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几点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学技术论文,第一生产力论文,几点思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根据科学技术在当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历史变化和对于生产力发展的不可估量的伟大作用,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①的思想。理论界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命题已进行了许多探索,概括起来有三点:其一,自从以电力使用为标志的第二次技术革命以来,基础理论研究迅速走上实际运用和发明之前,应用科学原理的新发明为生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领域。而且理论研究一旦突破,必将带来生产和技术的巨大进步,从而促使生产力获得令人瞩目的发展。这说明,在现代工业社会,要发展生产力,就得把科学技术放在第一位。其二,科学技术作为“第一”要素,不是说它能凌驾于劳动者、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之上,而是通过扩散、渗透到生产力实体要素之中,使它们发生根本性的变化;通过改进影响生产力发展的一切因素,特别是科技政策、人的精神和观念等,来推动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其三,科技进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驱动力。进入20世纪特别是20世纪下半叶以来,科技进步对经济的发展所起的促进作用,超过了资本、劳动力的投入,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而且,高技术产业就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新型产业。人们在探索上述问题的同时,也清醒地看到我国在利用科技促进生产力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如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严重脱钩;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等等。当然,这些问题可以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但的确需要理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研究。本文就是对这一伟大命题的一点思索。
1、加强理论研究,树立科学的技术观
远德玉、陈昌曙教授在他们的专著《论技术》②中,对我国建国以来的技术发展过程进行了考察和分析认为,在科技发展方面,成就是巨大的,但教训是深刻的。就科技与生产的关系问题,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一要正确解决科学技术工作与生产实际的结合问题。在二者结合的过程中,强调科学技术的重要性时,不能忽视从生产实际出发,但又不能把科学技术工作当作生产的附属品;二是在确定科学技术在生产、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时,不能把政治与科技对立起来,不能把科学技术领域中取得的新成果仅仅用来显示政治上的优越性,因为这样易使科技成果停留在礼品、展品、样品的阶段。科技成果必须用于促进生产和经济的发展。三要看到科技的发展与生产实践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还要看到现代科技发展的相对独立性,以及它的超前性。
从建国以来我国技术发展来看,造成一系列失误以致使技术发展走了弯路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主要是没有形成科学的技术观,这与我国技术理论研究落后密切相关。所以,为了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顺利贯彻实施,真正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就必须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生产、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从系统的角度探讨这些规律的协调发展。当前,尤其要加强理论研究,制定和完善科技法规,真正树立全民的科技意识,并以科学的技术观指导我们的行动。
2、重视科技成果与发挥人的主动性要统一起来
在讨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不能回避的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劳动者是生产力中首要因素”这两个命题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这两个命题既有联系,又有根本的区别。
马克思曾说:“最强大的一种生产力是革命阶级本身。”③列宁也说过:“全人类的首要的生产力就是工人,劳动者。”④马克思等强调了劳动者,但他们并没有否定科学技术的作用,相反,马克思首先明确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著名论断。马克思分析了近代生产力的构成,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⑤可见,马克思明确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系统的一个要素。对于科学技术的渗透作用,马克思强调了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提高,只有通过科学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才能实现。马克思说:“要改变一般的人的本性,使它获得一定劳动部门的技能和技巧,成为发达的和专门的劳动力,就要有一定的教育或训练”。至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的驱动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根据产业革命取得的成果的调查和分析,早在1848年就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⑦“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现代大工业代替了工场手工业;工业中的百万富翁,整批整批产业军的统领,现代资产者,代替了工业的中间等级。”⑧马克思还说过:力学的应用和机器的发展,“是使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⑨从以上这些论述来看,马克思等在强调劳动者在生产力中的作用的同时,把科学技术放到极端重要的地位。同样,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邓小平等在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也没有否定人的重要性。邓小平曾说过:“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江泽民在谈到人与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时强调:“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是具有高度政治觉悟、高昂士气和掌握现代军事技术的人。”(11)
从上可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与“劳动者是首要因素”这两个命题本身并不矛盾。我国生产力理论专家梁崇山认为:在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第一,是针对物的因素而言,科学技术第一则是针对劳动者素质而言,它的含义是说,只有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能在生产力发展中起首位作用(12)。这两个命题之所以能统一,是就人本身而言是具有一定素质的人,而不同的人在生产力中占居的地位是不同的。我们认为,人在生产力中的地位只有在劳动者协作的集合体中才能显现出来,也就是说,任何人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离不开科学的分工和协作。事实上,在“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前提下,这两个命题可以在分工和协作的基础上统一起来。
现代生产力的发展、组织与运行,离不开科技成果。从科技成果的产生到发挥作用的全过程看:要发现、发明更多更好而且有效的科技成果,离不开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其中发掘或移植也要创造);科技成果的扩散离不开教育与培训;科技成果的转化既是工程技术人员的发明革新的过程,也是广大职工的创造性运用的过程;组织与管理,则要求管理者必须遵循科技规律、生产规律。这就是说,科学的分工与协作,能够保证科技成果不断产生、不断转化、不断运用。作为分工领域中的每个成员,必须能够胜任各自的本职工作(需有相应的知识、技能等素质要求),才能确保科技成果源源不断地转移到生产领域中去。这就给我们提出一大课题:在目前现有的条件下,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工、协作规律是什么?
