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发展的技术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持续发展论文,技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持续发展是在全球问题下提出的一种发展战略,其核心就是要协调环境与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显然,为了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使持续发展能够尽快启动和有序进行,必须要有科学和技术上的支持和支撑,但这种支持和支撑也需要人们权衡利弊得失,统筹规划,否则的话,人们还会重蹈覆辙。持续技术就是人们在建构和实施持续发展过程中作出的一种技术抉择。
1 发展视野的生态转向
“持续发展”或“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 )是由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于1987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先明确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1)。这一新发展观提出来后, 尤其是经过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的努力,成为了一种全球认同的发展战略或发展模式。发展视野的这一转向,经历了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要使持续发展真正落在实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实施持续发展战略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首先,我们要在传统有机发展观的基础上来建构和实施持续发展战略。在传统发展观(前现代发展观)中,就提出过一些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的思想,将自然资源的永久存在和持续利用作为了人类生产和生活不断延续下去的基础。我们将这种发展观称为“有机发展观”。例如,在《荀子·王制》中,儒家就要求人们将以下内容包括在“圣王之制”中:不能在开花结果的时候砍伐树木,这样才能保证树木“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不能在鱼鳖孕育的时期撒网捕鱼,这样才能保证鱼鳖“不夭其生”、“不绝其长”;应该使老百姓“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者不失时”,这样考验才能保证“五谷不绝”、“百姓有余粮;应按照一定的时令保护渔业资源,“谨其时禁”,这样才能保证:“鱼鳖优多”“百姓有余用”;应按照一定的时令保护山林资源,“斩伐养长不失其时”,这样才能保证“山林不童”、“百姓有余材”。这里,“不夭其生”、“不绝其长”指的是自然资源的可持续性,百姓有“余食”、“余用”和“余材”指的是人类经济和生活的可持续性。前一类可持续性是后一类可持续性的基础,后一类可持续性及其结果(圣王之制)是前一类可持续性的保障,这其实讲的就是环境和发展的协调。要将这两类可持续性联系起来,“时”是一种很重要的中介,而中国古代所讲的“时”也就是生态学季节节律,这其实就指出了技术和作为技术基础的科学在可持续中的作用。在全球问题背景的观照下,有机发展观被人们重新发掘了出来。当然,靠这种发展观不可能彻底走上持续性发展之路,但建构和实施持续发展战略不应该也不可能脱离有机发展观。
其次,我们应对“增长”和“发展”作出区分,力求克服“机械发展观”。工业革命以来,人们惯于用单纯的经济增长来衡量发展,发展被简化为增长,尤其是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更以工业化作为自己摆脱贫困而走向现代化的手段。我们将这种发展观称为“机械发展观”。这种发展观势必会造成对自然的污染和破坏。事实上,“增长”(Growth)和“发展”(Development)存在着质的差异。 只以单纯的经济指标为目标的增长,很难使一个国家尤其是第三世界国家走向现代化,伊朗的巴列维改革的失败就很能说明问题。这在于,象GNP和GDP这样的经济指标很难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发展水平。同时,增长既不关心自然,也不关心人自身,由此造成了生态异化和人的异化,生态危机成为经济危机的表现和结果。因此,人们应该放弃增长而转向发展。发展是一个广泛、整体的过程,这个过程的一个基本的协调状态领域就存在于人自身之内。人的生活除了有数量要求外,还必须要有质量上的保证,清洁的空气、舒适的环境、美妙的景观都是人类生活的内在要求,因而,保护环境和资源及其技术的要求都是这种均衡、协调状态的问题中应有之义。只有这样,我们才可能超越和克服机械发展观,为建构和实施一种新的发展观铺平道路。
