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乡镇企业二次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国内宏观论文

晋城市乡镇企业二次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国内宏观论文

晋城市乡镇企业第二次腾飞所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晋城市论文,乡镇企业论文,所面临论文,对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从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来看,晋城乡镇企业在1994年前的发展为今后新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面对宏观经济形势和市场的变化,以及全省全国乡镇企业升级上档的总趋势,晋城乡镇企业正处在一个关键性的转折时期。为了适应乡镇企业新的一轮大发展,应该对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和问题有一个足够而清醒的认识。

一、存在的问题

(一)从产业现状看,产业结构不合理已成为制约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与提高效益的突出问题。

1.支柱产业单一。晋城乡镇企业的发展,1992年主要靠挖煤炼铁,1993年主要靠挖矿炼铁,产值的增加部分主要靠二者拉动,煤铁的产值占到了乡镇工工业总产值的56.7%,支柱产业的单一是显而易见的。轻工业中电子、纺织等行业几乎都是空白。

2.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1993年,全市乡镇企业有68408家,个体企业就占到了84%,达57387家,乡镇企业从业人数449625人,平均每个企业仅有6.57人。晋城乡镇企业80%-90%的产值都是由小煤矿、小高炉和小企业创造的,分散化极其严重。

3.产业的初级化和资源型特征突出。1993年在乡镇重工业的46.6亿元产值中,采掘和原料工业的产值就占34亿元,占全部重工业产值的73.3%,而加工业产值仅为12.4亿元,占重工业产值的26.9%。

4.各县区之间产业同构性严重,重复建设,自相残杀。

5.产业关联度低,缺乏对区域经济的整体带动作用。晋城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种、养、加、贸一体化,原料、加工、终端制成品一体化的“龙”头企业。而在三大产业间,工业对农业、服务业的带动和促进作用非常有限,1993年,工业总产值中,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值仅为3亿多元,占全部工业产值的4.5%。

6.外向型经济不发达。1993年,晋城乡镇企业总产值名列全省各地市之首,达100多亿元,郊区、城区、高平、阳城全部进入全省10强行列。然而,到1993年底,全市四县二区仅有4家企业与港、澳、台建立了合资、合作关系,职工总数260人,工业总产值1520万元。1993年,全市乡镇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金额为7.1亿,对外引进资金5294万元,其中外资仅971万元。1993年,能直接出口的企业共有8家,出口产品交易值3598万元,实现利税616万元。

7.高速低效,产品质量下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等问题日益突出。

(二)农业严重滞后,基础地位不稳。

1.农业与工业结构严重不合理。1993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60.8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7.06亿元,占11.6%,第二产业高达42.04亿元,占69.13%。

2.农业内部结构不协调。199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7.06亿元,其中:种植业,包括粮、棉、油、菜为50198万元,占71.1%;林业2793万元,占3.96%;牧业17531万元,占24.83%;渔业82万元,占0.12%。林业、渔业所占比例过低。种植业中,蔬菜、油料等比例太低。

3.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工业在整个乡镇工业中比例太低,农副产品加工业不发达,缺乏具有规模和带动作用的龙头企业。1993年,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总共才有1.3亿元,在整个乡镇工业50.2亿的产值中,仅为2%;在全市37个千万元以上的企业中,无一农副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加工增值程度低下。

4.“菜篮子”工程严重滞后,使晋城市物价总水平上升过快,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乡镇工业迅速发展为晋城带来的繁荣,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后劲。晋城尽管在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先后登上了11亿斤、13亿斤、15亿斤三个高产台阶。但由于仅仅能够基本自给,因此无法降低粮食转化产品肉、蛋、奶的成本与价格;此外,晋城食用油的自给率仅为12.8%,蔬菜自给率仅达25%左右,在郊区甚至形成了“农村从城市买菜,农村集镇菜价高于城市”的反常现象。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晋城人民承受副食品价格波动的能力,无法为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

(三)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弱,致使其在增加投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制定和推行产业政策,进行行业管理,强有力地规范市场,有效地保护资源、环境和加强教育等方面有所作为的空间非常狭小。

