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方法:选取我院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通过学科协作模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经济压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学科协作模式;老年糖尿病;护理;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the pattern of 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in the nursing of the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thods: 86 cases of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were divided into 43 cas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by the digital random metho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outine nursing was adopted,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nursing through the disciplinary cooperation mode, and the nursing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treatment, two groups of fasting blood glucose, postprandial 2H blood glucose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 after treatment, 2h blood glucose test group fasting blood glucose, postprandial were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the experimental group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cost,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mode of 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has a good effect in the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blood sugar level of patients, shorten the time of hospitalization, relieve the economic pressure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hich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disciplinary collaboration model; geriatric diabetes; nursing; effect
糖尿病是临床中较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发病率极高,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若未及时得到控制,则可能引发泌尿系统感染、心血管病变、神经病变等并发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1]。学科协作以患者为中心,整合医疗资源,通过多学科团队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从而保证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2]。本次研究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学科协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共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例。试验组中男性25例,女性18例,年龄61~82岁,平均年龄(73.25±2.14)岁,病程2~18年,平均病程(12.14±1.65)年;对照组中男性24例,女性19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72.92±2.32)岁,病程3~18年,平均病程(11.82±1.84)年。两组基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研究价值。
1.2纳入与排除标准[3]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年龄≥60岁,均符合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初中以上文化水平,对研究情况之情,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排除合并糖尿病足等严重并发症、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认知障碍、精神病史等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根据糖尿病专科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试验组通过学科协作模式进行护理,建立护理小组,其中包括糖尿病专科、老年病科、心血管科、营养科以及神经内科护理人员,均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内容如下:第一,各个专科将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讨论,责任护士在患者入院30min内了解个人情况,并分配各科任务,制定护理方法;第二,根据患者机体营养情况,结合患者个人生活习惯,由营养科护理人员制定饮食计划,并督促患者严格遵照计划饮食;第三,由护理长对小组内人员进行分配,综合各科护理人员的意见,沟通了解患者病情,并定期对小组内成员进行服务理念培训;第四,对患者进行综合健康教育,以糖尿病专科护理人员为主,提高患者对疾病病因、治疗过程、护理内容等相关知识的了解,使患者掌握胰岛素注射等操作,耐心解答患者疑问,树立患者对疾病的自信心;第五,临床监测。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生命体征,一旦发现异常,应立刻上报医师,并及时召集各科人员商讨解决措施。
1.4观察指标[4]
对比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以及并发症发生率。
1.5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通过(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
结果
2.1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
试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P<0.05。如下表1所示:
表1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对比(?x±s)
2.3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试验组出现2例高血糖,1例高血糖,1例褥疮,并发症发生率9.30%;对照组出现9例高血糖,1例肺部感染,5例低血糖,3例褥疮,并发症发生率41.86%。两组对比有明显差异(X2=11.972,P=0.001)。
讨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疾病发生率远远高于健康人群。因此,临床中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维持血糖水平的正常[5]。学科协作模式提出于上世纪90年代,指的是综合各专科人员,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护理服务,目前在糖尿病临床护理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6]。
本次研究显示,护理前,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如下:学科协作模式中,营养科为患者制定了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有效避免了因饮食不当造成的高血糖、低血糖等症状。通过健康教育的方式,加强了患者对治疗方法、护理内容的了解,营造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此外,护理人员对患者的临床监测能实时掌控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突发状况,保证了患者的安全,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7]。
综上所述,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效果,能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缩短住院时间,缓解患者经济压力,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雷璟,张晓薇,李娟等.多学科协作模式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8):128-129.
[2]李青.多学科团队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在糖尿病中的应用[J].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2017,29(1):56-59.
[3]孔爱华.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个案管理护理模式的可行性[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6):192-194.
[4]陈红莲,李瑜,赖叶琼.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20):3195-3197.
[5]黄伴金.人本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6,7(6):63-64.
[6]杨艳,赵琨,吕娅等.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生学报,2016,29(12):1318-1320.
[7]张赛春.Orem自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2):132-133.
论文作者:张丽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
标签:患者论文; 血糖论文; 糖尿病患者论文; 模式论文; 老年论文; 并发症论文; 学科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