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处理措施研究论文_李植有

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处理措施研究论文_李植有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湛江供电局 广东省湛江市 524400)

摘要: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水平持续提升,现代化的电力设备应用范围也开始拓宽,10kv作为常见低压配电线路,关系到电网线路的运输效果。本文将结合线路运维必要性,研究现场秩序控制、原始线路分析、带电设备应用、检修制度完善、极端天气防控等多种危险点预控手段,为提高线路安全性做出帮助。

关键字:配电线路;危险点;防护处理

引言:电力企业是我们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单位,10kv线路电压较低,所以当前相关单位对此类线路的检修内容都是集成预防与治疗两种思路。在前期做好对配电线路的观察,发现预警后就及时展开对应的有效维护,减少断电、停电出现的概率,在极大程度上维持输电线路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一、线路检修及危险点处理的必要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群众生活水平持续增加,例如:智能电器、智能家居的应用,这也让让全民用电量不断达到新的高峰。虽然人们生活得到了更加便利的服务,但是这也对电力企业中的供电水平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面对如此庞大的耗电量,供电部门在收获利润的基础上,还要实时对配电线路的危险点进行控制。工业生产的繁荣关系到国家可持续发展计划,所以对应技术人员就要定时检查线路安全。当前我国10kv电气容易发生老化问题,例如:一些地区早晚温差较大,设备线路老化速度加快,短路等等威胁辖区范围居民的用电安全[1]。

二、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处理措施

(一)分析线路初始情况

配电线路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设计人员对地区进行研究,一般来说,配电线路埋设范围较大,所以很多技术人员会因为上岗之前没有对地区初始线路情况进行了解而不能在危险发生后第一时间找到位置坐标。形式严重时会导致危险扩散,引发安全事故。配电线路实现供电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出现故障,都会导致整体运作失衡。例如。短路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电流短时间内暴涨,造成熔丝被烧断,电流输送对应终止,或者是由于接线错误,金属品相互擦碰,以及灯头进水等等,短路情况严重时可引发火灾,而精准了解线路初始情况能够有效改善这一问题,检修人员在执行活动之前,首先就要按照图纸,严密分析线路初始情况,确定故障情况,找到短路位置,用万用表采取分割检查,然后安装熔丝。我国近几年科学技术研究效果突飞猛进,已经基本能够实现信息平台的在线监控。10kv配电线路埋设范围较为庞大,所以如果仅靠人力资源进行线路分析难免会出现疏漏,同样对一些偏远位置的危险点,想要实现及时解决很不现实。一直以来,科学技术都是我国第一生产力,所以可以将监控设备与危险点控制高度结合,从而提升在线监测效果。信息技术具有全面性、高精准度、严密性等优势,所以对任何一个供电环节都能做到及时预警,减少经济损失出现,提高危险点控制的工作效率,同时还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人员工作量[2]。

(二)严格控制现场秩序

从实际情况中可以看出,10kV配电线路如果在运行过程中出现危险点,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就由于检修人员不能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进行工作,在进入到配电线路的检修现场时,盲目选择与情况不符的解决措施,根本原因就是其不能对故障采取正确的判断,不了解相关问题出现的规律,所以导致处理不得当而造成严重的危险隐患。比如:漏电是较常见的低电压故障,在现场工作时,如果不带防护用具,触及到漏电点则十分危险,正确检修行为需要首先用兆欧表来判断漏电点大小,找到漏电线路位置,然后更换老化、受潮、绝缘的电线。但是,当前很多人都不能采用正确的现场行为操作,这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工作人员自作主张,不能遵守现场安全秩序,例如:很多年级较大的人员会盲目依赖多年经验,进行一些错误的操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降低此类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就需要相关管理人员重视对现场秩序的控制,秉承着严肃的态度去看待每一个危险点,在没有明确故障发生症结之前,不可以自作主张的采取违规操作。为提高工作效率可在进入检修现场时邀请行业的专家,对故障进行观察时,专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上给予帮助,并给出对应的处理策略。

(三)科学使用带电设备

上文中提到,我国很多电力线路都铺设在野外,所以技术人员想要实现维修与控制就需要携带一些必要设施装备到对应地点进行工作。带电设备是控制危险点的重要工具,所以需要科学使用。当前很多带电设备因为管理不当,长时间应用后得不到维修、检测或是更换,所以在现场使用时很容易出现故障。例如:风雨或雷电天气下如果带电设备突然失调,那么就会给工作人员带来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想要减少这种危险点发生的概率,就需要对应的设备管理人员在投入使用之前做好检查工作。在存放时,要保证地点位置的干燥性,内部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如果此类带电设备在潮湿、半潮湿的空间环境中储存时间过长,那么其带电性会受到影响,在实际使用时的性能也会被大幅度削弱。电网供电时,可按照输送电流的情况将配电线路划分出多元化的类型,从而提高对配电线路的检修效率。

(四)强化线路检修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良好的制度能够给对应工作的执行提供坚实的依靠。从实际10kv配电线路危险点防控工作进行状态来看,能够影响到最终结果的因素多种多样。尤其是很多工作人员由于自身年龄较大、专业技能更新慢、综合素质差,所以对于检修规章制度无法做到严格遵守,这也就会导致因为一些细小的操作失误引发较大的安全事故。从源头上来看,这些疏漏都是可以通过强化制度得到改善,甚至是彻底避免。例如:我国很多电力企业会用工作票的方式来进行对人员操作的监控,工作票上可以加入电子芯片或二维码,工作人员开展工作前可以用工作票查询维修要点,按照对应的顺序与制度进行操作。

只要做到对线路检修制度的强化,10kv线路防控的效率会提高而很多。管理人员也可以完善人才选拔制度,定期对在岗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开设专业课程,及时更新人员的知识与思想,使其能够认识到安全防控的重要性,减少自身在岗工作的危险性。与此同时,10kv检修部门可以增加验电环节,降低人员违规操作的概率。

(五)对极端天气的防控

引发配电线路故障的因素多种多样,其中极端天气最为常见,例如:雷电、暴雨、滑石等等。截止到目前,我国绝大部分地区的配电网仍铺设在户外,电线长时间暴露在自然野外当中,自然天气的影响无可避免。极端恶劣的条件固然会影响配电线设备,但是在日常天气的运行时,线路同样也会出现损耗,电网使用寿命也会对应减少。例如:雷电天气时,很多可能雷电会直接击在野外的电路上,瞬间造成其破损、短路、停电等问题。虽然天气无法控制,但是在日常运行维护时,也可以通过勤加检查减少风险。例如:运维人员可以通过防护措施减少雷电带来的威胁,铺设防雷电网等等,定期对线路设备周边检修地点进行考察,如果发现有需要更换、拆卸的设备,就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管理计划。10kv配电网检修工作较为繁杂,内容复杂且多样,工作人员在执行任务时,要佩戴好安全护具,保证自身的安全。定期接受专业化的课程培训,及时掌握先进技能,如:计算机监控设备的使用、无人机的飞行等等。

结论:综上所述,10kv配电线路具体的防控工作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进行,改变陈旧的思想,以严禁的制度为基础,融合高端的科学技术。从整体上提高管控效率,精准对风险进行监控。稳定的电力输出可以给我国社会主义建立提供保障,从而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磊.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预控研究[J].科技风,2018(35):202.

[2]崔宁.低压配电的线路检修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1):158.

论文作者:李植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10kV配电线路检修及危险点处理措施研究论文_李植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