最后,我们应对发展有一个整体的理解和全面的把握,在“辩证发展观”的指导下来建构和实施“生态发展观”。针对机械发展观暴露出的弊端,马克思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作出了一种全面、整体的把握,一方面看到,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要依赖于自然环境和条件,只不过这是一个“变数”而已,“撇开社会生产的不同发展程度不说,劳动生产率是同自然条件相联系的。这些自然条件都可以归结为人本身的自然(如人种等等)和人的周围的自然。外界自然条件在经济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生活资料的自然富源,例如土壤的肥产,鱼产丰富的水等等;劳动资料的自然富源,如奔腾的瀑布、可以航行的河流、森林、金属、煤炭等等。在文化初期,第一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在较高的发展阶段,第二类自然富源具有决定性的意义。”(2 )另一方面看到,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的协调状况也是一个“变数”,而工艺在这个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工业中向来就有那个很著名的“人和自然的统一’,而且这种统一在每一个时代都随着工业或快或慢的发展而不断改变”(3)。同时, 马克思将社会发展和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统一了起来。这样,马克思的社会发展观就超越了“机械发展观”,而成为了一种“辩证发展观”。在这种发展观及其技术批评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就会发现,发展是一个整体的历史进程,涉及到了世界系统的每一个因子,在建构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处理好这些因子的关系,必须对他们作一种系统观,求得诸因子的“协调发展”(例如,我国环保工作早期提出的环保战略);自然是整个世界系统及其诸因子的基础,污染和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就会危及到发展的基础,因此,我们应采用“没有破坏的发展”的战略;技术作为世界系统的构成因子,是发展的支持和支撑系统,因此,技术不能破坏自然,应向生态化的方向发展;技术也不能损害人的利益,应向人道化的方向发展。所有这一切构成的整体归结到一点,就要求将发展的视野作一次彻底的转换,而持续发展就是这样的一种转换,这种转向的实质是生态上的转向,我们将这种发展观称为“生态发展观”。
只有在发展视野进行了这样的生态转向之后,只有在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生态化了的暂新的发展战略、模式提出来之后,技术的持续性的价值才被真正提了出来,持续技术才有可能成为解决全球问题的对策。
2 持续发展的有机构成
将持续发展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首先必须要弄清楚它的约束机制和构成成分,这样,才能保证持续发展模式的有效性。一个发展系统事实上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经济系统,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社会系统和科学技术系统等因子构成的一个整体,这几个因素的最佳匹配和有效结构才构成了作为一个大系统的持续发展。
第一,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持续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可持续的自然生态系统所提供的生态条件、环境和资源,发展就成为了空中楼阁。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应该作两种理解,因为,自然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资源和能源是可持续的,如太阳能(尽管它可能有一天会走向热寂,但对于人类的存在来说,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太阳是人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能源库),借助太阳能可以自我合成的资源(主要指象植物这样的一般初级生产者),借助人为的调控可以将遗传因子保留下来的资源(如农作物和家养动物);自然生态系统中还有一部分资源是不可持续的,如各种稀缺和濒临灭种的物种,象石油和煤炭等不可更新的资源,生态上的脆弱带等。因此,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更新性和可承载性这两种情况。这样,发展就必须保持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更新性和可承载性的范围内,发展必须保留余地,发展的速率不能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更新速度;发展应尽可能地减少对不可更新自然生态系统的依赖,应在其可承载的范围内作出最佳选择。我们将作为持续发展基础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简称为自然的可持续性或生态的可持续,将可持续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简称为可持续的自然或可持续的生态。
第二,生产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是持续发展的手段。离开了可持续的生产和经济系统,发展就会停顿下来。但是,生产和经济活动决没有独立存在的价值,人们不可能为了生产而生产,生产和经济是在自然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范围内不断满足人类需要的过程,生产和经济“是为了人类的需要而占有自然物,是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一般条件,是人类生活的永恒的自然条件”(4)。 要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就决定了生产和经济必须是高速增长的,而自然的可持续性和生态的可承载能力又使这种高速增长受到限制,这样,生产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就意味着,经济和生产的发展如何才能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范围内来不断满足人类的需要。生产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和核心和实质就是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和统一。
