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质量评价与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调查_父母关系论文

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质量评价与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调查_父母关系论文

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质量评价与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未成年人论文,武汉市论文,环境论文,评价论文,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0730(2006)03-0103-07

人的社会化是在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开始、实现和完成的。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能否顺利展开与完成,与个体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环境有关。个体基本条件是成长的基础,环境则是个人成长的外在条件,两者共同决定了未成年人的实际成长状况。① 个体基本条件指年龄、性别、身体状况、智力潜能等诸多因素;社会环境指影响和作用于个体思想观念、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的全部社会因素。对于基本社会化过程而言,影响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主要包括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小群环境和社区环境等。

人的社会化研究一般是通过上述相关环境变量的具体化和操作化,以及相关指标和变项的设计来测量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各方面,并对其进行定量描述和评价分析。但是如何建构一个评价或评估体系,用于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定量描述和质量评价,目前还是一个空白领域。本研究依据2004年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的数据,借用健康、亚健康、障碍和病态四种心理质量评价模式,试图建立起一个环境指数评价体系,一方面用于对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不同环境因素进行质量评估、比较和分析,另一方面用于对一个或数个地区的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质量进行指数评估、比较和分析。

一、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研究的历史回顾

近些年来,与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相关的实证研究不多,与上述目标相关的研究更少。

1998年进行的浙江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从《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角度确定了四个对未成年人成长影响较大的因素,分别为社会环境、教育环境、文化环境和个人环境。调查结果发现对未成年人成长有强烈导向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并不十分乐观,孩子们长时间接受学校的知识教育,而业余文化生活相对贫乏。电视是孩子们的重要“玩伴”,却大量充斥着外国人的文化观念,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风气有差距。②

2000年武汉市青少年成长环境研究发现,学校环境、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和交际群体是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四大因素,其中以家庭环境的影响最大,其次为社区环境,交际群体的作用最小。③

2001年北京市政协《关于为未成年人营造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建议案和调查报告》认为,社会文化环境对未成年人具有强大的、无形的影响力,要为青少年营造健康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就应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媒体、各种展览、出版物、音像制品等对青少年加强青春期性健康教育,还应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区文化设施,要疏导而不是阻截网络问题,严格对网吧的管理。④

我们的研究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借鉴,并进行拓展。

二、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指标与变项

1.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构成

根据2000年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调查结果,2004年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的重点放在与未成年人成长密切相关的四种影响因素上,我们称为“环境场”,它们是:家庭、学校、社区和交际群体(也称为友群)。毋庸置疑,家庭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环境场。学校是个体学习社会文化的专门环境场,具有强制性和专门性的特点。在学校系统地学习各种规范和生存技能,是个体进入现代社会独立生存的必经之路。社区是指未成年人生活的邻里环境。社区往往是社会的一个缩影,是个体最早接触到的社会环境。⑤ 当个体最终长大成人、步入社会时,他们独立生存的很多技巧都来自社区生活经验的积累。尽管社区对个体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力却不容忽视,孟母三迁的故事是家喻户晓的。友群是个体社会化的又一个重要环境场。友群环境可以弥补代沟给未成年人造成的心理缺失,给他们提供情感和身份认同的机会,并模拟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社会角色扮演的舞台。对未成年人而言,友群环境场常常是一个亚文化群体,有鲜明的成长特色和前卫文化,这既符合未成年人标新立异、渴望独立的心理,又能满足他们打破成年人权威教导的需求。因此,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区环境和友群环境构成未成年人成长的基本环境。

2.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指标和变项设计

要对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质量进行评估,指标就应满足两种要求:首先要提供足够的环境信息;其次要能够适用于质量指数的等级评估。因此,在进行指标及其具体测量变项的设计时,必须兼顾上述两方面的需求。⑥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指标都能够满足这两种需求的,否则,大量必要的描述性信息都将因此而流失。所以,从环境描述到环境评估的过程中,我们还要进行指标筛选,以过滤出可以用于环境质量评估的指标。

