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唐榕梧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唐榕梧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来宾供电局 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智能化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无论是工作、生活还是工业生产都需要用电,因此越来越多的人都开始重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希望能够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我国是工业大国,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更高,为此变电站建设也先后进行很多次改革,改革的目的就是使变电站建设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因此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引言

完整的继电保护系统主要包括8个部分,即传感器、合并单元、传输系统、保护系统、同步时钟信号交换装置、断路控制系统、交换机和智能终端。各单元收集传感器传送过来的数据,合并发送到交换机中,并同时接收电路合闸跳闸等动作信号,交换机的功能是实现二次系统和单元间的信息交换,交换机具有二次电缆的作用,使得继电保护系统具有信息传递和网络共享的功能。智能继电保护系统可以将断路开关信息传送给保护系统,是短路器智能性能的体现者,由于具有同步时钟发生装置,使整个系统具有统一的时钟源,这样可以准确检测系统故障的发生,并做出处理,避免其他系统受到影响。由于接口是具有高效传输能力的光纤,承担通信传输功能,但光纤极易折断,不能弯曲,电路的物理连接显得十分重要。

1智能变电站及继电保护特点

1.1 智能变电站特点

变电站是现代电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科技水平不断提升的大背景下,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并成为推动我国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力量。智能变电站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只要建立智能变电站的地方都能实现实时联网,并且采用的标准都是统一的,实现了信息的交互和传递,而这些都是传统变电站所不具备的;二是设备更多、更先进,并且许多二次设备都已经实现了网络化,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升;三是电子传感器等设备实现全智能化。

1.2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特点

智能变电站的建设不仅是变电站发展趋势的重要体现,更是确保电力系统在消耗更少的资源基础上实现可靠运行的保障。在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与传统继电保护装置相比,智能继电保护装置具有一定特殊性:首先,数据信息提供途径大大拓宽,与此同时,一些设备的维护、安装也随之发生改变,对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继电保护装置的灵活性高,通常情况下,需要调试多条线路和多台设备,技术人员必须全面掌握各项装置结构、原理、特点,针对不同装置采取科学的调试方法,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各项继电保护装置的稳定运行,从而提高智能变电站的稳定性。

2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2.1变压器配置保护措施

我国电力需求量巨大,很容易出现电压不足或者承载过重的现象。很多地方的人们都不能正常工作,生活也受电力所影响。想要更好的提高继电的保护系统,就要实行变压器配置保护,将电力更好的进行使用,在继电发展中可以更好的实现电力发展的最大化,尽可能的提高我国现阶段配电系统的可靠性。

2.2过流电限定保护

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经常会出现一种情况就是电流发生了超负荷的现象,这种情况就会给人们的生活造成困扰,因此要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首先就要做到保证过流电的正常使用。要找到变压器配置保护的主要原因,在智能变电站中电流运行经常会出现电流过载的这一种现象,就是外部发生的故障进而导致电流跳闸,在实际的研究中发现这种超负荷电流与其他电流之间大小存在非常大的差距。因此首先做到的就是要对电流进就行准备的测量,一旦发现电流超负荷的情况,就要立即采取方法,降低电流的使用量,并及时向智能端发出警报,使用变压器配置进行全面的保护,这样才能提升基调保护系统的可靠性。

2.3继电保护系统的线路保护

在实际的智能化变电站中,首先做到的就是要结合实际的用电配置对电流的使用情况进行保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想要更好的做到这一点就需要采用一种方式进行使用,这种方式就是纵连差动的方式对线路进行全面的保护。这种保护措施主要的保护对象就是线路。主要的工作方式就是将控制一级保护各级电压之间的间隔单元,在控制间隔单元之后对线路进行集中式和后背式的装置方式在整个系统中主要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实地的监测。首先确定的就是继电系统的整个线路对继电情况进行保护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保护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同时更有助于保护机电系统的可靠性。

3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措施

3.1 变压器保护配置

在电力系统中,电压额度都是限定的,只要超过这个标准,都会影响到正常配电。但是从目前我国变电站实际情况来看,主要采用变压器系统对电压进行控制,所以,在对配电进行保护时采用分布式配置方法,能够实现差动功能继电保护,利用集中式配置方式对变压器进行后备保护。此外,对于非电量继电可以通过独立安装的方法进行保护。

3.2 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优化

在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优化时,必须以电力系统实际情况为依据,在设计过程中,最先考虑冗余设计,在确保不对保护系统造成任何影响的前提下,给予其一定的容错指标,之所以选择冗余设计,是因为它能够降低系统的错动、拒动的可能性,大大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备电切换方式的运用有效改善了系统内部指标;多数表方式的运用使得系统内各个指标实现标准统一,是提高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手段。此外,在进行冗余设计时,总资金投入也是变电站需要考虑的问题,对整个电力系统做出全面分析和评价,找出冗余设计与资金投入的契合点,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各项设备的稳定性,同时也能够减少资金投入。

3.3 线路保护配置

线路保护装置大多是采用纵联差动方式进行保护的,一般来说,采用的保护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集中式,另一种是后备式,一旦配置出现问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是确保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之所以要对线路保护装置进行保护,目的在于它能够控制和保护系统中各级电压之间间隔的单元,同时还能够实现通信监视、测量等功能,可以为电力系统中的变电站、发电厂和高低压配电等其他修通提供完善的配电线路控制保护方案。

3.4 加强二次巡检

加大继电保护系统的资金和技术投入,能够大大提升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很多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已经趋于完善,但是却忽视了二次巡检工作,可以说,二次巡检是确保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如果没有做好二次巡检工作,继电保护系统的作用也将得不到充分发挥,所以变电站在大力建设继电保护系统的同时,还要做好二次巡检工作。二次巡检工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病将其解决,最大程度保证了系统安全运行。变电站应当组成专业检查小组,坚持每天对系统进行全面检查,特别是要深入检查继电保护设备,千万不可遗漏任何一项功能,如果没有做好二次巡查工作,导致系统出现问题,不仅会对系统本身造成影响,也会严重影响到整个的电力系统。这就要求巡查人员自身应当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对二次巡查的重要性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不断丰富自己专业知识,确保对继电设备的结构、功能等做到了如指掌,按照变电站相关规定开展继电保护系统二次巡查工作。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电力资源的需求持续增加,与此同时,人们对供电的稳定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智能变电站应运而生,虽然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有很多优势,但由于采用了大量的新设备和新技术,也给继电保护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自身要不断学习,高度重视继电保护工作,推动我国只能变电站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浩.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24):232.

[2]王冠军.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2):159.

[3]高保泰.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探讨[J].科技展望,2016(24):123.

[4]张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验收要点分析[J].科技与创新,2015(16):111.

论文作者:唐榕梧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1

标签:;  ;  ;  ;  ;  ;  ;  ;  

关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论文_唐榕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