边缘化的趋势,在实践上人们的语言能力也有降低的势头。就终日看电视或与电子游戏机为伍的青少年来说,不论是口头言语能力或书面言语能力都不容乐观。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里,人们如果真正能够用脑电波彼此交流并控制各种机器的话(这方面的实验本世纪已取得了进展),那么,语言及语言艺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势必进一步降低。
比起诗歌艺术相对于散文艺术、书面艺术相对于口头艺术的边缘化来,作为整体的语言艺术(文学)相对于其他艺术的边缘化是更为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全球性的趋势。“所有的统计资料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正在花越来越多的时间看电影或看电视。现在甚至出现了从看电视或看电影转向电脑屏幕的迅速变化。一度由小说提供的文化功能——例如19世纪的英国——现在已经转由电影、流行音乐和电脑游戏提供”;“虽然许多文学作品在网络上可以得到,并可以随时进入任何个人的电脑,但我相信,相对而言很少人运用那种绝妙的新的资料”。(注: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影响》,王逢振编译,《文学评论》1997年第4期,75页。)当今,文学虽然还享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但其社会影响已大大缩小。可以预计:未来的文学,更多地是作为综合性的电子艺术的组成部分或附属品而存在——电视剧的脚本、电子游戏的说明词、多媒体艺术的文本等。处于这种转折关头,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研究和文论研究从总体上说不能不受到严峻的挑战。对于古典文论来说堪称“雪上加霜”的是:进入电脑时代以后,人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未来而不是过去,立足于现实的经验而不是历史的教训。因此,相比之下,古典文论研究要比现当代文论研究更难乎为继。我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发展中国家,由这样的国情所决定,中国古典文论研究在一定时期内还将葆有自己的社会地位。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日益现代化,古典文论研究很可能由于印刷文明向电脑文明的过渡而趋于进一步萧条。
当然,这不是说古典文论及相关研究就不存在现实价值了。用时兴的一句话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依据辩证法的观点,如果说现当代文论是古典文论的否定的话,新世纪的文论或许沿着螺旋式轨道上升,从而在一定意义上成为古典文论的“复归”。在超越“文学”之文(尤其是现代纯文学之“文”)后,未来文论可能转而以“人文之文”甚至“天地自然之文”为自己的核心范畴,与此相应,“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的重点相应地会从古代文学理论转向古代文化理论,研究视野因此大为开阔。值得注意的是:自从本世纪初由于西方文化输入、中国社会变革等原因而造成传统文化连续性的断裂以来,古典文论与现代文论的融合一直是一件难事。在近年来召开的中国古典文学理论学会年会上,人们多次议过这个问题,设想过用古代范畴建立有民族特色的文学理论,但迄无成功。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古代文论的某些范畴和命题或许会比现代文论更适宜于概括和分析新的文艺现象。例如,借用郝经等人所说的“内游”来描述人们使用因特网时的接受活动,就比“阅读”更为恰当;借用《尚书·舜典》所说的“诗言志,歌咏言,声依咏,律合声”来阐述多媒体艺术,也可以弥补现代文学理论教程重视艺术门类的划分而忽视其综合的缺陷。当然,这种应用对于古典文论来说是一种“活用”,是以新媒体、新艺术为依托的再生,是沿着“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方向的发扬光大。这一点,对于同样面临边缘化命运的诗歌艺术、书面艺术和语言艺术来说也是适用的。“边缘化”不是死亡,不是价值的消失。传统的艺术形式将在新的媒体、新的时代找到新的定位,将融入新的艺术门类之中并为之增添光彩,从而使自己“梅开二度”。
二、际遇:电脑技术的新应用
衡量一种传媒及与之相适应的艺术样式的生命力,很重要的一个标准是它的兼容性。电视之所以战胜电影,是因为它对先前业已存在的各种艺术样式敞开怀抱,大度地接纳它们并加以消化吸收。网络化的电脑更如大海之纳百川,使多种多样的艺术样式都能通过机读方式再现自己的风姿,就连以前号称兼容性最强、内容最为丰富的电视艺术,也能搭上电脑的航班。正因为如此,以网络化的电脑为基础、以多媒体通信技术为依托,可以实现各种传统艺术样式的载体大迁移,并发展出全新的艺术门类。电脑时代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的新际遇正在这里。由于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和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和过去相比,古典文论传播再也没有比现在更好的条件了。
