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推进“院地合作”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院地合作”是指中国科学院(简称中科院)与省市、企业的合作,旨在建立中科院与 地方政府、研究所与企业之间的长期而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制度,形成科研院所和企业“ 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产研合作运行机制,促进中科院科技成 果转化和产业化,提高地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实现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和中科院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自1998年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中 科院进一步加大院地合作的工作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2003年其技术转移为地方企业 新增销售收入312亿元、利税60亿元[1]。在新的历史时期,中科院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提出了“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科技发展观[2],院地合作 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本文从区域创新体系、科学发展观、体制创新、系统集成和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等角度,对新时期中科院推进院地合作的相关问题作一些思考。
1 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为契机,促进院地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突破
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区域创新能力已成为地区经济获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 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促进区域各创新主体的有效合 作,实现创新资源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提高区域创新能力,促进区域经 济发展[3]。根据国家科技部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总体部署,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已成为新时期地方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首要任务,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特别是 各地打破原有行政区划的界限,注重具有较强内在科技和经济联系区域的创新体系建设 ,如长三角、泛珠三角、东北三省、西北五省等跨省级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已取得了实 质性进展。这种发展态势既从更高层面上对院地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院地合作的 深入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院地合作作为官产学研结合的有效形式,与区域创新体系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直接 影响着区域创新体系的结构与效率。院地合作面向地方需求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发展,不 仅是解决企业的技术问题,更是从区域发展的宏观层面致力于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提高区域科技持续创新能力,使科技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以区域 创新体系建设为契机加快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以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为载体促进区域 创新体系建设,是新时期院地合作的首要任务。根据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和经济发展的特 点,应在加强中科院各分院原有分工区域院地合作的基础上,突出我国“五大经济带” (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东北、西三角)院地合作的发展格局,并充分利用各经济带 的区位优势[4]和中科院的科技优势,制定院地合作的重点领域[5]和职能分工(见表1) ,实现中科院科技资源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的有效整合和集成,发挥院地合作在区域创新 体系建设中的应有作用,促进院地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有新的突破。
2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院地合作中努力贯彻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
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 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 展的新格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
院地合作以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科技需求为依据,根据区域的不同特点采取 不同的院地合作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院地合作中的重要体现。我国东部地区掌握着较 先进的技术,有着较强的经济实力;西部地区技术力量薄弱、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但资 源比较丰富;中部地区落后于东部地区但比西部地区先进。基于客观存在的这种梯度差 异,院地合作应根据东中西部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6]和科技发展重点[7]采取相应的合 作方式(见表2),以提高院地合作效率,促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说明:本表“创新能力指标”数据源自《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2003)》,括号内为 指标值(取整数),其中“知识创造”、“知识流动”、“企业创新”、“创新环境”、 “创新绩效”分别指区域的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流动能力、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 新环境、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
