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瑞婷
蒲江县妇幼保健院 儿科 四川成都 611630
【摘 要】目的 探讨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抚触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抚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护理
【中图分类号】R27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178-01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的常见病,如果没有及时加以治疗,则患儿的病情可能进展为胆红素脑病,生命安全受到严重的威胁[1]。目前,临床中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方法主要为换血疗法、光照治疗、药物治疗等,然而这些治疗方式存在操作复杂、费用高等不足之处,很多患儿家庭不能承受。因此临床医师积极寻求更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有学者经研究后发现,抚触能够有效增加新生儿的免疫力和应激能力,并改善其消化功能,缓解新生儿便秘,增强食欲。我院为提高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健康水平,特选取了相关病例展开专项研究,分析抚触在患儿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108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男患儿29例,女患儿25例;体重2700-4300g,出生Apgar评分为8分及以上,胎龄>37周;顺产儿18例,剖宫产儿36例。对照组:男患儿27例,女患儿27例;体重2600-4200g,出生Apgar评分为8分及以上,胎龄>37周;顺产儿20例,剖宫产儿34例。经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如保暖护理、营养护理、喂养指导、病情观察、预防并发症、健康教育等。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抚触护理:在婴儿出生12小时后开始实施抚触护理。首先给新生儿准备一间舒适且安静的房间,并将室内温度调节至26-28℃,将保暖台的温度调节至36℃左右。准备妥当之后即开始实施抚触护理,时机为患儿进食后1小时且睡醒的状态下,操作人员为专业的护士。抚触过程中观察婴儿的反应,比如观察其是否哭闹,是否有不适感[2]。抚触的具体方式为:①护士先洗净双手,涂抹婴儿润肤油,双手互搓直至掌温接近患儿体温;②患儿全身裸露;③采用国际标准法(COT)从上到下、由轻到重对患儿实施按摩,每日两次,每次时间为20分钟左右[3]。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和血清胆红素水平。
1.4疗效判定
显效: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降至正常标准。有效:黄疸明显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有所降低但高于正常值。无效:黄疸没有消退,血清胆红素水平高于正常值。
1.5统计学分析
患者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见表1。
3.讨论
胆红素代谢不良是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主要原因,患儿的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巩膜黄染。一般而言,黄疸病情严重的婴儿是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群体,年龄越小则发病率越高,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疗则会引发神经系统损伤,甚至引发生命危险;但是如果患儿在发病早期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能够完全恢复[4]。有研究表明,新生儿的胎粪中含有大量的胆红素,如果胎粪排出机制发生障碍,则胆红素会被机体吸收,导致胆红素水平过高。抚触是一种有技巧的触摸,一般由专业护士来操作,其作用主要为增加新生儿食量,加速胎便的排出,降低生理性黄疸的程度,修复中枢神经功能,改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睡眠及情绪。另外,通过抚触所给予的良性刺激,患儿的脑结构能够得到改善,神经系统发育速度能够得到提高[5]。因此,将抚触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护理当中,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使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使黄疸尽快消退。本次研究对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做了分析与探讨,结果表明,与采用常规护理的患儿相比,采用常规护理加抚触护理的患儿其黄疸消退时间更短,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更低,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更高。这就说明,抚触护理具有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推广使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静. 抚触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护理中的应用[J]. 继续医学教育,2014,22(12):81-82.
[2]兰春艳. 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实施早期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8(05):95-96.
[3]杜秀敬. 对新生儿黄疸患儿实施抚触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5,12(08):117-118.
[4]李玉峰. 抚触护理对新生儿排便、奶量及高胆红素血症的影响[J]. 安徽医药,2013,34(10):1820-1821.
[5]曹红梅. 优质护理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实施效果分析[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17(13):34-35.
论文作者:孙瑞婷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2
标签:胆红素论文; 患儿论文; 新生儿论文; 血症论文; 黄疸论文; 血清论文; 对照组论文; 《系统医学》2016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