(一)古典诗歌与诗论的多媒体化
历史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正在电脑空间找到新的安身立命之地。台湾在这方面起步较早,以软盘为基础推出了作为电脑教学系列软件的“古诗——春夏类”、“古诗——秋冬类”、“千家诗”以及“唐诗——五言绝句”、“唐诗三百首”等。大陆的相关电子出版物近年来陆续出现。西安东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系列光盘,将《水浒传》等小说由印刷文本变成了电子文本,《唐诗三百首》更是热门货,人民文学出版社、浙江音像出版社等单位推出了相关电子出版物。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宝库》第一张盘就收入了十部古典小说名著、《全唐诗》和《唐诗三百首》,虽然仅《唐诗三百首》有配乐朗诵,但总的说来容量已相当惊人。这类光盘还有河南先博多媒体技术有限公司的《中国寓言和笑话》等。早期以软盘为载体的电子出版物,虽然也有声有色,但是,因为容量有限的缘故,画面相当单调,音色亦不佳。近年来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光盘,图文并茂,声音优美,令人大开眼界,大饱耳福。被称为我国“国剧”的京戏曾因为新技术、新传媒的兴起而备受挑战,一度呈现不景气。然而,正是新技术、新传媒本身又为振兴京戏提供了新的机遇。文化部艺术局和北京卡尔曼网络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已于1996年成功地将一些有关京戏的文字和图片资料输入了因特网。将来,网络用户有希望能够在自己的屏幕上欣赏到京戏大师们的经典影片和录像节目。
尽管电子化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已有寓言、小说、诗歌、戏剧等类型,但是,现阶段比较成熟、对公众又有吸引力的看来是诗歌。诗歌类的电子出版物不仅数量多,质量也较高。不过,光盘的制作者们通常只关心文本的配音、配画,虽为诗歌作了一些注解和翻译,却没有在引导公众进行欣赏方面下足够的工夫,这客观上妨碍了电子出版物品位的提高。古典文论研究恰好可以助他们一臂之力。将古典文论融入古典诗歌赏析的光盘出版物,既有利于古典文论研究成果的转化,又有助于提高“电子书”的质量。
(二)古典文学与文论数据库的建立
古今文论在范畴上的差异,是阻碍古典文论传播的主要因素之一。要想准确把握古典文论范畴的涵义,不能不从统计分析入手。古代典籍浩如烟海,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殊为不易。就此而言,计算机技术正可派上用场。上述技术很早就被用来进行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研究。海外华人吴用彤早在70年代就尝试利用计算机为《诗经》中的字编制索引。他开发了一套汉字号码系统,将部首、笔画、四角号码结合起来标定汉字。吴用彤的研究成果以《诗经索引》为题,于1975年在汉堡出版。这一成果在国内鲜为人知。比较著名的是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陈炳藻用电脑对《红楼梦》所作的定量语汇分析。他以此为据完成了博士论文《从〈红楼梦〉语汇的电脑统计分析看其作者归属》(1980),支持单一作者的假说。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院1980年就建成了《全唐诗》数据库和速检系统。使用这一系统,可以在两分钟内查找出总数达5万多首的唐诗中的任何一个字、一句诗及相应的标题、注言、异文和异作者,以及它们在《全唐诗》中的册数、页码、行数。显然,这对于进行定量分析是大有用处的。其后深圳大学开发的《红楼梦》数据库,有以下四方面的用途:其一,单字、双音字、成语、助词、副词等语言方面的检索;其二,修辞方法、爱情描写、心理描写等文学方面的检索;其三,戏曲音乐、绘画、医药保健、园林艺术等古代文化方面的检索;其四,原文的阅读。北京大学目前正在开发以《全宋诗》为首选对象的古诗研究系统,即古诗研究的计算机支持环境。该系统具有基于超文本的阅读、写作功能(研究者可将自己的心得、考据等作为新注释录入,形成电子笔记或电子眉批),全文检索和属性检索功能,包括诗作统计、汉字统计和整体—局部对照统计在内的统计功能,以及语言、格律及风格等方面的辅助研究功能。据讯,北京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香港中文大学和迪威公司等单位已正在进行古籍电子化工作。今年,台湾方面已经宣布:在Internet上由台湾有关科研机构建成的“汉籍电子文献资料库”将供教育和学术界人员及一般群众使用。该资料库累积量达1.2亿字,据称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中文资料库之一。使用者只需输入研究主题,有关该主题的各种资料和信息在25秒内就会出现,免去了过去查找中文资料的麻烦。该资料库目前已经上了互联网,可以免费查询的部分达6100万字,占已完成资料库的55.5%。