3、工人阶级内部的分工与协作
分工与协作不仅是两大命题统一的基础,而且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前提,对于这样的问题,决非三言两语就能解决。以下所谈仅是粗浅思考。
拙作《也谈发展生产力应当依靠工人阶级》(13)中把工人阶级整体简单划分为六个层次:基础理论研究者──应用研究工作者──开发研究工作者──现场经营管理人员──技职人员──从事实际操作的工人。现在看来,这种划分既不全面,也不深刻。不过我们的想法比较明了,一是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二是要协作。从分工、协作的角度分析,科技成果向生产领域传递,需要经过许多环节,各个环节能否传接好,除了对传接者有一定素质要求外,还要求在各环节的交接处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尽力去弥补二者在交接过程中难免存在的缝隙,从而取得交接的最佳效果。
科学的分工与协作,不论在生产领域、科学研究领域,还是在技术开发领域,都是必需的。就协作而言,它不仅表现在宏观上的传接中,从更深的层次来看,协作就是不同的知识的结合。从技能这一要素出发,拙作《技能应有一席之地》(14)曾阐述了在技术系统中各要素结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且强调了技能在技术系统中永远不会消失,只有转化。即不论在自动化、半自动化、机械化、半机械化、手工操作中,技能都占有一席之地;从技术的发生学来看,在技术的发韧期、形成期、成熟期中,都离不开技能的参与。如果在近代早期,一般来说,“一个好设计师,也是一个高技能者”(14),那么近代后期,特别是当代,一个人很难同时成为既是科技专家,又是制作设备、操作设备的能手,故一个较为复杂的技术的发韧、形成、成熟,一个人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有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知识构成的人)进行合作。从这个意义上说,协作就是不同知识、不同能力的结合。
要进行科学的分工、科学的协作,首先要探明分工与协作的客观依据是什么。我们认为,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规律是分工与协作的依据。这从我国成功的合作模式中略见一斑,如我国职工技协开创的三个“三结合”的有效做法,即工人、科技知识分子、干部三结合,工厂、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三结合,工厂、管理机关、工会等群众团体三结合。这种结合就注重了科学、技术、生产的各自发展规律和内在关系。从广义上来理解,我国也有很多“结合”的方针,如“两条腿走路”、“土洋结合”、“大、中、小相结合”、“干部、工人、技术人员三结合”等等。就专家和群众的关系,应该是分工与协作的关系的一种体现。在技术工作中,专家有其特殊的作用,因为专家掌握的科学技术知识毕竟要多、要精,他们在解决技术难题时,可以充分展现他们的科技优势。当然这并不排除广大群众的参与,不论是一般意义(专家也是群众一员),还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意义上说,专家与群众的结合,就是各种不同的知识和能力的结合。从我国技术发展过程来看,这种结合,什么时候遵循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规律,什么时候就合作得好;反之就合作不好。对于“协作”的研究,我国的研究者已开始从许多领域进行探索。如在技术哲学中,开始探讨技术关系(或称科技关系);在经济学领域中,开始全面探讨劳动力合理配置问题。这些探索,将给实践中的协作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4、胜任本职工作,实行“优胜劣汰”
科学分工、协作要依据科学、技术、生产的自身发展规律。同样,这些内在要求,也是从事不同职业工作的职工的工作准则的依据。从事不同职业的职工应该按照这些要求,去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去培养自己的相应能力,努力做到胜任本职工作。只有这样,科技成果才能不断产生,科技成果才能不断转化,生产力发展的链条才不会中断。从动态的角度看,胜任本职工作就是适应科学、技术和生产的不断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不断塑造合格的劳动者。要“塑造”就必须不断进行教育和培训。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时,把科学技术方面的投入与教育方面的投入联系在一起,指出:“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15)教育和培训与培养合格劳动者直接联系在一起,故教育和培训在现代生产力发展中占居重要地位是必然的。一般来说,基础教育不断培养劳动者后备军;职业技术教育不断实现生产劳动者智力、技能素质的更新;管理教育不断实现生产力要素的优质组合;科研教育培养科技工作者,不断加强科技力量及其再生产。一句话,教育的功能就是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广义)。
如何帮助职工做到胜任本职工作,则是教育的基本任务。从目前来看,我国现有的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科学、技术、生产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根据新时代的特点,改革现有的教育体制。教育的内容必须依据科学、技术、生产工作的性质,围绕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去进行调整。教育的形式也必须改革,各种教育类型必须按比例地协调发展。但须注意,改革、调整和更新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根据科学、技术、生产的发展趋势及规模进行。对这方面的理论研究必须常抓不懈,从而为“动态”的调整不断提供依据。
教育和培训是为了造就合格的劳动者,那么,对每个劳动者是否胜任工作,以及工作好坏情况如何,就要进行科学的评价。而进行科学的评价,必须有个标准,这个标准就是科学、技术、生产的内在规律。应该承认,这一标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对于不同行业,不可能完全统一。但是否确定科学评价的标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才能公平,才能起督促、激励作用,才能通过评价真正做到“优胜劣汰”。