评价指标和测量变项是相联系的。每一个评价指标下都需要设计相应的测量变项。具体测量变项的数目并不相同,如有的指标下需要设置几个具体测量变项来收集数据,有的指标下只需要一个测量变项就可以了解调查期望收集的信息。不仅如此,有些指标还设有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二级指标或三级指标下再设计相应的具体测量变项。

以2004年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为例。为了收集反映家庭环境的基本信息,该部分共设计了7个评价指标和24个测量变项。7个评价指标分别为亲子结构、父母素质、父母关系、家庭经济、亲子关系、教养方式和家庭聚合力。其中,亲子结构指标下设有3个变项,分别为亲子模式、兄弟姐妹数和家庭人口数。父母素质指标下设有4个变项,分别是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和母亲职业。父母关系指标下设有2个变项,分别是父母关系和家庭事务由谁做主。家庭经济指标下设有1个变项,即家庭经济状况。亲子关系指标下设有8个变项,分别是与父亲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在学习上父亲的关心程度、在学习上母亲的关心程度、在学习上父亲的帮助作用、在学习上母亲的帮助作用、在日常生活上父亲的关心程度和在日常生活上母亲的关心程度。教养方式指标下设有5个变项,分别是父母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在学习上父亲要求的严格程度、在学习上母亲要求的严格程度、在日常生活上父亲要求的严格程度和在日常生活上母亲要求的严格程度。家庭聚合力指标下只设有1个变项,即喜欢自己家的程度。具体指标与变项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1家庭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测量变项

评价指标

测量变项

A1 亲子结构亲子模式;兄弟姐妹数;家庭人口数

A2 父母素质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父亲职业;母亲职业

A3 父母关系父母关系;家庭事务由谁做主

A4 家庭经济家庭经济状况

与父亲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在学习上父亲的关心程度;在

A5 亲子关系学习上母亲的关心程度;在学习上父亲的帮助作用;在学习上

母亲的帮助作用;在日常生活上父亲的关心程度;在日常生活

上母亲的关心程度

父母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在学习上父亲要求的严格程度;在学习

A6 教养方式上母亲要求的严格程度;在日常生活上父亲要求的严格程度;在

日常生活上母亲要求的严格程度

A7 家庭聚合力 喜欢自己家的程度

在学校环境部分共设计了6个指标和14个具体测量变项,如下表所示:

表2学校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测量变项

评价指标 测量变项

A1师生关系 是否在上学读书;在学习方面关心的老师多少;关系最密切

的老师是班主任还是其他老师;关系最密切的老师关心学习

的程度;关系最密切的老师关心生活的程度;现在的老师刺

伤过自尊心没有

A2学习条件 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严格程度;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怎

样以及学校周边的环境怎样

A3学校名声 学校类型和学校名声

A4同学关系 同学关系如何

A5素质教育 学校在最近一年中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和劳动

(手工)课的情况

A6学校聚合力喜欢自己学校的程度

在社区环境部分共设计了5个评价指标和22个具体测量变项,如下表所示:

表3 社区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测量变项

评价指标 测量变项

A1社区居民关系 与邻里间的关系;与所在社区的居民关系密切程度

所在社区的日常生活条件;所在社区的日常生活管理;所

A2社区综合素质 在社区的治安状况;所在社区的外来人口数量;所在社区

的居民生活差别;所在社区的学校教育条件

A3社区教育 所在社区教育组织状况与活动状况

A4社区文化 所在社区的网吧数量;在社区内泡网吧的中小学生数量;所

在社区的游戏厅数量;在社区内泡游戏厅的中小学生数量;

所在社区的歌舞吧厅数量;在社区内泡歌舞吧厅的中小学生

数量;所在社区的小影视或录相厅的数量;在社区内泡小影

视或录相厅的中小学生数量;所在社区的文化市场秩序;所

在社区的文化市场管理

A5社区聚合力喜欢自己所在社区的程度

其它 社区环境比较 所在社区的类型;被访者喜欢到网吧、游戏厅、小影视录相

分析参考数据 厅和歌舞吧厅的程度

在友群环境部分共设计了4个评价指标和18个具体测量变项,如下表所示:

表4 友群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与测量变项

评价指标测量变项

性别构成

有无知心朋友;男性朋友数量;女性朋友数量;最要

好朋友的性别

A1友群至今最要好朋友读书的年限;最近半年内最要好朋友

构成 与自己的高 是否在校读书;最要好朋友的学习成绩;自己家与最

低差异要好朋友家的经济条件比较;自己与最要好朋友为人

处事能力的比较

与男性朋友进行课外学习、娱乐玩耍、交心谈心和体

A2活动类型育运动的情况;与女性朋友课外学习、娱乐玩耍、交

心谈心和体育运动的情况

A3友群素质知心好友中是否有人有过严重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如

果有那么状况如何;最要好朋友的诚信与责任感状况;

最要好朋友的生活自理能力状况;最要好朋友的待人

接物能力状况;最要好朋友的刻苦学习精神状况

A4友群聚合力 喜欢结交朋友的程度

因此,2004年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共设计了22个指标,对应着78个变项。

3.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标与变项筛选

总的说来,通过上述评价指标和测量变项,基本上可以反映出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状况,但是要对总体环境及四个子环境的具体质量做出评价和比较,还要进一步在这些指标和测量变项中进行筛选。

评价指标的选择始于对测量变项的选择,因而选择恰当的具体测量变项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测量变项的选择有两个筛选标准。第一,对于相应的评价指标,具体测量变项必须有代表性。具体而言,某一个或某一些测量变项能够充分显示未成年人某一方面的成长环境的优劣。第二,依据可参照评价模式,变项必须可以进行健康、亚健康、障碍和病态四个等级的评价。在问卷中,有许多问题都是按照这个标准进行设计的。例如对应父母关系的有6个选项:“非常好”、“比较好”、“一般”、“不太好”、“很不好”和“不适用”。我们在评价时,将“非常好”和“比较好”评价为健康的家庭环境;将“一般”评价为亚健康的家庭环境;将“不太好”评价为障碍的家庭环境;将“很不好”评价为病态的家庭环境;“不适用”则不列入评价。还有些变项虽然其选项没有明确的层次划分,但仍可按照上述四个等级进行评价。例如父母对孩子采取何种教养方式可以有5个选项,即“自主型”、“打压型”、“随意型”、“溺爱型”和“放纵型”。我们在评价时,将“自主型”评价为健康的成长环境;将“打压型”评价为亚健康的家庭环境;将“随意型”和“溺爱型”家庭评价为障碍的家庭环境;将“放纵型”家庭评价为病态的家庭环境。

武汉市2004年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结果显示,并不是所有评价指标都能反映成长环境的优劣,有时一个或若干个指标及其下设的变项要通过另一个指标及其下设的变项反映出来。以家庭环境为例,在家庭环境的7个指标中,教养方式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指标。这是因为,教养方式不仅可以显著地区别未成年人是否在健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父母素质指标也通过这个指标反映出家庭环境的优劣。我们所说的父母素质,主要是指父母的文化程度和父母的职业。调查结果证明,父母素质与父母采取的教养方式密切相关。以父亲的文化程度为例,表5告诉我们,随着父亲文化程度的升高,采取自主型教养方式的比例也不断增高,而采取随意型或溺爱型教养方式的比例则不断下降。母亲的文化程度与教养方式也表现出这样的特点。教养方式又能够说明孩子是否在健康的环境中成长。因此,我们选择教养方式作为评价家庭环境优劣的指标之一。