1.政府财政收入与全市经济实力相比严重失衡。1993年,晋城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8亿元,但全市财政收入总共才完成3.10亿元;乡镇企业营业收入达89.7亿元,实交税金才2亿元。

2.政府规范企业与市场的行政能力严重不足。这主要表现在:对乡镇企业的行业指导与管理控制力度过小,大量的小高炉几乎是盲目上马,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3.“藏富于民”,过早过快地提高了当地劳动力的价格,降低了投资环境的优势。1992年、1993年大发展所得的资金藏富于民,这在前一段有其合理性。然而,其直接后果是使晋城过早和过快地提高了劳动力的价格,这种情况尤以郊区、阳城和高平为最。例如,晋城本地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其经济发展水平远未到东南沿海那样劳动力短缺,需要雇用大量的打工妹、打工仔的地步。但是,却有大量外地民工就业于乡镇企业。再如:生产山楂叶总黄酮的中晋医药保健公司所需原料山楂叶,在晋城山区俯拾即是,收购价也颇高,但当地人对此都不屑一顾,该公司只能从晋南购进。一方面晋城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又大量雇佣外地劳动力,这就严重削弱了晋城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也降低了投资环境的优势。

4.在小康建设的导向上,强调积累不足,过早和过快地使农民将大量资金用于高标准住宅建设和高档楼堂馆所建设,削弱了乡镇企业发展资金的投入。

二、对策

晋城乡镇企业新的大发展,必须逐步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彼此相联的一个整体,解决问题也需要一系列互相配套的措施,最终建立一个新型的乡镇企业发展机制。这个机制最重要的动力来源于:市场+领导。

我认为,晋城下一步小康建设的产业基础与支撑点应该是三化:企业集团化;农业产业化;小城镇规范化。同时,对乡镇企业存在问题的解决需要重点突破,工作重点突出以下四个方面:创造名牌产品;培育企业集团;扶持龙头企业;壮大高科技企业。

作为各级政府和领导,其宏观调控的总目标应当是:采取各种措施,逐步打破县区、乡镇、所有制、行业等的自我封闭界线,使各种资源要素如土地、资源、技术、劳动力等能够在本市及更大的范围内合理地流动。所以,要鲜明地提出一个“对内开放”的口号,使各种资源及生产要素流向名牌产品,流向企业集团,流向龙头企业和高科技企业,从体制上解决企业集团化、农业产业化、小城镇规范化问题。

具体对策措施如下:

(一)加大宏观调控力度,从总体上把握和指导乡镇企业发展。

1.由政府牵头,组织各职能局及专家根据晋城乡镇企业现状和结构调整的思路,制定一个明确的、操作性强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划似的区域产业政策。明确规定结构调整的目标、方向、措施及约束条款,以此规范企业及政府的经济行为。

2.制定适应本市情况的分行业的规模经济标准和技术标准。通过区域行业规模经济标准与技术标准的实施,杜绝低水平重复、同档次繁衍的现象,切断小规模、低水平企业的生路,促进规模经济的实现与企业组织结构的改善。同时,促进产品质量和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3.组建行业协会。全市可按行业组建几大协会,由非专职人员组成,属民间性社团组织。会长由政府或党委领导担任,副会长由同行业职能局领导担任,会员则由行业的国有和乡镇企业家组成,市委副书记、市长应每人负责一个行业。其主要职能是:(1)监督政府产业执行情况和规模经济标准与技术标准的执行情况。(2)推动企业间的联合、合作与集团化。(3)对新办的企业、新上的项目进行把关,防止重复建设。(4)为企业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研讨或把握本行业的市场走向。(5)维护本行业企业的信誉,对外招商引资等。

4.建立导向基金。以政府切块的各种资金为基础,以横向合作组织为形式,建立“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技术改造专项基金”、“名牌产品奖励基金”等。

