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实验中学 271000
摘 要:对初中生实施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需提升整体讲解思维的合理性和趣味性,这样能增加学生对课堂知识实施主动思考以及运用的动力。初中数学知识体现出一定的复杂性,学生未能对相关的原理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影响整体课堂教育的成效性。函数以及几何图形是学生很难理解的知识,很多学生不能对其中蕴含内容进行理解和思维转化,使学生学习的难点知识之一。数学教师可借助数形结合对学生开展高质量的课堂教育,增加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师 数形结合 初中生 课堂教学 学科能力
受到传统数学教育思想的影响,数学教师主要是向学生讲解理论知识,忽视了学生在课程知识学习中的需求,学生很难得到学科能力的养成。为此,数学教师需要积极运用创新性教学思想开展课程教育,让学生对抽象的数学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基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教师可以借助数形结合对班级学生实施优质的知识教育,引导学生思考知识之间的关联,让数字和图形进行有效的信息转化。这样可以让班级学生得到更科学的知识讲解以及能力培养。
一、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的分析
通过对相关学术研究资料实施思考,可以得知数形结合为先进的教学思想,能让抽象问题可以实现具体化的展示,以此实现数学问题的最优解决。数形结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数学教师应该该内容进行深度的思考。第一,运用数字呈现的精准性对图形的属性进行阐述,让人们获得更多的图形信息,借此对图形问题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解决。第二,借助几何图形阐述数字之间的一些关系,让人们更好地掌握数字体现的内在关系,以此对数字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可以说,数形结合能让学生掌握数字和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数学教师运用数形结合对初中生实施知识教育的途径
1.教师需要关注数形结合的简洁性,增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因为初中生未能对相关的原理知识进行充分地理解,影响整体课堂教育的成效性,需要教师积极改变之前的教学模式以及知识讲解方式,增加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数学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时,要想更好地运用数形结合实施高水准的数学教育,需要关注数形结合的简洁性。数学教师需要关注初中生在数学知识认知中体现的差异需求,运用形象的方法向学生进行知识引导,帮助学生获得正确的数学信息。如,数学教师开展不等式知识讲解时,合理运用数形结合将比较抽象的不等式转化成直观的图像信息,以函数图像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这样能改变之前教师对学生开展灌输式课程教育的模式,增加整体知识教育的创新性,将抽象的不等式知识转化为比较直观的图像内容,促使学生获取相应的信息内容,以此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运用的能力。
2.数学教师应该运用等价性教育原则,提升学生对函数知识的认知能力。结合上文研究可知,数形结合为先进的教学思想,能让抽象问题可以实现具体化的展示,以此实现数学问题的最优解决。为此,数学教师对初中生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数形结合调动他们参与课程学习以及能力培养的动力,提升整体学科教育的高效性。本文认为数学教师要想更好地运用数形结合实施高水准的数学教育,也应该运用等价性教育原则,提升学生对函数知识的认知能力。数学教师向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时,要想通过数形结合增加学生对数学问题以及信息的理解,就需要将数字以及几何图形进行等价交换,引导学生在具体数学问题解答中,分析运用哪种解答方式更科学,以此快速解答数学问题。
3.教师可灵活运用数形结合以强化知识讲解的创新性。数形结合可以分为两种形式,第一种是运用数字呈现的精准性对图形的属性进行阐述,第二种是借助几何图形阐述数字之间关系。在对学生开展课程教育时,数学教师需合理掌握数形结合的形式,根据知识特点以及班级学生的认知基础进行教学方式的选择,强化整体学科教育的质量。所以本文认为数学教师运用该数学思想向学生进行课程讲解时,需要灵活使用该种授课思想,关注该项教学思想体现的创新性。数学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理解以及运用该项教学手法,通过实施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结合数学问题的灵活性,让学生可以更好地解答数学问题。如在开展集合知识教育时,教师需建立数轴,促使学生能理解集合交补。通过数轴的建立可以提升知识的直观性,对集合概念有着深度的理解,利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消化和运用。同时,数学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对解题思维进行反思,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解题思维。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数形结合对数学问题开展正确的解答,这样可以让学生得到学科能力的养成。
数形结合能让学生掌握数字和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初中生实现学科能力的养成。本文认为数学教师在对初中生开展课程教育时,要想更好运用数形结合实施高水准的数学教育,需要关注数形结合的简洁性。同时,数学教师应该运用等价性教育原则实施数形结合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对函数知识的认知能力。此外,教师可灵活运用数形结合以强化知识讲解的创新性。
参考文献
[1]马永珍 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渗透[J].吉林教育,2017,(12),117-118。
[2]童乃胜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渗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J].东西南北:教育,2017,(8),152-153。
[3]周林 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
论文作者:刘昆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学生论文; 知识论文; 数学教师论文; 初中生论文; 思想论文; 数学论文; 几何图形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58期论文;