如何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呢?邓小平同志指出:“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6)这给各行各业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提供了基本依据。但应看到,如何把这三个“有利于”具体化,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课题。就科技工作者与实物产品的劳动者而言,由于他们的劳动性质不同,衡量他们的劳动价值的方法就有很大的差别。首先我们不能把科技工作者与实物产品生产者及他们创造的价值直接进行比较,否则就会导致种种混乱。例如,至今还有人认为:工程技术人员想想、画画、写写,怎么能有饭吃?少数企业领导人的心目中,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就是为现实生产服务,必须在生产实际中去干,即以任务带科研。这就是由直接比较带来的后果。故要依据各自的发展规律,去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这是进行科学评价的前提条件。
科学评价的目的就在于“优胜劣汰”,只有这样,生产力发展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要实现这一目的,还必须健全各种相应的法律制度,必须更新人们的观念。
评价的目的还在于激励,通过评价去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性。开发广大职工的创造力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本质体现。科技进步需要不断创造,发展生产力要重视科技创造,为此,社会、企业要想方设法为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的创造环境,这样才能保证科技成果不断产生。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四大”上也强调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科技创造提供良好环境的问题。他说:“在企业和经济部门形成和发展任用科技人员、采纳科技成果以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能力的内在动力。”(17)科技人员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他们要进行科技创造;要用现代科技去改造传统产业;还要去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以此为龙头,推动科技的全面发展。
科技创造是创造,而且是重要的创造,但科技不是创造的全部。在发展生产力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更多更好的科技创造,也需要全民创造。人人都以创造者的姿态去工作、生活,世界才会更加绚丽多彩。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在发展时,必须注意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不能轻视广大职工的小改小革。日本经济腾飞的奥秘在于:十分重视职工的小改小革。他们靠渐进积累,进行技术更新改造。“日本依靠改良提高型技术渐进式的发展战略,产生了一系列的累积效应,不仅促进了经济上的跃进,而且也促进了企业自身的技术更新改造,使产品,技术均向高级化发展。”(18)日本的经验给我们以重要的启示:众多的小改小革能够铸成大改大革,小改小革有时也能解决大问题。重视职工小改小革的重要意义更在于,职工在创新中才能真正形成学科技、用科技的习惯,才能真正树立主人翁意识和科技意识。
人人学科技,个个动手创造,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企业发展的根本之所在。
综上所述,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战略思想,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提高,加快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步伐,必将要求科技有个大发展,要求全民观念更新,并掀起一个学科技。用科技、搞创造的热潮。然而,要使各项活动有章可循,要使生产力持续、稳定的发展,理论研究必须下大功夫,而且要求理论研究先行,并为社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武器。
注释:
①(15)《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275页。
②远德玉、陈昌曙《论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版。
③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160页。
④《关于用自由平等口号欺骗人民》,《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10月版,第843页。
⑤⑥《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9月版,等53、195页。
⑦⑧《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版,第256页、252页
⑨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第51页。
⑩《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人民出版社1983年7月版,第85页。
(11)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1991年7月版,第28页。
(12)《社会科学报》1991年9月12日。
(13)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等编《科学社会主义》1989年第4期。
(14)《工程师论坛》1987年第4期。
(16)《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372页。
(17)《江泽民在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1991年5月23日),《新华月报》1991年第5期第74页。
(18)远德玉《战后中日技术发展战略思想的比较》,《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