(二)调整产业结构,实施“创名牌工程”。

1.推动铸铁件产品形成名牌系列。由一名市级领导专人负责,依托铸件行业协会,联合生产铸铁件的主要骨干厂家组成或松散型、或紧密型的“欧佩克”式的集团,打出“晋城牌”铸件的统一牌号,统一广告宣传和质量标准,凭借晋城庞大的铸件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在全国逐步形成半垄断地位。还可以利用中原市场优势,以晋城生铁铸件集团的身份进入“中国郑州建材批发交易市场”,产销直接见面,减少中间流通环节的利益损失,用市场的力量推动生铁铸件上档次,上规模,向标准化、系列化方向转化。

2.提高黄梨饮料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形成名牌产品。由市里一名领导专人负责,组织效益较好,具有特色的核桃汁厂和优质矿泉水厂共同组成销售公司,以契约、合同方式建立互惠互利关系,统一牌号、统一广告宣传,把几个厂家用于销售的人、财、物、渠道合起来进行规模促销,提高知名度与市场占有率,创造名牌产品。

3.开发独特的新产品,创造名牌。应当由市级领导专人负责,调动全市的闲散资金和相关的科技力量,采取各种互利方式,如股份制、科工贸一体化等,迅速开发并使该产品扩大规模,抢先一步占领市场,扩大知名度,保证质量,创造名牌产品。

(三)制定配套政策,完善市场体系。

1.对外引资与引项目、引人才等工作应彻底市场化。将现有类似的机构推向市场,制定引资、引项目与引人才的效益标准,取消引资者的政府奖励。任何引资、引项目、引人才的个人都应在该效益标准中获得合法收入,不交个人所得税,并鼓励其收入随项目或资金入股。

2.政府应和银行建立伙伴关系。随着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政府的重要作用是:第一、鼓励和调动银行资金为企业服务;第二、把银行的资金投向政府的产业政策、规模经济标准和技术标准所鼓励发展的产业、项目上。第三、协调银行与本市所建立的各种基金的关系,使银行在政策范围内尽可能地减少干预和彼此冲突。第四、加强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联系。

3.促进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应使这方面的政策一体化,使政策的执行市场化。第一、地方财政每年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1%,商业性银行新增贷款规模中科技贷款比重要达到9%以上,政策性银行的贷款对科技项目要实行政策倾斜。第二、企业技术开发费可以从销售收入中提取,比例应该为一般企业1%-1.5%,科技先导型企业2%-3%,高新技术企业3%-5%。第三、企业提取的技术开发费以及财政安排的科技三项费用不应撒胡椒面。

4.在农村应大力推广和迅速发展农村合作基金组织,鼓励跨区域发展,防止行政村、乡的严密分割。并逐步对其进行法人化改造,增加其规范性和公开性,建立相应的社会监督机制。成立专人负责、行业协会性质的组织,在农村建立必要的现代合同制度、债权债务制度,规范民间借贷行为。

在发展农村合作基金组织的同时,要坚持政企分开,产权明晰的原则,减少并杜绝行政干预,引入股份制,逐步形成独立的为乡镇企业进行常规服务的农村金融组织。

5.政府领导必须提高对市场经济的认识,把抓市场的重点从建立商贸市场、商品市场的层次上迅速上升到抓要素市场上,要素市场中最重要的是金融市场。因此,抓住金融、搞活金融、全盘皆活。建议各级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应当重点抓金融。

6.本届党委与政府应把晋城市乡镇企业与国有企业一体化的问题提到议事日程,利用晋城国有企业少的特殊条件,率先在全省及中西部走出一条一体化新路来,把国有企业改革改造与乡镇企业升级上档结合起来,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全市经济发展。

7.用市场经济的办法,规模化、集约化地培养乡镇企业人才。可由协会牵头,政府推动,依托乡镇企业人才培训中心,建立一所股份制的晋城乡镇企业学院,以大专院校分院的形式确立正式地位。象办企业筹集资金一样,所有投资者均为学院股东,谁投资谁先受益,学生自费上学,学校不包分配,课程设置直接面对本市乡镇企业需要,教师一部分外聘,一部分接收大专毕业生,一部分由各乡镇外聘的专家担任,规模化地培养人才。

(四)强化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标签:;  ;  ;  ;  

晋城市乡镇企业二次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国内宏观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