表5父亲文化程度与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随意型或

父亲文化程度 自主型 打压型 溺爱型 放纵型 缺省

总计

小学及以下 16.7% 10.0%

20.0% 6.7% 46.6% 30

初中 49.5% 13.7%

8.7% 6.8% 21.2% 424

高中 54.8% 12.8%

5.7% 4.8% 21.9% 790

大学专科 63.3% 14.6%

5.2% 4.9% 11.7% 308

大学本科及以上65.2% 10.9%

4.9% 3.3% 15.8% 184

不适用58.3% 68.8%

8.3% 12.5% 52.1% 52

总计 54.8% 13.3%

6.5% 5.4% 19.9% 1788

依据同样的标准和相关分析的结果,父母关系指标和亲子关系指标也被视为有代表性的指标被筛选出来。诸如此类,家庭环境部分一共筛选了3个评价指标(四个问题)来评价家庭环境质量。经过同样的比较筛选,学校环境部分以2个指标——同学关系和素质教育指标(两个问题)来评价学校环境质量,社区环境部分以3个指标——居民关系、社区综合素质和社区文化(四个问题)作为评价社区环境质量的指标,友群环境部分以活动类型指标(一个问题)来评价友群环境的质量。选择结果参见下表:

表6 成长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标与测量变项

环境评价指标 测量变项

a1父母关系 父母关系

家庭环境a2亲子关系 与父亲关系;与母亲关系

a3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

学校环境b1同学关系 同班同学关系

b2素质教育 学校开设音乐课、美术课、体育课、劳动(手工)课

c1居民关系 与邻里间关系

社区环境c2社区综合素质 所在社区治安

c3社区文化 所在社区文化市场秩序;所在社区文化市场管理

与男性朋友进行课外学习、娱乐玩耍、交心谈心、

友群环境d 活动类型 体育运动的情况;与女性朋友课外学习、娱乐玩耍

、交心谈心、体育运动的情况

经过上述评价和比较,我们一共从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评价的全部78个变项(22个指标)中选择了11个变项(9个评价指标)。

三、质量评价体系的分析框架

1.选项赋值

在进行指数评估时,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就是需要对评价指标和具体测量变项收集的数据进行简化。为此,首先要对筛选出来的具体评价指标的测量变项赋值。我们采用的赋值方法是:以100分为满分,每25分为一个等次,按照健康、亚健康、障碍、病态四个等级,对每个个案在特定指标上的选项进行评价。或者说,每个指标有四个等级,如果一个个案在某个指标上的选项等级是健康,就记为100分,同理,如果另一个个案在该指标上的选项等级是亚健康,则记为75分。在部分指标中,还存在着个案情况不能纳入四个等级的评价,这时我们就根据具体情况不予记分。由于评价指标是通过其下的具体测量变项反映出来的,因此必须对具体选项赋值。

依此标准,我们对从影响未成年人成长的四个子环境中选择出的11个测量变项,可以以统一的百分制分别赋值。以家庭环境部分的父母关系指标和教养方式指标为例。父母关系指标的6个选项:“非常好”、“比较好”评价为“健康”,记为100分;“一般”评价为“亚健康”,记为75分;“不太好”评价为“障碍”,记为50分;“很不好”评价为“病态”,记为25分;“不适用”不予评价。教养方式指标有5个选项:“自主型”评价为“健康”,记为100分;“打压型”评价为“亚健康”,记为75分;“随意型”和“溺爱型”评价为“障碍”,记为50分;“放纵型”评价为“病态”,记为25分。11个具体测量变项的赋值情况见表7。

