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从生活中可以提炼出数学关系,从数学关系中又可以回到新的生活中去。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没有数学的生活就会变得乱七八糟。所以我们倡导要教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数学学习要回归真实的自然状态,就要把生活中的资源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有限的时空内多在生活实践中体验、学习知识,同时让学生学会欣赏自己、肯定自己,也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有发展自己的机会。学习不是“授予”,而是儿童灵性在一定情境下的“激活”与“唤醒”。这实质上精辟地阐述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关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加强小学数学教学与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呢?
一、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把学数学和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不仅生动、深刻,而且进行了人文教育。如:学习了长度单位,让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长度单位;学习了圆的知识后,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的,方的和三角形的行不行?为什么?还可以让学生想办法找出圆形物体的圆心。在教学中,可结合生活实际,让他们知道每天吃多少米、用多少水、耗多少电都要进行计算。这样,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广泛运用,培养学生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二、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因此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新学知识的巩固。例如,在教学“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时,教师可联系学生50米赛跑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因为路程一定,时间与速度成反比例,也就是说如果甲与乙的速度比是3∶5,那么他们的时间比就是5∶3;反之,如果两人都跑5分钟,这时时间一定,路程与速度成正比例,路程比等于速度比等于3∶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样,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正反比例的直观表象,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积一定,成反比例;一个因数一定,成正比例”了。
三、教学中根据生活实际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在实际应用数学知识时,往往会与社会生活出现一些偏差。创设一些生活实例,灵活运用数学知识,实质上是对数学知识的一种深化。例如,要给教室里三个向阳的窗户做窗帘,每个窗户高1.5米、宽1.2米,需要买布多少平方米?这是一道求面积的应用题,学生自然会根据每个窗户的高与宽,再乘3就可以得到结果。但要解决好这个实际问题,就不那么简单,既要考虑窗帘必须大于窗户,又要考虑到市场上窗帘每幅的宽度等等因素。再如,在教学统计图后,安排一个课外作业:到校门口或路上收集某一段时间的交通工具的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第二天,一张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的统计表呈现在全班面前。更为可贵的是有一小组同学别出心裁地去收集行人、自行车遵守交通规则的信息。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那儿学来的知识要清晰得多、深刻得多。生活中有很多例子是数学的应用。如:大家知道生活中茶叶筒为什么大部分都是圆柱体的吗?同样周长的图形,圆形的面积比较大,使用圆柱体的茶叶筒不仅可以装下更多的茶叶,还可以节省材料。日常生活离不开数学,如买卖东西、度量长度;搞科学研究也离不开数学,如发射卫星;国防也离不开数学,等等。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
四、教学中指导学生在数学应用中提高生活实践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系统论的反馈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信息反馈,要实现对系统的有效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就学生学习而言仅仅是为了解事物的一个方面。而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又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答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只要按照学会的解题方法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生在不断反复、机械地操作下,虽然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能、技巧,但一碰到实际生活却显得不知所措。特别是一些中、差学生在一堆反复操作的数据符号前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一种乏味、厌学的情绪。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只能培养出少数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所以,在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必要让学生在数学应用中、在生活实践中对知识得以验证、得以完善。
数学有利于培养我们用数学眼光看待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意识。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可见数学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所以学好数学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克莱因曾说过:“数学是一种精神,一种理性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激发、促进、鼓舞并驱使人类的思维得以运用到最完善的程度,亦正是这种精神,试图决定性地影响人类的物质、道德和社会生活;试图回答有关人类自身存在提出的问题;努力去理解和控制自然;尽力去探求和确立已经获得知识的最深刻的和最完美的内涵。”但需要注意的是,回归生活学数学绝非回到生活中放任自流地学数学,而应充分发挥课堂的“主阵地”的作用,并重在数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惟有这样,才能将数学的有关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通过数学的学习来促进自身的发展。从而使自身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论文作者:郭 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5
标签:数学论文; 学生论文; 生活中论文; 数学知识论文; 知识论文; 学生在论文; 精神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5年8月总第21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