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王艳

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王艳

摘要: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民用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保障的重要部分。基于此,论文在概述民用建筑桩基础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相关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应用相关技术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优化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用建筑;基础;桩基础;管理

1 关于桩基础施工技术的概述

对熟悉操作施工的人员而言,桩基础工程技术已经耳熟能详。桩基础施工技术包括高、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以及单桩基础施工技术等。在高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中,桩高于地表高于承台底面;而低承台桩基础施工技术刚好相反,是指土体和承台地面相互连接并高于桩;单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完全不同于前两种的一种施工技术,桩之间互相连接形成建筑结构基础。这三种技术在执行方法还有适应地质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在房屋建造时,施工人员要根据实地考察,选择合适的桩基础类型的方法,一定要配合施工方案的设计要求和场地情况,这样才可以保证施工进度的正常进行。这项技术主要是指通过地基土体结构处理技术然后将桩基和承台连接在一起,让桩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将房屋建筑的压力顺承给地面,这样施工就可以避免房屋建筑的压力对结构的压迫影响,要保证桩基础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只有这样才可以从形体上保证良好的完整性和整体性。

2 民用建筑地基和桩基础施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2.1 地下水处理问题

在地基的施工过程中,地下水问题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如果对地下水的处理方式不当,不仅会影响地基的质量,还会影响民用建筑的安全。在地基或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若地下水位较高,应采用合适的排水或止水方法。例如,可采用多桩抽水的方式降低地下水位。而地下水位较低时,可采用单桩抽水的方式,以降低地下水的水位。

2.2 桩基质量问题

在施工过程中,桩基运用逐渐增多。在这种情况下,桩基质量问题也逐渐凸显,进而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通过对已有民用建筑项目工程中桩基质量问题的总结发现,桩基质量问题主要包括:桩头破裂、桩身断裂、桩身破损以及承载力不足等。其中,桩头破损和桩身破损是常见的桩质量问题。除了以上问题,桩基质量问题还包括桩顶不平和桩长度不够等。总之,桩基质量问题的存在对桩基础有重要的影响,因而,应对桩基质量给予高度重视。因此,加强对民用建筑地基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十分关键。

3 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前准备工作

3.1 设计合理全面的施工计划

桩基础工程包括的施工技术都有各自不同的地质需要,设计和施工人员在正式操作之前,一定要具备一份合理的施工计划。相关人员要到场地去进行实地考察,为了施工的顺利进行,一定要保证准备工作做足,不打无准备之仗。要想建造满足用户需要和期望的房屋建筑,一定要在地形、周围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核,根据需要选择足够的设施,设计工程量所需要的人员数量。现场的一切情况都要与设计做好对应,同时也要考虑到各种现场施工会出现的突发情况。为了不会延迟和影响桩基础施工的进度,能够顺利开展一切工作,一定要保证施工计划的合理性和全面性。

3.2 准确放线定位

准确放线定位也是一项必须要认真对待的准备工作,这是为了不会给施工进度造成拖延,防止桩基础管状不会在工程展开的时候出现偏移等情况,所以在正式开工之前要对桩做好标记,尽可能准确地放线定位。

4 民用建筑桩基础的建设技术

4.1 振动打桩建设技术的实际应用分析

该类技术实际应用效果和实际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同时操作简单,相关联的设备便携性较强。通过振动设备,以振动的方式透过较薄的土层,进一步振动至较深的土层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随着一点点向下的深入,一点点变深了之后,周围土层和岩层随着振动产生的密集性就将桩基础紧紧包裹,从而达到一个稳定的效果。该类技术有着较好的便携性和实际应用广泛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同时,该类建设技术投入使用中的相关成本较小,适用于不同土地和不同土质,打桩的效果较好。然而振动的频率和声音较大,该类技术往往不适合在闹市街区和临近居民区的地方开展实际作业,也成为该类建设技术中的“美中不足”之一。

4.2 静力压桩建设技术的实际应用

如上所述,上一种建设方式在闹市街区和居民区的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好,且并不能实际在人流量较多的地段开展建设工作。而静力压桩的建设技术刚好弥补了这样的缺点。在民用建筑的建设工作中,尤其是在闹市街区的建设工作中是十分常用且十分常见的,实际应用效果和实际应用价值也较高。一方面这样的技术可以降低在建设工作进行时出现的噪声,另外一方面在打桩的实际效果上也有较为显著的体现,这样的建设技术可以利用静压力将桩从较为松软的土层中打进去,降低了对于周围环境和噪声的影响之外,同时对于钢筋混凝土的使用也较少,降低了很多在整个操作过程中的实际建设成本。因为噪声较小,在闹市街区和临近居民区的地段都可以进行实际建设工作,对于土地相对松软的地段也十分适用,因此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5 优化民用建筑地基和桩基土建施工技术的管理措施

5.1 注重前期勘察工作

在民用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解决地下水的处理问题以及桩基质量问题,应做好前期勘察工作,尤其是对岩土地质情况的勘察。在勘察过程中,应对建筑场地中的不良地质现象予以关注,同时,还应对建筑所处地层进行分析。在对地层进行勘察的过程中,应做好对地层类别、成分以及坡度的记录,为实际施工工作提供参考。另外,还应对地基中的持力层和软弱土层的地质性质进行鉴定。另外,在实地勘察过程中,还应对水文等地质条件进行调查,并做好数据记录等工作。只有做好前期的勘察准备工作,才能为实际的施工提供准确的数据,进而为施工技术的应用奠定基础。

5.2 加强对施工技术的规范

为进一步解决民用建筑地基和桩基础施工技术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对施工技术的规范非常重要。在规范施工技术的过程中,应严格依据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同时,还应充分掌握相应的操作规程,以便在实际施工中,按照操作规范熟练施工,减少因施工工艺出现的质量问题,并提高施工效率。为此,可通过制定适宜的管理制度等方式,规范施工操作技术。例如,在了解地基和桩基施工技术的控制要点后,可建立与施工要求相符的管理机制,如责权机制、奖惩机制的建立和完善等。最后,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以促使其更好地掌握操作技术规范,进而在实际作业中,严格依据操作规范进行操作,以保障施工技术的水平。

5.3 注重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

为提高施工技术水平,除了做好前期勘察工作和施工技术的规范,还应注重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技能,以确保其更好地掌握施工操作规范。例如,可通过岗前培训的方式,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另外,为进一步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还可通过人才引进等方式,壮大人才队伍,以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的施工水平和施工质量。最后,还应加大关于民用建筑施工安全的宣传,以促使现场施工作业人员更加注重施工安全,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水平,以为施工质量奠定思想基础。

6 结语

综上所述,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基和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日益广泛,为提高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应做好前期地质勘察工作,还应加强对施工技术的规范,注重提高相关人员的素质。从多方面出发,保障民用建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周越.浅谈民用建筑桩基础及地基基础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41.

[2]陈斌.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的一些思考[J].低碳世界,2016(12):157-158.

[3]喻红月.民用建筑地基基础和桩基础土建施工技术探索[J].建材发展导向,2016,14(3):34.

论文作者:王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民用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及管理论文_王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