资料库中包括《二十五史》、《十三经》、《古籍十九种》等文献。预计,今后该资料库的文献内容将以每年超过1000万字的速度增加* 《诗经》、《全唐诗》、《全宋诗》、《红楼梦》等虽然都是文学作品,但也包括了文论的内容。正因为如此,郭绍虞、王文生两位先生所编的《中国历代文论选》便收录了其中的论诗词和涉及作者自述的回目,各种版本的中国文学理论史著作也多多少少从中作了引证。至于《二十五史》、《十三经》等典籍,与中国古典文论的关系更加密切。因此,上述数据库的建成,对于中国古典文论研究是具备重要意义的。当然,中国古代文论见于经、史、子、集乃至小说、戏曲等方面的多种文献,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如果能够将它们集中起来,加工成专题数据库的话,对于研究者来说自然是功德无量。就笔者的检索所及,因特网上已有一些关于中国古典文论的信息,如《文心雕龙》的文本、有关儒家和道家的一些英文论著等。但是,总的来说,在因特网的海量信息中,中国古典文论所占的比例是非常少的。由此看来,如果我们有志于在电脑时代推动中国古典文论的网上传播的话,就不能不注意建设相应的数据库并使之上网。当然,建立和维护一个网站,需要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的支持。
(三)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对译
如果说我国古典文论在纵向传播方面因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别而遇到了障碍的话,那么,语言问题对于古典文论的横向传播来说就显得更为突出了。倘若不经过必要的翻译,外国人是很难真正了解中国古典文论所包含的真髓的。要是考虑到我国古典文论事实上不只是汉族的文论,而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以多种民族语传承的话,那么,翻译更显得重要。国内外已有许多学者为译介我国古典文论付出了自己的心血,他们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他们的辛劳也是众所周知的。
电脑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担翻译工作者的劳动。从1933年苏联人特罗扬斯基设想利用机械装置进行翻译以来,关于机器翻译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就我国而言,1957年开始有科学工作者加入机器翻译研究行列,最初的课题是俄汉机器翻译问题,次年,中国的机器翻译工作由科学院相关机构扩展到高校,研究课题也由俄汉机器翻译扩展到英汉机器翻译,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在机器翻译方面已经取得相当大的进步,开发出若干种可资实用的电子辞典。其中,基于DOS环境下的早期产品基本上已被淘汰。在基于Windows的产品中,较好的产品已能实现直接在屏幕上捕捉单词,进行英汉双向翻译,并具有对英语单词的声音支持功能。能运行于网络上的电子辞典已有北京特科能公司《ROBOWORD中日英多功能多语态动态词典》、上海朗道电脑科技发展公司《朗道电子辞典》、中软技术服务总公司的《汉译机器翻译系统》等多种。某些中文平台也附有词典功能。例如,北京四通利方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出了RICHWIN FORINTERNET平台,推出能进行中文乃至日文内码间的自动识别、备有7.1万条词组和短语的英汉光标快捷词典,便利了中国人在网上顺利阅读英文信息和外国人浏览中文信息。至于全屏汉化、全文翻译,目前虽有一些软件上市,但都还算不上成熟。目前在国内市场上流通的机译软件,有些来自国外和台湾地区,水平大致相当。在口译领域,美、日、英等国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总的来说,机译的重点在于现代语言而非古代语言;已经取得的进展主要在于非文学领域——文学翻译无疑是最为困难的。就我国的现状而言,笔者尚未见到专司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本国少数民族语或外国语之间互译的软件;取得较大进展的主要是英译汉而非汉译英,即使在英译汉方面,也只有电子辞典比较成熟,全文翻译所得到的往往只是些令人啼笑皆非的译文。尽管如此,机译毕竟为母语并非汉语的人们了解中国古典文论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古典文论的翻译或许会比古典作品的翻译要容易一些,因为前者所使用的术语数量相对有限,意义和语境的关系比较简单。机译技术的进步,无疑将推动中国古典文论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对于机译的前景,应当联系增值网络来考察。所谓“增值网络”,是外智能型的(相对于内智能型的神经网络计算机而言),它不仅仅起着传送信息的作用,而且对信息加以分析、综合、重新组装,甚至进行新的创造。据讯,联结500万个家庭和企业的法国电话电脑网已经能够接受法语输入而自动以英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德语、意大利语或荷兰语传出,反过来也一样。