表7成长环境的具体测量变项赋值

具体测量变项健康

亚健康 障碍 病态

100 75 5025

1 父母关系非常好或比较好 一般 不太好很不好

2 与父亲关系 非常好或比较好 一般 不太好很不好

3 与母亲关系 非常好或比较好 一般 不太好很不好

4 教养方式

自主型 打压型 随意型或溺爱型放纵型

5 同学关系非常好或比较好 一般 较差

很差

学校开 音乐课

一周一次 两周一次或一月一次一学期一次

根本没有

6 设素质 美术课

一周一次 两周一次或一月一次一学期一次

根本没有

教育课 体育课

一周一次 两周一次或一月一次一学期一次

根本没有

程 劳动手工课

一周一次 两周一次或一月一次一学期一次

根本没有

7 邻里关系非常好或比较好 一般 不太好很不好

8 社区治安非常好或比较好 一般 比较差非常差

9 文化市场秩序 很好或较好一般

较乱 很乱

10文化市场管理 很好或较好一般

较乱 很乱

课外学习经常有时

极少从未有过

11活动类 交心谈心经常有时

极少从未有过

型体育运动经常有时

极少从未有过

2.评价指数的计算及意义解释

变项赋值后,我们就可以进行环境质量指数的计算。每一个或几个具体测量变项代表着相应的环境指标,经过统一赋值,每一个环境指标都可以进行统一的运算。评价指数需要经历三级运算:首先是评价指标的评价系数计算,然后是子环境质量的评价系数运算,最后是总体环境质量评价系数运算。

每一级别的运算都可采用均值计算方法,即在第一级运算中,将每一个指标计算出样本均值,这个均值就是该指标的评价系数;在第二级运算中,将同一环境中的若干个代表性指标的评价系数进行均值计算,这个均值就是该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数;在第三级运算中,四个子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数的均值就是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数。我们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来实证每一级运算过程。

(1)指标评价系数的计算

指标评价系数的计算,建立在具体测量变项的基础上。评价指标与具体测量变项的对应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指标只对应着一个具体测量变项,另一种是一个指标对应着多个具体测量变项。

如果一个指标只对应着一个具体测量变项,那么该指标评价系数的计算就很简单,即只需在该变项上计算样本均值。如家庭环境部分的第一个指标——父母关系指标就只对应着一个具体测量变项——父母关系变项,在选项进行赋值后,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如下数据:

表8 父母关系指数 a1

频次

有效率 有效百分比

有效25 24 1.3 1.4

50 52 2.9 2.9

75 214 11.8 12.3

100 145580.0 83.4

合计174596.0 100.0

缺省72 4.0

总计 1817100.0

父母关系指标:总值164750,均值94.41

对这个变项,有1745份问卷做出了有效回答,有效比例达到96.0%。其中,有1455份问卷的得分是100分,即父母关系达到健康标准的比例为83.4%;有214份问卷的得分为75分,即父母关系处于亚健康水平的比例为12.3%;还有52份问卷的得分为50分,比例为2.9%;24份问卷的得分为25分,比例为4.2%。该指标下进行的样本均值计算,得到样本总值为164750,均值为94.41,因此父母关系指数a1的评价系数为94.41。

如果一个指标对应着多个具体的变项,计算要复杂一些。首先要将每一个个案在这些变项上的得分求均值,然后再计算样本内这些均值的均值。如家庭环境部分的第二个指标亲子关系下有两个具体测量变项,一个是未成年人与父亲的关系,另一个是未成年人与母亲的关系。在计算评价系数时,我们首先将每个个案在“与父亲关系”上的得分同在“与母亲关系”上的得分相加再除以二,以这个数值作为个案在亲子关系指标上的得分,然后进行样本均值的计算,得到的数据见表9。

表9亲子关系指数 a2

频次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有效 25.00 3.2

.2

37.50 1.1

.1

50.00 9.5

.5

62.50 26

1.4 1.5

75.00115

6.3 6.6

87.50168

9.2 9.7

100.00

1418 78.0 81.5

合计 1740 95.8100.0

缺省 77 4.2

总计 1817100.0

亲子关系指标:总值167312.50,均值96.1566

对亲子关系这个变项,有1740分问卷做出了有效的回答,有效比例达95.8%。其中,得分为满分的问卷有1418份,得分为87.5的问卷有168份,即在亲子关系上达到健康标准的个案有1586个,比例达到87.2%;有141份问卷的得分在62.5到75分之间,即在亲子关系上有7.7%的个案处于亚健康水平;此外仅有13份问卷的得分等于或小于50分,也就是说只有0.8%的个案在亲子关系上被评价为障碍或病态。经过上述运算,最后得到亲子关系指标的样本总值为167312.50,均值为96.1566。亲子关系指数a2的评价系数为96.1566。

