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论文_余云霞

仪征市人民医院 211400

【摘 要】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放疗科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共12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放射治疗,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性化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放疗前后的情绪状况以及放疗两周后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的护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起到改善作用,从而提高放射治疗效果,还能有效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整体满意度。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模式;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应用效果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重,老年肿瘤患者占肿瘤疾病患者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1]。为了解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次研究选取了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放疗科收治的122例老年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不同模式的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本院放疗科收治的老年肿瘤患者共122例,年龄为52~78岁,平均年龄(64.2±8.4)岁,其中男性患者66例,女性患者56例。肿瘤类型:肺癌患者48例,鼻咽癌患者6例,乳腺癌患者17例,食管癌患者22例,结肠癌患者13例,宫颈癌患者10例,其他6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以及肿瘤类型等一般资料上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采取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 放疗前评估

在开展护理工作前,责任护理需要先收集患者的资料,对其病情进行具体、细致的评估,从而全面了解患者各方面的特征,以便更好的实施个性化护理。患者的前期评估主要包括其病情、既往病史、文化层次以及其心理特征等,这些有助于了解影响临床治疗的相关因素,从而协助医生制定并实施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方案[2]。提前了解患者的陪护情况,由于老年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且部分老年患者无家属陪伴自行住院,护理人员需做好其心理护理工作,并为其安排好各种检查和治疗时间。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介绍疾病和放疗的相关知识,与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其信任感。

1.2.2 制定并实施个性化护理方案

根据放疗前的评估情况,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个性化护理方案并实施。护理方案中应包括患者放疗后反应的观察、治疗环节的提示、血象检查等内容,对于在放疗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解决。根据不同类型的患者进行个性化的饮食指导,注意观察患者在放疗期间的表情变化,及时的给予心理抚慰缓解其痛苦和压力。在患者进入放疗室前根据其活动情况予以适当的安全指导,在其放疗结束后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以及放疗两周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中分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三个项目。

1.4 统计学方法

将收集到的两组各项数据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6.0进行汇总处理和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行x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 )表示,采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焦虑与抑郁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放疗前后的SAS与SDS评分比较具体见表1,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

注:*表示与放疗前比较P<0.05;#表示与对照组放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两组患者在放疗两周后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由表2可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放射治疗一直以来都是治疗肿瘤疾病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老年肿瘤疾病患者具有高龄化、基础疾病多的特点,在其进行放射治疗治疗期间常常会产生明显的焦虑、抑郁等情绪[3]。特别是在放射治疗的往返途中,若是缺少护理和照看,极易发生危险,影响其生命安全,在放疗后其机体免疫力还会进一步降低,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对其病情康复极为不利。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在整体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种护理新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理念,其目的是让患者在生理和心理上处于满足舒适的状态,从而促进其疾病的康复。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放疗前后的SAS与SDS评分改善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由此看来,对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个性化护理模式是强化基础护理,在综合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以及精神文化方面的因素,在放疗前进行有效的评估,从而制定并实施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符合个性化需求的优质护理服务[4]。个性化护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能有效的防范老年肿瘤患者在放疗中可能发生的护理风险,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柏兴华,臧爽,苏兰若.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导报,2012,25(27):141-143.

[2]索海红,王玉梅,赵振华,等.心理干预联合个性化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放疗联合CAP化疗中的应用[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01:24(141)-142.

[3]索海红,王玉梅,赵振华,等.个性化护理在老年肿瘤患者放疗联合CAP方案化疗中的价值[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1(04):26-27.

[4]赵曌,闫城.个性化护理模式下老年肿瘤患者放疗的效果观察[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7(10):1473-1475.

论文作者:余云霞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5

标签:;  ;  ;  ;  ;  ;  ;  ;  

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老年肿瘤患者放射治疗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论文_余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