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设计概念与思路论文_严志浩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分公司

摘要:随着国家近年来教育体系的发展,九年一贯制的教育模式越来越广泛地被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相应地,九年一贯制学校建设需求也越来越大。由于其教学模式与传统模式有所不同,我们不能单纯以传统的中小学校建筑的设计思路去进行设计,新模式的学校应该有着怎样的设计思路,是非常具有探讨价值的。本文将以佛山四中附属学校设计为例,对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概念与思路进行探讨。

关键词:最大化功能布局;连贯性趣味空间;共享空间;空间序列

一、项目背景

1、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定义

所谓“九年一贯制”学校,通常是指该校的小学和初中施行一体化的教育,小学毕业后可直升本校初中,“小升初”原则上不许择校流动。

2、项目设计要求:

项目建设的用地面积为46722平方米,用地规划条件规定容积率≤1.0,建筑密度≤25%,绿地率≥35%,建筑高度控制要求≤24米;机动车位≥3车位/百师生,另至少设12个学生接送临时停车位,自行车位≥8车位/百师生;

此外,沿江建筑的通透率不小于50%,建筑高度>18且≤54米的建筑,其最大连续展开面宽不宜大于80米;

拟根据项目用地划分为教学区和体育运动区。建筑面积为57013平方米的教学综合楼和

体育馆,其中:

a)规划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满足24个小学班、24个初中班,共计48个教学班所需的标准普通教室。

b)按规范化办学条件的建设标准,配置所需的各类辅助教学用房和行政办公用房。

c)拟建1座体育馆,首层游泳馆、二层礼堂、篮球场。

d)按规范化办学标准,建设室外体育场及相关设施。

e)拟建设负1层地下室,用于满足学校机动车停放及设备用房的需要。

f)拟建一栋满足1248名初中生住宿的宿舍楼。

g)配建项目所需的无障碍设施、校园景观绿化和消防系统。

二、总体概念

1、设计难点

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与传统学校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要在一个校园里面布置六年制小学与三年制初中的所有功能用房,且做到两者之间既能相互融合,也不会相互干扰,而对于本项目,功能的组织利用也是其中的关键。

本项目规划用地比较紧张,要在四万多平方米的用地布置一个48班的九年一贯制学校,且基于我们对广东地区学校的实际调研和了解,我们希望运动场等对于学生尤其重要的体育设施都尽可能能按照标准的规格来设置,400米的跑道加上48班教学楼、1248人规模的宿舍,场地是非常紧张的。

2、设计原则

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我们设定了以下设计原则:

a)尊重现状,尊重环境,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进行规划和建筑设计,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b)合理进行功能布局,分区明确,交通组织流畅。

c)建筑造型新颖大方,具有时代美,充分体现校园建筑的文化氛围创造丰富的室内外空间,注重环境设计。

d)在满足国家现有设计规范的前提下,尽量做到适用、经济、美观。

3、设计概念

根据现状条件和规划条件,我们采用了相对较为集中的规划布局,东南侧布置400米运动场、足球场、篮球场等运动场地,东北侧布置体育馆,既能做到体育设施集中布置,也能起到阻隔城市噪音的作用;西侧自北往南分别布置综合楼、教学楼、学生饭堂、学生宿舍,既能做到教学区、生活区集中布置,也使教学区和生活区处于比较安静的位置。通过运动场地与体育馆与道路相邻,阻隔噪声,教学楼和宿舍则位于比较安静的区域。

综上所述,我们进一步提出了方案的总体构思:“最大化功能布局,连贯性趣味空间。”,具体思路如下:

最大化功能布局:集中式的规划布局,其交通流线短,功能集中便于使用,因此我们充分发挥了这个特性,规划了明确且互不干扰的的功能分区、结合岭南地域特色设计全天候风雨连廊等。

连贯性趣味空间:延续集中式布局的特性,设计了三个层次的连贯性趣味空间:连续首层架空、二层大平台、空中Box等,并由功能推导到造型立面,形成连续性立面,使校区在紧张的用地里也能显得大气、宽敞;此外绿色生态校园也是我们打造趣味空间的另一重要手法:垂直绿化、屋顶花园、绿化庭院的设计,让整体校园环境景观得以提升。

4、经济技术指标

三、设计思路

1、总平面设计思路

1)场地现场和周边环境概况:

项目位于佛山市禅城区华宝南路西侧、忠信路北侧,原智慧公园位置。地块东面、北面为住宅区,南面穿过忠信路为东平水道,西面为智慧公园,场地现状也属于目前智慧公园的一部分。

佛山市第四中学附属学校由佛山市禅城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批准建设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规模为24个小学班、24个初中班,共计48个教学班;

2)环境与绿化设计分析:

从入口界面的立面绿化开始,到教学楼之间的庭院景观,再到地理园、生物园等趣味空间,我们充分利用景观空间连贯的优势,力求让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绿色景观。广场绿化,院落绿化,屋顶绿化,形成不同层次、全方位的绿化空间,努力提供一个绿色生态的教学生活社区。

3)道路和广场布置、交通分析、停车场地设置、无障碍设施:

主入口广场设置在北侧,机动车道从地块西北角进入地下车库,地块东北侧设置临时地面机动车位,场地入口设计无障碍设施直接进入建筑架空层内部;消防车道也从基地西侧进入,进入到每一个建筑间的庭院,并环绕宿舍和体育馆。

2、建筑方案设计思路

1)平面布局、功能分析、交通流线:

基于上述规划布局,教学楼均为6层,建筑高度23.95米,主要分小学部、初中部布置普通教室、大部分专业教室以及教务组办公室,首层局部架空;综合楼均为6层,建筑高度23.95米,主要布置实验室、行政办公室以及小部分专业教室,首层局部架空;做到分区明确互不干扰,宿舍楼6层,建筑高度22.05米,宿舍层高3.6米,为8人间,充分利用层高设置上铺为床、下铺为学习桌,首二层布置餐厅,餐厅层高均为5.4米。

基于对场地的分析,地块南侧为沿水道道路、有防护绿化带,东侧有防护绿化带,西侧暂时没有城市道路,我们认为北侧是比较利于设置主要出入口的一侧,教师与行政人员进入地下室以及后勤区的车行流线从西北角进入,直达地下车库与各建筑后勤出入口;北侧正中间设置入口广场迎接上学放学的学生与接送家长,学生无论是步行或骑自行车均能方便地进入教学区域并通过垂直空间进入各个教室。

2)空间构成及剖面设计、立面设计:

建筑造型希望充分表达活泼有趣的空间氛围,沿操场一侧的连续长界面以及北侧入口界面为我们重点打造的空间,简洁有力的现代立面风格、功能与造型一致的架空大平台、连续形成序列的色彩光影趣味空间;同时入口大门位置希望延续如今佛山第四中学入口的庄重感,但也力求不失活泼。

结语

对于九年一贯制学校在前期规划和建筑设计时的概念和思路,应结合其小学与初中合为一体的办学特色,充分考虑共享空间、连贯性空间的利用,使整体校园规划的功能达到最大化,同时在各方面的设计中,保持现代、创新的思路,以使新学校的设计和建设能够最大程度满足未来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佛山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15]337号;

[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

[3]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4]中小学建筑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张宗尧,李志民主编,2000

[5]青川县建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浅析,山西建筑,2010-11-01

[6]九年一贯制实验学校设计思考,殷新;洪杰;董志国;王海宁,江苏建筑,2009-04-30

论文作者:严志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  ;  ;  ;  ;  ;  ;  ;  

浅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设计概念与思路论文_严志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