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论文_李旭东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论文_李旭东

(漯河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项目代建中心,河南,漯河,462000)

【摘 要】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分为人员、机械、材料、方法和环境。建筑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参与人员多、外部环境复杂等特点,质量控制工作应贯穿于项目建设全过程。

【关键词】工程质量;影响因素;控制措施

前言:

质量是建筑工程的生命,是所有参与工程建设企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因建设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参与人员多、影响因素复杂等特点,所以质量控制工作也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在工程质量要求日趋严格的今天,如何正确辨析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从而针对性的加强质量控制,提高工程质量是每一位工程管理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1.工程质量控制的特点

工程质量控制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运用具体的手段和方法对工程质量进行管理的活动。质量控制的范围应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验收全过程。因建设工程具有建设周期长、分部分项工程多、环境条件多变、工程材料多样性以及实施过程程序繁多、涉及面广和协作关系复杂等特点,所以工程质量控制具有控制因素多、控制难度大、过程控制要求高、终检局限大等特点。

2.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

在质量管理的活动中,影响质量的因素可以概括为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也就是质量管理中经常提高的4M1E因素。

2.1人员(Man):人是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也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决策者、管理者和参与者。因建设工程具有参与人员多的特点,而且具有产品定制的特性,所以参与人员的质量意识、质量行为、技术水平、管理能力都将直接和间接地对工程决策、勘察、设计和施工的质量产生影响。

2.2机械(Machine):主要包括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各类机具设备和组成工程实体及配套的建筑设备和各类机具。施工机械是施工生产的手段,设备的类型是否符合工程施工特点、性能是否先进稳定、操作是否方便安全都将会影响工程质量。建筑设备构成了工程设备安装工程,主要完善建筑的使用功能。其产品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工程使用功能质量。

2.3材料(Material):建筑材料是组成工程实体的骨骼和肌肉,建筑材料的质量优劣将对工程质量的可靠性、安全性和耐久性产生直接影响。同时由于不同质量的建筑材料价格差别较大,许多施工企业为降低工程成本,谋取更大利益,往往会在建筑材料上降低要求,从而对工程质量造成隐患。

2.4方法(Method):指施工方法和技术,随着工程建设技术的不断发展,建设工程的复杂程度和技术含量日益提高,施工环境也日趋复杂。在施工环节,施工方案是否合理、施工工艺是否先进、工法操作是否正确都将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的影响。

2.5环境(Environment):环境条件是指对工程质量特性起重要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工程技术环境、工程作业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周边环境等。环境条件往往对工程质量产生特定的影响。加强环境管理,改进作业条件,把握好技术环境,辅以必要的措施,是控制环境对质量影响的重要保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工程质量控制的主要措施

工程质量控制工作在工程建设各个阶段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又相对独立、各具特点,且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3.1决策阶段质量控制:在工程实践中,多数业主单位只注重决策阶段对项目投资的影响,忽略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片面最求项目投资效益,过度压低项目投资估算。项目投资的过度压缩势必会导致设计标准降低、施工偷工减料,从而给质量控制工作造成更大的麻烦。

结合多年来的项目管理经验,笔者认为,项目决策阶段质量控制的主体为项目业主。项目业主应充分认识到决策阶段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正确理解投资与质量的平衡关系,科学确定投资效益与质量保证的平衡点,在追求投资效益的同时确保工程质量。

3.2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在工程设计阶段,业主应充分考虑工程的使用功能和实用性,尽可能提供详尽的设计任务书,使设计目标更加明确;设计单位因加强各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尽可能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设计成果的质量控制;设计工作完成后,业主应严格按要求进行施工图审查,认真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在工程实施前解决设计文件中存在的问题,为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具有三维建模、碰撞检查、模拟施工、建筑漫游等功能,能直观的反应设计成果,同时能精确的发现设计文件中的错误,对提高设计阶段的工作质量有很强的促进作用,是设计阶段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

3.3工程建设阶段:该阶段包括工程施工阶段和工程验收阶段,是建筑产品的生产过程,也是质量控制工作的最主要环节,应主要加强工程参与者的质量行为管理、工程实体质量管理和建筑材料质量管理。

3.3.1质量行为管理:质量行为是各参建单位工作人员对工程质量的实际反应或行动,是质量意识和质量情感的外在表现。质量行为管理中应首先增强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参建人员的质量意识可通过明确质量管理目标、细化岗位责任、加强知识教育、提高人员素质等措施进行强化和提高;其次应制定完善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岗位责任,并进行严格的检查落实、奖优罚劣;三是建立严格的质量行为检查制度。质量行为检查应分为自检和外检。自检是指施工企业对自身的质量行为进行自控,做好每一个工序准备阶段、施工过程、验收阶段的质量行为自我检查。外检是指监理、业主、政府监督等部门对施工人员质量行为的监督检查。

3.3.2工程实体质量管理:工程实体质量是工程质量的直接表现。提高工程实体质量应首先加强施工过程的现场巡视、量测检查,通过现场巡视、实地测量的结果和数据,来检查和判断工程质量,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其次应积极推行工程样板制度,通过工程样板的示范作用促进工程实体质量的提高;三是加强分部分项工程的验收。当分项、分部工程施工完毕后,应及时按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方法,对所完工的工程质量进行验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

3.3.3建筑材料质量管理:建筑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因建筑材料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所以必须加强建筑材料的质量管理。首先应审核施工单位的材料采购渠道,在材料采购前,建设单位要会同施工单位对建筑材料生产厂家的资质及质量保证措施予以审核;其次应建立严格的材料进场验收制度。凡是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由监理单位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质量验收,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坚决予以退场;三是严格执行见证取送样制度。对需要进行第三方检测的材料,应按要求见证取送样,由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施工。

4.结束语

多年来,由于建筑市场管理的不规范和参建单位的质量意识差,工程建设领域质量事故频发,给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损失。工程建设的参与者应认真履行自身的质量管理责任、严格控制自身质量行为,增强质量意识,严控材料质量和工程实体质量,促进建设领域工程质量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年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考试教材《建设工程质量控制》

论文作者:李旭东

论文发表刊物:《工程建设标准化》2016年2月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26

标签:;  ;  ;  ;  ;  ;  ;  ;  

浅析建筑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控制措施论文_李旭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