2000年以来,中科院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启动实施了“西部行动计划”和“东北振兴科 技行动计划”,这是知识创新工程试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 重大举措。新时期院地合作应继续围绕西部和东北的科技行动计划,重点实施“西部行 动计划”中的“科技援藏”和“科技支黔”二大工程;“东北振兴科技行动计划”中的 “传统产业升级改造”、“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和 “加强人才培养培训交流”四大工程;围绕地方的发展规划,准确把握地方的重大科技 需求,选准院地合作的重点领域(见表3),实现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3 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在院地合作中加快院所投资企业股权社会化步伐
促进高技术产业化是中科院社会职能和社会价值的根本体现。近年来,院所投资创办 科技型企业作为中科院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途径之一,取得一定成效。然而,随着我国 科技体制改革和高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中科院多数院所投资企业受资金、市场、管理 等因素的制约,难以做大做强。2002年中科院院所投资企业中,营业收入低于500万元 的企业占60%,其营业收入仅占院所投资企业营业总收入的0.6%;营业收入在5000万元 以上的企业仅占10%,其营业收入占院所投资企业营业总收入的比例却高达95.8%,说明 多数企业的体量和规模都较小。面对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和院所投资企 业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中科院以体制创新为动力,启动了院所投资企业股权社会化试 点工作,股权社会化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中科院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根本 出路。
股权社会化旨在通过增资扩股、规范上市、吸引战略投资者和科技与管理骨干参股、 向社会优势企业转让股权等多种途径,以资本为纽带,大力引进资金、市场、管理等社 会优势资源,谋求院所科技优势与社会资源优势的优化组合,实现知识资本、产业资本 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加快高技术企业做大做强,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模式从以自我 循环为主向社会化和规模产业化转变。股权社会化既是中科院加快院所投资企业社会化 和规模产业化的重大举措,也是新时期深化院地合作的一种新形式;既需要院所自身的 努力推动,也需要社会相关企业的积极参与。因此,新时期院地合作应进一步树立“以 社会资源为主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和“成功的关键在合作,合作的基础在多赢”的理念 ,在加强项目合作的同时推进产权合作,把促进院所投资企业股权社会化摆上院地合作 的重要议事日程。院所及其投资企业应在制定股权社会化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充分利用 院地合作的工作平台,通过产业化信息网、科技对接洽谈、科技中介等多种形式,积极 与地方政府、企业沟通交流,主动推介股权社会化的实施方案,使地方、企业全面了解 院所投资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股权社会化的思路、目标、程序、做法和前景。同时,应深 入分析地方企业的经济实力、管理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充分考虑院所科技优势与社会 资金、市场、管理等资源优势的互补性和成长性,寻找优势互补的最佳结合点,形成以 院地合作推动股权社会化进程、以股权社会化提高院地合作层次的良性循环。
4 以系统集成为理念,形成新时期院地合作的整体合力和群体效应
中科院拥有一支多学科的自然科学与高技术研发队伍,在解决我国重大科技问题上具 有系统集成的综合优势。如“两弹一星”研制、黄淮海中低产田改造、青藏高原考察、 西部开发的科学准备等,都是中科院系统集成的典范。中科院新时期“科技创新跨越发 展战略”提出,从以模仿为主转向以自主创新与系统集成为主,从单纯以学科为主进行 科技布局转向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科技发展态势聚焦创新目标并优先创新领域,从分散 研究模式为主转向跨学科的组织与凝聚,从以自我循环为主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转向社 会化和规模产业化。这是中科院从发展战略层面对系统集成提出的新要求。院地合作是 一项全方位构建中科院科技成果向地方转移平台的系统工程,只有树立系统集成的科学 理念,才能迎接新时期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院地合作的发展现状,新时期院地合作 应突出学科集成、技术集成和组织集成。
学科集成。首先应加强自然学科、技术科学内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与整合,如生 命科学与生物技术是中科院的重点发展领域,应围绕我国重大疾病防治与人口健康、环 境保护、农业发展等重大问题,加强与医学、环境、农业科技的结合,构建促进生物技 术实现增值循环的创新价值链,促进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生物制药业、现代农业等 新型产业的发展;其次应加强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现代经济社会发 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已不是单纯的科技问题,往往涉及社会和经济等问题。如人与自 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都已超出了自然科学技术能力的范围,必 须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种知识加以解决。院地合作涉及科技、 经济、社会领域,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支撑,而且需要社会科学的指导和保 证。如院地合作中的环境营造、观念更新、知识产权、风险投资、资产重组、共建机构 等问题,都涉及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社会科学知识。因此,院地合作应在加强自然 科学、技术科学学科集成的同时,注重与社会科学的结合,促进技术创新与体制创新、 机制创新和管理创新的有机结合和良性互动。