第三,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的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切发展都是围绕着人而进行的,人作为一个感性存在物,具有吃喝住穿用行等一系列维持生命活动的需要,但在人自身之内并不能满足这些需要,为此,人必须将自己的需要外在化,只有诉诸感性的自然界才能满足人的需要。因此,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的可持续性不可能离开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但是,自然并不会自动地满足人的需要,这就促成了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生产和经济的发生,因而,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的可持续性又要求生产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这样,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的可持续性不仅意味着人类需要层次的发展所构成的整体,而且也意味着过去人、现代人和未来人的平等,这种平等的实质是自然资源在代际之间的公平分配。同时,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的可持续性不仅意味着满足人类物质需要活动的可持续性,而且意味着满足人类各种需要的活动的可持续性和满足人类各层次需要活动的可持续性,“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解放’是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成”(5)。因此, 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的可持续性的核心和实质就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协调。
第四,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是持续发展的保障。发展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系统提供的服务和保障的情况下才能进行,离开社会系统调控的发展只会造成冲突。发展在地域上是不可均衡的,这有国内和国际两种表现。发展的地域差异在国内的表现,就是不同地区之间发展状况的不同,如我国目前东西差异。发展的地域差异在国际上的表现,就是不同国家之间发展的水平的不同,如目前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区分。人是社会和发展的主体,但发展的主体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具有质和量两种表现形式,收入分配中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差异是质的差异,收入和分配中的阶层、工种、地域的差异是量的差异。从国家水平来看,收入和分配还存在着地方和中央关系处理上的差异。这些差异的存在是难以避免的,但若不能运用社会控制的途径来缩小差异,达到整体上的共同富裕,那么,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就是不可能的。因此,社会系统可持续性的核心和实质是如何使下列利益关系处于协调状态之中:如地区与地区的关系、国家与国家的关系、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关系、地方和中央的关系等。
第五,科技系统的可持续性是持续发展的支柱。
总之,在实质上,持续发展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产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的可持续性、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和科技系统的可持续性构成的一个整体,或者说,持续发展是一个基础系统、手段系统、目的系统、保障系统和支柱系统构成的一个复合系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扩展持续发展的内涵,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实质是自然生态系统、生产和经济系统、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社会系统、科技系统的协调发展。
3 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是建构和实施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约束机制和必要条件,科技系统的可持续性是持续发展的支柱系统,因为技术系统对于持续发展具有渗入性、粘合性和调控性等特点。