毫无疑问,这种增值网络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的因特网,英语是事实上的标准语言,不懂得英语的人只能望洋兴叹。为了真正实现人人都能用母语进行网上交流的目标,联合国倡议开发通用网络语言(即Universal Networking Language,简称UNL)。这种语言一方面用来充当公共语言界面,另一方面将成为语言转换器,即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转换的中介。它将作为插入件附加在万维网浏览器上,并和标准的因特网服务器相容。UNL计划于1996年4月开始实施,预期在10年内开发出联合国185个成员国的全部语言转换模块。承担该计划在我国实施工作的是电子部计算机与微电子研究开发中心。如果上述计划顺利实现的话,那么,网上的跨文化交流将变得空前方便。不仅如此,建设中的第二代因特网将在传输速率上取得突破,使多媒体数据传输空前迅捷,这对于实现包括我国古典诗歌以至于古典文学在内的各种信息的网上交流无疑是有利的。
三、前景:古典文论传播研究的展望
如果说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传播是古典文论传播的必要准备的话,那么,中国古典文论传播又是中国古典文论传播研究的前提与基础。国内对中国古典文论海外传播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从方法论的角度看,这种研究总体上是以印刷文明为背景而进行的,成果形式主要是论文。不能否定上述成果的意义,但是,同样不能忽视传统研究方法的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时间差大。由于图书流通、编目和上架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因此,难以及时了解动态。研究者所知的经常只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情况。二是相互联系不便,除了通过共同参加学术讨论会等范围相当有限的活动外,海内外学者几乎没有多少机会直接沟通。三是资料难以收集完整,因此,谈不上对于传播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将计算机存储检索技术、实时通信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引入中国古典文论传播研究,将有助于弥补上述缺陷。
(一)存储检索技术为古典文论传播研究提供了新便利
计算机存储检索主要有两种类型,即单行检索和联网检索。单行检索基本上是以光盘为依托而建立的。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出现了不少可供检索的光盘目录或索引,笔者所知的就有30余种,包括英国的British Humanities Index PLUS The British Library General Catologue of Printed Books,法国的Bibliographie Nationale Francaise depuis 1970 sur CD-ROM等。在撰著《英语世界中国古典文学之传播》(学林出版社1997年4月出版)一书的过程中,笔者主要查考了以下两种:一是Dissertation Abstracts Ondisc(DAO)。它收入1861年以来各国的博士论文提要。二是Periodical Abstracts Ondisc,它收入1986年以来的期刊文章提要。这些提要对于了解中国古代文论在海外传播情况有一定帮助。再谈联网检索。因特网上有许多网址等待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者去探索。网络导航系统的开发,使资料检索变得空前容易。进入亚马逊书店(网址http://WWW.amazon.com),可以发现许多种关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的新书。进入哈佛大学网上图书馆,也可以发现包括二十五史在内的大量相关资料。联网检索的优点是不受空间限制,只要拥有相应的设备,在家中就可以进行;网上资料经常更新,为了解学术动态提供了新的方便。利用匿名FTP(FTP是文件传输协议的缩写,即File Transfer Protocol)访问因特网的目标计算机,可以获得有关资料。例如,美国的CND(http://WWW.cnd.org)、加拿大IFCSS(http://www.ifcss.ong:8001)的FTP服务器就可提供大量有关中国的网上信息。
和传统的工具书检索相比,计算机存储检索来说有不少便利之处,首先是“全”(资料完整),其次是“新”(信息时效性强,更新周期短),再者是“快”(检索容易)。但是,学术类光盘价格不菲,国内一般图书馆不愿购买,学者们则买不起。除自己出国进修或托人在海外查找外,难以进行光盘检索。联网检索相对来说要方便一些,但是,国内的学者目前并不是普遍拥有上网设备,网上的“虚拟图书馆”开放程度也不一样,用户要进入数据库往往须经授权、获知密码,想获得全文资料得付费。这些因素大大限制了目前计算机存储检索技术对于国内学术研究所能起的作用。尽管如此,随着时间的推移,上述局面必将逐渐改观。
(二)实时通信技术为沟通古典文论研究信息创造了新条件