(2)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的计算

每一个子环境下可用的评价指标都可以得出相应的评价系数。如果一个子环境下只有一个评价指标,那么该指标的评价系数就作为该子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数,如果一个子环境下有多个评价指标,可以计算这些评价指标的评价系数之均值,作为该子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数。因此,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出来:

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评价指标的评价系数之和/评价指标的个数

下表为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9个评价指标的评价系数:

表10评价指标的评价系数

有效个案

有效比例

总值 均值

a1 父母关系 1745 96.0%

16475094.41

a2 亲子关系 1740 95.8%

167312.50 96.1566

a3 教养方式 1733 95.4%

13645078.74

b1 同学关系 1808 99.5%

17332595.8656

b2 素质教育 1783 98.1%

15642587.7314

c1 居民关系 1787 98.3%

16607592.94

c2 社区综合素质 1808 99.5%

16147589.3114

c3 社区文化 1442 79.4%

12140084.1886

d

友群活动类型 1720 94.7%

129891.67 75.5184

在家庭环境部分有三个评价指标可以使用,其评价系数分别为:父母关系系数94.41,亲子关系系数96.1566,教养方式系数78.74。我们将三个指标的系数求平均值,即家庭环境指数=(父母关系系数+亲子关系系数+教养方式系数)/3。那么,家庭环境指数A的值为89.7689,即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中的家庭环境的评价指数为89.7689。

在友群环境部分,只有一个评价指标可以使用,其评价系数为75.5184,因此,该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数为75.5184。

2004年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四个子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数如下图所示:

表11

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表

环境 总值 均值

A

家庭环境468512.50 89.7689

B

学校环境32795091.7985

C

社区环境44895088.8133

D

友群环境129891.67 75.5184

根据以百分制为尺度的四个质量等级标准来看,家庭环境指数89.7689,学校环境指数91.7985和社区环境指数88.8133,得分都较高,达到了健康标准,而友群环境指数75.5184得分较低,处于亚健康状态。

(3)总体环境质量评价指数的计算

得到了每一个子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数,就可以直接计算总体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数,即所有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的均值就是总体环境的质量评价指数,运算方法同样可以用公式表示出来:

总体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之和/子环境的个数

在四个子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基础上,我们可以计算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质量评价指数,即总指数=(家庭环境指数+学校环境指数+社区环境指数+友群环境指数)/4。最后得出,总指数为86.4748。因此,我们认为,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处于健康水平。

四、讨论与思考

尽管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一直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但是如何建构一套指标体系以对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使不同环境因素甚至不同地域的环境可以进行数字上的比较还是一个空白。武汉市2004年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的环境测量、评估与指数研究就是针对这个空白进行的一次尝试。

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质量指数评估体系的优点,就是通过四个等级的质量指数运算,使得不同的环境因素都可以用数字评价,并进行横向的对比和分析。但是这个评估体系还存在着许多需要完善和优化的地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即如何选择更具有代表性的指标和如何对指标进行更为合理的赋值。指标体系的完善是建构质量指数评估体系的关键,我们实证调查中可供选择的代表性指标不多,尽管这样可以简化评价指数的运算,但是难免导致一些信息的流失。指标的赋值也是质量指数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其赋值的合理性还需要通过相关的假设检验进一步论证。

注释:

①⑤周运清主编,《新编社会学大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版,第93页,第91页。

②陈微:《浙江地区未成年人成长环境调查》,《青年研究》,1998年第9期。

③武汉市青少年教育办公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环境测量与评估--武汉市2004年研究报告》,第59页。

④花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文化环境》,《当代青年研究》,1993年第1期。

⑥水延凯等编著,《社会调查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版,第112页。

标签:;  

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质量评价与实证研究&基于武汉市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的调查_父母关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