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科学养护探究论文_赵唯1,杜一明2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科学养护探究论文_赵唯1,杜一明2

赵唯1 杜一明2

1.身份证号:4103811991****734X 河南洛阳 471000

2.身份证号:4103271991****3519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园林绿化是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现代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园林绿化技术也不断创新,加强病虫害防治是目前园林绿化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促进林木健康生长的有效措施。本文对园林绿化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方法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园林绿化;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

引言

在对树木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要做到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角度出发,建立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指导思想。在充分展示树木绿化独特作用的同时,要结合城市的自然地理条件,尽量降低对化学药剂的使用量。与此同时,在植物试验、绿地施工以及后期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强化举措,使得对病虫害的防治做到科学化和系统化。

1园林病虫害防治特点

城市园林植物主要包括城镇露地栽培的各种草本植物、乔木和灌木等,以及日光温室或各种塑料拱棚形式栽培的各种鲜花以及绿色植物,涉及的植物种类多样,覆盖范围较广,给园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较大难度。城镇园林人口活动量多,植物生长周期较长,品种丰富,环境条件复杂,小气候和小环境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一些生物的种系会被打破,植物发生病虫害的类型较多,发病方式复杂。在园林植物生产栽培养护过程中,病虫害是影响植物生长的最主要问题,导致园林植物残缺不全,生长不良,出现畸形、坏死、腐烂等,而且几乎每一种园林植物都会受到病虫害的威胁,影响园林景观,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加强对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十分必要的,通过有效的病虫害防治可以体现园林植物的生态功能和美化功能,确保园林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和发育,有效降低发生病虫害的几率。

2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

2.1生态原理

园林植物发生病虫害问题的概率较大,在实际病虫害防治活动中要以园林绿化生态系统为核心,有效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技术人员需要结合生态环境与园林植物病虫害问题之间的关系,全面分析各种病虫害影响因子,评估生态平衡与防治效果之间的关系,从而保证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效率,提高防治质量。

2.2效益原理

病虫害防治是一项投入资金大、持续时间长、消耗人力资源多的工作,在进行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防治需要,明确防治目标,尽可能以最少的物力、人力及财力实现高效的病虫害防治效果,保障园林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有效维持生态平衡,避免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环境污染。3病虫害在城市园林系统中对树木成长的影响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不稳定性,在这一系统中自然会受到树木配置的影响,其中也会伴随着树木病虫害的发生而出现改变。以往城市对树木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基本上采取的是使用高浓度的农药对病虫害进行彻底的消除,在工作过程中提出了“有虫治虫,无虫防虫”的口号,基本上是将害虫和天敌同时杀死,这种落后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对城市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严重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树木病虫害防治认识有了提升,已经充分地认识到病虫害防治中的有害性和有益性是相对的,基本上不再采用传统的治理方式。如果对病虫害过于残杀,将对生态平衡系统造成破坏。因为自然系统中的环境、病虫害和天敌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在这一系统中的任何一种生物缺失或严重的破坏,都将把生态系统的平衡性打破。每一种生物都经历了上千年的进化和演变,各种生物因子间存在着相应的制约和依存关系,只有保持生物因子间的平衡才能使整个自然生态系统稳定,让园林绿化和园林病虫害防治之间相互融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园林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措施

3.1植物检疫

植物检疫措施是通过国家和地区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控制有危险性的杂草和病虫传入,并采取有效措施消灭已经出现的病虫害问题的相关对策。植物检疫可以从源头上控制病虫害的传播与蔓延,作为一种极其彻底有效的防治措施,在当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活动中有十分广泛的应用。

3.2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

在园林绿化树木病虫害防治过程中,使用农药是较为普遍的方式。但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还会威胁人体健康。所以,如果使用农药防治园林绿化树木病虫害,需要保证农药使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农药尽量选择毒性小、污染小的农药种类。正式使用前,需要小面积试用,保证各方面都符合标准后才能推广应用。通常在农药使用过程中,会采用喷雾式的撒播方式。但只有小部分农药能够对病虫害产生作用,大部分都会造成浪费和污染。所以,为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在农药使用过程中可以采用熏杀方式或者注射方式等,最大程度发挥作用,并且减小对环境的污染。例如,我国合肥地区园林绿化经常会受到杨小舟蛾等病虫害的干扰,针对这一问题,合肥市林业局以及林业主管部门在保卫全市绿化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使用药物消除病虫害时,采用电动热雾机喷洒药物,不仅能够保证药物喷洒较为全面,而且能够充分发挥药性,消灭杨小舟蛾等病虫害。

3.3阻隔行为

阻隔行为指的是人工阻拦,对害虫可能会产生的位置或者道路进行阻拦,从根本上预防害虫的出现。具体的阻隔行为分为涂环、挖沟、铺设薄膜。其中,涂环指的是在植物躯干上害虫高发区的位置进行药物涂抹,从而有效阻拦一些具有攀爬的习性的害虫。对于一些从土壤中滋生的害虫,可以通过挖洞的方式将植物和害虫阻隔开来。而通过铺设薄膜能够在不透风的情况下促使植物和土壤中的大量害虫腐烂致死。

3.4加强生物防治工作

为更好地防治园林绿化树木病虫害,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法,利用增加天敌的方式,降低园林绿化树木病虫害发生概率。生物防治法不仅能够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与污染,而且还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但是,生物防治法存在一定弊端,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4]。由于生物防治技术尚未完善,所以,生物防治法无法被广泛使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防治法也将会得到不断地完善与创新。在未来,生物防治法能够被更好地应用于园林绿化树木病虫害防治中,充分发挥其作用,保证树木健康生长。

3.5诱杀行为

病虫害中的诱杀手段指的是在明确病虫害特性后,采用相关手段和设备对其进行清除,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园林病虫害防治措施。诱杀行为还具体分为光源诱杀、诱饵诱杀以及植物诱杀等。光源诱杀指的是利用一些害虫喜好光亮的特点,采用聚光灯将其引到一处,对其进行捕杀。这种光源的诱引在黑暗的地方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诱饵诱杀则是在害虫喜欢的食物上提前涂抹毒杀药剂,诱引害虫食用这些有毒的食物,从而将其消灭。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食物和药剂的比例,确保在消灭害虫的同时,避免植物受到伤害的可能性;植物诱杀指的是在害虫大肆蔓延的周围涂抹一些麻痹害虫的化学物质,但这种诱杀方式也要注意植物的安全问题。

结语

在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通过有效技术的开展与运用,力求做到科学防治,以提高园林建设发展水平,从而进一步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于相磊.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J].科学家,2016,4(11):60,87.

[2]徐松惠,张海萍.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原理及技术措施[J].现代园艺,2012(06):77.

[3]李爱民.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原理及主要措施[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2,35(02):77-79,118.

[4]吴熟玲.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5(18):144-145.

论文作者:赵唯1,杜一明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园林绿化病虫害防治与科学养护探究论文_赵唯1,杜一明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