首先,技术对于持续发展具有渗入性的特点。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技术渗入到了持续发展的各组分之中,成为这些组分中的一种内化物。第一,尽管技术要依赖自然生态系统,但是,今天的自然已不是单纯的原初自然了,而是原初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的统一体;人化自然是纳入技术系统中的自然,如水流被整合到水电厂中,成为水位的提供者;人工自然是技术“创造”出来的自然,例如,至今已确认的103 种化学元素中有10种是人造元素;由此,技术本身在地球上形成了一个与自然圈相并列的新圈层——技术圈。第二,尽管技术要在一定的生产和经济条件下进行,但事实上,生产和经济活动总是一个技术应用的过程,产品成为技术的物化和结果,“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从而社会生活过程的条件本身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受到了一般的智力控制并按照这种智力得到改造”(6)。例如, 本世纪初,科技因素在工业化国家国民经济增长和劳动率提高中所占的比例仅为5—10%,而今天的发达国家已达到60—80%。第三, 技术是作为克服人类生命障碍的一种活动而出现的,技术的发展不仅满足了人类的需要,而且在创造着新的需要(尽管这种新的需要会造成人和自然的双重异化);技术不仅成为人的主体性的物化,而且成为人的主体性的确证,成为“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7)。第四, 尽管技术必须在一定的社会体制和社会建制下才能存在和运行,但是,社会也日益成为了一个技术化的过程和存在物,技术的演进构成了社会阶段划分的标准,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而蒸汽机产生的却是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技术不仅渗透到了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结构中,而且成为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权制”(8)。
其次,技术对于持续发展具有粘合性的特点。持续发展的诸因子之间具有一种复杂的关系,除了具有凝聚的一面外,也存在着离散的关系,如何解决这些矛盾,使诸因子协调、匹配起来,这不仅是持续发展的根本目的,而且也成为技术发展中的原生型问题,可以说,技术的发生和发展就是围绕这些问题而展开的。这大体上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硬问题要求有硬技术。硬问题主要是结构上的问题,例如,面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承受性,要想求得生产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必须改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方式,要转向可更新的资源和能源,资源和能源的替代技术就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太阳能技术、地热技术和风能技术这样的硬技术就成为联结不断增长的生产和经济系统与可承受的自然生态的桥梁,将他们粘合了起来。二是软问题要求有软技术。软技术主要是功能上的问题,面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承受性、要想求得经济和生产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转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方式时,还可以向低耗、少污的方向发展,通过更新工艺流程这样的软技术来解决低耗、少污等软问题,从而将增长的系统和有限制的系统联系起来。三是复合问题要求软硬兼施。面对全球问题这样的复合问题,下述一些技术对于整个发展趋向于稳态和均衡(协调)都是至关重要的:收集废物的新方法,以减少污染,并使被抛弃的废物能够用于再循环;更有效的再循环技术,以降低资源的消耗率;更适用的产品设计,以便延长产品的有效寿命,便于修理,使资本的折旧率降低;利用最无污染的太阳能和其他可更新的资源和能源;在更完整的理解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使用天然控制害虫的方法;有效的保健技术,从而减少人对药品的过分依赖;有效的控制人口的方法,以减少人口对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压力等。所有这些技术可以统称为“持续技术”。总之,“在均衡状态中,技术进步既是必要的也是受欢迎的”(9)。
最后,技术对于持续发展具有调控性的特点。对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负面效应,技术还能够通过自身的方式来对他们进行调控,从而会消除发展障碍,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这大体上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具有监测的作用。面对全球问题,技术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监测全球问题的表现和动向,从而为人们认识其成因、找到解决方法提供服务。二是技术具有控制的作用。技术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阻止污染和破坏在时间上延续和空间上扩展,例如,最近几年,世界上最大的撒哈拉沙漠的面积在缩小,人工灌溉试验正在取得成效。三是技术具有保护的作用。面对全球问题,技术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来阻止物种的灭绝和资源的枯竭,使自然界免于人的污染和破坏,例如,为了预防绝种,科学家们正在建立受威胁的动物的精子和冷冻胚胎库。四是技术具有恢复的功能。面对全球问题,技术能够以自己方式来使破坏了的生态带恢复其功能,例如,人们可以通过绿化的方式来使退化的土地恢复其生产能力。五是技术具有预警的功能。由于对全球问题的成因和危害性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将技术运用了一些可能出现问题的部门和环节,就可以避免问题的出现。技术的这些作用就为发展的预测、决策、规划、行动提供了智力支持,从而保证了发展的可持续性。
