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化学分析测试中的误差控制论文_罗剑花

简析化学分析测试中的误差控制论文_罗剑花

广东中能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广东清远 511500

摘要:化学分析具有精密性特点,分析物质在某一状态下的化学反应,通过对试剂量的消耗以及反应量进行科学计算,进行化学关系比较,是一项运用化学仪器与化学试剂进行的化学试验。在工作中,技术人员通过仪器、量器、容器等工具使用化学试剂,如果这些仪器本身就存在误差,那么化学数据也就失去了准确性。本文主要探究了化学分析中的误差来源和误差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化学分析测试;误差来源;控制

引言:随着人们对不同产品的需要,很多产品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因此,化学分析检验工作也就越来越重要。化学分析检验工作跟人们所使用的产品息息相关,更影响着广大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对产品进行化学分析工作,减少化学分析的误差,提升这项技术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

一、化学分析中的误差来源

1、分析方法选择不当

在化学分析过程中,选择的化学分析方法对样品的适用性会对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度带来直接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常量分析适用于化学分析测试,但在具体分析时也会产生较大的误差,因此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和适用的样品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实验人员操作不当

在具体分析过程中,由于实验人员操作不当而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这种误差在实验过程中会重复出现。这与实验人员经验不足及工作态度具有直接的关系,在具体实验过程中,存在盲目取样的问题,样品缺乏代表性,同时在试样处理时使用了不适合的溶剂,从而导致加热溶解过程中存在被测组分损失的问题。在滴定时,不能敏锐的判断指示剂变化情况,读取滴定管内液体时,眼睛没有与其保持一平,没有有效排除滴定管尖端的气泡,导致读数出现偏差。这些情况的存在都会直接导致化学分析误差的产生。

3、仪器或试剂不合格

在具体分析测试过程中,使用的仪器或是试剂不合格也会导致误差产生。如在测试过程中使用的天平、砝码、容量瓶、滴定管等没有进行具体检定,质量不合格,或是蒸馏水和试剂纯度达不到要求,溶液存在过期情况等,都会造成化学分析结果出现误差。

4、实验环境条件发生变化

实验环境条件变化而引发的误差为随机误差,具有不可预测性。实验环境主要以温度和湿度为主,如天平室湿度过大会导致称量误差产生,油漆测定时对于环境条件也具有十分苛刻的要求。同时当环境温度变化时滴定管中溶液体积会产生变化,导致液体体积存在误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5、样品制备不规范

在针对颗粒样品进行粒度测试时,无论使用的是哪一种测试仪器,其对样品的制备与数据分析均是保证正确测试的首要条件。样品制备是正式进行粒度测试前样品及测试条件的预备过程,包括样品的采集、缩分、分析样品用量的确定。

二、化学分析测试中误差控制措施

1、取样的质量保证

完成一项定量分析的任务,分析结果能否反映样品组成的真实水平,其过程要受多个环节的影响,不仅依赖于分析方法本身,而且与实验室仪器、标准对照物质及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多种因素有关。为了保证检验数据准确、可靠,需要对实验室内的诸多因素进行控制,而且需要有一种量化的指标来说明和保证分析结果可靠。其中试样的采集和制备是定量分析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试样的代表性和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因此,除了根据试样的性质、含量和分析结果对准确度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认真仔细操作以外,还要注意测定前的试样采集和处理工作。

2、定量分析的过程

取样最重要的是要使取样具有代表性,对于各类的试样采集的具体操作方法可参阅国家标准和相关的行业标准。在试样的处理和分解分解要完全,不能有损失,分解过程中使用的试剂中绝不能含有被测组分和引入其他的干扰杂质。分离和富集对于基体成分复杂,以及待测组份浓度较低的样品,为减小测量误差,统称需要进行分离、富集步骤。第一,分离:将干扰组分分离出去(被测组分含量高时);第二,富集:将被测组分分离出去(被测组分含量低时)。分析测定应根据待测组分的性质、含量和对分析结果准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3、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

在对化学分析的过程中由于使用方法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化学分析方法中对产品含量的测定,并可以得到准确的结果。一般情况下,发生误差的概率很小。其中低含量的成品中,使用化学分析却很难得到准确的结果。除此之外,使用仪器分析法,可以有效的避免误差的出现,但是这种方法的灵敏度很高,可以实现对低成分产品的测试。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使用情况选择分析的方法。可以根据组分的含量与准确度进行测试,在条件可以的情况下,需要选择合适的分析办法。

4、保证仪器及试剂质量

仪器与试剂对化学分析结果产生直接影响,制定试验方案的过程中,应该科学控制误差范围,避免仪器或试剂问题造成的系统误差。在试验开始前,对仪器和试剂进行维护、检测,确保质量能够符合化学试验要求。对于常用容量及称量仪器,在试验前必须进行相关的校正,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无误。化学分析中,同一种试剂通常有不同的纯度,包括化学纯、分析纯、优级纯与实验试剂,分析人员需要根据试验精度需求和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纯度试剂,同时检查试剂质量,避免由于吸水、氧化等存在质量问题。

5、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结合相关实践分析得知,平行测定次数与其试验结果准确性有着直接联系,其两者之间呈现出正比例的关系,平行测定次数越多,其化学分析结果准确度则是越高。在这样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可信度就可以得到有效的保证。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若想经过这个手段,增加实验结果准确度,我们需要适当的增加其试验的次数,把试验次数控制在2-4次,这对准确性的保证有着重要价值。每一次的实验都会得到具体结果,工作人员应该及时总结其试验的结果,经过求平均值地方式,尽可能的控制其实验误差。在这个过程中,2-4次的试验主要是指人均数量,每个工作人员需要做的平行测定实验次数的总数不能低于8,平行测定次数必须是大于8次的,进而最大程度的确保实验结果准确性。

6、减少测量误差,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度

为了提高化学分析的准确度,不仅要进行准确合理的测量,还要做好相关记录与分析。记录主要指数字位数的准确记录,位数不仅代表数字大小,同时也是测量准确度的一种体现,有效数字的合理运用是确保结果准确度的有效方法。其次,利用空白试验的方法,降低化学分析的误差,在使用器具或者试剂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一些系统误差,我们可以采取空白试验的方法校正试验结果。空白试验主要是在不添加试剂的情况下,运用同一方法、同一条件下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测定,这种情况下测定的结果应该是空白值。在实际操作中测定值减去空白值就能够提高化学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另外,加强实验人员的管理,采取严格的准入制度选择优秀的技术人才,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人员技术水平与职业素养,明确化学分析误差带来的不利影响,落实责任制,降低化学分析过程中人为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

三、结束语

化学分析结果准确度可能受到众多客观因素影响,无论是操作的仪器设备条件,还是分析方法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出现误差现象。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精准度与可靠性,需要选择合理的分析方法,做好基础条件保障,定期检测和保养仪器设备,提升操作人员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实验结果精准度提供坚实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宋守鑫.化学分析测试中的误差控制措施[J].化工设计通讯,2018,44(05):246.

[2]李惠玲.化学分析中的误差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7(12):294-295.

[3]高蓓.有关化学分析中存在的误差的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8(07).

论文作者:罗剑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6

标签:;  ;  ;  ;  ;  ;  ;  ;  

简析化学分析测试中的误差控制论文_罗剑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