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在城市的市政工程基础建设中隧道工程的施工是很多施工项目中的重点工程,隧道工程的施工其质量与安全性的要求也更加的严格。众所周知,隧道工程的施工非常的复杂,其涉及的范围更加的广泛,所以在隧道工程的施工中也会存在很多施工难点,针对这些难点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结合难点的具体情况给出合理的建议。基于此,本文对浅埋暗挖技术在市政工程隧道施工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浅埋暗挖技术;市政工程;隧道施工
引言
针对隧道施工工程来讲,其能够在诸多类型的工程中使用,在交通工程中出现的几率较大,而交通工程的发展与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这就带来了本文所探讨的浅埋暗挖技术与人们的出行安全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在浅埋暗挖技术应用在施工环节中的时候,要排除一些能够影响其质量的因素,才能够确保工程的质量安全。
1浅埋暗挖技术概述
浅埋暗挖技术的原理和依据是新奥地利施工方法,英文译为New Austrian Tunneling Method(NATM),使用浅埋暗挖技术能够对围岩使用多种形式进行加固,从而让围岩的承载能力得以充分发挥,然后开始对隧道进行挖掘之后及时支护围岩,支护之后对围岩做封闭处理,围岩就会形成一个环并和支护共同形成支护系统,这样围岩就不会出现过大的变形,这种技术的优势非常明显,但同时也有其缺陷,那就是具体的施工非常复杂。在浅埋暗挖技术的实际施工中,对复合式衬砌的应用非常普遍,复合式衬砌指的是衬砌施工共有里外两层,通常在隧道挖掘工作中开始之后,在外层衬砌的支护上都会使用钢筋网、钢架、喷射混凝土等来进行,支护完毕之后对其稳定新性进行测试,稳定性合格之后才可以对内层衬砌进行支护。
2市政工程隧道浅埋暗挖法实施原理和特点分析
在隧道施工中,浅埋暗挖技术的实施,需要建立在施工环境原有的岩层架构基础上,在其自有的支撑结构上再架设支护围挡,利用人工技术和施工环境相结合,使其成为一个整体,并能够发挥最大的支护价值。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普遍遵循风险超前预报预测、注浆环节严格管理、缩短隧道开挖长度、加强支护手段、加快封闭速度、增加勘探测量等施工理念,才能够确保隧道施工的质量得到安全有效保障。同时在隧道工程中应用浅埋暗挖技术,能够为工程提供较大的安全优势,不仅能够符合实际的施工环境情况,还能够将原有的岩层质量得到加固升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也比较容易出现因为地质结构和岩土环境的不同,地表结构崩坏而产生的沉降、形变等情况,这就需要在技术应用期间,能够合理使用科学的方式进行加固维护,才能为工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3市政工程浅埋暗挖技术使用中存在的难点
3.1施工的进度难以把握
针对市政工程中的隧道施工是整个施工项目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施工的难度与施工的进度都会占很大的比重。因此,需要加强隧道工程的施工管理,针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不同隧道工程的施工难度是不一样的,一些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度在控制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这是由于这一原因,不能保证隧道工程的施工进度控制,也是整个工程中普遍存在的情况。
3.2施工环境
各项市政工程的实际环境存在差异,对应的浅埋暗挖法也有所不同,该方法并未形成一套标准的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以工程实际情况为基准而做进一步分析,然而多数工程并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因地制宜原则,无论是所制定的方案还是工艺等都无法与工程实际状况相适应,如砂卵地质层或者夹砂层暗挖隧道,在遇到下穿河道、管线密集区、城市主干道等,会增加极大的安全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施工方案存在问题
若要提升市政工程施工过程管理安全质量,最为基础的便是形成一套完善的施工方案,在后续的施工中以方案为指导而展开各项施工作业,但部分市政工程并没有依据方案而施工,甚至出现了随意变更方案的情况。除此之外,地质情况管理不足也是尤为普遍的问题,工程人员并不能全面掌握所在区域地质情况。
4浅埋暗挖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4.1隧道开挖前预防支护法
隧道开挖施工环境由工程的类型所决定,部分交通工程施工存在于山体内部、城市地下等,当进行隧道开挖的时候,其拱顶经受岩土埋深较大的压力,容易产生下沉甚至坍塌的情况,因此在隧道开挖前,进行预防支护,使用导管对岩土结构内部进行注浆加固,导管的型号通常使用环距为30cm的超前小导管,在进行注浆加固的时候,导管的打设角度、间距等细节需要按照实际的施工标准进行规划,才能够使注浆加固的作用得以实现。
4.2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在市政工程的隧道项目施工中混凝土属于重要的材料。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时候,水泥灰会释放出热量,这对于混凝土的质量影响非常大,所以影响到混凝土原材料的结构,导致工程的施工质量出现严重的问题。在实际的浇筑中水泥的影响也非常大,水泥的颗粒粗细同样影响发热速率,水泥颗粒越粗则发热效率越慢,但不会影响到混凝土的发热量。另外,优化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混凝土原材料进行搅拌时,需要减少水泥的使用,这样可以将混凝土的配比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
4.3中洞法暗挖技术
所谓中洞法,是指率先挖掘隧道中部,由于中洞跨度大,实际使用中可利用CRD法、CD法,并依据短台阶、小分块的原则开展施工。一旦中洞隧道的前期支护施工结束,必须在第一时间进行二次衬砌,凭此完成地层结构的支撑工作。实际施工中,可借助洞内逆作法,便于控制变形的岩体,保护周围建筑物。从线路平面布置对隧道工程的影响来看,两线并行是应用最广、效益最高的方案。这是因为当隧道跨度≥12m时,使用的短台阶、长台阶施工技术会影响隧道施工进程,降低隧道稳定性。另外,当水平拱脚力度大时,隧道拱顶会出现沉降现象,不仅会影响隧道安全性,还会导致隧道坍塌,威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于跨度比较大的隧道工程来讲,跨度越大挖掘难度也就越大,当跨度>7m时,可使用CD法施工,也就是建立中隔墙。如果隧道跨度大,CD法将无法发挥应用效应,这时可使用CRD法,在中间墙增设临时的仰拱,该方法称为交叉中隔墙法。
4.4加强对隧道工程的检查和验收
隧道工程施工完成之后,其施工质量的检查与验收也属于重要的环节。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检测工作往往容易忽视,这样就会导致后期工程质量问题的出现。所以,需要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完善检测工作的具体实施,保证检验流程的规范和检验结果的真实,将检验的结果及时上报给上级主管部门,如果发现其中不合格的地方要及时维修或返工,保证工程的质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浅埋暗挖法在市政工程隧道施工中应用较为广泛,具有很高的实效性。然而在实际施工中,非常容易引起地面沉降,因此就要做好有效的控制工作。在今后的施工中,可以通过做好开挖中的防沉降工作、改良土体、适度排放地下水、提高施工效率、临时支撑施工等措施,来提高隧道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罗干筱.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及其地面沉降控制策略[J].住宅与房地产,2019(03):157.
[2]赵松.浅埋暗挖法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9(01):193-194.
[3]秦晋.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居舍,2019(01):55.
[4]刘卫.市政工程隧道施工中浅埋暗挖法的具体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01):162-163.
[5]肖敏.浅埋暗挖工艺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8(29):122-123.
论文作者:秦鹏举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3
标签:隧道论文; 工程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围岩论文; 技术论文; 混凝土论文; 跨度论文; 《建筑实践》2019年38卷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