由于技术的上述特点,整个发展系统的诸因子就通过技术的形式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这个意义上, 我们赞同世界资源研究所在1992年提出的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极少产生废料和污染物的工艺或技术系统。这里,可以将持续技术看成是与持续发展具有同等意义的概念。
4 持续发展的技术选择
持续发展需要技术上的支持和支撑,但并不是什么样的技术都起到这种作用,前现代技术(传统技术)只反映了人们的一种理想,用它来支持和支撑持续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这当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时间差;现代技术(机械化的技术)是造成全球问题的原因之一,它与持续发展是相冲突的,它的结构、功能、体制和模式必须彻底转换;而只有后现代技术(生态化的技术)才可能起到支持和支撑持续发展的作用,这就是持续技术。持续技术不是现成的技术形式和种类,也不是理想的技术体制和模式,而是一个受持续发展诸因子约束的不断的建构过程,这种建构过程是一个与评估紧密相关的抉择过程。
第一,持续技术的建构应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相协调,持续发展的基础系统是建构持续技术的基础座标参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仅不能污染和破坏自然,而且必须维持和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使二者协调一致。具体来讲,一是技术的发展应控制在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可更新范围之内,应在低耗、少投入上下功夫;二是技术的发展不能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承载能力,应在少污(甚至是零排放)、可更新的方向上下功夫。也就是说,持续技术必须建立在自然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上,尽量采用可更新的资源和能源,具有资源投入少、能源消耗低、污染程度轻等特征。
第二,持续技术的建构应与生产和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相协调,持续发展的手段系统是建构持续技术的手段座标参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必须要产业化,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应促使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而生产和经济的可持续性要求:一是建立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和核心的、包括生态价值论和信息价值论在内的广义经济价值论,按照生态价值规律来规范一切经济活动,应将“三个效益”的统一作为整个经济活动的目标,这样,建构和实施持续技术也必须按照这个原则和要求进行,持续技术应该是尊重生态价值规律的技术,持续技术应该是追求“三个效益”的统一的技术;二是传统产业应在生态化的基础上逐步更新,应大力发展生态化的新产业,这样,持续技术就应该成为促成产业生态化的技术,持续技术就应该是发展生态化新产业的技术。
第三,持续技术的建构应与人类需要及其满足系统的可持续性相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系统是建构持续技术的目的座标参数。人是技术的承担者和承受者,技术的后果是直接面向人及其需要的,而技术又是人类需要满足系统中的一个因子,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技术应该如何促使人的进化沿着生态化的方向发展。人类的自然发展史是一种客观的自然历史过程,人以凝聚的方式展示了物质进化的内容。而人一旦形成,就既成为自身新进化的经常前提,又成为自身新进化的经常的产物和结果。人自身的新进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自身在体外方面的新进化,其标志就是劳动工具的创造、完善及向智能化和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人不仅延伸了自己的肢体,而且延伸了思维的物质——大脑,微电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统一——信息革命就成为这方面的最新成就。这样,技术不仅应该支持人的体外新进化,而且应将劳动工具的生态化和信息革命的生态化作为支持人的体外新进化的主要内容。二是人自身在精神方面的新进化,这主要表现为人的实践观念(先导性的指导意见和目标),这包括逻辑思维、数学工具、哲学观念等。同时,人的教育水平也成为衡量人的进化的重要标志,“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的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10)。这样,技术不仅应该支持人的精神新进化,而且应将人的思维方式的生态化和行为方式的生态化作为自己支持人的精神新进化的内容。