多年来,由于资料分散、语言不通、来往不便等方面的原因,国内学术界对于中国古典文论在海外传播情况的了解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我国实行对外开放以后,海内外学者之间的交流大为频繁,但这种交流往往只限于少数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和学者间个别的学术通信等有限途径。而学术研究本身需要有经常的、方便的跨文化交流。令人鼓舞的是:计算机实时通信技术的突飞猛进,已经为此提供了新的途径。通过电子邮件(E-mail)互通消息,通过电子邮寄名单(Listserve)加入网上的讨论组以便交换意见,这些做法在发达国家已经司空见惯,在国内也正在普及。要想找到和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有关的讨论组,至少有三种方法:一是借助于万维网,浏览专门的网址,如http://www.neosoft.com/internet/paml/bysubj.html、http://www.liszt.com、http://www.lsoft.com/lists/listref.html等;二是使用电子邮件向专门的服务器查询,这些服务器包括listzter @bluemarble.net、listserve@plistsev.net等;三是访问USENET的新闻组(newsgroup)。USENET是一个国际性非商业网络,由数以千计的UNIX工作站点连接而成。它早于因特网而出现,目前,其上的数千个新闻组大多可以通过因特网访问。用户进入新闻组后,可以观看别人写的文章,也可以上载自己的文章。如果想对某个人的观点发表意见的话,可以选择个别交流和公开表达两种方式,分别通过私人电子邮件和给新闻组的答复进行。总的来说,目前所能找到的以“中国”为题的网上讨论组非常多,但是,以“中国古典文论”为题的却几乎没有,虽然存在一些多少沾边的,如关于“五行”的由来、道家之“道”怎样翻译等。形成某个讨论组的基本条件是有一些“网民”共同关心某个问题并愿意就此通过网络交流看法。显而易见,只有上网的海内外中国古典文论研究者或爱好者达到一定数量,相关的讨论组才能形成。从通信的角度看,电子邮件和电子邮寄名单都还有一定的时差,目前,更为“实时”化的通信方式亦已出现。例如,由于网上电话的开发,人们只须交付市话的费用就可以打国际长途;随着与卫星技术相结合的桌面视频会议系统的开发,人们将能够对某个问题进行跨国界的实时讨论。这些通信方式从理论上说对于中国古典文论的传播研究都是大有裨益的,问题是什么时候才能具备相应的设施罢了。
(三)人工智能技术为总结古典文论专家的经验提供了新的可能
人工智能技术有三大研究方向,即自然语言理解、机器人学和专家系统。其中,在近期内可能与文学研究发生直接关系的主要是专家系统。所谓专家系统,指的是能够像专家一样解决某些领域中的问题的智能计算机系统,它能够处理符号和概念,并根据推理找出结论和答案,因此比仅能根据规定的算法处理数据、执行计算任务的普通数据处理系统高出一筹。专家系统主要由知识库、推理机和数据库三部分组成:推理机是专家系统的核心,能接受所要解决的问题,通过正向、反向、混合三种形式的推理获得答案,上述推理是在知识库和数据库的支持下进行的;知识库存贮了从专家那儿所得的专门知识,这些知识以状态空间搜索、语义网络、产生式规则等方法加以表示;数据库的用途是储存初始数据以及推理过程中所得的各种中间信息。专家系统于60年代中期成为科技界的研究课题。1971年,世界上第一个专家系统DENDRAL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德华·菲根鲍姆研制成功,这一系统能够像化学家那样分析化合物质谱,推断未知的化学结构。从那时以来,全世界业已研制成2000多种专家系统,主要分布在医疗、地质、化学、物理、生物、军事等领域。尽管业已问世的专家系统相当多,但还未见到关于文学研究专家系统的报道,更谈不上关于中国古典文论或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的专家系统了。这类系统的用户有限,开发经费缺乏来源,可能是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此外,古典文论专家和计算机专业人员的联系偏少,客观上也妨碍了相应专家系统的研制。在即将到来的新世纪内,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不论是精通计算机技术的社会科学工作者(包括古典文论研究者),还是对传统文化(包括中国古典文论)感兴趣的计算机专业人员,其数量都会大大增加。这将是中国古典文论专家系统诞生的契机。
在危机与际遇并存的世纪之交,只要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加强联系,就一定能利用现代高科技的成果,开创中国古典文论研究的新局面!
(本文系“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第10届年会”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 翻译文学论文; 语言翻译论文; 艺术论文; 古典语言论文; 唐诗三百首论文; 全唐诗论文; 诗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