技术集成。综合集成是现代技术创新的重要特征之一。技术创新不仅在于原始性发明 ,也在于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集成创新,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集成技术创新更有可能成 为技术跨越的突破口。面向区域创新体系的技术创新强调通过技术集成,提高企业的核 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从运载火箭、波音 飞机到家用电器、集装箱及因特网,都是集成技术创新的范例,充分体现了集成技术创 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中科院是我国最高的自然科学和高技术研究中心,具 有多学科、多领域的研究特点,其研究成果形成的大量知识产权往往是技术创新过程中 的某一个或几个关键技术,而非技术创新的全过程,更非产业链的全部技术。为适应新 时期区域经济发展需要,院地合作应从以单项技术开发、技术转移为主向多种技术集成 创新转变,在技术集成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区域竞争力的产品和产业。
组织集成。院地合作是中科院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体现自身社会价值的重要方式 ,也是中科院与地方实现“双赢”的有效模式,不仅需要中科院院所的积极努力,更需 要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合作与参与。首先,应加强院地合作的宏观组织领导,进一步 发挥院地合作领导小组的职能作用,建立双方高层领导的互动、沟通与决策机制,为院 地合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其次,应加强院地合作的中观组织管理,进 一步完善中科院各分院院地合作的组织管理平台,建立中科院各业务部门在院地合作中 沟通与协调机制,形成院地合作中观组织管理的整体合力,确保各方资源在院地合作中 的综合集成和有效使用;第三,应加强院地合作的微观组织管理。研究所和地方企业是 院地合作的主体,所企之间的融合、互动与对接是院地合作绩效的集中体现。应采取多 种形式促进所企形成技术创新联盟,实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和运营机制, 鼓励研究所以“人才加成果”的形式与地方共建研发中心、科技企业、科技园区、重点 实验室等实体,实现从基础研究、应用开发到产业化整个价值链上的技术转移和可持续 发展。
5 以考核指标体系为导向,强化研究所(分院)在院地合作中的主体地位
实施知识创新工程试点以来,中科院应用开发型研究机构转制和院所投资企业改制取 得了突破性进展,为高技术产业化提供了体制保障。然而,由于计划经济和传统文化的 束缚,加上院所产业化考核评价机制薄弱,“重发现、轻发明,重成果、轻转化,重研 究、轻管理”的观念在一定程度上仍制约着中科院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按照院地合 作平台建设的职能分工,分院、研究所分别作为院地合作的管理者和实施者,是中科院 推动院地合作的行为主体。建立健全分院和研究所开展院地合作的考核评价制度,是从 机制上促进中科院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成为促进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基地的关键,旨 在进一步从以发表论文、成果获奖、晋升职称为主的价值导向转向注重重大科学创新和 对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价值导向,形成崇尚创新、鼓 励发明、注重效益的氛围,增强创新意识、产权意识、成本意识和市场意识,在社会经 济发展价值链中充分体现科技创新的应有价值。
考核评价体系既是院地合作工作的宏观导向,也是院地合作成效的衡量依据。在制定 院地合作考核指标体系中,应根据“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 代科研院所制度的要求,注重考核指标的导向性和可操作性,既要体现院地合作的最终 目标,也要反映院地合作的主要活动,做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引导与考核相结合,形 成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资源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 近年来,中科院已建立了研究所产业化(包括所投企业经营情况和院地合作成效)统计制 度,应在此基础上将产业化统计指标纳入研究所的总体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根据分院 在院地合作中的协调、组织、管理、服务的职能要求,试行分院院地合作考核评价制度 。
研究所产业化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组成,着重考评成果转化 和技术转移的最终结果。其中经济效益包括研究所投资企业的营业收入、利税总额和研 究所的横向收入三项指标,反映研究所直接转化科技成果产生的经济效益和争取社会资 源的能力;社会经济效益包括研究所通过技术转移为地方企业增加的销售收入和利税总 额二项指标,反映研究所的科技成果转移到地方后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分院院地合 作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由院地合作的投入、活动、产出三大部分(三级指标结构)组成,着 重考评分院院地合作组织管理的做法与成效(见表4)。
注:“院地合作产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指标含义与研究所考核评价指标 相同,数据系分院所辖研究所相应指标数据总和。
标签:科技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股权分配论文; 集成创新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社会化平台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建设投资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学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