技术还应该支持对人的全面的生态教育,我们恰巧是由于自己的教育体制放慢了解决环境问题的步伐,因为现代教育实行的是一种专门化的分科式教育,而解决全球问题、建构和实施发展需要是一种全面性的交叉式教育,而持续技术在这种教育中的巨大作用将会促进人的新进化(11)。下列措施都可供我们在进行这种教育时选择:一是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娱乐手段、采用为大众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解全球问题的严重性,宣传解决全球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使每一个人都能够自觉树立起生态意识;二是要充分利用“粮食日”、“环境日”、“爱鸟日”、“植树节”和“节能周”等活动,动员各性别、各民族、各层次的大众自觉参加解决全球问题、建构和实施持续发展的活动,光靠技术专家是不可能彻底而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的;三是应在整个国民教育、继续教育和其他教育体系中加重生态科学、环境科学和持续发展的教育比重,将生态农业、清洁生产、环保产业等内容渗透到其他学科中,不仅要培养生态化的工程师或工程化的生态学家,而且要培养红、专“全”的人才,而这里的“全”既指全面,也指全球问题。
第四,持续技术的建构应与社会系统的可持续性相协调,持续发展的保障系统是建构持续技术的保障座标参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应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内在地要求社会和自然的协调,因此,技术应该支持这种协调。这种协调要求:一是应将控制人口、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和能源作为基本国策,因此,应该发展控制人口的适宜技术、无破坏的技术、低耗的技术来支持基本国策,持续技术也就是支持基本国策的技术。二是应加强环保制度建设,强化政府在宏观上解决全球问题、建构和实施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样,技术应该支持宏观的环境管理,加强技术进步和强化环境管理是未来环境管理的两大基础,持续技术也就是支持环境管理的技术。三是建立完整、配套的解决全球问题、建构和实施持续发展的法律体系,这样,技术应该支持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法的建设,持续技术应该是支持这类法制建设的技术。四是加强环境宣传和教育,普及生态意识。五是加强环境外交,反对生态帝国主义和环境霸权主义,而这是与从资本主义过渡到共产主义的整个历史进程相一致的,只有在共产主义条件下,“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且不让他们作为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12),技术应该与这个历史进程相一致,技术的生态化只有在合理的技术社会化所提供的背景和条件下才是可能和有效的,持续技术应该是技术的生态化和技术的合理化相协调的技术。
第五,持续技术的建构就是技术自身的可持续性,持续发展的支柱系统是持续技术的支柱座标参数。在技术体制内部,技术的生态化或持续技术的建构涉及技术体制的一系列因素,应将他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来建设。大体说来,一是技术结构本身要生态化。技术自身结构的残缺是造成全球问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近代科学的发展在事实上存在着一个生态学的空白,“至于各种生命形式的相互比较,它们的地理分布和它们的气候等等的生活条件的研究,则几乎谈不到”(13)。即使在今天,生态学也只是被看成是与农业技术有关的问题,工业技术和军事技术几乎是排斥生态学的,只有技术结构进行全面的生态转换,持续技术才是可能的,持续技术也就是一种全面生态化了的技术结构。二是技术思维方式要生态化。消除技术的生态破坏力、解决全球问题、建构和实施持续发展,依赖于技术思维方式向辩证思维的复归,新科技革命和人类理论思维的发展为之提供了可能。生态思维和生态意识就是一种现代形态的辩证思维,只有技术的思维方式发生生态转向,持续技术才是可能的,持续技术也就是一种生态化了的技术思维方式。三是技术的价值规范和评价体系要生态化。要突破技术价值中立的神话,力求用生态价值或生态道德来规范和评价技术行为,使生态准则渗透、内化到技术行为中。只有将生态道德作为技术的规范和评价尺度,持续技术才是可能的,持续技术也就是一种生态化了的技术价值体系。四是技术功能要生态化。作为实现人和自然之间物质变换方式的技术,只有在与自然相协调的情况下才可能体现出它的经济功能,技术的生态功能成为其经济功能的前提和基础,而生态化了的技术经济功能又会加强和深化技术的生态功能。技术既可以排放废物,又可以变废为宝;既可以污染空气,又可以净化空气;既可以破坏自然,又可以维持和保护自然;关键是要将技术定向于工艺的生态化上来,“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从而随着资本的增长扩大投资领域。同时,它还教人们把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从而无需预先支出资本,就能创造新的资本材料”(14)。只有将技术的功能定位于工艺的生态化上,持续技术才是可能的,持续技术也就是生态化了的技术功能。只有将上述四个方面协调为一个整体,技术的模式和体制就会发生全面、彻底的生态转向,这样,持续技术才是可能的,持续技术也是技术体制和模式的生态化转向。
可见,持续技术虽然是持续发展的“序参量”,但它本身又是一个由作为参数的持续发展的诸因子决定的一个系统,因而,持续技术是建构和实施持续发展中的一个抉择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